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城市废水再生回用的研究

延安城市废水再生回用的研究

沙琪[1]2001年在《延安城市废水再生回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球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大了有限的淡水资源的压力,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利用有限的淡水资源来维持经济的持续发展将有赖于废水的再生和利用,因此城市废水回用对解决水资源短缺,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本研究将经济学的效用、消费者剩余等理论应用于对城市废水回用的经济性分析中,以水资源供求定价模型为基础,推导出回用水的价格模型;建立了城市废水回用费用效益分析的AHP综合评判系统模型,以不同的方式分析了城市废水回用的经济性问题。 本论文书在研究了大量国内外废水回用的工程与实践的基础上,认为目前国内废水回用的方式、回用目标和再生工艺是与我国现阶段经济条件相适应的,普遍适用于我国北方缺水城市,并论述了在城市中实行双水质供水系统的必要性。 延安市为西北区具有代表性的缺水城市,本研究根据其水资源状况、供排水现状,城市规划和自然条件等特点,提出双水质供水方案和回供工业低质用水两个废水回用方案,并分别进行了投资、成本及售价的计算,并将回用水价格模型和城市废水回用费用效益分析的AHP模型应用于延安城市废水回用的研究中。

刘启波[2]2004年在《绿色住区综合评价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绿色住区作为绿色建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类复杂的、多因素、多层次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即是以生态(自然与人文)系统的良性循环为基本原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建立在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最和谐关系的基础上,运用生态系统的生物共生和物质多级传递、循环再生原理,结合系统工程方法和多学科现代科技成就,根据地域环境和资源(自然与人文)状况,强调优化整合住区的功能结构,在时间上具备动态适应性,经济上以最小的投入换来最大的效益,技术上以绿色适宜性技术为支撑,在使用中能够自我组织、自我调整、自我维持,同时具有满足全面生活需求、高效和谐、自养自净、无废无污、节能节地、文脉延续等特性,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相结合、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的一种新型住区。其设计目标很多,涉及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诸领域,且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这就决定了针对系统进行的分析、设计等工作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和多学科交叉的特点,而且在各方面有其具体的目标和各不相同的要求,这些要求有时甚至是互相矛盾的,为此从系统总体上对其各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是必不可少的,它是设计方案选优与决策的基础。 本课题从当前国际上最前沿的基于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和生态化发展模式理念指导的绿色人居环境建设理论出发,在对国内外有关绿色建筑及其相关学科的综合评价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后,以黄土高原绿色住区研究的“个案”为研究基础,通过实地调研与参阅大量国内外文献,结合我国国情进行了跨学科的研究,以系统设计法为工具,充分应用了软、硬科学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兼顾生态环境、社会人文与经济效应的协调要求,构建了当今较全面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绿色住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各项指标从多学科的角度进行了诠释和确定更具体、详细的评价标准,可使建筑师、业主等能够更加明确评价项目的依据、自己努力的方向以及可以采用的改进措施等,并在对黄土高原绿色窑居示范新住区的评价中得到了验证;在综合评价的手段方面,应用了先进的数学方法和计算机程序。因此,这种具有严密性、科学性的综合评价将成为绿色住区系统在系统分析阶段获得设计方案“非劣解集”与系统设计阶段最终选择出最优设计方案的依据,亦可用于评价已建成的绿色住区,从而直接为国民经济主战场服务。另外,本课题给出的是一套通用的绿色住区综合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在此基础上可以根据各国或各地区的实际情况,通过对评价指标体系各相应指标的权重值体系作出相应调整,而体现地方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丁超[3]2013年在《支撑西北干旱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模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资源,它与石油资源、粮食资源一起并称为叁大战略资源。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需水量迅速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所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同时,水资源也是影响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随着水资源的过度使用,水土流失、水环境恶化也愈发突出。而这些问题在干旱缺水的西北地区显得更加突出,西北地区水资源形势具有自身的特点,如水资源量先天不足、水资源开发率较高、用水效率较低、过量开发导致水环境恶化、水环境污染导致水资源可供给量减少等等。面对着西北地区落后的发展现状与未来的发展机遇,西北干旱地区发展的压力依然巨大。因此,如何处理好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与环境、经济和社会之间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加速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水资源高效利用,促进水环境保护,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便成为社会的普遍关注焦点,也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正是基于以上目的,以陕西省为例,对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研究,主要包括:(1)完善水资源生态经济社会循环机理。突破原有水资源量承载局限,将绿水资源与生态环境需水纳入到整个水循环过程体系,实现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拓展;以虚拟水理论为基础,通过商品贸易将水资源纳入到社会经济系统的贸易循环中,实现对社会经济系统的拓展。(2)构建了水资源承载力静态评价模型。论文以河流生态需水条件下水资源生态经济社会循环机理研究为基础,运用虚拟水理论和水足迹理论,建立以水资源承载力赤字、经济承载力、社会承载力以及生态承载力为指标的水资源现状承载力评价应用模型;以河流生态需水条件下水资源生态经济社会循环机理研究为基础,对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背景下水资源承载力的水资源系统、生态环境系统、社会人口系统以及经济发展系统中的影响因子进行搜索归纳和整理,建立水资源相对承载力评价应用模型。基于水资源承载力中水资源系统、生态环境系统、社会人口系统以及经济发展系统的分析,构建水资源承载力的多目标规划模型,探索在一定社会水平及技术条件下,水资源承载力的边界。(3)构建水资源承载力的动态分析框架。论文构建了水资源载力动态变化规律分析的SD模型,并将河流生态需水以及水资源承载力静态评价指标纳入SD模型。在SD模型构建中,结合水资源利用的特点,考虑经济系统中污水资源化、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内外水循环交易的影响,建立经济系统的反馈回路,使系统更加符合现实和完备。在水资源承载力动态分析中,构建传统型、高速发展型、资源环境保护型和经济环境协调型四种不同的发展模式模拟方案。(4)水资源承载力现状检验及动态分析的实证研究。论文以陕西省为例进行实证研究,主要结果如下:①现状承载力计算结果表明,水资源对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的发展仍然处于可支撑的范围之内。但是,由于目前的技术水平以及开发条件、开发理念的限制,对蓝水资源开发利用较大,这已经造成了水资源局部承载力不足,也挤占了生态环境用水,成为造成水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因素。②相对承载力计算结果表明,近10年来,陕西省水资源承载力水平均处于Ⅱ级与Ⅲ级之间,水资源利用还有潜力可挖。但是水资源相对承载力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因此,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保持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③极限承载力计算结果表明,水资源承载能力受自然环境较大的影响,但是在水量一定的情况下,承载能力会随着水资源利用水平的提高而迅速提高。同时,在技术一定的情况下,产业结构及用水结构的调整会对水资源利用的效益产生影响,会部分程度上优化水资源的利用,从而提高水资源的承载能力。这为水资源承载力的动态发展与利用优化指出了一个可实行的方向。④通过SD系统分析,TDS和HES发展模式对水资源的需求极大,但由于发展方式的粗犷,造成经济社会的不可持续发展。REPS和EECS模式减小了水资源的需求,发展速度与技术进步相匹配,使得水资源相对承载力水平有所好转,随着利用水平、技术水平的进一步发展,水资源承载力还有一定提高的潜力。

熊家晴[4]2001年在《绿色住区水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文中认为长期以来,由于人们把水资源开发利用同人类住区的建设割裂开来,加剧了人类住区的水危机。开展绿色住区水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研究的目的就是探索人类住区新模式下如何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 本文分析了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绿色住区建设的关系,提出了绿色住区水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的目标与基本原则。利用绿色建筑的设计思想,针对不同绿色住区形式和水资源地域性差异,提出了不同绿色住区形式和不同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途径。本文还对雨水集蓄利用技术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认为雨水集蓄利用技术是解决绿色住区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方法,是许多缺水地区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对中水道技术及污水处理技术适宜条件的分析,认为在城市住区,广泛采用中水系统是建设城市绿色住区的有效手段。对于乡村或城乡接合部的绿色住区来说,因地制宜的污水生态处理是较好的选择。通过对节约用水的分析,认为节约用水是缓解绿色住区水资源短缺的重要环节,并提出了一些绿色住区节约用水的途径与方法。 文章以我国黄土高原地区乡村绿色住区建设为例,利用动态设计思想,结合乡村绿色住区建设,设计出了体现绿色意义的雨水集流供水系统,探讨了黄土高原乡村绿色住区节水技术的运用和污水资源化的具体方法。 笔者认为采用雨水集流供水系统和污水生态处理与回用是解决干旱地区人类住区水问题的很好的方式,在乡村绿色住区的建设中,应当积极推广应用、加强雨水集流系统和污水生态处理与回用的研究工作。除此之外,大力开展住区节水也是建设绿色住区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沙萌[5]2014年在《中水回用技术在陕北地区农村给排水建设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近年来,水资源需求不断增加,水资源的短缺问题越来越突出。许多国家开始致力于开辟新的第二水源,中水便成为缓解水资源危机的重要策略。在我国,中水回用技术已经在许多城市和地区发展起来。近几年,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断进步,陕北地区缺水严重,增设中水回用系统成为缓解用水紧张的重要途径。本文以陕北地区农村水资源,给排水设施和中水回用技术为研究对象。根据调研情况,陕北地区水资源总量不足,水利设施建设滞后,水污染问题严重且水资源管理不善,缺水给工业、农业、气候环境及人民生活水平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因此,陕北地区迫切需要开源节流,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文章总结了陕北农村水资源及其利用情况的特点,分析在此应用中水回用技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考虑在农村村落规模小而空闲土地多的特点,选用膜-生物接触氧化技术作为中水处理技术,应用这一技术,以具体村庄-榆林市古塔乡黄家圪崂村为例设计了一套完整的中水处理方案,对中水回用技术的水质水量,工艺流程及参数,设备设施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确定,形成了完整的村庄中水回用系统。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建立的中水回用方案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包括投资估算,运行成本分析,盈亏平衡分析,规模效益及综合效益分析,并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确定了中水水价,中水水价既包含中水的制水成本,又包含反映水资源稀缺程度的水的资源价值。最终得出中水回用在农村也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结论。

雷阵[6]2006年在《贵阳市城市水环境规划与污水资源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解决城市污水作为城市第二水资源在工程技术以及污水回用项目的目标多重性及规划方式(污水回用的目的、规划构想、规划阶段、规划范围的圈定)、回用水市场评估与市场保证(再生水市场评价、供水背景)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得出对策——城市污水回用现状及污水量预测;城市污水回用需求潜力及回用规模;回用水管道系统的总体布局;回用水供水的水质指标、标准;再生水厂的工艺、安全措施与检测控制;对本对策的评价与展望,促进贵阳市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的建设。建设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叁个核心系统—产业循环系统、基础设施系统、生态保障系统,建立以城市给、排水生态基础设施为依托的水循环利用保护体系。我国经济连年持续高速发展,在资源、环境方面已显露出严重问题,我市水资源、能源也呈现日益紧缺。发展生态水工业,实行城市污水资源化,才能适应构筑循环经济型社会发展新模式的紧迫需求。

王卿卿[7]2008年在《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水质确定方法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的分析确定对污水处理厂的设计、运行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对西安市北石桥污水净化中心、邓家村污水处理厂、延安市污水处理厂、山东A市和B市污水处理厂的实际运行进出水水质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调查的污水处理厂实际运行进水水质与原设计值差异较大,且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并符合正态分布或者对数正态分布,因此可以采用概率统计分析的方法来合理确定污水处理厂的设计进水水质;与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相比,其出水水质与正态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的符合性较差。结合所调查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达标率,得出了各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水质指标应取的保证率分别为82%、73%、86%、70%和87%。通过对实际污水处理厂的调查分析和分段进水A/O脱氮工艺中试装置的试验研究结果,建议污水处理厂设计时,以进水水质统计累积频率曲线为基础,取保证率≥85%的水质指标浓度值作为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设计值。分段进水A/O脱氮工艺中试装置的试验研究发现,在中试装置进水水质远超出设计值且进水量不变的情况下,试验装置仍具有良好的脱氮效果。另外,本研究采用间歇试验法对分段进水A/O脱氮工艺中试装置反应器中活性污泥混合液的耗氧速率、硝化速率和反硝化速率进行了测定,试验结果表明活性污泥具有较高的活性,反硝化过程中存在叁个速率明显不同的阶段,且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反应速率逐渐降低。研究得到的反硝化速率值和反应时间可作为城市污水厂缺氧选择池、生化反应池缺氧区工艺设计计算时参考。

雷敏[8]2008年在《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与城市化耦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是一个开放程度极高、依赖性很强的系统,它与周边环境和区域经济发生着相互作用。城市化的过程不仅是一个人口迁移、景观变化、产业集聚、生态提高的过程,也是一个城市发展进程与周边生态环境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基于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的胁迫与约束机制,把城市与生态环境两个系统通过各自的耦合元素产生相互作用彼此影响的现象定义为生态环境—城市耦合(eco-environment urban coupling)。陕北地区地处生态环境脆弱的黄土高原腹地,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和能源接续地。伴随着快速工业化和能源化工基地的建设与发展,陕北地区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化给原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增加了更大的压力,论文在深入研究陕北地区城市化进程以及其与脆弱生态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基础上,论证城市化现象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交互耦合机制及其规律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城市化进程与区域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推进城市化进程,以实现陕北地区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从而为保证城市化和生态环境健康、稳定、持续、高效发展提供依据和指导。论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数据,结合案例地区的实证,通过定性与定量化方法,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1)识别了陕北地区的生态脆弱性,认为延安地区的整体生态环境好于榆林地区。目前,陕北地区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县包括绥德县、吴堡县、清涧县等,生态环境相对较好的县区有宝塔区、黄龙县、黄陵县、榆阳区、富县等。(2)基于生态脆弱性的评价研究,计算了陕北地区2001年—2006年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及生态赤字,发现近年来陕北地区生态承载力不能满足生态足迹的需求,使陕北两市的发展出现了严重的生态赤字,且呈不断加剧之势,说明陕北两市的发展已经超越了生态承载力的范围,这种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处于一种不安全状态。(3)在分析陕北地区城市化进程的主要驱动力,包括以城乡人口迁移及各产业大发展为主导的动力机制的同时,还应包括以生态环境、水资源以及制度创新为主的约束机制;与此同时,采用GM(1,1)模型预测了陕北地区的城市人口规模及城市化水平;并结合实际情况,多方面综合考虑,预测陕北地区2010、2020年的人口规模约为590万及666万,其中延安人口规模分别为222.5万及250.5万;榆林市人口规模分别为369.8万及410.7万。2010年及2020年陕北地区城市化水平分别可达到50%及68%。(4)确定了陕北地区城市化与环境耦合评价的参评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和协调度模型对其进行了耦合评价;在此基础上分别构建了城市化率与环境指数、协调度、协调发展度的计量模型,进行城市化与环境耦合关系的计量分析,揭示陕北地区城市化与环境交互耦合程度、类型以及环境质量随城市化发展变化规律。2001-2006年陕北城市化与环境耦合协调度不断提高,在城市化与环境系统的内部关系中,城市化发展相对超前,而环境保护相对滞后。从陕北两市静态协调度(C)和动态的协调发展度(D)的变化情况来看,其C值表现为先升后降,说明两市静态下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运动轨迹相似性在2003、2004年前呈逐年增加态势;之后,其运动轨迹的相似程度开始减弱。而以D表征的陕北两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动态关系说明2003年、2004年前两市城市化滞后于生态环境水平,之后逐步形成不同水平的协调发展状况,并表现出生态环境滞后的特点,说明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胁迫效应大于生态环境对城市化的胁迫效应。(5)通过计算陕北地区水贫困指数(WPI)、水资源压力指数(WSI),对该区的水资源安全状况作出初步分析;预测了陕北地区在2010、2020年的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需水量,结合2010、2020年陕北地区水资源可利用量,预测2020年内陕北地区水资源承载力供需平衡指数(IWSD)分别为-0.13、-0.16,说明陕北地区在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下,2010、2020年水资源对应的社会经济系统是不可承载的。根据2010年、2020年城市化水平预测,并基于陕北地区人均GDP的合理估算,初步估算城市化水平每增加1%,陕北地区城市生产生活所需水资源量将增加为0.3793亿m~3,其中延安为0.1422亿m~3,榆林为0.2371亿m~3。(6)基于陕北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分析,指出了陕北地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并提出陕北地区生态环境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保障措施。

张志鹏[9]2008年在《延安黄土高原沟谷川道地区排水特征及设计优化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延安地区的经济水平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由于排水管网工程及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相当滞后,致使污水任意排放、延河水体遭受污染、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因此加快延安地区污水治理工程建设已迫在眉睫。然而延安当地地形复杂,绝大多数城镇属于黄土高原沟谷川道地区,排水特征不同于其他平原地区,排水管网的设计尚无经验积累和指导规范可依,污水治理工程的规划和建设存在着很大的困难。为了促进和规范延安黄土高原沟谷川道地区的排水管网建设,本论文综合分析研究了延安黄土高原沟谷川道地区排水特征及设计优化。在对西部中小城镇排水管网设计资料进行大量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延安地区排水体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西部中小城镇的特点,对延安地区排水体制的选择、管网设计特点和难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建议;通过对国内现有排水体制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比较,研究了不同类型的排水体制在西部中小城镇应用的有关技术问题,提出了延安地区应根据目前城镇的地理条件、经济实力、生活习惯,尤其是考虑到黄土高原地区沟谷川道的特殊性,推荐采用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研究表明,在延安地区污水管网系统设计时,重点要考虑沟谷川道地区地质地貌特点,采用与地形相适应的管道敷设方式,以达到投资少、见效快的目的。论文综合分析了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截流倍数的计算方法,并应用该方法对各区县截流倍数的选择进行了研究。由于延安地区特殊地形特征,论文也作了截流式合流制在沟谷川道地区适应性分析,同时探讨了适合延安地区排水管网设计的常见问题,通过对延安市安塞县排水管道系统工程设计进行优化的实例,总结得出在实际工作中要充分结合城镇自身的发展状况、发展战略、相关行业的管理水平及自然条件,充分重视城镇排水管道系统的功能性,做出有地方特点的排水管道系统的设计,并为其它具有相似地形地貌的中小城镇提供参考和借鉴。本研究结果对今后黄土高原沟谷川道地区排水管网的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胡宝剑[10]2010年在《基于循环经济的延安产业结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循环经济理念在全球经济发展面临巨大环境压力的背景下出现,不仅是解决环境资源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最佳模式。在我国传统的“资源型”城市进行产业结构优化时,循环经济对其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克服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带来的不利因素,就必须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坚持循环经济的原则,重构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产业结构体系,并促进其走向合理化和高级化。论文以延安这种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为例,采用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分析循环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相结合为基本思路,以加快延安发展循环经济和优化产业结构为主线,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现状,力求提出一个以延安为代表的“资源型”城市基于循环经济进行产业结构优化的理想模式。本文首先对产业结构优化理论和循环经济理论的基本内涵、主要原则进行了必要的梳理阐述,形成较完善的理论体系;其次从定性角度分析了延安市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和现状,并通过偏离—份额模型从定量角度分析了延安市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法分析了延安市产业结构协调发展以及延安循环经济发展效率,通过剔除反映资源投入和反映环境代价有关的分析指标实现比较静态分析,更直观的表现出产业结构优化时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得出制约着延安市经济发展的几个因素,通过C2R模型的投影分析得出延安产业结构优化具体需要改进的方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循环经济的延安产业结构优化的途径,主要分为基于循环经济的延安生态农业的构建、基于循环经济的延安新型工业系统的构建以及基于循环经济的延安第叁产业系统的构建叁个方面。最后,论文给出了延安以循环经济为指导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五点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1]. 延安城市废水再生回用的研究[D]. 沙琪.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1

[2]. 绿色住区综合评价的研究[D]. 刘启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4

[3]. 支撑西北干旱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模拟研究[D]. 丁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

[4]. 绿色住区水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D]. 熊家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1

[5]. 中水回用技术在陕北地区农村给排水建设中的应用研究[D]. 沙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

[6]. 贵阳市城市水环境规划与污水资源化研究[D]. 雷阵. 天津大学. 2006

[7]. 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水质确定方法的试验研究[D]. 王卿卿.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8

[8]. 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与城市化耦合研究[D]. 雷敏. 西北大学. 2008

[9]. 延安黄土高原沟谷川道地区排水特征及设计优化研究[D]. 张志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8

[10]. 基于循环经济的延安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 胡宝剑. 西安理工大学. 2010

标签:;  ;  ;  ;  ;  ;  ;  ;  ;  ;  ;  ;  ;  

延安城市废水再生回用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