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上海工业的可持续发展_可持续发展论文

论上海工业的可持续发展_可持续发展论文

论上海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上海论文,可持续发展论文,工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上海工业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与严峻性

1.现实基础与严峻挑战。上海在本世纪30年代是中国与远东地区的贸易、金融和制造业中心,但当时主要工业部门为外国资本直接控制,其基础脆弱,表现为以轻工、纺织和食品工业占绝对比重的依附性的偏置结构。解放后,重工业结构超前发展,上海成为门类齐全、综合配套能力强、技术水平国内领先的中国最大的工业基地,其综合实力居全国城市之首。然而,改革开放前,内向型发展道路与“生产型城市”发展战略,削弱了大都市功能,降低了其国际地位。改革开放以来,轻工业补偿性快速增长,大幅度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进入90年代,特别是开发开放浦东,更使上海这个“老工业基地”焕发了青春。上海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再重化工业化使上海工业合理化、 高度化开始显现。 1996年,上海工业总产值达到4311.2亿元,40多年来,工业总产值平均年递增11%。上海工业存量及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为上海重塑城市功能,建成国际性大都市,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现实基础,也提出了严峻挑战。

2.可持续发展能力上的差距是最根本的差距。上海工业在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型与实施中国政府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的重大战略决策过程中,其产业结构、布局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人才结构、企业组织结构等矛盾显现。可持续发展遇到资源约束、资金短缺、动力不足、机制不活、效益下降、环境污染等方面障碍。工业发展水平与工业发达国家、国际经济中心的差距,不仅是经济规模、数量上的差距,更是质量上、整体素质上的差距,包括结构素质、规模素质、技术素质以及管理素质等,最终表现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上的差距。

二、上海工业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

1.确立支柱产业优势的产业结构框架。为了推进上海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上海工业存量结构。首先是产业结构,必须进行战略性调整、改造与优化。建立上海可持续发展的工业结构体系,其框架是不断壮大支柱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调整改造、转移转化传统工业、积极开发现代都市型工业,通过体制创新与科技创新,实现两个根本转变,获得更深的技术含量、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更少的环境风险、更大的经济效益。汽车、通讯设备、电站成套设备、家用电器、石油化工与精细化工、钢铁工业六大支柱产业在1996 年上海工业中的产值比重已占 49.7%,形成上海工业向高度化、集约化发展的支撑力量,但其技术水平、开发能力、综合优势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必须加大投入力度、继续发展壮大,以形成经济规模、自主开发能力,抢占国内外市场的高点。到2000年,六大支柱产业的产值要占工业总产值的55%以上;其新增产值也要占工业新增产值的55%以上。通过对低效益、高能耗的传统工业的脱胎换骨改造,对造船工业、环保产业等新的增长点与服装、食品、工艺品、印刷包装等无污染、低物耗、高附加值的现代都市型工业的培植,将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高加工度产业确定为在全国的具有领先地位的优势产业,以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指向,逐步缩小与工业发达国家的差距,并在下世纪中叶赶上发达国家。

2.高新技术产业——跨世纪的超前战略。上海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应有跨世纪的超前战略,充分发挥高科技及其产业的乘数效应与巨大革命力量。要大力发展微电子与计算机、现代生物与新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多渠道筹措、落实高新技术产业化资金,加大政府支持、扶植的力度,以高新技术武装、壮大原有的支柱产业,使六大支柱产业高新技术化。到2000年,上海工业要形成微电子与计算机、现代生物与新药、新材料、光电子、机电一体化、航天航空、民用核技术、海洋工程、机器人与柔性制造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群,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要占工业总产值的20%,出口交货值的15%。到21世纪中叶,要达到发达国家经济中心城市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与出口额占工业总产值与外贸出口额的35~50%的水平。对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微电子与计算机、现代生物与新药、新材料产业,要尽快培植其为21世纪的新一代支柱产业,并将电子计算机及软件、“信息港”工程、现代通讯、“金桥”、“金卡”、“金关”工程技术与信息工业等组合成21世纪的领头产业。在上海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品开发、技术输出、人才培训的产业化的服务中心,发挥上海工业可持续发展对全国乃至亚太地区的集聚与扩散、辐射效应。

三、上海工业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布局结构

上海工业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布局结构主要有以下二个方面:

1.“三个三分之一”,为可持续发展提供良性循环的空间。按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功能要求,大力调整上海工业的布局结构,才能为可持续发展提供良性循环的空间。上海正在大规模地进行城市结构改造,以形成中央商务区、市中心商业区和外围工商住综合园区的放射型结构。由于历史原因,上海中心城区内环线106平方公里内分布着2000 家工业企业、70个“工业街坊”。其中不少是三废污染多、环境治理少的传统工业企业。影响着城市结构改造、功能开发与“三个中心”的建设。根据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对中心城区的工业企业的布局调整,需要政府支持与必要的启动资金。根据城市结构改造的进程,到2000年,要实现1/3的工业企业生产点的搬迁,1/3 生产点就地转性为都市第三产业,1/3生产点改造为现代都市型工业。

2.实现梯度转移,促进长江流域经济一体化与东西部联动。通过工业形态布局的调整,把体现上海工业实力的主要产业和产品集中到内环线以外的浦东新区与郊县的工业园区;并把物耗、能耗较大的传统工业与支柱中心的配套工业企业和产品向原材料产地、长江三角洲、长江流域、中西部转移,在动态中优化资源配置、扩大发展空间。

四、上海工业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上海工业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环保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基础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总战略要求经济发展不能脱离环境的承受能力,不能以环境质量的退化为代价;要求实行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因此,必须强化政府宏观管理与扶持力度、完善政策法规支持体系,在产业结构与形态布局调整中,以高科技手段,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率地构筑开放性的环保大市场,培育与发展环保技术、环保产业,开发与推广“绿色产品”。环保技术与环保产业要充分利用当代科技成果,同前沿科技工程结合起来。要充分利用环保产业正成为国际投资、技术合作的热点的机遇,多渠道、多形式地引进国外资金、技术人才,加速上海环保产业作为战略基础产业的经济规模的形成,提高上海环保技术的起点与辐射能量,增加其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与占有率。

2.清洁生产:席卷21世纪的“绿色”浪潮。清洁生产是对保护环境认识上的飞跃。变末端治理为清洁生产,是上海实现经济、社会长期协调、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清洁生产将深刻影响上海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最终改变上海的工业结构,形成依靠科技进步、节约资源能源、减少废物排放的新的工业发展模式。清洁生产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包括立法与政策支持,战略研究、评估审计、污染源的全程预防与控制、典型示范与宣传教育、科技开发与推广、人才培训与信息系统等。要利用上海现有的人才、技术与信息优势,建立“上海绿色工业技术促进中心”、清洁生产的培训中心、审计中心与数据库。在六大支柱产业、电力等能源工业、建材等原材料工业、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中,都要推出清洁生产示范工程,有计划、有步骤在全行业推广。充分利用与发挥浦东新区的金桥出口加工区、张江高科技园区在清洁生产方面同国际接轨的后发优势和示范效应。重点发展化工、食品、纺织、轻工等行业的清洁生产工艺开发;积极推广无公害冰箱、可分解塑料、锅炉烟气脱硫、生活与工业垃圾减量化等技术。到2000年,要建立作为社会系统工程的清洁生产的框架,2010年,要全面实施清洁生产。

3.科技创新: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线。在整个上海工业可持续发展的行动计划中,贯穿着技术创新、技术进步。上海的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要形成经济规模,上海工业要在相当长时期保持10%以上增长势头,仍需要加大投入和力度,“九五计划”期间,上海就需完成5000亿元的工业固定资产投入。但综合考察上海工业的总体规模,主要产品的生产能力与生产技术水平、资金与资源约束条件、工业品供求情况,可以得出结论:上海工业发展以数量扩张为主的阶段正向以质量深化为主的阶段转变。上海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要达到2万亿元以上, 要达到在目前基础上翻三番的目标,让支柱产业更强、更新技术更多、传统工业更精,都市型工业更优,主要靠技术进步、科技创新。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1997年要达到43%,2000年要达到55%。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是培育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支撑条件,推动工业结构调整的强大动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机制创新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根本途径。80年代,迅猛发展的家电等新型耐用消费品产业,进入90年代后发展势头减弱、市场占有率下降,其根本原因在于开发与创新能力不足。这说明产品开发与科技创新对上海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紧迫性。要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柔性化、智能化、软件化的专用工艺装备,为开发与创新能力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撑。

4.体制创新: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上海率先建立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现代企业制度。2000年前,在深化改革、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发展股份合作制与其他配套改革基础上,要形成企业优胜劣汰机制、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机制、职工能进能出的就业机制、经营者择优录用的竞争上岗机制、覆盖全社会的保障机制的基本框架。优胜劣汰,就要扶优扶强,政策向优势企业倾斜、资金向优势企业注入、人才向优势企业流动,把技术创新、技术改造与存量调整、优化重组相结合,与企业的破产兼并相结合,发展以资产为纽带、以产品为龙头、以先进技术为主导,以科、工、贸相结合的实业型集团,从中培植能跻身世界500强、100强序列的大集团。企业集团应成为投资与技术进步的主体,实施“生产一代、储备一代、开发一代、研制一代”的新产品开发战略的中心,造就跨世纪的优秀经营者与技术带头人的基础。

5.构筑实施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高地。上海人力资源丰富、人才优势明显,具有中等专业技术教育以上学历的,或相发于技术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有130万人,其中具有高中级职称者33万人, 并拥有全国比例最高的高级技工、技师队伍。上海工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与可持续发展体系的架构,使人才需求发生急剧变化。微电子与电子计算机等高新技术人才,产品自主开发、设计人才,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等结构性短缺,加上大量高级技工、技师逐渐退出劳动年龄段,人才优势潜伏弱化趋向。必须根据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与人才培养、聚集的规律,制定战略性的长期规划、策略性的中期规划与操作性的短期规划。要充分利用与发挥上海现有的10家大学“管理学院”、“商学院”,扩大工商管理硕士(MBA),特别是在职的工商管理硕士(EMBA)的培养, 大企业集团的技术开发中心也可与高校联合,设立硕士、博士点与博士后工作站。要在中青年工人中积极培养高级技工、技师,改变后继乏人局面。到2000年,工业企业的科技人员要占职工总数的10%以上,高级技工、技师要占5%以上。同时,要有计划地引进一批“外智”。到2010年, 使上海成为远东及太平洋地区的人才荟萃之地、国内外人才聚集的高地。

五、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公众为基础的上海工业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

1.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与自律。在对企业同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最终表现为可持续发展能力上的差距的消除过程中,企业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主体,必须确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并用其自律。在合理地追求经济效益以达到利润、市场最大化的同时,应约束企业的外部不经济行为,不将环境风险、环境成本推给社会来承担。通过“标”、“本”兼治,变短期行为为长期行为,变单纯的经济效益为经济、社会、环境的综合效益。同时,通过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团体,加强同政府、公众就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对话。

2.政府决策与宏观调控。以“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作为政府决策与对企业宏观调控的总的战略指导思想,将其贯彻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向高度化、集约化发展的两个根本转变中。完善科学化、民主化的决策体系,科技创新、体制创新、技术进步、产业导向、环境保护与清洁生产等的政策法规体系与执法监督体系,对企业的考核与评估必须兼顾内部经济性与外部经济性。通过法治及对企业与公众的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引导,变可持续发展观念与行动的自上而下的外推性为自下而上的内生性。

3.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社会公众是上海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群众基础。公众参与包括工业企业员工以主人翁精神把工业企业整个生产经营活动纳入可持续发展轨道,注重经济、社会与环境的综合效益。社会公众对工业企业的污染排放、资源的破坏与浪费等企业外部不经济行为的预警、监督与指控,以及通过新闻媒介或社区、社团等中介,推进政府部门采取有效而及时的保护资源、治理环境的举措。同时,社会公众作为消费者,更新消费观念,确立适度、健康、文明符合可持续发展需要的消费模式,自觉抵制违反“绿色”潮流、存在或潜在环境风险的商品,从根本上维护消费者权益。

标签:;  ;  ;  ;  

论上海工业的可持续发展_可持续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