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发展战略与农业发展资金的运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现代农业论文,发展战略论文,农业发展论文,资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迈向21世纪的过程中,农业不仅面临着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而且也面临着改造传统农业,建设现代农业的艰巨任务。从经济角度分析,一方面,我国农业仍然保持着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农民仍然使用各种传统的生产要素,生产方式未有大的变动,还是使用以人畜为主要动力的手工工具,以生产经验为主的传统技术,以小面积经营为特点,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在有限的耕地上,大多数农户仍处于半自给状态,农业产出成本高,基本维持简单的再生产。另一方面,农业现代化的某些要素已逐步出现,并在不断增长,农业生产的商品率也在逐步提高,农业走向现代化的趋势已经形成。根据这一形势,农业发展资金的积累和统筹,应当立足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立足于粗放型农业向集约型的转变,立足于小型分散的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的方向转变。这些转变必须确立一种农业投入的新视野、新理念、新方式。
现代农业是以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武装起来的农业,它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趋势,是伴随着工业化的出现而开始,随着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导入而发展的。具体地说:
——现代农业是优质高效农业。农业生产将不再单纯地追求数量,而是要讲质量、讲效益,向高产优质并重、提高效益的方向发展,使产品结构优良化,食物种类高档化,产品优质化。
——现代农业是以市场为取向的农业。农业生产必须遵循价值规律,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核心,规模经营,适度集中,并把农产品放开,逐步地推向市场。
——现代农业是科技发达的农业。现代农业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来武装起来的新型产业,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表现出较高的科技含量。
——现代农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农业。通过合理开发和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可以不断提高生态和自然界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效率,进而获得最好的生态效果,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现代农业是注重外向开拓的农业。现代农业既瞄准国内市场,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农产品需求,又研究外国居民消费心理,注重外贸出口,将更多的名特优新农副产品打入国际市场。
发展现代农业是一个长期过程,是我们始终不渝的追求目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不仅仅是一个现代生产要素引入或技术进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要素优化配置的过程,或制度创新的过程。农业资金的运筹要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特点和要求,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进程。从宏观角度来看,必须着重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一、农业资金运筹要与农业产业政策目标相一致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国家用于农业的资金十分有限,其他各投资主体对农业的投入也远远不能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就是在有限的资金总量中,由于资金投入的盲目性、分散性和随意性,农业资金的功能仅仅停留在维持简单再生产或常规农业上,难以实现农业的升级换代,难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因此,要实现农业资金在促进农业发展中的更大作用,就应当把农业资金的运筹与农业产业政策有机地结合起来。纵观世界农业的发展历史,尽管不同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社会经济制度、生产方式、资源禀赋、经济发展进程以及财政预算制度千差万别,投资主体、投资机制也不尽相同,但对农业的投资一般都包括公益性投资和经营性投资两部分,政府投资的重点在公益性投资项目,而效益性投资多由独立的经营主体来承担。过去我们把政府有限的资金分散于公益性投资和效益性投资两个部分,一方面使公益性投资严重不足,影响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和农业发展的后劲,弱化了政府对市场宏观调整的职能;另一方面,效益性投资项目在缺乏有市场开拓能力的法人经营主体的情况下,资金周转困难,经营管理不善,经济效益低下,限制了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农业资金的投入应进一步界定不同投资主体的投资方向。大型农田水利工程及其它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属公益性农业,应以国家投资和引导农村集体、农户投工投劳为主,而种、养、加、运、销以及相关领域则属于经营性农业,完全可以鼓励企业和农民投资,进行开发。
二、农业资金运筹要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相同步
近些年来我国有些地区已在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农业产业化的探索和进程。农业产业化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共同利益为纽带,对该地区的农业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密切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机制,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配置,使农业成为具有自我积累、自我调节、自我发展机能并能够同其它产业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强质产业。农业产业化这一概念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也是从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它的发展将促进农业发展资金的有效积累和高效投入。
(一)农业产业化有利于吸引更广泛的资金投入。过去人们把农业视为弱质产业,这有很大的片面性。弱质不在于产业本身,而很大程度弱在体制上。我国现行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和产业组织方式,主要是由亿万农户作为“第一车间”与政府各部门利益分割的“后续车间”共同组成,缺乏具有法人地位和保障、支撑作用的中间经济载体,农户分散、小规模的经营,无法有效地与瞬息万变的大市场对接,无法形成整体规模效益和进行生产环节的利益互补。随着农产品价格水平的提高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正成长为国民经济五大物质部门(农、工、商、建、运)中成本利润率最高的产业,由1978年的-5.16%提高到90 年代初期的60%左右,高于“五业”平均值的一倍,这种迹象显示,农业产业对资金的投入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从“三九”企业集团总裁赵新先曾联合23位全国人大代表在八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组织实施“神农计划”的建议,到云南玉溪烟厂、三九神农公司等一批大型工商企业进入农业领域的实践,表明了农业产业化对优化资源配置、吸引农业外的资金具有巨大的潜力。
(二)农业产业化可以减少农业资金的流失,增加农业的外部投入。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进程中,一方面由于在企业和农户结成的经济共同体收入流的分割中,农民较之原来的生产经营可以获得来源于加工增殖的更多收入,从而提高了农业的比较经济收入,强化了农民对农业投入的诱因;另一方面,企业为了能够稳定地获得所需原料,也会投入一定的资金,兴建自己的原料生产基地。这就从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农业投资长期不足对农业现代化的束缚。
(三)农业产业化有利于提高农业资金的使用效果。“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的生长点,是联系农民和市场的桥梁,具有引导生产、深化加工、搞好服务的综合功能。这些龙头企业作为一批新型的农业法人主体,内联千家万户,外接国际市场,有较强的市场开拓能力、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和自律性。
(四)要建立农业产业化的资金支撑体系。我国的农业产业化发端于70年代,80年代中期,随着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和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广大农村创建了一批贸工农、产供销一体化的实体,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一些地方以改革农业产业组织方式、资源配套方式、农业产业经营方式为突破口,提出了确立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化布局,依靠龙头企业,发展规模经营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农业产业化已经成为实现农业“两个转变”的根本性措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除了吸引外来资本向农业产业流动,也要提高对农业产业化的认识,从政策上引导农户、集体,尤其是银行与工商界的资金投入,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外资。1993—1995年,国外在中国的直接投资近1000亿美元,占全球直接投资的15%左右,占国外资本对亚洲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的58%。农业也吸引了一定数量的投资,目前有10家中外农业合资企业进入中国外商投资500强企业的行列。但是,从总体上看, 中国农业尚未成为国外资本投资的热点,尚有大量的潜力可挖,要挑选好的农业项目推荐给国际金融界和企业界,形成“中国农业概念”。
三、农业资金运筹要与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相结合
正如我们把农业问题放到整个国民经济的系统中加以考察一样,农业的积累与投入问题也应当放到国民经济的总体结构中去探讨。分析四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工农业产值的比重已从1949年的3:7转变为1990年的7.6∶2.4,工业发展没有为农业劳动者提供相应的就业机会,城乡人口的比例和工农业劳动者就业的比例仍然停留在2:8的水平。大量劳动力滞留在农村,造成了长期以来农村“一多三低”的现象,即剩余劳动力多、农业生产率低、农产品商品率低、农业纯收入低,这就直接影响到农业的积累与投入。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生产的专业化和社会化必不可少,而专业化和社会化生产又必须有非农产业为之服务。有许多国家这一任务是由城市来完成的,我国的现阶段经济属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城市对农村的辐射能力十分有限,依托城市吸纳农村劳动力,提供农业发展资金和周密及时的服务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解决农业发展资金还需要通过小城镇的建设和非农产业的发展,这也是解决农业资金投入的广阔领域。
(一)强化农业综合开发,延长产业链,发展非农产业。当前,广大农村正处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阶段,农村非农产业发育迟缓。要改变这种状况,一般还是要从农业上开始。没有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农村的整个产业链条无法延伸,封闭的格局也难以突破。因而,农业发展的出路首先在于加速农业综合开发的步伐,发展高优农业,走产业化的道路,带动非农产业的发展,使有限的资源创造出更多的财富,提高农业自身的积累能力。
(二)依托劳务输出,增加外部输入,发展区域经济。劳务输出,输出的是劳动力,换回来的输入是资金、技术、信息。现在,全国流动人口近1亿人,福建省流动人口300万,这些流动人口大部分来自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根据福建省莆田县忠门镇的调查,1995 年该镇有劳动力6.5万个,输出劳动力4.5万个,占农村劳动力的69%, 返回本地的资金就达2.25亿元。这些返回的资金不仅用于兴办企业,而且也有相当比例的资金返回到农业生产之中。
(三)鼓励和支持乡镇企业的发展,增加经济总量。乡镇企业包括乡镇办、村办、联户办、个体办四个部分。目前,乡镇企业的就业人数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一半,占农民净增收入的四分之一以上。1996年,福建省乡镇企业用于支持农业各项建设的资金达2.12亿元,可以预见到,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乡镇企业的发展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渠道,也是向农业提供发展资金的一种方式。
四、农业资金运筹要与提高农业科技含量相协调
当今,我国农业发展正面临着人口增多、土地资源减少、能源紧张、环境恶化等压力。在这种情况下,要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保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只有依靠科技进步。科技进步的意义在于能有效地打破因资源供给缺少弹性给经济增长带来的限制,促进投入效率的提高,尤其是稀缺性要素生产力的提高,从而在不增加投入的前提下,大大扩展生产可能性边界,实现经济增长。根据我国资源禀赋的特点,为实现更多的潜在利益,我国农业现代化技术的选择应该走以生物技术为主,提高单位土地产出率的技术选择。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要把传统精细农作技术与现代科学技术有机结合起来,以推广和普及现代常规农业技术为主。如重点推广应用农作物模式栽培、地膜覆盖、间套种、优化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优化配方饲养、淡水产品精密养殖及鲜活农产品保鲜、加工、储藏、运输等技术,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实现农业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提高农业的附加值,加快农业资金积累。许多经济学家在计算农业科研和推广对投资的收益率得出的结论认为,在农业科研方面,每投资1美元大概可以取得30—50 美元的收益。
为了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技术变革,有关投资政策要作出必要的调整。一是政府必须保证一定的农业科研投资水平,以改善农业科研条件。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资料表明,80年代中期, 世界各国农业科研经费平均占农业总产值的1%,其中发达国家为2%,发展中国家为0.5—0.6%。而同期我国的农业科研投资仅占农业总产值的0.25%左右。今后政府应强化对农业研究的投入强度,特别是要把近期政府对农业科研予以重点投资的做法,通过制度化的方式稳定下来,以增强农业科研的供给能力。二是要改变资金的分配方式,提高农业科研的投入效率。美国等高效的农业科研体系的运作证明,科研资金全部分配到研究项目层次是富有效率的;而我国“七五”期间平均78.9%的农业科研资金间接投向研究单位,造成了科研投入的低效益。三是要形成农业科研的多元投资主体。除了国家财政投资以外,今后重点应该调动企业投入的积极性。环观世界上研究的投入中,企业投入超过50%的有3 个国家,日本企业占研究开发投入的80%,德国企业占67%,美国企业占53%,其它发达国家企业的研究投入也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