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育;教学策略
与其他学科不同,小学语文教材中涉及了多种多样的文章,这些文章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感情,需要学生去挖掘、体会和应用。这就要求小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情感,以此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当然,学生具备良好的情感,还能够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由此可见,情感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实施的一种教学策略,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探究多样、新兴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使学生能够发现美、了解美、拥有美,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在小学语文中融入情感教育的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
情境教学法是当下一种新兴的教学法,这种教学法能够带给学生丰富的体验。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实施情感教育时,应该注重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能够融入到具体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情感。
如,在教授《山行》这首古诗时,我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了一段视频,视频以生动的画面,向学生展示了深秋里山林的景色,学生能够认真的进行视频的观看,被视频中的情境吸引。视频播放完后,我发现学生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都纷纷表示感悟到了大自然的美好,从而激发了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再比如,在教授《秋天的雨》这篇文章时,我会向学生播放与之相关的音乐,让学生边听音乐边进行本篇文章的阅读,音乐委婉动听,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到文章所创设的情境中,体会文章中关于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从而自身也产生浓浓的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该注重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能够在情境中激发情感,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语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深挖教材内容,使学生体味情感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涉及的情感丰富,小学语文教师在实施情感教学时,应该引导学生深挖教材内容,让学生感受教材所展现的情感,使学生因此能够受到感染,将文章中良好的情感渗透进自己的脑海中。
如,在教授《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时,我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会首先向学生展示与圆明园相关的历史资料,让学生了解圆明园被毁灭前的壮观辉煌,使学生明确圆明园被毁灭后的凄凉。当然,我还会向学生展示与本篇文章相关的历史背景,使学生了解圆明园被毁灭的原因。在向学生讲述完基本的内容后,我便会对学生进行本篇文章内容的教学。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会逐字逐句的向学生解析这篇文章,也会边向学生展示图片边对学生进行文章地讲解,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圆明园的了解。当然,我还会引导学生将前半部分的文章与后半部分的进行一定的对比。我认为通过文章的深入解析,学生心中能够激起痛心、仇恨之情,产生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自身的民族使命感。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该带领学生深入了解教材,使学生能够体味文章中的情感,让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三观。
三、注重朗读训练,促进情感领悟
朗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方式,对激起学生的情感有良好的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该注重朗读训练,促进学生的情感感悟。
如,在教授《少年中国说(节选)》这篇文章时,我便会注重对学生的朗读训练。我会对学生进行示范朗读,使学生能够了解我在朗读的过程中所使用的语气和停顿的方式。在我朗读完后,我便会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的朗读,使学生能够模仿我的朗读方式而朗读。在学生朗读完后,我会挑几名学生,听一听他们的朗读效果,然后对他们的朗读提出合理性的建议。最后,我会引导学生进行整体性朗读,让学生通过整体性的朗读更好地掌握朗读的方式。通过重复性和有感情的朗读,学生逐渐地了解了文章所展现的关于作者对中国少年的热爱和期望,振奋了学生的精神,使学生能够积极进取,更好地进行文化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养成了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总之,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注重朗读训练,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领悟情感,让学生获得更好地发展。
综上,小学生处在发展阶段,需要接受多方面的教育,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承担起教师的职责,在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教学的同时,将情感教育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为学生以后的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丹.分析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求知导刊,2014(06).
[2]张群.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6(09).
论文作者:刘西雁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5
标签:学生论文; 情感论文; 圆明园论文; 小学论文; 语文教师论文; 情境论文; 文章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