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线路中的应用论文_高虎元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线路中的应用论文_高虎元

(国网山西晋城供电公司 山西省晋城市 048000)

摘要:电力系统作为重要的能源调度中心,它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着国家经济发展。在电力工程中加强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成为了电力系统趋势和必然选择,通过电力电气自动化技术对其进行改造,也是电力系统高效运行的重要方式。本文从电气自动化概述、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具体应用、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不足及改进策略以及电气自动化的未来前景等方面对电力电气自动化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进行剖析。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配电线路;应用

1 电气自动化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优势

1.1在系统维护方面表现出优势

在传统的电力系统中,不仅电力系统工作比较麻烦,最重要的是整个系统的维护也具有一定的困难。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到电力系统的维护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网络信息技术,网络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进行信息处理,对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从而及时发现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着各种风险和故障潜在危险因素,可以大大提高电力系统维护的灵活性和便捷性。

1.2具有较高的可控性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电力系统的工作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部分,由于我国工业的不断发展,电力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因此,为了不断提高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对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程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力系统无论是在输电还是发电的过程中,如果使用电力自动化技术,都可以实现各种操作的自动化程度,从而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管理,通过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就可以对电力系统的各个工作环节进行管理。因此,在电力系统中充分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可控性较高。

2 电力电气自动化的概述

2.1电力电气自动化的运用意义

2.1.1不管是电力工程,还是自动化本身技术,将电气自动化渗透在电力系统中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其主要表现在:推动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上。它本身属于高科技的范畴,在电力应用中,以电力设施与技术更新为主,当然也能带动电力工程信息化水平,特别是电力设施权限上;具体如:电气设施模糊化,同时运用范围日渐加宽也极大的推动了电气自动化技术水平的提高。

2.1.2将电气自动化技术运用在电力工程中,能够有效提高管理效率。为了满足电气自动化应用要求,电力设施与技术管理都需要不断调整。同时,电气自动化和计算机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相关设施维护时,只要经过计算机就能达到要求;然后再由工作人员结合数据信息,利用计算机运行以达到对相关设备运行的维护,同时这也是控制工作人员工作强度的有效方式。

3 影响电力工程运行的主要因素

影响电力工程运行的因素主要有

3.1自然因素。其因素主指在电力系统运行中,输配线路必须已多个的地区和自然环境中穿插,而其地区的气候环境与天气变幻都能对电网的基础设施存在一定程度的干扰和损害,例如线路老化等方面。如此就会导致电力输配线路运行造成巨大干扰,更甚者会发生漏电、断电的情况,影响社会安定性。

3.2人为因素。人为因素在电力工程的運行影响作用中重点显示在管理不完善这方面。也就是在电能的管理中,管理人员没使用任何与时的科学管理方式对电力系统实施有效管理,管理意识比较薄弱或偏离强化,在电力工程运行管理中无任何责任感,如此就极易导致电力安全问题的发生。

3.3技术设备因素。电力能源的输送,配置和管理过程中,因为电力工程人员的实践经验参差不齐,高尖综合型技术缺少,而且,电力输配网线和设备自身的质量、功能局限性,通常就会造成电力能源输配问题。

4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设计原则

目前,大多数电力系统已经带有自动保护装置,故在设备选型时,通常会优先选择自动化综合系统,其选型接线方式比较简单,结合继电保护就能实现自动化设备的有效应用。从总体來看,电气自动化技术必须遵循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4.1电气自动化控制设施的连线形式必须结合原有的系统设计,即使使用的是监测系统也必须添加设备数量与种类,并且在图纸设计中详细说明,以保障设备连接的精确性。

4.2在计算机远程开关中,必须使用远程闭闸、开闸智能开关,以确保远程操作中的自动化控制顺利实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3利用计算机实现开关监控,在接点打开的情况下,将其纳入监控体系。如果是低压开关,必须设置辅助接点。

4.4在设置与安装继电保护设施时,必须整合综合电气与配电线路保护技术。

5 分析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生产运行电力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现阶段,在电力企业生产、运行过程当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且随着目前智能化技术水平渐渐提升,现代技术在其中的有效应用,不仅能促进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发展,还能对各种各样的数据信息做相应地分析、反馈、处理以及收集等,进一步实现电力系统生产运行的自动化,从而大大地提升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以及不断优化电流工程产业结构。此次研究主要对生产运行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具体应用作如下分析,具体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5.1仿真技术的应用

在现代技术快速发展的推动下,电气自动化技术得到较好地发展。在此种发展环境下,自动化仿真技术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中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且在生产运行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例如,电气企业在构建混合式的仿真环境实验室的过程中,经仿真系统进行多次模式生产运行电力系统在各种环境下的运行状况,能够为之后的科学研究提供更加准确地仿真试验资料数据。而且,还能与各种控制装置经试验后形成以一个闭环的系统,以便测试新装置,这样能够大大提升生产运行电力系统中,相关人员测试新装置性能的准确性及有效性,从而更好地保护输电系统在试验过程不会受到影响。

5.2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电力企业对电气自动化水平的要求不断提升,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领域会不断扩大,且渐渐发展成未来电气控制发展的一个趋势。

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电力系统中,可以简化电气自动化控制的过程,降低操作难度,工作人员只需要在办公室操作电脑就可以实现电气自动化的控制。引入人工智能技术之后,还可以实现对电气自动化操作的远程控制,并且使整个操作过程更加简化。另外,在设备的运行过程中,如果科研人员遇到了难题,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可以借助计算机设备对各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更好的对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出现故障的时候也能够自动寻找解决方法。另外,在传统的电力系统中,如果系统发生了故障,对故障的处理非常麻烦,需要采用分层排除人工的处理方式进行处理,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任务量非常大,并且最终处理的效果也往往不理想。而在电力系统中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就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故障的高效处理和排查,可以自动判断,从而根据故障产生的原因给出故障的准确处理方案,不仅仅是对故障的排查,同时也能实现对故障的有效处理。因此,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电力系统中,可以实现对系统故障的自动处理,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故障处理的有效方案。

5.3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在生产运行电力系统中,技术的快速发展可较好地促进电力系统技术的一体化、自动化发展,从而使配电模型、系统软件等有关应用技术的不断改进及创新,进一步提升整个系统处理数据信息的能力。并且,自动化技术于电力系统运行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应用,属于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其自动化运行所涉及的区域非常广,且操作起来较为繁琐,需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方进行各项操作。

结语

随着电力系统的深入发展和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电气自动化技术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在具有活力的高科技领域中应用比较广的技术。

参考文献

[1]朱庆锋.浅谈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J].门窗,2015(2):75~76.

[2]周黎明.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31):49~50.

[3]宋鋆,王月月.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化建筑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0(10):230.

[4]郝奇峰.简析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现状与新技术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0(18):1517.

[5]马波,高建川,张虎鹏,等.机械设备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研究[J].科技展望,2016,26(9):114.

[6]侯碧菲.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潜在发展空间与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40(19):104.

论文作者:高虎元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7

标签:;  ;  ;  ;  ;  ;  ;  ;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线路中的应用论文_高虎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