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国”视阈中公民政治参与的路径研究论文

“依法治国”视阈中公民政治参与的路径研究论文

“依法治国”视阈中公民政治参与的路径研究

郑 岚

(东北石油大学 黑龙江 大庆 163318)

摘要: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在给我国公民政治参与提出新要求的基础上,也对如何在依法治国视阈中加强公民政治参与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较为完善的公民政治参与机制,但是存在:新时代公民政治参与法治建设有待完善、缺乏参与政治的主观能动性、公民政治参与存在差异性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与经济、政治、文化等都有着巨大的关联,因此,针对其原因,提出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 依法治国 公民 政治参与

依法治国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保障。在依法治国视阈中提升公民政治参与的意识有利于调动广大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表达自身的利益与诉求,有效地提高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积极为民主政治发展献言献策。

一、“依法治国”视阈中公民政治参与的现状

1.公民政治参与法治建设有待完善

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里程碑,公民合理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必然保障,更是走向成熟性社会的必然途径。当前,我国法律对公民参与权利的保障存在三方面的缺陷:其一,保护公民政治参与主体的力度有待加大。其次,公民政治参与的程序步骤有待进一步优化。最后,政府与公民之间缺乏交流平台。因此,公民政治参与的法治建设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们政治参与的热情。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的名言: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正如上文提到的学生对于周围环境和人的观察写出好的作文,培育学生的想象力可以先从使学生观察生活入手。如开展七年级教学,九月份学生升入初中,学习的环境、周围同学、老师、季节都有所变化,学生自然也会有一些不可捉摸的情感和变化。有难忘的人和难忘的事,如父母的关怀,同学间亲密无间的友情,对新学校、新同学的第一印象等。教师此时可以积极展开对学生感情的引导,使其将引发内心感情的人、事件记录下来,只有真正热爱生活才能发现真正的美,从生活记忆中抒发感情才能写出好文章。

2.公民政治参与主观能动性不足

在多元化社会背景的影响下,我国正在不断拓宽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和提高公民参与政治的热情。公民政治参与的热情正在上涨,但是,由于公民受到自身的教育知识水平、社会环境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政治参与缺乏主观能动性,保持着一种“冷漠”的态度,被动地进行政治参与,减低了人们参与政治热情,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3.公民政治参与差异性突出

由于各个地域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水平存有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政治参与发展。其一,不同区域的公民在政治参与上存有差异。经济发展迅速、教育水平高、地理位置优越的地区,相对而言,公民的政治参与热情较高;经济发展缓慢,教育水平较低的偏远地区,公民政治参与的热情较低。其二,公民政治参与的主体存在差异。拥有高等教育水平、收入来源稳定的公民参与政治的热情较高;文化、收入水平较低的公民政治的热情有待提升。

二、依法治国视阈中公民政治参与存在问题的原因

当前,我国的经济、科技、社会等方面的发展都已经进入了关键期,同时这也是促进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时机。但总体来看,经济、政治、文化三者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因此,公民政治参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都有紧密的关系。

1.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不仅是人民自身权利的体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针对制约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因素,可以采取以下的积极措施来解决。

2.政治体制机制不完善

“公民政治参与也需要法律制度作为保障。如何更好地促进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如何更好地实现人民的发展,如何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这些问题的实现都需要完善体制机制来实现。”[1]其一,积极反思与总结实践经验,发现缺点,及时改正,促进公民政治的有序化、规范化,为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提供基础条件。其二,政治体制的完善与建立应该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为前提条件,以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方向,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公民政治参与体制,同时,将与政治相关的内容、路径以法律的形式体现出来,促进公民政治参与的合法化。其三,信息技术在当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当前公民参与政治生活也大有裨益。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健全新闻媒体的监督机制与表达机制,为公民通过新媒体实现政治参与提供途径。

3.政治文化素养的束缚

经济基础是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保障,这就要求国家必须努力协调区域经济差异,防止贫富悬殊。其一,国家、政府必须重视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充分扩大就业,加大对弱势群体、家庭困难群体的扶贫力度,吸收与借鉴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政府应该将区域之间的差异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其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发挥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善于吸收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的精华与相关的管理经验,为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生机与活力。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而为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提供物质前提条件。

三、依法治国视阈中增强公民政治参与的路径

虽然当前我国的经济、文化、社会得到飞跃式的发展,但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换句话说,实现社会主义经济、民主政治依然任重道远。由于各个区域受到地理位置、教育文化水平、政策等多因素的影响,地域之间的差距不断拉大。这就会导致出现更多的问题,甚至出现非法的参与方式。区域经济之间的经济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与热情。

1.实现经济发展,缩小区域之间的贫富差距

公民自身的文化知识储备与素养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公民政治参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我国几千年来的文化、思想等多方面的影响,以及我国在文化意识形态方面的弊端,间接地影响到公民的政治文化素养。其二,从自身来看,其政治素养、参与意识、教育水平都与公民政治参与的发展有着直接关系。

传感器系统:传感器是系统数据采集的必备元件,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系统传感器包括压力传感器、SD-50A超声波智能液位传感器,EDA9033F三相智能电参数综合测试仪,超声波流量计,定时继电器等组成传感系统。其功能是自动采集和存储并远程传输电量、管道压力、液位、电动阀、水泵电流、水泵工作状态,深井泵工作状态等数据。

2.健全法律法规,实现公民政治参与规范化

政治体制机制的不完善也是影响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因素。我国正在不断健全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渠道,开通24小时热线服务电话、微博、公众号、新媒体舆论监督等方式,但是在真正的具体实施与操作中,机制依然存在缺陷。特别是对弱势群体的公民政治参与保障机制欠缺,降低了他们对于政治参与的热情。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政治参与保障机制仍然需要不断完善。

3.发挥新媒体优势,增强公民政治参与的意识

增强公民政治参与的意识,应该加大对政治文化建设的力度。主要途径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教育是提升公民政治文化素养和公民政治参与意识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政府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将中国政治的主流文化与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相关内容以教育形式潜移默化地植根在人们的心中,促使人们对于我国的政治文化有着更加透彻的理解。其二,“要充分利用各种有效手段,调动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主观能动性,传授我国政治生活的相关内容与原理,提升其意识,逐步引导他们参与国家和手和社会事务的管理。”[2]其三,以信息网络为媒介,健全公民参与政治的平台载体。人们应该坚持“线上互动,线下沟通”的先进理念,创建公民政治参与的工作网站、智能手机App,建立政府与公民沟通的良好平台,形成良好的政治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促进公民政治参与意识的提高与发展。

若电缆、电线较多,也可采用桥架架设。当桥架穿越防护密闭隔墙时,应改穿管敷设,并按要求进行防护密闭处理。

基层城关镇站(办)所在中国行政体制当中属于股级建制,站(办)所长相当于股长。股长还是科员,只是资历较老,工作经验丰富,同时是基层站(办)所的直接负责人,掌握一定的资源与权力。站(办)所长的管理方式直接决定着基层干部职工做事的积极性,其中最忌讳的就是独裁式管理,独断专行、一人独大。反之,“要求别人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9]12-15,不能妄自尊大但也不能放任自流,遇事应当民主管理,共同协商。

四、结语

在对“依法治国”视阈中公民政治参与的路径研究中,通过查阅大量的相关文献发现,我国公民政治的参与仍然存在缺陷。针对其不足之处,我们应该积极地寻求相应的对策,进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的完善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强.依法治国视野下的公民政治参与对策[J].新西部(理论版),2015(8):73-74.

[2]褚娟.社会转型期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困境及对策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5(25):172-173.

中图分类号: D9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349(2019)19—0243—02

[作者简介] 郑岚,东北石油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景辰

标签:;  ;  ;  ;  

“依法治国”视阈中公民政治参与的路径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