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仁寿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四川 仁寿 620599)
【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究预防手足口病应用健康教育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对接受初诊和复诊时候手足口病相关知识进行调查,对236例家属健康教育前后关于手足口病相关知识了解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进行了健康教育之后,手足口病知识的了解情况明显得到提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健康教育作用下,手足口病患儿家属关于手足口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得到大幅度提升,群众自我防治疾病意识和生活质量都有所改善,从而缓解了医患矛盾,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健康教育;手足口病;预防
【中图分类号】R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2-0368-02
手足口病属于一种儿童较为常见的传染病,其主要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而引起的,在我国法定报告管理中属于丙类传染病;主要特征就有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者疱疹,患儿在重症下病死率会比较高,当前还没有疫苗和特效治疗的药物。在我国,手足口病疫情总的趋势在不断上升,手足口病大部分发生在婴幼儿时期,他们缺乏处理的能力,因此需要家属的照顾。所以,对其家属展开健康教育,让其充分了解到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和预防手段是相当有必要的。而在手足口病预防、教育、护理等工作中,护理人员就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选择我院2015年1月以来对手足口病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研究,其取得的效果令人满意,现将其报告如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5年1月—5月门诊所收治的“手足口病”家属236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其中对照组中男性患儿有149例(占63.1%),女性患儿有87例(占36.9%)。多数的患儿在1~3岁之间;其中发热的患儿有138例(占58.5%)热型不够规则,多数在皮疹前1~2天发热,其中有52例在37.4℃~38℃(占22.0%),63例在38℃~39℃(占26.7%),有23例超过39℃(占9.7%)。主要特征就有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者疱疹。接受健康教育的家属有236例,其中男性有161例(占68.2%),女性有75例(占31.8%)。其中家属文化程度情况如下:18例小学文化(占7.6%),25例初中文化(占10.6%),92例高中文化(占39.0%),101例大专及以上的文化(占42.8%)。
1.2 方法
1.2.1调查方法 患儿经过EV71病毒检测呈现阳性之后,确诊为患有手足口病,由责任护士在初诊和复诊的时候进行相关知识问卷的设计和发放,目的就是为了了解家属关于手足口病基础知识的了解情况。当中的问卷内容涉及:手足口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护理手段和预防手段等。
1.2.2健康教育方法 在确认患儿患有手足口病之后,责任护士应当进行一对一的手段,通过较为通俗的语言对家属宣教手足口病相关知识,对于患儿家属提出来的问题,应当耐心回答,增加他们卫生保健的意识。
1.2.3预防和隔离措施 关于如何有效预防手足口病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通过15字口诀进行记忆: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在吃饭前和大小便后要及时洗手,防止病从口入发生,不应当让儿童喝生水,避免摄入生冷食物,与患病儿童也应当有所避免。而对于看护人来说,在接触儿童之前、更换幼儿尿布、处理粪便后都应当马上洗手,注意处理好污物;重视婴幼儿奶瓶和奶嘴使用前后的清洗消毒工作;避免带儿童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到人多密集的公共场所,家里要经常保持通风,注意家庭卫生,衣服、被子要勤洗勤换;对儿童玩的玩具,用的餐具等物品每天都应当进行清洗和消毒,指导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另外,还应当帮助儿童做好营养的搭配,让其得到充分的休息,如果想要增强免疫力,就可以适当晒一下太阳。一旦发现儿童出现相关的症状,就需要及时将其送到医疗机构就诊,同时也要隔离疑似或者确诊患有手足口病的儿童,而进行居家治疗的患儿,不能与其他患儿有所接触,父母要将其衣服晾晒和消毒,及时对其粪便消毒等等。
2.结果
对于接受了健康教育后的236例家属来说,其对于手足口病知识的认识程度得到较大的提高,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在病因方面,接受健康教育前的知晓有86例,而接受健康教育后的知晓有218例(P<0.01);在临床表现方面,接受健康教育前的知晓有135例,而接受健康教育后的知晓有232例(P<0.01);在治疗和护理方面,接受健康教育前的知晓有66例,而接受健康教育后的知晓有226例(P<0.01);在预防隔离措施方面,接受健康教育前的知晓有59例,而接受健康教育后的知晓有223例(P<0.01)。
3.讨论
在健康教育作用下,手足口病患儿家属关于手足口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得到大幅度提升,群众自我防治疾病意识和生活质量都有所改善。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菌感染而导致的,如果不加以隔离治疗,那么就会容易扩散,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家属进行有必要的宣教,增加他们配合自身工作的积极性,这时候也要做好发动群众的工作,积极展开宣传防疫工作,号召群众积极参与其中,进行“群防群治”,实现将传染病消灭的目的。对于手足口病的健康教育工作,除了医院要积极开展外,社区和全社会也应该进行该项工作的普及,使群众自我防护意识和生活质量提高,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英梅.个性化护理配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防控护理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05).
[2]张清.手足口病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在儿科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5(18).
[3]王頔.手足口病预防和控制的健康教育和护理管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5(24).
论文作者:王荣科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8
标签:手足论文; 健康教育论文; 家属论文; 患儿论文; 儿童论文; 相关知识论文; 目的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1月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