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耦合能否提高经济圈的竞争力?京津冀经济圈与长三角经济圈比较研究_长三角论文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耦合协同能提高经济圈竞争力吗?——基于京津冀与长三角两大经济圈的比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圈论文,两大论文,服务业论文,制造业论文,竞争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301(2013)06-0019-10

一、引言

一个区域的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发展已成为提升该区域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对于制造业相对发达的长三角与京津冀两大经济圈来说,通过进一步推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发展,以提升区域制造业竞争力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对于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发展及其对制造业效益和竞争力提升的作用,国内外学术界已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但这些研究多侧重于定性分析,对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程度及其对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所进行的定量分析还较少见。Andersson[1]利用分布函数确定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联动效应。张沛东[2]借鉴物理学中的耦合度函数、选取多项指标构建了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并利用2006年我国内地29个省份的截面数据对区域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省域“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系统”的协调程度还处于中低水平,大多数省份生产性服务业滞后于制造业发展。顾乃华等[3]整理了中国转型期(2000~2002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并分区域进行计量分析,提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有利于促进两业协同发展,同时有利于提升制造业竞争力,并且这种提升作用在东部地区表现得更明显。王保伦、路红艳[4]通过计量研究认为,生产性服务业通过与制造业的互动,提高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地区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从系统角度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可以看作这个国家或地区整个产业体系的两个子系统,实现二者的互动、融合发展也即是实现制造业子系统与生产性服务业子系统的耦合协调。耦合最初是物理学的一个概念,后来被用于描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通过多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的现象,耦合协调度即是刻画系统之间这种彼此相互作用的影响程度的指标。本文借鉴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及方法,对我国京津冀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圈的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耦合协调度进行测算,进而考察这一耦合协调度对区域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

二、两大经济圈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耦合协调度测算

1.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耦合协调度模型

这里借鉴物理学中的容量耦合概念和容量耦合系数模型,可得到多个系统相互作用的耦合度模型:

其中,C为耦合度,取值范围为(0,1)。当C=1时,表明两个子系统的耦合度最大,系统之间达到良性共振耦合状态,并可能向更良性的状态发展;当C=0时,表明两个系统的耦合度最小,系统不存在相关性,并可能继续向无序状态发展。

如果将特定区域的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区域产业系统的两个子系统,借鉴以上原理,可将耦合度作为衡量区域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耦合协同发展程度的指标。考虑到每个区域的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都具有交错、动态和非均衡特征,在“两业”综合发展程度(u[,1],u[,2])较接近但各自水平都不高的情况下,计算出的二者耦合度可能较高,但这并不表明两业融合达到较佳的水平,为此应进一步建立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耦合协调度模型,以反映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具体模型如下:

式中,D为耦合协调度,T为反映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效应的综合评价指数,α、β为待定系数,是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对区域产业整体系统协同运行的贡献程度。结合目前京津冀、长三角两大经济圈产业体系发展现状,此处取α=0.4,β=0.6。

2.相关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数据选取

本文对衡量指标的选取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科学性原则,即以经济理论为基础,能够客观反映制造业、服务业发展的内涵特征、结构构成和发展潜力等;二是可操作性原则,即所选的指标数值能够获得连续的官方统计数据。另外,对本文来说,指标选取还应顾及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融合发展关系,体现二者之间的关联性,以更好地反映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水平。遵循以上原则,本文选择的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评价指标体系分别由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构成。4个一级指标分别为发展规模、发展结构、发展效率、发展潜力。各指标具体内容及构成如表1所示。

本文选取的2006~2011年两大经济圈主要省市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行业发展数据,分别来自《中国统计年鉴》及相关省市的历年统计年鉴。其中,制造业数据指28个细分行业的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的统计数据。对于生产性服务业,根据我国相关统计口径,结合各具体行业的发展水平、作用状况以及数据的可得性,本文主要选取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五大行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的研究对象,相关指标数据由这五大行业的相应数据加总得到。

3.相关权重计算

本文遵循主观评分与客观赋权相结合的原则,一级指标的权重由德尔菲法①获得,结合12位学者的打分结果并借鉴已有研究的做法,一级指标所赋权重分别为:发展规模权重为0.3,发展结构权重为0.25,发展效率权重为0.25,发展潜力权重为0.2。二级指标应用熵值赋权法计算权重,熵值赋权法基于客观的原始信息,能够有效避免主观因素造成的偏差,根据各指标之间的关联度和重要程度决定其权重。该法对样本数据的完整性有较高的要求,本文研究所选取的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指标数据均可获得,故满足该法要求。用熵值确定指标权重,其具体步骤为:先对指标进行比重变换:

本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分别有6年(2006~2011年)的11个二级指标,故n=11,m=6。按以上计算公式和步骤计算出的各指标熵值见表2。

生产性服务业指标中的权重都大于0.11,其中对应的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较大,这主要是由于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技术、知识含量较高的产业,对高水平专业人才的需求相对较大,该行业就业人数越多,说明行业吸纳的高层次人才越多,从而对产业发展水平的提高作用越大。另外三个指标与制造业的相应指标类似。值得注意的是,相比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的R&D投入对衡量其发展程度的作用更为显著,这与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一种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特点直接有关,科研投入越大,产生的创新越多,对该产业发展所起的作用就越显著。此外,表现出一定的波动性,也就是说就业人数增长率对衡量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程度来说作用不稳定,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当前就业人口的流动性较大造成的。

4.耦合协调度测算及其结果分析

依据以上指标值及其权重,并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可计算出两大经济圈主要省、直辖市的制造业发展程度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程度。再根据耦合协调度计算公式,计算出两大经济圈主要省市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耦合协调程度(D),将经济圈内主要省市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耦合协调度加权平均,即得到两大经济圈省市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总体的耦合协调度,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如表3所示,从发展程度看,两大经济圈内的北京市、上海市和江苏省的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程度都相对较高,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波动较大。河北省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程度在两个经济圈中都相对落后,天津市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都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浙江省的制造业发展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程度相对较高。从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耦合协调度看,京津冀经济圈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耦合协调程度总体上低于长三角经济圈,且前者内部不均衡程度较大;长三角内部三省市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耦合协调度差异相对较小,尽管浙江省尚未达到中级协调水平,但总体上其与上海、江苏的耦合协调度差别并不太大。根据廖重斌[5]关于耦合协调度评价标准②,京津冀经济圈耦合协调度总体处于初级协调的后期阶段,其中北京市已达到中级协调状态,天津市正处于初级协调向中级协调过渡的阶段,河北省仅为勉强协调。长三角经济圈总体耦合协调度目前已达到中级协调水平,其中上海市的耦合协调程度最高,尤其是近几年接近良好协调的状态。

以上两大经济圈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耦合协调度的差别主要是由于各地区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程度不同导致的,特别是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关系更为密切,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高低主要又是与各地区体制、政策和发展环境等因素有关,在这方面长三角经济圈比京津冀经济圈更占优势。两大经济圈制造业增加值增速的差异,主要是由于这期间长三角经济圈工业化成长阶段高于京津冀经济圈,产业升级的重点主要转向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相比之下,京津冀经济圈由于总体上还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期,产业升级的重点主要是提升制造业水平和竞争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同时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需要指出的是,尽管长三角经济圈制造业增加值增速放缓,但由于该地区制造业基数大、基础好,加之完善的服务业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的支撑,所以其制造业竞争力水平仍维持在较高的水平,这可通过下面的分析体现出来。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实现耦合、协调发展,是该国家或地区提高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长三角经济圈与京津冀经济圈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耦合协调度的上述差异,必然会在其制造业竞争力方面得到相应的体现。

三、京津冀、长三角两大经济圈区域制造业竞争力实证考察

1.区域制造业竞争力指标体系设计

区域制造业竞争力是指在市场竞争环境下,某一地区的制造业相对于其他地区制造业而言在获取资源和市场的能力、高效创造价值的能力以及持续获得盈利的能力③。根据这一定义,本文主要从产业规模、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度化水平、产业效益和创新能力五个方面构建两大经济圈制造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见表4)。

(1)产业规模 考虑到各地区制造业发展程度的差异,单纯用绝对量指标衡量不具有可比性,故这里选用相对指标,包括制造业总产值占地区总产值的比重、制造业销售收入占全国的比重、利润总额占制造业总产值的比重以及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等。

(2)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一方面,制造业作为两大经济圈的支柱产业,是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特定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反过来又进一步构成该区域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经济基础和保障。这里选取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

(3)制造业高度化水平 一个区域各类产业在制造业中所占的比重可用来衡量区域制造业高度化水平,而区域制造业高度化水平又直接与该区域制造业竞争力呈正相关性。这里用加工工业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的比重和机械电子类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的比重衡量产业高度化水平。

(4)制造业效益 产业效益是影响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本文用销售利润率、资金利税率、产值利税率、全员劳动生产率、流动资产周转次数等衡量制造业效益。销售利润率表示产业从销售收入中获取利润的程度,用制造业利润总额除以销售收入代表;资金利税率体现制造业企业借由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而创造的价值及其对区域发展的贡献;产值利税率用利税总额占产业总产值的比重表示,代表单位产值所创造的价值;全员劳动生产率可综合反映企业管理和生产技术水平,是衡量劳动力生产效率、技术熟练程度和工作积极性的指标,用制造业增加值与从业人员年均人数的比值表示;流动资产周转次数用销售收入与流动资产年均余额之比表示,衡量产业流动资产从投入到产出的周转速度,反映产业流动资产的管理质量和利用效率。

(5)技术创新能力 本文选取的反映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是:R&D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反映产业发展过程中吸收、利用科技的能力;科技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表示对产业技术创新的人力资本投入程度。

本文采用综合指数法衡量区域制造业竞争力,具体计算方法是: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剔除量纲影响,再利用因子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最后通过加权计算所得的综合指数即为区域制造业竞争力数值。

2.两大经济圈制造业竞争力测算

为了较全面地衡量区域制造业竞争力水平,本文选取15项指标构建相应的评价体系。由于指标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和重叠信息,故先用SPSS软件对众多指标进行因子分析,从中提取公共因子,并根据因子载荷矩阵确定各公因子的经济含义,因子系数和对应的方差贡献率的乘积即为行业竞争力水平的数值。这种方法既有利于使信息损失量较少,又有助于压缩评价指标,从而提炼出衡量区域制造业竞争力的最重要的因素。对两大经济圈6省市2006~2011年间15项指标数据分别进行因子分析,可相应得出各省市2011年各个制造业行业的竞争力水平数值。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计算两大经济圈区域制造业综合竞争力。

某一地区制造业综合竞争力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看成是该区域所有制造业细分行业竞争力水平的累加。以各行业生产总值占区域制造业总产值的比例作为权重,通过加权计算可得到区域制造业竞争力的综合水平。根据这一方法,可计算两大经济圈六省市2006~2011年制造业综合竞争力水平(见表5)。

由表5可知,京津冀经济圈制造业综合竞争力明显低于长三角地区。尽管京津冀经济圈作为我国传统制造业发展基地,制造业基础雄厚,尤其是津、冀有大批重化工业企业,但这两个区域的制造业总体上仍主要以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低收益发展模式为主,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素质低于长三角经济圈,特别是低于上海市和江苏省。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制造业最发达的地区,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总体较高,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制造业升级的速度也较为迅速。尽管近年来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特别是受到欧美国家制造业回流的冲击,这些地区的制造业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随着这些区域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制造业竞争力仍得到明显提升,区域制造业综合竞争力水平仍明显高于京津冀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与京津冀经济圈在制造业竞争力方面存在的上述差别,自然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但其中两大经济圈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耦合协调度差异,应该是导致两大经济圈制造业竞争力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至于两大经济圈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耦合协调度对两大区域制造业竞争力差异的影响程度与影响方式,还需通过进行具体的实证分析加以确定。

四、两大经济圈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耦合协调度对区域制造业竞争力的作用

考虑到影响区域制造业竞争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为具体确定区域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耦合协调度对区域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我们另外选取若干个对区域制造业竞争力有较明显影响的变量作为控制变量进行回归分析,以确定各因素对区域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程度。借鉴相关学者的相关研究[6-8],这里以区域制造业竞争力(COM)作为被解释变量,以区域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耦合协调度(D)作为解释变量;另外选取制造业规模(SIZE)、劳动生产率(POL)、销售利润率(ROS)和R&D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RD)作为控制变量,建立如下回归分析模型:

通过进行豪斯曼检验,并采用随机效应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回归结果如表6所示。

由表6可以得到以下几点明显的结论:

第一,区域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耦合协调发展有利于提升区域制造业竞争力。不论是分区域看还是综合来看,京津冀、长三角两大经济圈的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耦合协调度与区域制造业竞争力都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正相关,说明区域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耦合协调度的提高,有利于推动区域制造业竞争力的提高。

第二,两大经济圈制造业的销售利润率、R&D占比对区域制造业竞争力提升也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销售利润率、R&D占比的系数分别为8.2002和13.0774,说明二者每增加一单位,区域制造业竞争力水平将分别提高约8.2和13.1个单位。

第三,两大经济圈制造业的规模和劳动生产率对区域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作用已不显著。一方面,制造业规模和劳动生产率的系数较小,分别为0.1386和0.1347,它们的提高不会带来制造业竞争力的大幅度提升;另一方面,从显著性水平上看,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是不显著的,制造业规模的影响仅在10%的水平上显著,相较其他变量而言,对制造业竞争力的作用也是不明显的。由于两大经济圈制造业都已具有较为雄厚的基础,制造业发展已超越依靠增加投资、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阶段,从而制造业规模对区域制造业竞争力的作用已不显著。要进一步提升区域制造业竞争力,必须依靠增加研发投入、提升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特别是促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融合发展。相比之下,长三角制造业规模对竞争力的作用比京津冀经济圈更显著些,这主要是由于长三角制造业总体素质更高,技术力量更强,在这种情况下适度扩大制造业规模将有利于提升制造业竞争力。

第四,长三角经济圈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耦合协调度对区域制造业竞争力的作用比京津冀经济圈更显著(2.0964<2.9377)。这主要与两大经济圈制造业与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有关。从制造业增长速度看,2006~2011年间,京津冀经济圈制造业增加值由8195.38亿元增加到23124.88亿元,年均增长23.06%。长三角经济圈制造业增加值则由19177.05亿元增加至27794.68亿元,年均增速只有7.71%。从生产性服务业增长速度看,2006~2011年6年间,京津冀经济圈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由6708.81亿元增加到16636.06亿元,年均增长19.92%,而长三角经济圈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由10694.57亿元增加至27211.95亿元,年均增长20.54%。尽管两大经济圈生产性服务业年均增速都较高,但相比之下,京津冀经济圈生产性服务业增长速度低于长三角经济圈。

五、主要结论及对策建议

通过以上实证分析可知,首先,长三角经济圈与京津冀经济圈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耦合协调度都对本区域制造业竞争力的提高具有显著影响,但京津冀经济圈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耦合协调度水平总体低于长三角经济圈。京津冀经济圈内部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耦合协调度水平也存在一定差别,北京相对较高,天津次之,河北较低;长三角经济圈内部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耦合协调度水平相对均衡。其次,京津冀经济圈制造业竞争力明显低于长三角经济圈。再次,区域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耦合协调度对区域制造业竞争力提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这种作用在两大经济圈之间以及各个经济圈之内也存在一定的差别。总体上看,通过大力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高其与制造业之间的耦合协调水平,对提升区域制造业竞争力至关重要。

基于以上分析结论,为提升两大经济圈制造业竞争力应主要采取以下对策:首先,两大经济圈都应进一步促进区域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互动融合发展。一方面通过提升制造业水平强化其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拉动作用;另一方面,加强信息、金融服务、物流公共信息、技术产权交易等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平台建设,鼓励和引导制造业企业利用自身优势分离发展物流、科技服务、营销策划等生产性服务业环节,将其转变为独立运转的公司。同时深化行业体制改革,降低服务业进入门槛,大量引入民间资本,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强化技术和人才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作用。

其次,两大经济圈在促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发展以提升区域制造业竞争力方面各有所侧重。京津冀经济圈制造业发展以传统制造业和重工业为主导,生产性服务业起步和发展较慢,在这种情况下,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以及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支撑作用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为此,对京津冀经济圈,特别是天津和河北,应进一步发展提升制造业水平,重点发展技术水平高的先进制造业;同时围绕制造业发展重点发展相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长三角经济圈先进制造业较发达,与制造业相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也已达到较高水平。下一步应重点促进二者互动融合发展,提高二者相互协调程度。

再次,强化两大经济圈内部经济、技术和要素联系,实现经济圈内部产业联动发展。在这方面,长三角经济圈较京津冀经济圈而言水平更高。目前,在长三角经济圈内部,基本形成了以上海为核心或龙头的区域城市群,区域内部产业关联性和资源优化配置程度都较高,这对形成区域制造业体系和生产性服务业体系互动融合发展,从而提升区域制造业整体竞争力十分有利。相比之下,由于种种原因,多年来京津冀经济圈始终没有形成内部较为紧密的产业协同关系,地区分割严重,资源、要素在区域间的流动存在较多障碍。为此,应遵循“区域统筹、优势互补、合理分工、合作共赢、协调发展”的原则,进一步打破区域行政区划限制,建立区域统一市场,促进资源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逐步建立规模适当、层次清晰、功能各异、协同发展的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耦合层级体系,促进区域制造业竞争力整体提升。

收稿日期:2013-07-01;修回日期:2013-08-28

注释:

①德尔菲法又名专家意见法,是指以调查表的方式征询专家小组成员的意见,小组成员之间不进行相互讨论,并以匿名方式提交意见,经过几轮征询使专家小组意见趋于集中,最后做出符合市场发展现实的预测结论。

②当0.50<D<0.59时为勉强协调;当0.60<D<0.69时为初级协调;0.70<D<0.79时为中级协调;当0.80<D<0.89时为良好协调。

③根据IMD(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和魏后凯等[6]对产业竞争力的定义具体到制造业产业所得。

标签:;  ;  ;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耦合能否提高经济圈的竞争力?京津冀经济圈与长三角经济圈比较研究_长三角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