国际竞技体育格局的“雅典重组”与中国竞技体育的科学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雅典论文,竞技论文,体育论文,中国论文,格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4年雅典奥运会在国际竞技体育史上留下了难忘的记忆。还因为奥运会赛场令人注目的“实力重组”,已经并将继续对国际竞技体育的格局产生重要的影响。
中国运动员在雅典奥运会的比赛中,取得了32块金牌、63块奖牌的前所未有的优异成绩,第一次超过俄罗斯,名列金牌榜的第二位。面对这一强力的进展,人们自然会沿着逻辑的惯性,去思考这样一些问题:中国的竞技体育需要和应该怎样继续发展?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势去迎接2008年奥运会?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参赛目标?
本文拟就国际竞技体育格局的“雅典重组”与中国竞技体育的科学发展这样两个命题展开讨论。
1 世界竞技体育格局的“雅典重组”
四年一度的奥运会,是世界最高水平的竞技大赛,集中地展示着竞技体育在整个世界的发展态势。综观20世纪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百年历程,基本上都是由美国、苏联(俄国)、德国、英国、法国等欧美国家占据主导地位的。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上,中国和东道国澳大利亚首次跻身第三、第四位,发出了向欧美竞技体育强国挑战的信号;而在四年后的雅典奥运会上,又领衔引发了一场剧烈的震荡,使得国际竞技体育的格局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我们称其为“雅典重组”。
世界竞技体育格局的“雅典重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中国明确地进入第一集团;第二,“西太平洋组合”崛起,并向“北大西洋组合”的世纪垄断提出挑战;第三,竞技优势的均衡化缓慢但稳定地推进。
1.1 中国明确地进入第一集团
1.1.1 中国在第二集团的多年徘徊 中国运动员1984年回到奥运会赛场上,首次参赛便以15块金牌的惊人战绩名列金牌榜第四。经历了1988年汉城(现称首尔)奥运会比赛成绩不佳的低谷,1992年在巴塞罗那、1996年在亚特兰大,两次均以16面金牌占据着金牌榜第四名的位置,排在由美国、俄国和德国三强组成的第一集团之后(见表1)。由于中国所获得的金奖牌数离第一集团美俄德三国的金奖牌数都有着明显的差距,因此,人们普遍认为,中国的竞技实力应该归属于第二集团[1] 。也就是说,在1984年至1996年中,中国在国际竞技体育舞台上已经在第二集团中徘徊了十多年。
表1 中国在第24-27届奥运会金牌榜中的占位情况
年度 届次举办地 中国获奖数
金牌榜 前3位金牌数
金 银 铜
列位
1984第24届*
美国 洛杉矶15, 8,94美83罗20联德17
1988第25届韩国 汉城
5,11,12
11
苏55民德37美36
1992第26届西班牙 巴塞罗那 16,22,16
4独45美37德33
1996第27届美国 亚特兰大 16,22,12
4美44俄26德20
*:苏联、民主德国、保加利亚、捷克、波兰、匈牙利等国抵制参赛
1.1.2 中国在悉尼奥运会上的强力冲击 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中国首次名列三甲,以28块金牌位居金牌榜第3名(见表2),金牌数明显多于名列第四、五位的澳大利亚和德国;但中国运动员所获得的奖牌数却与澳大利亚和德国的奖牌数非常接近。如何为中国奥运军团的战绩恰当地定位,引起了人们热烈的讨论。
表2 第28届奥运会(悉尼)金牌榜前五名的获奖情况
国别金牌数奖牌数
美国 3997
俄国 3288
中国 2859
澳大利亚 1658
德国 1457
“研究表明,反映国家竞技体育实力的不同评价指标含有不同的定向信息:金牌数集中地反映着参赛国家(地区)顶级选手的数量;前三名及前八名的获奖次数反映着参赛国家(地区)的总体竞技能力;其中,前三名奖次及总分更集中的反映着冲击金牌的竞技实力(田麦久,2001)”[2] 。在悉尼奥运会上,中国的59块奖牌比俄罗斯差29块;而比第四位澳大利亚的58块和第五位德国的57块,只有1—2块的微弱优势。应该说,从奖牌数看,中国仍然属于第二集团。综合以上分析,我们觉得,只依金牌数,或者只依奖牌数去判定中国竞技运动水平的集团归属,都不够完整和全面。由之,笔者于2001年提出了同时包容上述两种判断的兼顾性的二维定位,称作“二首一尾”。其含义为,依金牌榜排序,中国位于第一集团之末;而依竞技实力分组,则位于第二集团之首[2] 。重要的是,无论人们如何表述,在悉尼已经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中国的竞技选手已经在向第一集团发起了有力的冲击。
1.1.3 中国奥运军团第一集团成员地位的确立 雅典奥运会的比赛结果显示,中国明确地进入了第一集团,这是一个全新的态势。
从雅典奥运会前十名金牌榜上可以看到(见表3),分获35、32和27块金牌的美、中、俄三国理所当然地居于第一集团,获得9~17块金牌的澳大利亚、日本、德国、法国、意大利、韩国、英国等国,组成了第二集团。
表3 第29届奥运会(雅典)金牌榜前十名的获奖情况
排序 国家地区金牌数奖牌数得分
1 美国35
103 762
2 中国3263 491
3 俄国2792 660
4 澳大利亚 1749 271
5 日本1637 279
6 德国1446 346
7 法国1133 240
8 意大利
1032 233
9 韩国 930 219
10 英国 930 216
在雅典奥运会上,中国不仅仅金牌数明显地高于任何一个第二集团国家,奖牌数也是如此,前三名的得分我们以491分比第4名以后得分最高的德国346分高出了约30%。所以说,无论从顶级选手的数量,还是从高水平运动员的总体实力来看,雅典奥运会的竞技结果都表明,在国际竞技体育格局中,中国已经是第一集团当之无愧的重要成员了。
1.2 西太平洋组合崛起,并向北大西洋组合的世纪垄断提出挑战
1.2.1 海洋地域学的新视角 面对同一个事物,人们从不同的视角去观察,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在解析国际竞技体育格局的结构时,人们通常习惯于从陆地洲际去观察、去研究。现在,假如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即海洋地域学的视角来审视一下世界竞技体育格局及其演化,会有些什么样的发现和认识呢?(图1)
图1 国际竞技体育格局的海洋地域学审视
注:左为北大西洋组合,图中标出的国家分别为美国、俄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右为西太平洋组合,图中标出的国家分别为中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
20世纪的竞技体育主要强国是美、苏(俄)、德、英、法。从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到1996第26届奥运会,整整一百年间举办的23届奥运会中,进入金牌榜前三名的国家共有15个,从海洋地域学特征来看,这些国家中的12个位于北大西洋的东西两岸,都属于“北大西洋组合”。在总计69个前三名中,有64个由美国和欧洲国家获得,占93%。可以说“北大西洋组合”在国际竞技体育领域的优势地位,已经垄断了整整一个世纪了。
如前所述,在世纪之交的悉尼奥运会上,中国和奥运会举办国澳大利亚率先向欧洲和北美国家在竞技体育领域的垄断优势提出了挑战,但从地域学角度来看,还没有构成集团性的态势。
历史性的突破出现于雅典奥运会上。在进入金牌榜前十名的国家中,除了“北大西洋组合”的美、俄、德、法、意、英6国之外,其他4国,即中国、澳大利亚、日本和韩国在海洋地域学的位置上都属于西太平洋。从而明确地提示人们,在竞技体育的国际舞台上,“西太平洋组合”正在逐步地形成,正在稳步地崛起,并且对20世纪“北大西洋组合”在国际竞技体育的世纪垄断提出了集团性的挑战。
竞技体育的发展与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同“北大西洋组合”20世纪在国际竞技体育的垄断有着它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一样,“西太平洋组合”的崛起与挑战的背后,也同样蕴涵着丰厚的经济背景和社会背景,这是很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新的命题。
“西太平洋组合”的提法,此前笔者尚未曾见诸于体育文献之中,但实际上这一组合早已存在。在若干学术领域,以及残疾人运动会的举办中,都应用着“远东和南太平洋”这一地域性概念,本文所称“西太平洋组合”亦等同于“远东和南太平洋组合”。
雅典奥运会金牌榜前十名中,“北大西洋组合”的美俄德法意英6国共计获得106块金牌,“西太平洋组合”的中澳日韩4国84块,两数之比为1∶0.79,尽管还有一定的差距,但已接近抗衡之势。这是在奥运会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新的态势。在二三十年以前,人们很难想象和预期会有这样的结果。因此,尽管它仅仅是一个开始,却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新的发展。“西太平洋组合”能否继续有效地发育成长,这两个海洋地域性的组合在竞技体育领域中的“对抗”是否能够渐次升温,这一对矛盾的主导方面能否在相应的条件下逐步转化,值得我们予以密切的关注。
1.3 竞技优势均衡化的稳定推进
雅典奥运会比赛的结果还表明,多年来少数几个国家独霸竞技体育舞台,轻松地拿走绝大多数金牌、奖牌的状况正在逐步地改变[3] ,竞技优势集中于少数国家的情况正在向均衡化的态势稳定地演化。主要表现在获金牌国家(地区)增多,以弱胜强战例屡屡出现,精英教练和选手的地域性扩散,以及科学理论的研究和普及等几个方面。
1.3.1 获金牌国家(地区)略有增多 奥运会金牌的地域分布状况是反映国家(地区)竞技实力关系的重要指标。1992年第25届奥运会上有36个国家(地区)获得了金牌,2004年则增加到了57个。4届奥运会之间的增长率达到67%。(表4)
表4 第26-29届奥运会获金奖牌的国家(地区)数
奥运会年1992199620002004
国家地区 36 53 51 57
国家地区 67 78 80 75
获得金牌的国家(地区)数量的增加,也必然会导致大量金牌集中于少数国家(地区)的现象发生改变。统计结果表明,1988年以来历届奥运会前三名金牌总数的呈下降的趋势(图2)。
图2 1988年以来历届奥运会前三名金牌总数比较
1.3.2 以“弱”胜“强”事件的屡展出现 在雅典奥运会上,以“弱”胜“强”的典型事例屡屡出现[4] 。如中国的李婷与孙甜甜夺得网球女双比赛的冠军,美国男子篮球梦之六队输给地中海小国波多黎各。那些赛前不被人们重视的“弱旅”,出人意料地战胜实力“强大”的著名选手,既展示了竞技运动比赛结果不确定性的巨大魅力,亦从一个侧面注释着竞技优势均衡化的稳定推进。
1.3.3 精英教练与选手的地域性扩散 奥运会选手都是代表自己的国家或地区参加比赛的。但是,人们越来越多地看到不同肤色、不同民族的运动选手代表着同一个国家或地区来到奥运会赛场。高水平教练与优秀选手从一个国家或地区移民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并代表新的国家或地区参赛的现象越来越多,构成了世界性的精英教练与选手的地域性扩散。
在雅典奥运会上,前苏联和罗马尼亚教练培养了美国男女体操奥运会冠军;奥运会男篮比赛中多国主力球员均在美国NBA提高自己的篮球技艺;获得跳水1金1银4铜的澳大利亚跳水队是由王发成等中国教练多年执教培养出来的;多名肯尼亚人代表卡塔尔、丹麦等国参加奥运会长跑比赛;曾是印尼国家队主力的张海丽代表荷兰夺得了羽毛球女单比赛的银牌;我国的乒乓球选手更是代表着各大洲的多个国家参加奥运会。“海外兵团”早已是国际竞技体育赛场上的一种普遍现象了。
出自于朴素的爱国主义情结,不少国人曾经对“海外兵团”有过愤慨的责难;但是今天,人们大都已理性地认识到,在法制原则的规范下,精英教练与优秀选手从高层人才超密集的地域外向转移,有利于竞技体育人才资源的充分利用,有利于相关竞技运动项目在广阔地域的更快发展,是现代社会国际体育交往的必然趋势。同时,这一转移和扩散对于优势项目占有国竞技水平的发展,也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我们欢迎金昶伯、哈里斯、阿里·汉来中国执教,同样地也赞赏韩健、赵健华、王发成、王大勇在国外培养世界级选手的成功;我们高兴地引进德国的足球明星、美国的NBA球员,也注视着李佳微、李东华代表新加坡和瑞士在世界大赛中的出色表现。由不加区别地一概排斥“海外兵团”,到积极地推进竞技体育人才的有序交流,是现代体育观的生动展现,也会有力地促进少数国家竞技优势的均衡演化[5] 。
1.4 科学训练理论的普及
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事业的飞跃发展,伴随着竞技体育人才的国际交流,先进的科学训练理论也迅速地普及开来。许多教授、学者的训练学专著迅速地在世界各地传播,异国执教的教练也把先进的理念传到了四面八方。来自南斯拉夫的足球教练米卢,来自韩国的曲棍球教练金昶伯所带来的理论和方法,无疑都会对我们固有的训练理念产生强有力的冲击。中国跳水训练中难度领先的制胜思想、压水花技术、拉保护带训练法都已在世界许多国家广泛流传。20年前,中国跳水队的难度是走在世界前面的,21世纪之初,已经没有明显的优势了,从而又激励了中国跳水界更主动地发展新的难度。
2 我国竞技体育2008年的目标定位及科学发展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当然,更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大发展机遇。科学设立2008年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目标,将会正确地引导我国竞技体育的健康快速发展。
雅典奥运会上的杰出表现,大大地提升了人们对中国运动员在北京奥运会上的战绩的期望。专家、媒体甚至普通的老百姓对我们在北京奥运会上可能获得的金奖牌数已有不少预测。诚然,在北京奥运会上表现更为优异的成绩是我国运动员义不容辞的职责,但对竞技体育的发展目标则应该做出更为全面和更为科学的设计。环顾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大背景,从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实际状况出发,我认为,有必要从社会学与训练学这样两个维度来设立我国竞技体育2008年的发展目标。这一二维目标应分别定位于大力促进我国竞技体育的科学发展和坚定地立足于国际体坛的第一集团。
2.1 社会学目标:大力促进我国竞技体育的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的基本内涵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竞技体育领域中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认真贯彻上述思想和要求。
2.1.1 准确把握竞技体育的社会定位
竞技体育是中国体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努力发挥竞技体育重要的社会功能,同时要注意摆正位置,促进竞技体育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在体育事业内部要促进竞技体育和健身体育的协调发展。
在现代人类社会生活中,竞技体育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现代社会价值。这一功能主要表现为:激励人类的自我奋斗精神;满足社会生活的观赏需求;促进社会大众的体育参与;展示国家(地区)的综合实力;促进社会与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排解社会成员的不良心情等等[6] 。中国运动员雅典参赛的结果牵动着无数海内外华人的心。为什么年迈花甲的老人,能够观看雅典奥运会实况直播到深夜两三点呢?是什么动力激励着亿万民众随着比赛的进行,一起为李小鹏跳马下法没有站住而叹息,一起为刘翔的夺冠而激动,一起为女排绝地大反击的胜利而欢呼呢?这就是竞技体育社会价值生动有力的展现。
与此同时,体育工作者要时时记得,竞技体育又永远只是中国体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国家发展和民众生活中,永远只是一个构成因素。发展竞技体育,必须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相协调;在体育事业内部也必须努力促进竞技体育和健身体育的协调发展。
2.1.2 牢固确立竞技体育的现代观念 竞技体育的现代观念要求人们以现代社会整体发展的视角,认识竞技体育的现代社会功能;要不断提高竞技运动水平,以满足人们对高超的竞技水平的需要与渴求;要大力倡导“享受竞技”;要保证实现公平竞争,坚定而有力地反对假资格、假成绩,坚决铲除黑哨、赌球、兴奋剂等毒瘤。
享受竞技,享受奥运,是人类竞技体育理念的一大亮点。从人类高层次的需求来看,可以说,享受奥运与参与奥运同等重要。竞技体育是人类对于自身运动能力的挑战,是人类对健与美理想的追求,是人类现代文明发展的展示。观看优秀运动员竞技场上的表演,无论是激励和惊喜,还是期待与失望,都饱含着情感的起伏,都是人生难忘的经历。参与竞技,观赏竞技,是真真正正的人生享受。享受奥运是体育的升华,是文明的进步。
竞技体育活动要依靠各方选手的共同演出,用竞技的方式来进行,竞争求胜是竞技体育重要的基本特征;但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倡导竞争和友谊的协作与和谐。竞技体育绝不仅仅是运动能力的较量,任何竞技行为都是与对手共同形成的,竞赛各方互为对方而存在,在竞技中与对手共同推进奥林匹克精神的普及,共同推进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假如中国乒乓球选手在所有的比赛中,都把冠、亚军和第三名全部包揽了,那么,国际比赛到最后决赛阶段的电视转播收视率肯定会大大地下降。著名作家金庸的小说中有绝世高手独孤求败,天下没有对手了,他就到处去找能人较量,希望能有人打败自己。为什么他要去“求败”呢?就是要发展,他有发展的意识。体育竞技同样是这样,在比赛当中,我们特别要倡导尊重对手,对手是竞技必不可少的参加者。对每一个体育事业的从业者来说,尊重对手是我们必备的竞技品德。这里既包括欣赏强者,也包括鼓励失利者和赞扬失利者。雅典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决赛中,韩国柳承敏赢了中国选手王皓,许多中国观众在为王皓惋惜的同时,也在为柳承敏所表现出来的顽强的斗志和精湛的技艺而喝彩。在男子体操团体决赛最后一项单杠的决赛中,美国队员赛完后在场边观看最后出场的冠军争夺者日本队的表演。值得我们敬佩的是,当日本运动员做一个稳稳的落地得了高分时,美国运动员热烈地鼓掌,并发自内心的微笑,表现出高尚的竞技品德。
2.1.3 努力完善竞技体育的发展环境 实现竞技体育的科学发展必须要有良好的发展环境,包括健全举国体制、保障公平竞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等。
雅典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的辉煌战绩是我国竞技体育事业举国体制的巨大胜利[7][8][9] 。国家的严密组织,资源的统一调配,社会的积极参与,民众的有力支持,是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主要特征。有一种观点认为,建立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不应该再继续保留了。我认为,正如同市场经济并不只属于资本主义一样,举国体制也并不是只属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也可以发展适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的举国体制。中国竞技体育水平的迅速提高,使得许多国家的有识之士都在研究和准备学习中国培养优秀选手的体制。我们的任务是要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不断地丰富和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继续改进和完善优秀运动员培养体系的运行机制,使其更适应社会的进步,为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对公平竞技的崇尚和追求是现代体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员在公平的环境和条件下参与竞技,竞技的结果才有价值,竞技的过程才有魅力。不容否认的是,当前我国不少体育竞赛中,冒名参赛、以大充小、私下交易、黑哨官哨等违反公平竞争原则的事件并不鲜见。这就更加需要我们采取有效措施坚决地维护公平竞争原则。要不断地与使用违禁药物的丑恶现象作最坚决的斗争,要加强对裁判执法行为的法制监督,努力为实施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环境。
要继续努力健全运动员的社会保障体系,为从事艰苦训练的运动员解除或减少后顾之忧,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理念,支持我们的运动精英全心全意地投入到竞技运动训练中去。
2.1.4 大力增强竞技选手的参赛实力 推进竞技体育的科学发展,更需要不断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要大力增强竞技选手的竞技实力,为社会、为观众奉献更高水平的竞技表现。
这就要求我们制定和推行科学的竞技体育发展战略,设计和组建多元竞技项目的合理结构,设计和组建多项目、多层次的竞技人才的合理结构;加强由科学选材、科学训练、科学参赛与科学管理等子系统组成的竞技体育理论研究,加强包括一般训练学、项群训练学及专项训练学三个层次的运动训练理论的研究,加强运动训练的科学理论对训练工作实践的指导。努力改善运动员的训练条件、学习条件、生活条件,全方位地增强竞技选手的参赛实力。
2.1.5 科学培养竞技体育的从业人才 竞技体育的科学发展不仅要求我们能够创造出优异的运动成绩,而且要求培养出高水平高层次的竞技体育人才。教练员、运动员、科技人员及竞技体育事业的管理者等竞技体育的从业人才是发展竞技体育事业的主力军。应该十分关注对于他们的科学培养。这里包括对运动员的思想品德教育、祖国培养意识教育、科学素质教育、文化修养教育等等。
应注意对运动员、教练员等从业人员的人文关怀,帮助他们解决在思想、生活、家庭等各方面遇到的困难。
2.2 训练学目标:坚定地立足于第一集团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可能获得什么样的比赛成绩?这个问题从雅典奥运会的火炬熄灭时,就已经经常出现在人们的脑海中了。中国奥运军团从1984年起在4届奥运会中有3次名列第四,2000年悉尼奥运会第三,2004年雅典奥运会第二。于是,人们很自然地会做出惯性的推理:2008年应该第一!
2.2.1 雅典奥运会比赛结果的另类可能 任何比赛的结果都会有它必然的致因,也会有一些偶然的因素起到重要的作用。而若干偶然因素的出现却常常会改变事件运行的结果。这里我想做一些并非绝对不可能出现的假设。
假如在雅典奥运会上,多发生几个有利于中国运动员的小概率事件,比如男子双人3米板跳水不出现那个莫名其妙的失误,杨威在男子体操全能单杠比赛中反手抓杠时没有失手,李小鹏跳马或者双杠落地时有一项稳稳地站住了,男子花剑团体赛的匈牙利籍裁判能够在竞技道德的感召下公正地执法,中国队就可以多得4块金牌,就将以总数36块金牌超过美国而居金牌榜之首。
当然,我们完全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去假定发生几个有利于俄罗斯运动员的小概率事件。假如第一天的两个射击项目中,俄罗斯选手在领先的大好局面下,最后一枪正常发挥没输给中国队;女排决赛第四局23∶21领先的时候,身高超过2米的主攻手加莫娃再成功地扣中2个球,那么俄罗斯就增加3块金牌,而我们则减少3块金牌,俄罗斯就超过中国居第二位了,而中国就变成第三了。
做出上述假定分析是为了说明,在雅典,中国队确确实实曾经有过夺得金牌总数第一的机会,也确确实实只差一点点就仍然留在第三的位置上。对此,我的结论是,在雅典奥运会的比赛中,中国队无论金牌数第一,还是第二,亦或第三,都是可能的,也都是正常的。美、俄、中三国总体竞技实力之间,已没有不可逾越的巨大鸿沟[10] 。中国军团在雅典大赛成绩的最恰当的定位应该是,立身于由世界三强组成的第一集团。这一判断应该对我们设立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参赛目标有所启迪。
2.2.2 竞技目标的弹性特征 在一个综合性的大型比赛中,影响运动员比赛结果的因素很多。对任何一个参赛者来说,其中有一些因素是无法控制的,如对手竞技水平的变化,裁判的执法行为等等。而受许多非可控因素影响的事件结果当然也很难在事先对之做出准确的预测。所以,主观地硬性要求运动员在比赛中一定要得第一或者第二,常常会干扰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正常发挥,所要求必须完成的指标也常常难以完全实现。
因此,设立竞技目标时,正确的、聪明的做法是确定一个适宜的弹性区间。将经过艰苦的努力有较大可能完成的弹性区间目标定为参赛目标,既能对参赛的运动员和教练员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又为非可控因素的干扰留下了调节的空间。
2.2.3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军团参赛目标的设立 关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军团的参赛目标,人们通常选取两种不同的指标而设立。其一是金牌数,如预测中国队可获得35~42枚金牌;其二是金牌榜排名。如提出“保二争一”。依据上述分析,我认为正如同在雅典一样,中国和美国、俄罗斯的总体竞技实力的对比,在北京奥运会上还会大致保持着旗鼓相当的态势。哪个国家领衔,哪个国家居次,哪个国家位三,都有可能,都属正常。我们当然要力争最好的结果,但如果排名列三,亦不必沮丧和懊恼。辩证法不是早已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总是呈波浪形前进的吗?
中国竞技体育历经20年的拼搏,已经历史性地跻身于国际竞技舞台上的第一集团。在今后的一个或两个奥运会周期里,继续保持在这一个团队中,应是无庸置疑的光荣任务。2008年奥运会上的第一集团,有可能仍然由美俄中三国组成,也可能由美俄中德四国组成。中国军团在2008年奥运会比赛中如若排名第一,是胜利;排名第二,是胜利;排名第三甚或第四,只要仍属第一集团,也是胜利。据此,我认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军团的参赛目标可定为:坚定地立身于第一集团。
国际竞技体育格局的“雅典重组”开始书写着竞技体育史中新的篇章;“西太平洋组合”对“北大西洋组合”的挑战令人瞩目;中国依凭不断改革完善的举国体制和有重点全面发展的竞技体育战略,在第一集团中继续与美俄德等传统竞技体育强国较量。新的态势、新的角逐不断地赋予竞技体育强大的生命力,活跃在21世纪的现代社会。
标签:体育论文; 金牌榜论文; 竞技体育论文; 中国金牌榜论文; 美国体育论文; 2008年北京奥运会论文; 教练技术论文; 体育训练论文; 奥运会比赛论文; 奥运会项目论文; 竞技世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