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兰石医院 内一科
【摘要】目的:分析呼吸内科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探讨并总结出相应的控制和预防措施。 方法:对我院呼吸内科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283例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研究感染发生情况以及引起感染的高危因素。结果:发生院内感染23人,感染率为8.13%。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高龄、住院时间、合并慢性基础疾病、抗生素药物使用都是引发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呼吸内科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率发生较高,应加强管理力度,严格落实各项防治措施,确保每次消毒、灭菌、隔离达到预期效果,才能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
【关键词】呼吸内科;院内感染;临床分析;防治措施
0引言
院内感染也称医院感染,是指患者或医护人员在医院内获得并发生临床症状的感染[1],临床上将入院48h后发生的感染统称为医院获得性感染,医院感染约占感染性疾病的3.5%-9%[2],而呼吸内科又是院内感染的多发科室之一。院内感染不仅影响着患者的健康,也影响着治疗效果和医院的管理评价。因此,应加强院内感染管理,提高医护质量,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本次研究通过对283例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院内感染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出防治院内感染发生的有效措施,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科就诊治疗的283例住院患者,其中男153例,女130例;年龄18-79岁,平均(46±17.86)岁。这些病人主要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及肺癌等疾病。
1.2研究内容及方法
1.2.1问卷调查:内容包括:①基本情况,即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等。②行为习惯,比如饮食、饮水、穿衣、起居、卫生习惯等,并对其打分,得分越高,行为越健康。③呼吸系统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并对其打分,得分越高,相关知识掌握越好。
1.2.2样本收集与测定:呼吸道、胃肠道、泌尿道、血液、引流液、穿刺液、皮肤等是收集标本的主要渠道,重点是呼吸系统,包括痰液、人工气道引流物、支气管镜毛刷等标本。
1.2.3诊断标准:根据中华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制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对患者进行检查,对住院治疗48h后发生感染且潜伏期症状不明显者,辅以细菌培养、X线检查、血象等加以确诊。
1.2.4研究方法:统计、整理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拟分析的因素,分别予以分级和量化,将问卷调查内容及实验检测数据一并录入计算机,建立SPSS数据库,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感染部位、病原菌种类、慢性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吸烟、饮酒等。同时,把发生院内感染患者与未发生院内感染患者的数据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
2结果
患者院内感染部位:283例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中,发生感染23例,院内感染发生率为8.13%。其中,肺部感染患者14例(60.86%);消化道感染6例(26.09%);泌尿道感染3例(13.04%)。
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通过分析发现,住院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抗生素的使用、侵入性诊断操作、合并基础性疾病、饮酒、吸烟等都是引发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见表1。通过感染组和非感染组的对比分析,也证明上述因素是高危因素,且两组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病原菌分布状况:经过对发生院内感染患者的痰液进行菌种培养,从中分离出87株菌株,经微生物医学鉴定发现,其中包括革兰阴性菌39株(44.82%),革兰阳性菌32株(36.78%),真菌12株(13.79%),其他细菌4株(4.59%)。
3讨论
3.1高危因素分析 ①高龄患者免疫力和抵抗力弱,属于易感染机体。同时,大多数还伴有基础性疾病,比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这些都会增加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3]。②对病情危重患者,由于诊治的需要,进行侵入性诊疗操作,致使创伤处病原菌侵入,从而引发感染。③为了预防应激性溃疡,患者会长期使用制酸剂,导致患者胃肠道细菌快速增长[4]。同时,抗菌药物还容易导致患者耐药菌株增加,引起微生物环境失衡,致病菌落迅速繁殖,加大了感染几率。④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多为病情危重且容易反复发作,需长期卧床治疗,特别是气管插入者,其呼吸反射能力、排痰功能降低,分泌物多又易积坠肺部,容易引起下呼吸道感染。
3.2防治措施 ①加强院内感染的管理与监督。实行院内感染控制责任制,以提高医务人员防治感染的自觉性。建立专门的质量控制部门,对院内感染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检查,在临床上,不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从而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②加强病区消毒管理。呼吸内科病房的空气质量改善和空气微生物的有效控制尤为重要。病区中的重点区域,比如气管镜室、肺功能室等应重点监控。操作器具,比如呼吸机管道、一次性吸痰管等应严格消毒,做到无菌使用。重视工作中随时消毒,终末消毒,预防性消毒,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守洗手原则,以减少对患者和自身健康造成的伤害。③合理使用抗生素。针对患者病情状况,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能少用抗生素则少用,使用时应采集标本进行细菌培养,根据结果选择性使用,坚决杜绝盲目和滥用抗生素。④加强对患者管理。一方面要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医学知识宣讲,让其了解和掌握一定的与自身疾病相关的护理和保健常识,增强自我救护能力。另一方面在病情充许的情况下,鼓励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以增强抵抗力,对感染严重、状态较差的患者,应严格保护,适当限制探视和陪护。
参考文献
[1]邓乃梅,姜宝法,康维强.2010年青岛市市立医院院内感染情况分析[J].预防医学论坛,2012,18(5):394-396.
[2]张雪梅.老年人院内感染85例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09,28(7):35-36.
[3]姜东霞.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及预防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9):4223-4225.
[4]程君.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感染病原学类型与相关因素的关系[J].临床医学工程,2013,28(9):1100-1101.
论文作者:包鹏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9月上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30
标签:院内论文; 患者论文; 内科论文; 呼吸论文; 因素论文; 发生论文; 医院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9月上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