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闸门自动化监控系统是水利工程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水闸工程效益的发挥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针对该系统在皖河闸运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相关工程在管理上提供参考。
关键词:自动化监控系统;问题分析;皖河闸
1 引言
随着计算机监控技术发展并在闸门监控领域成熟应用,闸门启闭自动化监控逐步替代人工手动等方式成为现实。由于水闸工程多地处偏僻,启闭方式落后,加之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闸门自动化监控系统发展的重要性凸显。然而,当前我国闸门自动化监控系统普遍存在“重建轻管”思想、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模式和手段落后以及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导致基础设备无法更新、系统没有及时升级,甚至存在自动化监控系统处于摆设状态,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工程效益的充分发挥。
2 工程概况
皖河闸始建于1958年,2002年12月老闸拆除重建,新闸位于同马大堤145+015处,距皖河与长江汇合处约15km,为六孔穿堤涵式涵闸,同时具有排涝、灌溉和蓄水的功能。武昌湖流域集水面积1083.69km2,除皖河农场、大漳湖、东兴圩、潭子湖及易河片的高排区227.17km2直接向江排水外,其余856.52km2均流至武昌湖经幸福河由皖河闸出江。工程效益:防洪142万亩,排涝19万亩,灌溉16万亩。保护区总耕地142万亩,总人口124万人。
3 皖河闸自动化监控系统
3.1 闸门自动化监控系统
闸门自动化监控系统主要是通过计算机监控系统检测所到达的闸门上、下游水位、闸门荷重、闸门启闭状态与开度、图像信息自动化采集与传输,达到能够在监控中心远程控制闸门启闭以及闸门自动控制和系统联动;通过实时图像可以直观了解闸门的运行工况以及周边环境。系统主要包括系统中央控制室(监控中心)和闸门现场监控装置两部分。
3.2 皖河闸自动化监控系统概况
皖河闸自动化监控系统主要有基础数据传感器、电力拖动设备、现地控制单元操作系统和远程监控中心组成。基础数据传感器包括闸门开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上、下游水位传感器。每台启闭机都配有用电设备电气屏柜,可以脱离上层,通过现地手动按钮操作,对闸门的运行进行控制。现地控制单元操作台上有手动、自动、检修三档转换开关,用来设置闸门的控制状态;手动状态时,闸门的上升、下降、停止由操作台的按钮控制;可以通过操作台上的数据显示屏查看闸门运行基础参数和上下游水位。远程监控中心位于距闸200m外的管理所,由工业控制机、系统组态平台、计算机网络平台、应用软件和同轴电缆以太网组成,可以实现无人值守闸门远程自动化控制。皖河闸自动化监控系统于2005年10月开始设备的安装和调试,2006年12月基本实现闸门远程自动化控制。至此,闸门调度以“自动化控制为主,人工手动为辅”的方式,工程管理效率提升,效益明显。但由于受环境、设备质量的影响,系统部分设备出现不同程度的故障。严重制约工程效益的发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 自动化监控系统问题分析
4.1认识不足、缺乏重视
自动化监控系统是计算机监控技术发展的产物,作为闸门启闭的一种方式,是水利工程现代化重要部分。管理单位对此重要性认识不足,管理制度不健全、落实不到位,管理人员的系统管护技能匮乏,受资金技术影响,基础设备得不到更新,自动化监控系统部分功能长期处于瘫痪状态。
4.2管护工作不到位
自动化监控系统对工作环境要求较高,由于水闸工程地处偏僻,管理设备简陋,管理手段、模式也相对落后,应对温度、湿度等因素的方式有限;设备面板、线路、接口等养护不及时,系统零部件老化速度加快,部分处于失灵状态。检修制度不健全,日常检查和年度检查项目及内容不全面。水闸自动化监控系统的使用办法的内容不全面,落实不严格,并且管护人员掌握运用知识有限,因此系统使用随意性较大。
4.3专业人员匮乏,培训工作滞后
闸门启闭自动化监控系统涵盖计算机监控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水闸工程知识、电力和机械知识,跨度大;原有技术人员知识有限,新进人员受专业单一限制;培训工作投入大,周期长,效果不明显。
4.4设备老化、系统使用率低
自动化监控系统各种设备仪器维修难度大,系统一旦出现故障,往往难以联系专业维修人员。由于受建设时技术条件限制,一些自动化检测设备、仪表的功能和精度不完善,系统设计还很不合理,在实际应用中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误差很大;并且长期受环境影响和维护不及时,部分设备老化损毁。
5 自动化监控系统管理的建议
5.1加强重视,加大资金投入
闸门自动化监控系统实现闸门无人看守远程自动化控制,对于一些地处偏僻的水闸工程,不仅减轻管理人员劳动强度,而且极大提高工程效益。因此,根据闸门调度需要,结合针对设备老化、部分系统瘫痪,应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基础设备更新以及系统升级,特别是选用性能更稳定、质量更好的设备。
5.2加强自动化管理队伍建设
管护人员业务能力是自动化系统能否长久发挥效益的关键,要大力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业务培训,组织对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系统维护能力培训。鼓励职工积极参加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不断提高专业理论知识;联系监控系统生产厂家,派遣技术人员现场讲解系统使用知识以及维护技能;定期安排技术人员参加自动化方面的技能培训,学习管理经验。
5.3完善使用办法,强化检修制度落实
通过水闸自动化监控技术标准、规程,结合系统使用手册和自身实际情况,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监控系统使用办法。强化检修制度落实,严格按照水闸自动化监控系统维护技术标准进行系统维护;做好运行数据备份,技术文档的妥善保管。
参考文献:
[1]郎玉玲:刘寨水闸事故及事因浅谈[J];广东水利水电;1987年02期
论文作者:肖俊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6
标签:闸门论文; 监控系统论文; 水闸论文; 系统论文; 设备论文; 启闭论文; 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