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20年军事建设的历史经验(1998年12月25日)_军事论文

过去20年军事建设的历史经验(1998年12月25日)_军事论文

关于二十年来军队建设的历史经验(一九九八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二十论文,二十五日论文,一九论文,年来论文,军队建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已经二十年了。二十年来,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指引下,团结一心,艰苦奋斗,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丰富的经验。在这二十年中,我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不断向前推进,战斗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促进世界和平的崇高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领导我军进行全面整顿,拨乱反正,消除“文革”中林彪、“四人帮”对军队干扰破坏的影响,恢复和发扬我军的优良传统,从而使我军建设走上了正确轨道。

邓小平同志着眼于国际大势和国家大局,着眼于我军新时期的历史使命,提出了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总目标,确定了加强军队建设的一系列方针原则,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我军实现了军队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即由准备“早打、大打、打核战争”转到和平时期建设的轨道上来,摆脱多年来在临战状态下进行应急式建设的被动局面,在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的前提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现代化建设。一九八五年,我军进行体制编制的重大调整改革,裁减员额一百万,朝着“精兵、合成、高效”的方向迈出重要一步。一九九三年初,根据世界战略格局走向多极化和世界军事领域发生革命性变革的新形势,我们制定了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这是积极防御战略思想的重大发展,也是军队建设指导思想战略性转变的深化。我们用这个方针统揽全军各项建设,贯彻科技强军战略,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我军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我们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治军和军事斗争准备的特点与规律,全军的政治工作、军事工作、后勤工作、装备工作有了新的改进和加强,广大指战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军事技术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有了很大提高。

二十年来,我军经受住了各种严峻考验,包括经受住了国际国内政治风波、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始终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和宗旨,保持部队的高度稳定和集中统一。我军胜利完成了边境自卫还击作战、一九九五年七月至一九九六年三月的一系列联合军事演习、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进驻香港特别行政区、一九九八年抗洪抢险以及维护社会稳定等重大军事斗争和急难险重任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强的安全保障。事实充分证明,我军不愧为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政治上是合格的,关键时刻是过得硬的,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

二十年来,我们在军队建设实践中,正确把握和处理了若干具有全局意义的重大问题,使我们对新时期军队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回顾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军的发展历程,认真总结取得的历史经验,对于进一步推进我军建设,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些历史经验,主要体现在正确认识和处理以下七个方面的关系上。

(一)关于战争与和平的关系。过去很长一个时期内,由于受到来自外部的封锁包围和敌视,我们面临着军事的政治的严重威胁,抓紧防范战争危险的准备是正确的。但我们的认识也有偏离实际的地方,判定新的世界大战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对国际形势作出实事求是的判断,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课题,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战争力量的增长,较长时期内避免新的世界大战是可能的。这个新的科学判断,为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也为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奠定了重要基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两极格局终结,世界局势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党中央经过冷静观察和科学分析,确认国际形势缓和的大趋势不会逆转,争取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仍然是可以实现的,必须坚定不移地进行改革开放,继续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步伐,集中力量发展自己。同时也明确指出,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领土、民族、宗教矛盾错综复杂,世界一些地区发生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不可避免。我们要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主权的完整,对战争的危险必须保持充分的警惕,绝不能有任何麻痹思想。要从长计议,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军队现代化建设,同时要抓紧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把两者正确地结合和统一起来。

(二)关于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和建立强大的国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两大战略任务。从根本上说,这两大战略任务是统一的,但需要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正确地把握和处理。经过二十年的实践,我们在这个问题上形成了十分重要的认识。一是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防建设必须服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大大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是解决包括国防现代化在内的所有问题的基础,也是我们提高国际竞争力,顶住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压力,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的关键所在。国防建设要紧密配合这个大局,而不能妨碍和影响这个大局。二是必须在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努力加强国防建设,使国防建设在国家财力增加的基础上不断有所发展。国防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巩固的国防是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基本保障。如果不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努力加强国防建设,提高军队武器装备的现代化水平,一旦发生战争,我们就可能陷于被动,就难以有效地维护国家安全。国防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必须能够确保国家的利益与安全。三是必须形成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机制。国防建设不仅要服从而且要服务于经济建设,军队要为国家的经济建设积极贡献力量,通用性较强的军事设施要实行军民合用,国防科技工业要能军能民。国家在经济建设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国防和军队的需求,做到既促进经济发展又增强国防能力。

(三)关于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关系。我军是党绝对领导下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我军的性质不同于任何资本主义国家的军队,我军的现代化也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军队的现代化。必须把革命建设放在第一位,这决定着我军现代化的性质和方向,同时为实现我军现代化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要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始终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和本色。当前我军建设面临的一个主要矛盾,是现代化水平与现代战争需要还不相适应。提高我军的战斗力,主要任务是解决现代化问题。因此,我军建设必须坚持以现代化为中心,军队的全部工作都要围绕现代化来展开。正规化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军队的正规化,就没有军队的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把革命化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成果和经验,用法规和条令条例的形式确定下来,使军队各项建设都有明确的规范,做到依法从严治军。要按照“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加强军队的全面建设,使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目标贯彻到军队各项工作中去。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必须统一考虑,全面推进。

(四)关于军队教量与质量的关系。正确处理这两者的关系,对军队建设至关重要。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由于装备性能比较落后,机动能力比较低,军队需要保持一定的规模。但如果规模过大,又会影响军队的现代化建设。随着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以及由此带来的世界军事变革的加速发展和武器系统效能的空前提高,加强我军的质量建设显得愈来愈重要,愈来愈紧迫。军队质量在现代战争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我们必须把加强质量建设作为实现我军现代化的基本指导方针,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质量建设的关键,是实施科技强军的战略,提高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的科学技术含量,增强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防卫作战能力。

(五)关于常备军与国防后备力量的关系。紧紧依靠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是我军最深厚的力量源泉。无论武器装备如何发展,战争形态如何变化,人民战争都是我们克敌制胜的法宝。我们要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和新的实践,坚持和创造性地发展人民战争的思想。按照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必须实行精干的常备军与强大的国防后备力量相结合,在加强军队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做到平时少养兵,战时多出兵。新形势下的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要适应未来军事斗争的特点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注重提高质量,完善组织体制及相关的政策制度。预备役部队和民兵要保持适度规模,优化结构,提高快速动员能力和训练水平,真正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同时,要按照“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寓兵于民”的方针,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国防动员体制,提高国防动员能力。

(六)关于继承优良传统与改革创新的关系。历史事实充分说明,改革是我军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我军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基本原因。我军在长期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优良传统,集中体现了我军的特色和优势,是保持我军性质和战斗力的根本保证。丢掉了这些优良传统,我军就会变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军建设的任务和面临的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坚持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大胆改革创新,使优良传统在新的实践中获得发展。这样,我军才能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与活力,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二十年来,我们坚持以提高战斗力为根本标准,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提高了军队建设的整体效益,增强了我军的作战能力。要立足长远,进一步完善军队体制编制,解决军队领导指挥体制、军队结构和官兵比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要通过深化改革,努力使我军形成一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政策制度,以利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全军各方面的积极性。

(七)关于学习外军有益经验与保持我军特色的关系。在当今世界,任何一支军队,如果关起门来搞建设,拒绝学习国外先进的东西,是不可能实现现代化的。我军进行现代化建设,必须面向世界,跟上世界军事变革和发展的潮流,积极借鉴各国军队特别是发达国家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有益经验,有选择地引进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管理方法。我军是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必须始终保持自己的政治本色和政治优势,绝不能照搬外军的治军原则。各国的国情不同,我们也绝不能照抄外军现代化建设的模式。对于外军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也不能简单地拿来,而应结合我军实际加以消化、吸收和创新,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军队现代化建设之路。

二十年来我军建设和改革取得的成就和经验,都是在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指导下取得的。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科学指南,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在我们的前面还有许多未知的领域,前进道路上还会遇到许多新的困难和挑战。今后的路具体怎么走,要靠我们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去继续探索。全军同志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积累新经验,在新的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

二十年来我军建设所以能够获得巨大进步,关键在于我们始终高度重视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人民的干部队伍。我们按照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比较顺利地完成了干部队伍的新老交替与合作,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各级干部为党的事业无私奉献,兢兢业业地工作,成为军队建设的中坚和脊梁。为了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跨世纪发展的战略目标,确保人民军队的性质永不变色,保证我军建设不断向前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强我军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军事技术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特别是要抓紧培养和选拔出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年轻干部,使我军干部队伍更加具有活力,更加朝气蓬勃。

(这是江泽民同志在军队一次重要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

(载1月8日解放军报 新华社北京1月7日电)

标签:;  ;  ;  ;  ;  ;  

过去20年军事建设的历史经验(1998年12月25日)_军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