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慢生活是旅游度假区的重要主题之一,慢生活的营造需要慢行交通基础设施作为支撑。北戴河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游客数量的增多,城市发展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和矛盾,例如旅游格局过于单一、配套设施不足、交通拥堵等。本文针对现状存在的这些问题,分析城市特点,在借鉴其它城市经验基础上,考虑各方面需求,提出“慢行控制区+慢行网络系统”模式,针对不同区域划分慢行控制区域,确保游客和居民出行的安全性和方便性,通过“慢行核”、“慢行廊道”、“慢行节点”的建设营造慢行网络系统,将慢行交通与城市结构、用地布局以及旅游空间格局等充分整合,改变传统的单一旅游空间格局,建立多元复合的新型旅游度假模式 ,为游客提供丰富多彩、舒适浪漫的度假生活。
关键词:发展策略;慢行交通系统;慢行控制区域;慢行网络系统;慢行核;慢行廊道;慢行节点
1 引言
3S(阳光、沙滩、海水)是当今世界旅游度假的主题。纵观人类历史,海洋及海滨地区一直是人们所憧憬和向往的地方。在现代社会里,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不断加大的竞争压力和日益严重的城市问题使人们需要有个松弛身心、疗养康复及摆脱日常生活和工作压力的场所。海滨休闲度假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种休闲方式。
海滨休闲度假强调休闲和娱乐。“慢生活”是海滨休闲度假生活的核心。“慢生活”的创造离不开慢行交通系统的构建。本文以北戴河为例,从规划角度出发,探讨如何通过慢行交通系统构建,重塑城市空间格局,改善交通系统,重构旅游度假生活。
2 慢行交通系统的基本概念与内涵
慢行交通,相对快速和高速交通而言,一般是指速度不大于15km/h的出行方式。慢行交通系统是以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等为主体,包括通勤、购物、休闲、运动、交往、观光等复合功能的综合空间网络。
慢行交通提倡低碳出行,倡导公交、自行车和步行。近几年由于自驾游的兴起,各旅游城市和旅游度假区在旺季时道路拥堵现象特别严重。车辆的增多带来过多的噪声和尾气,对原有良好的环境造成一定影响,降低了度假的质量。这一现象违背了游客度假的初衷。以慢行交通系统为主导可以减少资源消耗,降低污染排放量,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慢行交通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公园、绿地、旅游景点、公交站点、特色街区和公共服务设施节点等联结在一起,给游客带来舒适和方便。慢行交通系统的构建可以创造一个能够随心随性地停停走走的空间,营造一个可以慢吃、慢聊、慢慢购物和慢慢休闲的生活。
3 慢行交通系统发展策略研究实践——北戴河
北戴河,中国著名传统海滨旅游度假目的地,地处河北省秦皇岛市中心的西部。这里气候宜人,拥有二十里长、曲折平坦的沙质海滩,背靠树木葱郁的联峰山,自然环境非常优美。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前往北戴河的游客数量越来越多,这使北戴河诸多问题暴漏出来,如旅游格局多于单一、配套设施不足、交通拥堵等。这些问题将成为北戴河今后发展的桎梏。
慢行交通系统构建对北戴河来说最直接的效果是可以缓解交通矛盾,带来舒适安全的景观环境。慢行交通系统与北戴河空间布局、旅游景点的整合可以改变以往“海水浴场”为主体的单一格局,创造一个复合式的新型旅游度假生活模式,缓解淡旺季过于明显这一现象,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1 模式选择
慢行交通系统模式选择应结合实际情况考虑。不同区域采取不同模式。上海作为一个多核心的特大城市,整个城区被快速路和主干道分割成多个区域,因此其慢行交通系统采用了“慢行岛、慢行核、慢行廊道”的模式。温州依据自身山体地形和水网的特点采用“慢行廊道系统”模式。珠海根据自身组团式结构特点采用了“慢行圈”模式。北戴河也应从自身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慢行交通系统模式。
北戴河作为秦皇岛市中心城区三个行政区之一,首先它作为一个城市存在具有一般城市职能。同时作为传统旅游度假目的地,它又以旅游度假业为绝对的主导职能。北戴河慢行交通系统构建应兼顾两种职能特点需求,在吸取其它城市经验基础上,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入手,充分利用现有路网格局、公共服务设施、旅游景点等,,采用“慢行控制区+慢行网络系统”模式。
3.2 慢行交通系统构建的前提条件
3.2.1 充足合理的社会停车场布局
构建慢行交通系统其中的一个目的是为了减少区内道路上的车流量,减少噪声和尾气,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减少车流量首先必须要解决好外部车辆在区内的停车问题。
北戴河现状拥有北戴河火车站、联峰山公园、、平水桥等7个大型社会停车场,总共车位765个。从资料查得,2009年平均每天自京沈高速引线进入北戴河车辆有6400多辆,按60%—70%驻留北戴河,30%停放在社会停车场计算,现有停车位难以满足需求。再考虑其他方向进入的车辆和以后车辆总数逐年递增的特点,停车供需矛盾将极其尖锐。
慢行交通系统构建前应计算好区域内有关停车方面需求,结合功能及空间格局,以适宜的密度与合理的服务半径规划多处停车场,缓解停车矛盾,为慢行交通系统构建提供有利条件。
3.2.2 多种交通方式选择
慢行交通构建目的之一是减少车流量,减少车流量的前提是游客可以有多种出行方式选择来取代小汽车出行。
慢行交通系统构建在交通工具方面近距离出行可以选择步行方式,中远距离出行则需要有发达的公交系统、合理的电瓶车租赁处布局和自行车租赁处布局作为支撑。
北戴河现状公交线路过少、公交线路不论对外还是对内通行可达区域不多、公交站点分布不合理。这些因素造成北戴河的游客和居民前往距离较远的区域只能选择乘坐出租车、自驾等方式,不利于慢行交通系统的发展。
北戴河慢行交通系统构建前应建立多层次的公交系统及电瓶车和自行车租赁系统。充分考虑各种需求,增加多条公交线路,扩展通行可达区域,合理布局公交站点、电瓶车租赁处和自行车租赁处,满足游客和居民需求,给游客和居民提供多种选择。慢行交通系统构建要充分考虑与公交站点、电瓶车租赁处和自行车租赁处的衔接,与其整合一起发展。
3.2.3 旅游信息平台
旅游信息平台为游客提供有关住宿、景点、公交、停车等信息方面的需求,可以实现对游客的合理分流,为慢行交通系统构建提供支撑。北戴河旅游信息平台建设可与各类交通集散处统一考虑。
3.3 慢行控制区域
3.3.1 慢行控制区域划分依据
3.3.1.1 主导功能
主导功能决定了交通方式选择方面的需求。不同功能需要不同的交通方式。强调舒适安全的旅游度假区要求以慢行交通作为主体。要求方便快捷的城市住区则倾向以小汽车、公交为主,慢行交通为辅。
北戴河分为滨海南部片区、滨海西部片区、戴河片区三个组团。滨海南部片区近海地段现状以疗养院和其它相关设施为主体,旅游度假是其主导功能;滨海南部片区中海地段和滨海西部片区现状既有疗养院,也有城市住区,呈旅居混合的城市格局;滨海南部片区远海地段和戴河片区则以城市住区和其他城市功能区为主。这决定了北戴河不同区域将采取不同交通措施,实现旅游度假区与城市住区的和谐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1.2 游客密度
以旅游业为主导职能决定了北戴河慢行交通系统构建首先要满足游客需求。游客密度反映了慢行交通系统需求程度的大小。北戴河由于气候等原因,具有较为明显的淡旺季。旺季时,游客量较大,大部分集中在滨海南部片区近海地段和中海地段。
3.3.2 北戴河慢行控制区域划分
慢行控制区域的划分应充分考虑季节性特点,满足居民出行需求和游客度假需求,不同时间针对不同区域特点采取不同措施。
3.3.2.1 旺季时期:
旺季时,由于游客量较大,北戴河慢行控制区域划分要确保游客度假生活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以及居民出行的方便性。慢行控制区域分为三级控制区域:
一级慢行控制区域:主要在滨海南部片区近海地段。作为游客集中区域,此区域为绝对慢行交通安全区域,严格进行交通组织管理,限制机动车出入。交通工具主要以清洁型公交车、人行、自行车、电瓶观光车为主。
二级慢行控制区域:主要在滨海南部片区中海地段和滨海西部片区,为慢行交通较安全区域,控制机动车数量,允许但不鼓励小汽车出入,禁止大型车(公交车除外)出入。鼓励采用以公交为主导,辅以人行、自行车、电瓶观光车的交通方式。
三级慢行控制区域:滨海南部片区远海地段及戴河片区。允许汽车出入,但同时要考虑居民和游客慢行安全。建立以小汽车、公交为主导,人行、自行车、电瓶观光车等为辅的交通方式。
3.3.2.2 淡季时期
这个时期虽然游客数量较少,但仍要充分考虑游客度假生活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原旺季时期一级慢行控制区域和二级慢行控制区域采用原旺季时期二级控制区域所采用的措施,作为慢行交通较安全区域,允许但不鼓励小汽车出入,禁止大型车(公交车除外)出入。
3.4 慢行网络系统
北戴河现状旅游空间格局过于单一,主要以海滨浴场为主,游客每天出行方式大部分为疗养院(家庭旅馆)—海滨浴场的点对点模式,度假区内其它特色区域基本很少涉及。这是北戴河历年来在游客印象中只是作为海滨避暑胜地的原因所在,也是其淡旺季过于明显的原因之一。
近几年来北戴河虽然兴建了一些慢行交通设施,如健走大道等,但大部分局限在海边,为单独线路,没有形成网络体系。
慢行网络系统构建的目的是通过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将慢行交通系统与城市结构、用地布局和旅游格局充分整合,改变过去以海滨浴场为主的旅游格局,使游客不仅仅集中在海边玩海、泡海澡,同时也去其它地区体验游玩,激活度假区内其它区域的活力,使游客充分体验到现代北戴河的城市魅力,缓解季节性过强这一矛盾。
慢行网络系统,由慢行核、慢行廊道、慢行节点等元素构成。
3.4.1 慢行核
慢行核为慢行交通与外部交通实现无缝衔接的交通中转核,是北戴河内部交通与外部交通快速衔接的关键。考虑游客进入北戴河选用交通方式不同,慢行核可结合铁路客运站、社会停车场等而设置。
慢行核承担客流集散的节点功能。慢行核的设置应考虑合理的服务半径,应与慢行廊道等充分结合。
慢行核内应设置停车场,截流不同方向来的小汽车交通,减少区内道路的车流量,为创造环境良好、舒适安全的慢行廊道建立基础。
作为集散中心,慢行核除停车场外还应考虑设置旅游信息中心、换乘港、商业服务等功能。换乘港里应设置公交站、电瓶车租赁处和自行车租赁处,为游客提供多种换乘选择。
3.4.2 慢行廊道
慢行廊道作为公交车、电瓶车、自行车、步行等交通方式的载体,将慢行核心、慢行节点、住宿设施等串联起来,是慢行网络系统的基础。
北戴河慢行廊道包括交通廊、绿廊和特色街区等。
3.4.2.1 交通廊
交通廊是慢行核布局的依据。交通廊设置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游客和居民远距离出行的需求,强调高效性。它是北戴河与外部区域交通联系以及北戴河区内三个组团相互联系的重要廊道。北戴河的交通廊主要为联峰路、联峰北路、驼峰路、海宁路等城市主干道。
作为交通廊的城市主干道街道断面设计可以以车为本,但同时要注意确保两侧慢行空间的安全性,满足各方面需求。交通廊内车辆通行措施应与慢行控制区统一考虑。
3.4.2.2 绿廊
绿廊即可以结合海边、河道和街道等设置,也可作为一个独立的区域来建设。北戴河绿廊系统主要包括滨海绿廊、戴河滨河绿廊、街道绿廊和独立绿廊。作为已建成区域,滨海南部片区可充分利用现有道路作为街道绿廊,建立绿色网络。滨海西部片区和戴河片区等未开发区域在街道绿廊基础上同时可以结合地块开发设置些独立绿廊供居民和游客使用。
北戴河绿廊可将现有旅游景点、城市绿地、海和河等联系在一起,将各居住区、疗养院、度假酒店等与慢行节点相连接,形成一个完整连续的空间,为居民和游客提供安全、舒适、优美的慢行环境。
3.4.2.3 特色街区
特色街区规划主要目的在于增加慢行环境的趣味性,提高游客选择慢行出行的积极性。北戴河特色街区营造可从业态和风貌两个方面着手。
业态方面,北戴河可建立多样性饮食街区和档次齐全的购物街区。在原有红石路特色海鲜饮食街区和石塘路购物街基础上,增加俄罗斯等西方国家风情饮食街区和高端饮食街区,建设高端奢饰品商业街,为游客提供饮食与购物多种选择。
风貌方面,从街道两侧建筑界面和景观入手,根据不同街道特点,建设不同特色街道。如欧式风情街、俄罗斯风情街等,为游客提供丰富的视觉享受。
3.4.3 慢行节点
慢行节点是慢行廊道内游客与居民驻留的空间,主要包括公共服务设施节点、景观节点和旅游景点等。北戴河慢行节点的规划主要目的在于为游客和居民提供完善的服务配套、人性化的公共空间和多样化旅游度假设施。
3.4.3.1 合理的公共服务设施节点和景观节点布局。
在原有城市公园和公共服务设施基础上,按照合理的服务半径增加多处公共服务设施节点和景观节点(街头游园等),使游客和居民在适宜的步行距离内即可享受到各种各样的方便。
3.4.3.2 丰富旅游度假项目
从“游”“娱”两方面入手,在保护自然景观基础上,利用慢行廊道整合现有旅游景点和度假设施,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旅游度假项目体系,打造高端化项目,完善大众化项目,为游客提供多种选择,使游客在慢行过程中得到多种体验。
4 结语
高品质的慢行交通系统,对于传统海滨旅游目的地——北戴河来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淡旺季明显这一矛盾,改变传统旅游度假观念,优化城市结构和旅游空间格局,使城市魅力得到充分焕发,使游客能够享受到丰富多彩、舒适浪漫的度假生活。
目前,我国还有许多旅游城市和旅游度假区正面临着与北戴河相同或类似的问题。本文中有关北戴河慢行交通系统的发展策略希望能为其它旅游度假区慢行交通基础设施和其它有关方面规划和建设提供一种思路,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
论文作者:凌春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7
标签:北戴河论文; 交通论文; 游客论文; 系统论文; 区域论文; 滨海论文; 绿廊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