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乡村振兴应做到因地制宜
吴布林 方建新
【摘要】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一环,也是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推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乡村振兴是一项结构复杂的综合性工程。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因地制宜制定发展战略,才能做大做强乡村产业,进而推动乡村振兴。
【关键词】 因地制宜 乡村振兴 战略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国家政策、地理位置、历史因袭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国乡村社会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面貌千差万别,所以,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应统筹地区内在优势和外部动力,因地制宜地制定地方具体发展规划,做强做大乡村产业,进而推动实现乡村振兴。
式中:K为含水层渗透系数,m/d;Q为抽水井流量,m3/d;S为抽水井中水位降深,m;H为潜水含水层厚度,m;r为抽水井半径,m;R为影响半径,m。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完善基础设施
发展特色产业,发挥当地禀赋优势。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因地制宜发展多样性特色农业,倡导‘一村一品’、‘一县一业’” 。从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是振兴乡村产业的有力举措。乡村振兴不应局限于发展旅游,盲目开发自然资源,还可以从特色村落文化、多民族交际等方面着手,将其作为发展乡村产业的亮点之一。依据禀赋效应,很多乡村产业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都对当地产业优势有着较高的自我评价,可依据自身的特色和特点结合现代化推广模式进行发展。例如,广西近年来的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大多采用“农产品品牌创立+文化村落建设”这一发展模式,在农产品的生产上,广西百色市着力打造“世界芒果之乡”;在特色村镇建设方面,着力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打造特色文化村落。广东省经济较为发达,在发展乡村产业时,强调发挥各自地区优势,使乡村经济均衡发展。此外,“特色小镇”的发展也让因地制宜振兴乡村产业有了另一种发展方式。在河北雄安总体规划中,计划建设22个特色小镇和100个美丽乡村。乡村振兴在新时代的潮流推动下,不仅仅是对传统村落的维护和发展,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承接新的时代特色。
完善基础设施,推进农产品产销结合。推进农产品产销结合,完善基础设施是关键点。由于一些边远地区基础设施不完善,很多外来收购商收购农产品,都要把价格一再压低,用以抵扣进村收购的人力物力成本。近年来,一些乡村着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拓宽道路、设置电网、引入宽带等一系列方式,不但实现了农户和收购商的直接对接,还采用了“旅游销售”“电商销售”等一系列产销结合的新举措。《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新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机制的指导意见》指出,要“鼓励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设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基金”。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的投入,应不局限于对农产品生产的补贴,还应致力于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指出,到 2022 年,“全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将提高到 75%以上”,“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达到40%以上”。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将成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主攻方向。因此,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找对农产品销售渠道,实现产销结合,才能从根本上破除乡村振兴的壁垒。
在ABAQUS中进行推力杆屈曲分析,看其是否存在失稳的现象。在屈曲分析时给定一个初始载荷,ABAQUS计算过程中会试算可能经历的载荷形式,当载荷增加至结构发生屈曲时记录增大的幅度,也即记录屈曲特征值[5]。一阶屈曲特征图如图5所示。前十阶屈曲特征值见表4,4阶振型如图6所示。
因地制宜提升软硬件水平、撬动社会资本
科技与人才双引进,硬件与软件双提升。加大技术投入,能从根本上改变“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传统模式。因地制宜需要从有限资源中实现利益充分化,需要专业团队的扶持,统筹乡村资源,实现产业规模和商业化。例如,2018年5月,山东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山东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指出,要“在全国率先推出‘齐鲁灵秀地、品牌农产品’省级农产品整体品牌形象”。但要启动农产品“双证制”管理,实现“三品一标”的战略规划设想不是纸上谈兵。短期内成本最低最有效的方式,需要发掘社会力量,即农村合作社以集体名义或为个体农户提供渠道,加强与农科所、农业大学等机构的合作,推行“科技兴农”战略。农户提供实践基地,社会科研机构提供技术支持,这是一种双向互惠的模式,值得深入考量和推广。加强人才建设和新生团队的发展。目前来看,乡村振兴所需人才缺口较大,对此,应适当提升大学生村官福利水平,开放社会平台,并且给予足够的发展空间,有效避免人才选择所面临的现实困境,从而吸引更多的社会人才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使得乡村振兴真正由单一制向多元化转变,由传统的靠劳动力拉动发展向现代化人才、科技拉动发展转变。
侧重撬动社会资本,防止对财政过度依赖。依据《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指出,粮食主产区基本农田整治工程需要总投资约为536亿元,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土地整治工程需要总投资约300亿元的资金。目前来看,若要完成2020年的农田建设总体指标,还有不小的资金缺口,必须依靠社会资本的介入和扶持。撬动社会资本,吸引企业投资,是推进乡村振兴,实施因地制宜战略框架的物质基础,以及维持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一方面,在资源匮乏的偏远山区,当地政府的财力有限,基础设施落后,无法保证相关政策和战略的推进。地方政府不能完全依赖中央的财政扶持,而是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另一方面,乡村振兴战略缺少社会资本注入、企业和开发商投资,地方政府也应筛查政策漏洞。地方基层官员不作为,生搬硬套模板式政策,缺乏因地制宜的规划政策,这些都会导致相关项目的难以推进,甚至半途而废,对乡村有限经济资源造成巨大浪费。
乡村产业振兴要力避盲目扩大产业数量、项目“流产”等风险
勿入乡村产业发展的隐藏“黑洞”。经济盲目乐观,无条件扩大产业规模,是乡村振兴过程中的现实陷阱。振兴乡村产业不能盲目追求数字指标,更不能以环境作为发展代价。“因地制宜” 作为乡村振兴中的首要出发点,不能失去原有的环境优势。近年来,争相模仿和推广的绿色农业、原生态农村旅游业等模式,实际上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不少企业妄图鱼目混珠,利用基层政府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在自身经济基础、技术团队未达标的状态下,圈地建设新园区,盲目扩大生产,这不仅违背因地制宜的发展初衷,也会因后续发展资金不到位而导致项目陷入迟滞状态。甚至出现极少数开发商和基层官员“占地以为己用”的现象,最终农用地成为私家花园和闲置用地,青山变黑瓦,破坏生态的同时也无法完成乡村振兴的战略愿景。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良好的生态环境始终是民生福祉,必须以长远的目光发展乡村产业。
乡村产业发展背后需警惕项目“流产”。地方政府政策规划边缘笼统、政策实施细则不清,是导致项目“流产”的一个重要原因。即便项目有着良好前景及天然现成的条件,但若缺乏科学合理规划,也难以具备足够的吸引力博得投资商和开发商的青睐。由于地方政府的财力限制大、项目拨款难,专业人才缺乏,没有对项目进行合理规划和充分理解,贸然插手企业中的具体业务,轻则致使项目推进缓慢,重则导致项目失败,投入资本全盘作废。此外,项目周边基础设施不完善,相关产业不匹配,是许多偏远地区项目推进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难题。一些地方政府盲目推行不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项目,容易出现预算超标,项目落地难度大,企业不敢进行投资等问题,最终导致项目流产。因此,乡村产业发展需要根据当地具体情况推进,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制定好实施规划和细则,引进相关专业人才,并处理好与企业的关系。
【参考文献】
①张新文、张国磊:《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乡村治理转型与乡村振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
②芦恒、芮东根:《“抗逆力”与“公共性”:乡村振兴的双重动力与衰退地域重建》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
③《奋进,向着未来之城!——河北雄安新区建设发展两周年纪实》,新华网,2019年3月31日。
【中图分类号】 C912.82
【文献标识码】 A
责编/陈楠 美编/宋扬
(作者分别为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临沂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
标签:因地制宜论文; 乡村振兴论文; 战略论文; 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 临沂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