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孕产妇剖宫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论文_吴杏婵,罗莲英

高危孕产妇剖宫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论文_吴杏婵,罗莲英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佛山医院)重症医学科 广东佛山 528000

【摘要】目的:观察高危孕产妇剖宫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重症医学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54例高危孕产妇作为此次研究的对照组,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62例高危孕产妇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防性护理措施,护理组长跟进措施落实情况),对两组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均无发生DVT,总发生率为0;对照组产妇DVT发生例数为2例,总发生率为3.7%,两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例数明显减少。结论:在高危孕产妇剖宫产后采用预防性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改善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关键词】高危孕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

近年来大量研究结果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高危孕产妇常见的并发症。如何预防产后DVT是护理工作的重点之一。本次为了进一步探讨预防性护理措施在有效改善高危孕产妇剖宫产后下肢DVT形成的效果,特意选取了我院重症医学科2015年1月到2018年10月接受治疗的116例高危孕产妇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现将本次研究的内容以汇报的形式展示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是2015年1月到2018年10月在我院重症医学科接受治疗的116例高危妊娠并行剖宫产术后的产妇,其中急症剖宫产64例。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54例高危孕产妇作分为对照组,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62例高危孕产妇分为观察组。观察组年龄20~43岁,平均年龄为(32.5±3.8)岁。对照组20~40岁,平均年龄为(31.9±3.9)岁;在统计学上,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性别、年龄等个人情况相比,(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 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54例,予实施常规护理,根据产妇的病情及需求给予相应的护理,持续监护产妇的生命体征,宫缩、恶露、尿量等情况,指导产妇进行合理饮食,床上活动四肢,主动或被动踝泵运动等。

1.2.2观察组

观察组实施预防性护理措施,护理组长跟进措施落实情况。对产妇的高危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例如:年龄、产次、胎数、不良孕产史、疤痕子宫、妊娠合并症、产后大出血、输血、应用止血药等情况,根据分析结果再对产妇,以及产妇家属对疾病知晓的情况,从而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1]。一、管床护士对产妇以及产妇家属进行该病症的讲解,比如:发病的主要因素、临床表现、如何对病症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等,其重点要放在预防措施和护理计划上,从而提高产妇的依从性,预防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二、对产妇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告知患者多食用一些清淡、营养、易消化的食物,鼓励产妇多喝水、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三、对产妇的血容量、恶露、尿量进行监测,每四小时更换一次护理垫以预防感染,若出现血压较基础血液下降10-20%、尿量小于0.5ml/小时,需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四、尽量避免从下肢静脉输液及取血,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并进行无菌操作[2]。五、若产妇的病情处于稳定状态,帮助产妇尽早下床活动及进行主动运动。组长根据评估后结果指导管床护士实施预防DVT的相关措施:如踝泵运动2-3次/天,10分钟/次;直腿抬高锻炼;床上踏车锻炼2次/天,20-30分钟/次。如果病人在床上活动过程中自觉费力或不适时,于适当缩短运动时间。不能自主运动患者给予被动运动:如局部按摩、肢体周期充气循坏泵治疗、被动踝泵运动、穿弹力袜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观察指标

高危怀疑有DVT:如双下肢肿胀、周胫不等、疼痛、皮温升高、颜色改变等表现,并行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两组高危产妇DVT发生例数。

2 结果

两组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62例产妇均无发生DVT,总发生率为0,对照组54例产妇的发生例数为2例,总发生率为3.7%,两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发生DVT的例数明显减少。

3讨论 妊娠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剖宫产手术创伤及术后长期卧床等共同作用,容易导致DVT的形成,而且肺动脉栓塞多数是由下肢深静脉血栓发展而来的,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加拿大一项关于择期剖宫产及阴道分娩孕产妇死亡率及DVT发病率的研究发现,择期剖宫产后产妇发生DVT的风险至少是经阴道分娩产妇的2倍[3],而急诊剖宫产术后产妇发生DVT的风险是择期剖宫产术后产妇的2倍,是经阴道分娩产妇的4倍[4]。剖宫产者因盆腔、子宫切开创伤会引起引起盆腔血管不同程度的损伤,再加上孕期活动少,腹压升高,术中及产后长时间卧床影响下肢静脉回流;孕期准妈妈雌激素水平升高,增加了血液粘稠度;孕期易并发妊高症等疾病,饮食结构的不合理等情况,都会导致产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因此,剖宫产后的产妇更要注意警惕DVT的发生,并积极预防血栓形成。经过多年的临床经验和研究学者的研究表明,对孕产妇下肢DVT的形成实施预防性护理措施其效果显著[5]。一、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进行产前评估,并给予一定的宣传教育,可以提高孕妇对疾病的认知水平,释放自身内心的压力,从而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二、告知产妇多食用一些低脂多纤维、营养、易消化的食物,鼓励产妇多喝水、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畅,从而不断改善产妇的体质,降低血液粘稠度,降低腹压,有助于预防产后DVT的形成。三、术中及术后对孕妇的生命体征、尿量进行监测,维持有效血容量,每班计算出入水量,若每班出入量相差500ml及时报告医生处理,避免血液过度浓缩导致血液凝块形成;四、减少下肢静脉穿刺并提高穿刺成功率[6],可减少对血管内膜的损伤,留置的静脉导管用0~10U/ml肝素等渗盐水封管,防止留置针在体内部形成血凝块;五、落实剖宫产术后患者的保暖措施、观察其双下肢感觉及运动情况。在明确患者没有DVT情况下帮助并指导患者进行预防DVT锻炼:术后可开始局部按摩、使用肢体周期充气循坏泵治疗、穿弹力袜等措施。局部按摩从趾端开始,由下往上至大腿根部,力度以轻度挤压感即可,通过挤压的力量将下肢血液压回心脏,减少血液在下肢静脉内淤积,加速血液循环,从而达到预防下肢DVT的形成;产妇双下肢感觉及运动恢复后开始进行主动踝泵运动、伸膝运动、直腿抬高锻炼、床上踩脚踏车,可加快下肢血液循环及淋巴回流的速度,从而减轻产后由于卧床引起的血液粘稠和回流受阻,降低DVT的发生率。

由相关数据显示,两组产妇经过不同的护理方法,采用预防性护理措施,护理组长跟进措施落实情况的观察组,其产后在ICU治疗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0,虽然两组对比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发生DVT的例数明显减少。这就进一步证明了,高危孕妇剖宫产后采用预防性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陈丽.围产期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作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8):93,99.

[2]王艺萍.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护理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2):113,117.

[3] Liu S, Liston RM, Joseph KS, et al. Maternal mortality and severe morbidity

associated with low-risk planned cesarean delivery versus planned vaginal

delivery at term[J]. CMAJ,2007,176(4):455-460. DOI: 10.1503/cmaj.060870.

[4] Jacobsen AF, Drolsum A, Klow NE, et al. Deep vein thrombosis after elective

cesarean section[J]. Thromb Res, 2004,113(5):283-288.

[5]郭美丽.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护理干预[J].心理医生,2016,(7):171-172.

[6]史秀仙.预防性护理干预对高危妊娠孕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J].健康前沿,2018,(3):91.

作者简介: 吴杏婵(1979-)女 本科 主管护师 18038861379 2360221121@ qq.com

论文作者:吴杏婵,罗莲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0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6

标签:;  ;  ;  ;  ;  ;  ;  ;  

高危孕产妇剖宫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论文_吴杏婵,罗莲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