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学的几点思考_唯物辩证法论文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学的几点思考_唯物辩证法论文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学的几点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点思考论文,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470(2004)01-0085-05

社会主义是为了否定资本主义而出现的。在资本主义仍然存在、仍在发展的情况下, 社会主义选择的合理性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环节证明。社会主义能够克服资本主义自 身无法克服的弊端。由于经济文化基础落后,现实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取代变成一个 较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没有完结之前,关于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实践证明总是滞后 于理论证明。尽管社会主义成功与否只能依靠实践的检验,但在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形成 与发展中的绝大部分时期,其存在合理性的依据主要来自于逻辑原理方面。现实社会主 义对科学理论的依赖是它的基本特征。

长期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依据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着方针、路线和政策 ,而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则承担着系统讲授其逻辑原理的任务。问题在于,当代条 件发生了巨大变化,迫使中国社会主义经由改革走上了市场经济道路。这一全新的实践 越来越超出马克思主义现有逻辑原理的解释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高等学校马克思 主义理论教育功能无法真正到位。

要完全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改革实践的继续深化以及相伴随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 理论 研究工程的启动。本文只从方法论的角度探讨完成后一任务的基本条件。

一、需要区别马克思主义体系的三个环节

人们往往说: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这个结论是有道理的。但是,如何理解“一脉相承”却需 要正确判断马克思主义体系的内在规定性。

马克思生活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阶级斗争十分尖锐的时代,也是社会主义思潮兴盛 的时代。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社会主义是从其所面对的社会矛盾出发的。恩格斯指出 :“现代社会主义,就其内容来说,首先是对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有财产者和无财产 者之间、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阶级对立以及生产中普遍存在的无政府状态这两个方 面进行考察的结果。”

通过考察“生产中普遍存在的无政府状态”这一事实,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资本主 义生产关系已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必须用新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来代替;通过 考察“普遍存在的有财产者和无财产者之间、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阶级对立”这一 事实,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无产阶级将运用阶级斗争完成社会主义 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使命。

这表明,马克思主义在一定意义上可以分解为两部分:一是它的方法理论;二是这一 方法理论的应用。

方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是运用唯物辩证法来观察世界、分析 对象并制定解决现实问题的策略的。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是它赖以与其他 思想体系相区别的基本标志。正如恩格斯所强调:“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 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

唯物辩证法首先在于它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它肯定自然界的任何现象都是物质运动造 成的,任何物质运动都是有规律的;人类是由稳定的物质系统结构而成的生命现象,社 会运动是物质运动,所以,人类历史应该是有规律的。而运用辩证的方法去认识社会运 动,要求揭示其内在矛盾,把握其中的客观规律。这构成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也 构成了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特点。

方法理论在当时时代条件下的应用即构成马克思、恩格斯原创的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原创理论包含了两个环节:一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必然性的证明,其中对其 一般条件的论证是以唯物史观来体现的,对其具体条件的论证是以剩余价值理论来体现 的。二是关于实现无产阶级解放道路的证明,主要强调了通过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的阶 级斗争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并运用公有制基础上的计划经济发展生产的原则。

应该看到,社会主义原创理论的两个层次本质上都依赖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是马克思 、恩格斯运用唯物辩证法对相关社会发展事实考察的结果。所不同的是,前一环节是对 长时段历史事实的概括。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辩证法认识现实问题,不是单纯反映 现实,而是历史地分析现实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通过对现实的理论抽象去逻辑地预测 未来,从而为现实指定一个明确的发展方向。这是社会主义原创理论的主干,是它存在 的重要标志。而后一环节是对短时段历史事实的概括。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辩证法 考察具体的社会发展问题,针对特定时代条件、特定政治经济环境,为特定的社会主体 提供从事实践活动所需要的战略思路和策略路线,属于直接的实践论。

显然,马克思主义的最高成果是其方法理论,即唯物辩证法。正是这一方法理论决定 了社会主义的逻辑原理和策略原则的形成。但是,社会主义原则的逻辑原理和策略原则 ,都是探索人类社会客观规律的成果,都必须服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它们对 相关社会事实的概括,都属于用静态结论来界定动态事实,都蕴涵着被修正、被调整的 必然性。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的逻辑论证是分两个阶段完成的:第一阶段,马克思和恩 格斯通过考察人类一般生产方式发现了唯物史观,对社会主义完成了总体上的论证。但 这种论证止于从(历史的)具体上升到抽象,尚未包括从抽象上升到(现实的)具体这一重 要环节。列宁认为,唯物史观的结论“在那时暂且还只是一个假设”。第二阶段,他们 通过考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对社会主义完成了具体上的论证。这 时,唯物史观的结论才成为“科学地证明了的原理”。具备了科学意义的社会主义逻辑 原理至此形成。

社会主义逻辑论证的科学性具有相对意义。一方面,逻辑结论要准备接受实践的修正 ;另一方面,一旦新的、更准确地反映实践的逻辑论证出现,原有的逻辑结论的科学地 位就要被取代。列宁就是这样认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他说:“在我们还没有看见另一 种科学地解释某种社会形态……的活动和发展的尝试以前,没有看见另一种像唯物主义 那样能把‘有关事实’整理得井然有序,能对某一社会形态作出严格的科学解释并给以 生动描绘的尝试以前,唯物主义历史观始终是社会科学的同义词。”

社会主义策略原则存在着通常意义的战略、战役、战术的区别,通过具体的路线、方 针、政策来体现。这同样是一种理论,并同样需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但却是与 社会主义逻辑原理不同的策略理论。如果说,社会主义逻辑原理从宏观意义上论证社会 主义的必然性,因而确定了社会主义实践的一般条件的话,那么,社会主义策略理论则 是从微观意义上体现社会主义的现实性,因而确定了社会主义实现过程中的具体条件。

社会主义的策略原则的正确性也具有相对意义。一方面,社会主义实践的正确结论, 对具体的历史条件有着直接的依赖关系,任何脱离特定条件的运用,都可能产生不同甚 至截然相异的后果;另一方面,评价社会主义的实践,不仅要一般地看它是否达到预期 目的,而且还要考察目的本身与终极目标之间是否存在一致联系。在这个意义上,社会 主义策略理论又不能违背社会主义逻辑原理的基本原则。

把马克思主义区别为上述方法理论、逻辑原理和策略原则,将有助于我们在进行马克 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时,准确判断所面临的任务。

所谓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 脉相承的科学体系,显然可以区别三种情况:一是它们既共同遵循唯物辩证法理论,又 共同依靠马克思的两大发现,还沿袭阶级斗争等基本策略;二是它们既共同遵循唯物辩 证法,又共同依靠“两大发现”的成果,却调整了原创策略原则;三是它们不仅调整了 社会主义原创策略原则,还开始修正其原创逻辑原理,但依然共同遵循唯物辩证法理论 。

邓小平理论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取代“以阶级斗争为纲”,“三个代表”思想用 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和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先锋队”取代了“工人阶级先锋队”, 都表明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对社会主义原创策略原则的突破。这一突破同时展示了一个经 济文化落后的国家率先建成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前景,而这一前景要在包括私营经济在 内的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条件下才能得以实现。显然,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超 出了社会主义原创逻辑原理能够覆盖的范围。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对社会主义原创理论的发展,正处在从策略原则层面向逻辑原理层 面深化的过程之中。换句话说,现在正处于所谓新的、适应实践要求的策略原则与旧的 、与实践需要相矛盾的逻辑原理暂时共存的过渡时期。

二、需要统一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

多年以来,由于马克思主义被分解为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致 使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演变成为多个分支学科领域。当需要对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进行 研究时,这种状况导致三个学科都从各自视角去认识同一个研究对象,其弊端就凸显出 来。

这表现在:马克思主义本意是为解决现实社会问题提供科学理论,而其思想体系三分 却模糊了这一初衷,现实社会问题被折射到不同学科领域,演变成为具有浓重学理色彩 的专业命题。人们似乎不是在为实践的需要而从事理论研究,而是在为了学科体系的内 部自洽而努力奋斗。

马克思在1843年就曾指出:新思潮的优点就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 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共产主义是用实际手段来追求实际目的的最实际 的运动。

马克思、恩格斯在自己十分丰富的著述中,曾经分别使用不同的名称谈论他们所创建 的学说体系。但无论是称作“唯物主义的批判的社会主义”、“革命的社会主义”,还 是称作“德国理论上的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所指的都是包括哲学和经济学 论证在内的社会主义。也就是说,马克思、恩格斯一向认为:科学社会主义就是哲学和 经济学的“理论终结”,并不存在一个脱离哲学和经济学的独立的科学社会主义。正是 在这个意义上,恩格斯强调: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发现,“社会主义已经变 成了科学”。

不仅如此,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把研究哲学看作是研究政治经济 学的一个阶段,认为唯物史观对他研究经济学的工作起着“指导”作用。恩格斯认为, 马克思解决了剩余价值的理论问题,“科学社会主义就是以此为起点,以此为中心发展 起来的”。

历史已经证明,无论是唯物史观,还是剩余价值理论,同样可以由非社会主义者发现( 前者如摩尔根,后者如李嘉图)。但他们不可能像社会主义者那样,将自己的发现自觉 地用于对现实社会的批判性考察。他们仅仅是哲学家或经济学家。他们的发现与科学社 会主义是两码事。因此,他们所完成的理论是不彻底的,他们的发现也不完整。与此不 同,马克思、恩格斯首先是社会主义者。他们首先针对的是尖锐的社会矛盾,面临的是 导致社会主义前辈失败的难题,然后才进入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等领域。因此,尽管 在后人看来,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成果包含许多学科内容,但在马克思、恩格斯本人 看来,他们的学说仅仅是科学的社会主义。

不可否认,作为一种普及宣传,把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分为若干部分,并标明各个 部分的相应思想来源,有助于群众接受和掌握。列宁在1913年为《启蒙》杂志所写的《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显然是出于这种考虑。即便如此,在谈到第 三部分(在这一部分主要谈了阶级斗争问题)时,列宁也强调它与前两部分内容的联系。 他写到:“只有马克思的哲学唯物主义,才给无产阶级指明了摆脱精神奴役的出路,一 切被压迫阶级一直受着这种精神奴役的痛苦。只有马克思的经济学说,才阐明了无产阶 级在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中的真正地位。”第二年,列宁在为《格拉纳特百科辞典》撰写 《卡尔·马克思》一文时,就不再对马克思学说使用“三个组成部分”的提法,而是说 :“马克思的观点……总起来就构成现代唯物主义和现代科学社会主义。”

国内沿用马克思主义三分的科学社会主义教科书都重视引用恩格斯下面这句话:《反 杜林论》第三编(编目“社会主义”)第二章“理论”“所涉及的仅仅是我所主张的观点 的一个核心问题的表述”。人们从中得出的结论是:科学社会主义同马克思主义的哲学 和经济学内容相比,处于“核心”地位。其实,这并非恩格斯本意。首先,在“体系” 方面,《反杜林论》是“跟着”杜林跑的,全书内容实际上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主张的 辩证方法和共产主义世界观的比较连贯的阐述。其次,《反杜林论》“理论”这一章曾 单独成篇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恩格斯在其英文版导言中说:“本书所 捍卫的是我们称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东西”。

总之,目前我国学术界关于马克思主义三分的作法,虽有一定根据和某种应用价值, 但没能准确反映马克思、恩格斯的本意,当需要对中国社会主义改革提供马克思主义基 础理论层次的论证时,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却因长期疏离,不能及时形成有效 的联动,进而引发两个问题:

其一,这种三分法容易使人误解为社会主义理论与哲学、经济学的联系,仅仅在于后 者为前者提供理论前提和基础,而不是说后者本身就是前者的理论前提和基础。与此相 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似乎也不是社会主义理论的中心内容,而是它不假思索接 受的“前提”。在今天,当需要对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展开论证时,社会主义理论因 失去了哲学、经济学工具,变得束手无策;而哲学、经济学又往往忽视社会主义价值目 标,出现某种盲动。

其二,这种三分法同时妨碍了我国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的学科发展。这三大学科都 有着悠长的学术传统,积累了丰厚的文化成果。当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对社会主义作 出哲学、经济学论证时,虽然穷尽了当时这两大领域有价值的思想内容,但毕竟是从论 证社会主义的角度出发的。因而,在阐述内容和方法上都带有针对性;一旦时代条件发 生根本变化,就会显示出某种片面性和僵化的弊端。后人往往忽视这一特点,要么用马 克思主义的现成结论取代本学科的具体研究,要么用发展了的学科成果证伪整个马克思 主义的科学地位。目前,拥有唯物辩证法的哲学学科情况稍好,而经济学、政治学学科 中马克思主义被挤压的状况则很明显。

可见,对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研究应当从其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相统一的角度进 行。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面临的改革任务

近20年来,我国高校本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进行了两次大的改革。第一次是在上 个世纪80年代中期,第二次是在90年代后期。

应该承认,两次改革的思路都是清晰的。第一次用新四门课程取代老四门课程,体现 了“学马列要精、要管用”原则,突出了中国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和对外开放条件下 的国际关系背景。第二次用四门课取代了新四门课,最显著的变化是强调了邓小平理论 作为现实指导思想的地位。

然而,这两次改革并没有完全解决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功能到位的问题。作为一套课 程,在多数院校中,它远没达到深受学生欢迎的程度;作为一种教育,对多数受众来说 ,还没能充分发挥使他们认同社会主义的作用。

造成上述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根本上认识,是社会主义改革实践大大突破了原 创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解释范围,形成实际和理论之间的矛盾,客观上降低了马克思主 义理论教育的说服力,而且,在短时期内很难彻底改变这种状况。

为了应对这一难题,有必要考虑以下举措:

首先,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可将现有的四门课减至三门 :一是《马克思主义概论》。该课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内容融为一体 ,以社会主义原则基本理论为载体,着重介绍其唯物辩证法主线。二是《中国社会主义 概论》。该课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发展为一体,以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道路为载体,着重介绍中华民族振兴图强这条主线。三是保留《当代世界经济与 政治》课程,课时总量争取在现有数额上减少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其次,进一步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师资队伍的水平。可采取两个步骤:一是在综 合性大学(含师范大学)设专门政治学院,按照政治学一级学科设置本科专业课程,改变 目前大学政治系受市场经济诱惑,隐身在其他名称之后,失去应有课程规范,致使马克 思主义学科研究生“无根”的情况。二是整合马克思主义学科的研究生教育,要么学科 合并,要么基础课互通,使学生懂得完整的马克思主义。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师 资实行更为严格的任职条件,例如接受过专业的本科教育、一般拥有相关专业的博士学 位,通过若干年的努力使整个队伍少而精。

最后,从现在起强化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要组织一流的专家,采取攻关的方式 来完成这一理论工程。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应允许不同解释体 系的出现,也允许学校选择不同的版本作为教材,使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变成理 论宣传和科学研究相一致的过程,既体现集中统一,又体现生动活泼,成为在社会科学 中真正实践唯物辩证法的首善领域。

标签:;  ;  ;  ;  ;  ;  ;  ;  ;  ;  ;  ;  ;  ;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学的几点思考_唯物辩证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