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信息化建设理论研究透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研究论文,信息化建设论文,当前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对信息化涵义的理解和认识
对信息化涵义的理解和认识涉及到对信息化概念体系的界定,为理论学者们首当思考和解决的问题。由于认识过程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实践和升华的过程,信息化概念涵义和概念体系的形成将会不断地丰富,不同学者站在不同角度以及处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理解和阐释:
1.1 从信息的收集、加工、传递角度界定信息化概念体系
认为信息在收集、加工、传递、积累、利用整体上作为一种资源的质和量,比其他资源(指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的作用相对增大,表现为经济生活的形态变化、社会结构的变动、产业结构的变动。以日本学者成泽广行为代表的观点,重点强调了信息处理过程以及对社会形态结构变化的作用,作为信息要素的信息技术未作突出。
1.2 强调技术特征表现
指出信息化是计算机技术现代化、通讯技术现代化和网络技术现代化。
1.3 强调对经济和社会的促动过程
认为信息化是每个经济领域和绝大多数社会行为领域中广泛、有效地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即信息网络和智能工具),从而全面地、极大地扩展和提高社会生产率,管理、教育和创新效率以及生活质量。信息化可以理解为一个过程,是在社会和经济活动中普遍采用信息技术,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而创造的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步上升,直到占主导地位的过程。
1.4 强调要素的构成
认为实现信息化就是构筑和不断完善包括“六要素”在内的国家信息化体系,即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建设国家信息网络,推进信息技术和产业,培育信息化人才,制定和完善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信息化就是在信息基础结构上综合各种要素所展开的应用过程。
一般认为信息化是指:在人类社会活动中通过普遍地采用信息技术,更加充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过程。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我国信息化在内涵上要更加广泛,涉及到更多的因素,在结构上要更加充分地重视其整体性和渐进性过程,并且在信息网络建设上要特别强调信息资源开发和应用,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化概念模型。
2对信息化建设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对信息化建设现状的调查和分析主要限定在国情与国力两个方面,关系到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力度。其目的在于让信息化建设服从于国情与国力,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讲求实效,避免不顾条件,不尊重科学,一哄而起。信息理论研究的成效突出表现在于:
2.1 摸清了家底
我国是在工业化进程中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国情是:国家大,人口多,土地少,资源缺,农业工业还没有实现现代化,科学技术的总体水平还不高,教育还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从信息化建设的程度来看,我国还是一个低水平的国家。衡量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标志,通常可以粗略地认为,若一个国家的信息业产值超过国民生产总值(GNP)的一半,从事信息和知识教育工作人数超过其总就业人数的一半,则认为这个国家已进入信息化社会。调查分析表明,对我国而言,这二项指标在1982年有人测算过,分别为15%和8.8%。近年来由于我国信息业发展速度加快,前一项指标由15%上升到20%,但仍然与实现信息化的目标有相当大的距离,其具体表现为:(1)国家现有经济比较薄弱,财力不足,各项事业的发展都需要资金,信息化需要巨额投资,难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2)信息技术及产业正在成长过程中,支撑信息化所需的关键技术及装备尚有相当缺口,我国幼稚的信息产业承受着跨国公司的强大冲击;(3)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尚未理顺,部门分割、行业垄断、无序竞争仍然大量存在,在实施统筹规划、有效地协调上存在阻力;(4)全球信息化网络的延伸,国际良莠信息传播,处于这种利弊兼有的格局中如何确保国家主权、信息安全和民族文化面临考验;(5)全民的文化素质、信息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亟待提高,国家建设的各类人才稀缺,不能适应信息的发展要求;(6)社会信息环境问题日益复杂,而信息环境的滞后已妨碍了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2.2 确定了优势
调查分析表明,尽管我国的经济基础还很薄弱,信息化程度还比较低,但也具有一定的优势。从权威部门公布的数据表明,突出表现在:(1)信息基础。“七五”、“八五”期间,电子、邮电、广电等行业迅速发展,为国家全面推进信息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八五”期间电子工业总产值平均年增28%;计算机通讯设备年均增长率分别为50%和35%。(2)信息化工程。国家信息重大工程和各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金桥工程已经确定,金桥网络已开始运行,金卡工程已开始试点,已有部分省市实现了跨行联网运行,金关、金税工程也开始实施并逐步投入运行。(3)信息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以及信息应用系统的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电子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控制、计算机辅助管理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已相当普遍,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资金投入产出平均1∶5,获得相当可观的效益。(4)信息化人才。所有高校都把计算机课作为必修课,已有计算机、通讯、无线电、微电子等学科和专业博士点175个,硕士点 近730个,每年培养博士生300余名,硕士生4100余名,本科生近4万名,信息类专科毕业生5万5千名。信息化人才队伍的迅速壮大,形成了一支具有相当规模的从事专业科研开发、生产制造和应用服务的人才队伍。(5)信息化机构。1993年12月国务院批准了成立由24个部委局共同参加组成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1996年5月又在此基础上正式成立了国务院信息化领导小组,1998年3月国务院重大机构改革决定成立国家信息产业部。这是把推进社会信息化工作提高到国家重大战略决策高度的标志。
3对信息化建设任务的重点梳理
国家信息化建设的任务和要求是多方面的,因为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不同时代、不同阶段、不同领域对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不同,任务也就不同。信息理论在目前研究的方式主要表现在:
3.1 宏观整合
宏观整合也可称之宏观控制,要求从总体上把握信息化建设的总任务和总目标。国家新时期信息化建设的总目标和总要求是:全面贯彻执行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信息化的重要指示,认真贯彻信息化建设的“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24字指导方针。1997年4月,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确定了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总任务,即大力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和管理,以信息化建设带动信息产业的发展,加快已经启动的“金企工程”的建设,加快国民经济总体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加快发展当前经济和社会的信息服务业,积极促进科技、教育领域的信息化,研究制定必要的政策法规和标准。关于我国如何搞信息化的共识,可以归结为广泛应用现代电子技术,深入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为了两大任务的顺利完成,必须建设好信息化的三个基础:信息通路建设、发展信息设备制造业、搞好信息人才培养。
3.2 微观分析
微观分析信息化建设的任务是和信息化发展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信息化的发展是一个由初级向高级不断完善的过程,其中有产业信息化、经济信息化、社会信息化几个阶段。产业信息化是信息化初级阶段,它是指在各个部门内,通过采用信息技术和开发信息资源而提高劳动生产力的过程。表现为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产品知识密集化和经营管理计算机化。经济信息化是在产业信息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通过对整个社会主要生产力系统实施自动化控制,在国民经济中实现信息化的过程。表现为信息经济所创造的价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逐步上升到占主导地位。社会信息化是信息化的高级阶段,它是指在人类工作、消费、教育、医疗、家庭生活、文化娱乐等一切社会活动领域里全面实现信息化。表现为,信息成为社会活动的战略资源和重要财富,信息技术成为促进社会进步的主导技术,信息人员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中坚力量。由此可见产业信息化、经济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是一个内涵不断丰富、外延更加宽泛的演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信息化建设对策的微观表现形式多指各种关系的处理,即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公用网与专用网的关系;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的关系;信息传输网络建设经营与服务的关系;政府信息管理、企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用户的关系;信息公开与信息保护的关系;信息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关系;国内信息市场开放与民族信息产业的保护关系;国际信息合作与国际信息主权的关系。
4对信息化政策研究范畴的确立
信息化政策研究的范畴和内容十分广泛,涉及信息生产和应用的各个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以及对信息资源价值认识的加深,国家信息政策研究的范围正逐步地扩大,并与国家的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紧密相连。已从对有关信息的生产、处理、存贮、传递等单纯问题的研究扩大到有关主权问题、国家安全问题、信息经济学等方面,而且范围还在不断扩大。但如果对这些信息政策理论研究成就进行纵向分析,并采用横向比较方法予以归纳,主要体现为几个板块:
4.1 信息政策的背景研究
信息政策是一个国家或组织在某段时间内为处理信息和信息产业中出现的各种矛盾而制定的具有一定强制性规定的总和,其目的是通过保证信息和信息技术,在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广泛扩散来增进总体效益。通过对信息政策的颁布背景分析,了解信息政策产生的动力机制以及调控原理,为进一步完善国家的信息政策和落实有关贯彻执行的措施,提供理论和实践的依据。
4.2 信息政策比较研究
比较研究的方式信息理论界贯用双向式,即横向与纵向的分析研究方式。横向比较研究多限于不同国家和地区间信息政策的比较。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以及现代信息管理日趋成熟,国家信息政策日渐兴起,虽然有关国家的信息政策背景与发展趋势在全球有共同之处,但各国的国情和政策选择各不相同。进行国别间信息政策的比较,不但有助于拓宽新的视野,而且有助于克服孤立狭隘地研究本国或局部地区信息政策的不良倾向。比较的对象主要趋向于:信息政策的环境。信息政策的环境主要是指制定信息政策所必需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其中需要特别加以研究的是信息政策的信息环境,包括信息、人、信息技术等与信息政策直接相关的诸要素。信息政策的目标。不同国家信息政策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政策目标的不同,明确政策目标是运用政策物质手段、评估政策效果等多项工作必不可少的前提。管理体制与组织形式。管理体制与组织形式是保证信息、信息技术在社会经济、文化、科技领域中广泛扩散和增进总体效益的有效形式。不同国家在信息系统的管理体制上侧重点不同,各有利弊,但加强对信息活动的组织和协调是各国信息组织的共同目的。
纵向比较多限于对同一国家或地区信息政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各种要素的组成及相互关系进行比较分析。其中也包括信息政策的背景研究。但主要研究领域多集中在不同时期国家对信息产业的总体规划、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比重和地位、信息产业的发展目标以及具体学科领域中的某些规划和纲要。
4.3 信息政策的类型研究
对于不同信息政策的类型研究,目的在于健全和充实信息政策体系。我国正处在必须加快发展信息事业的关键阶段,既有发展中的困难,又有难得的机遇。结合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具体情况,确定国家信息政策研究的重点并开展研究工作,被认为是当务之急。从现有的研究成果分布可以浓缩在几个领域:(1)科技信息政策领域。理论研究成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
面:一是对科技信息政策的范畴和内容达成共识,即包括宏观政策和微观政策;二是对经济、政治、文化、技术、管理等影响信息政策的环境进行了研究,认识到“信息人”在制定信息政策和执行中的关键作用,认识到信息政策是一个综合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2)社科信息政策。社科信息政策主要研究重点是信息政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应用性、权威性问题。(3)信息产业政策领域。它是信息政策的核心区域,主要包括信息市场、信息服务、信息技术、信息人才培养等政策。(4)经济信息政策。其主要突出在政策制定系统的改进,逆境中经济信息政策的制定,经济信息系统的整体效应等问题。(5)国际信息政策。国际信息政策主要涉及大众传媒和通讯问题、隐私权和数据保密问题、跨国数据流(TDF)问题。总体上研究方向偏重于五个主要领域方面,但信息政策作为指导国家信息事业建设的文件,只是信息管理的初级形式,信息管理的高级形式是信息法规。信息政策不等于信息法规,而信息事业得以稳定健康地发展又仰仗于信息法规,因此,信息政策法律法规的研究是一个有待进一步开辟的领域。
综上所述,信息化建设理论研究取得了可喜成绩,为推进和加快信息化建设的实践奠定了舆论基础。但在信息化理论研究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研究内容比较分散,重大理论课题突出不明显、权威性较差,理论体系不完善;其次是研究方法宏观上考察多于微观分析,定性目标性阐释多于定量的具体措施。因此,为克服上述不足,理论工作者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任务也非常艰巨。这就要求,信息化建设理论研究要增强针对性,密切联系实际,紧紧围绕信息化建设的六大要素一个体系,确立研究的中心内容,尊重信息事业的发展规律,探索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同时也适应全球发展趋势的国家信息化理论体系。
标签:信息技术的发展论文; 企业信息化建设论文; 信息化规划论文; 信息化管理论文; 信息化时代论文; 信息化农业论文; 信息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