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浸入式游戏教学案例举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英语论文,教学案例论文,游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作为一门语言教学,英语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和人文素养,具有不同于其他课程教学的特点。因此,结合英语学科特点和学生年龄特点,教师不仅要通过游戏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更要有效地通过游戏活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思维,使教与学有机相融、和谐统一。
英语浸入式游戏(Immerging-in-Games)是当前国内外兴起的建构主义教学理念下的一种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在英语课堂上针对具体教学目标,结合特定教学内容,遵循一定的游戏规则,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采用形象生动的直观教具,以句型操练和口语交际为依托,将枯燥的语言现象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的、生动有趣的游戏内容。这一教学模式使游戏与语言法则相融、与英语课堂相契合,让学生在愉快的体验中学习语言。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能减轻学习负担,寓教于乐,使英语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向往的天地。
为了更好地将浸入式游戏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机融合,笔者摘选了两位教师对同一课的不同上法,对他们的教学处理进行比较和说明。
【案例】
课题:Where is my schoolbag?
教学目标:要求学生通过反复操练,学会询问物品的位置,掌握基本句型“Where is/are...”,及其回答“It is/Fhey are...”,能熟练运用“on,in,under”三个方位词。
教学重点、难点:“on,in,under”用法,基本句式“Where is...? It's...”“Where are...? They are...”的表达,会区分单、复数。
教师A:
(一)教具准备
PPT、实物(学生文具)。
(二)教学过程
1.导入。
(1)教师背着书包进教室,然后将书包卸下放在讲台上,向学生介绍“This is my schoolbag”,语音重点落在新词“schoolbag”,并将其写在黑板上。
(2)提问:“Where is my schoolbag now?”引出介词“on”,板书“on the desk”。导入本课学习内容:三个方位词:on,in,under。
2.用学生的文具,以“开火车”形式,与学生依次进行一对一的对话,操练方位词。
师:Where is your schoolbag?
生:It's in my desk.
师:Where is your pen?
生:It's under the chair.
……
3.请一名学生代替教师的角色,进行学生间的一对一操练。
4.四人小组互相进行方位词操练,然后进行小组表演。
5.教师根据学生“单数”内容掌握情况,适时引入“复数”对话练习。形式仍如上,先由教师引导,接着学生自主练习,最后小组活动。
6.讲解课文相关内容,学习新词、带读对话等,由教师主导完成。
7.整个新课知识点教授完毕后,教师插入了一个游戏:
(1)首先教学生几个常见几何图形的英语名称,如circle(圆)、rectangle(矩形)、square(正方形)、triangle(三角形)等。
(2)示范。教师展示一幅图(见图1),然后一边指上面的字母(或数字),一边向学生解释:Look.This is a circle.E is in the middle of the circle.S is under E.F is in the bottom of the circle.7 is on the right of the circle and 5 is on the left of the circle.What's on the top of the circle? It's M.
图1
(3)教师又重新用其他图形示范一两次,目的是让学生熟悉不同的介词或介词词组。如in,on,under,behind,near,in front of,on the right,on the left等。
(4)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白纸和一支铅笔。教师开始念一段文字,学生则根据所听到的内容画图。之后由学生轮流描述,其他学生画图。画得又快又好者充当描述人。
在这个游戏中,教师将各种方位词综合运用,以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游戏设计比较好,只是有个别单词似乎太难,学生一时无法反应。最后,教师在游戏中结束了本课。
教师B:
(一)教具准备
PPT、实物(an English book,a set of keys,photos,a schoolbag,a pen)。
(二)教学过程
1.游戏导入:教师出示以下寻物启事。
Lost
My blue schoolbag.
My name is Nina.
Please call 13186954785.
课前将书包(schoolbag)藏于第一排某学生课桌下,以“Lost”为线索,通过师生情景对话,引出“school-bag”这一新词,及“where is...?”句型,并使学生对“under”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2.学生找到书包后,教师让学生猜包里有哪些物品,并揭晓。
(1)取出一本英语书(an English book),向全班提问:What's this in English? What color is it?然后,拿出一本英语书放在桌上。板书“on the table”。
(2)取出一串钥匙(a set of keys),将钥匙放在书上,暗示学生:I put the keys“on the book”。
由以上两个例子让学生自己总结出“on”的意思。板书“在……上面”。
(3)取出照片(photos),讲述:“There are three photos in my schoolbag.”板书“in my schoolbag”。然后向学生介绍照片中的人,复习上一单元介绍家庭成员所用的句型“It's...”“This/That is...”“These/Those are...”以及“So,there are three people in my family”(板书“in my family”)。由此,由学生自己总结出“in”的意思。板书“在……里面”。
(4)取出苹果(apples),将4个苹果放在桌上,暗示学生说出“There are four apples on the table”。然后将书放在苹果上,提示学生:苹果在书的下面了。由学生来描述苹果的位置:The apples are“on the table”,and“under the book”。板书“under the book”。
(5)板书小结:on the table/book(在……上面),in my schoolbag/family(在……里面),under the book/desk(在……下面)。
在这一环节,教师运用猜物品游戏,始终辅以趣味性的提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将新内容与原有知识相联系,并及时小结,引导学生积极构建自我知识体系。
3.教师以“a pen”(一支笔)和“a book”(一本书)为例,向学生演示“on,in,under”三个位置关系,然后请学生上讲台拿物品操练,使他们对这三个方位有更深的认识。
4.学生小组合作,对话表演。
(1)单数。
①展现一张关于“pen”和“table”的位置关系图,分为三组:
a.Where is the pen? It's on the table.
b.Where is the pen? It's in the table/drawer.
c.Where is the pen? It's under the table.
②呈现一张物品摆放位置图,让学生小组合作,根据图片中的物品,用“Where is...? It's...”的句式进行对话表演。
(2)复数。
①展现一张关于“keys”和“table”的位置关系图,分为三组:
a.Where are the keys? They're on the table.
b.Where are the keys? They're in the table/drawer.
c.Where are the keys? They're under the table.
②呈现一张物品摆放位置图,让学生完成小组作业,根据图片中的物品,用“Where are...? They're...”的句式进行对话表演。
(3)单、复数综合操练。
5.完成游戏:找朋友。课外补充知识:behind、near、in front of。
(1)以A为学生名字代码,要求学生根据老师指令,如:A is in front of B(B是确定的,报出其名字),集体猜A。
A is behind B.
A is near B.
A is near B and A is behind C.
Who is A? A is in front of B.
……
(2)继续以指令的形式,但不再是集体猜,而是要求当事人A自己举手,其他学生保持安静,不允许提醒,看看是不是所有学生都掌握了这些方位词。随意抽取。
(3)请学生自己来描述其座位关系。用in front of、behind、near说出周围同学的名字,以及他们和自己的位置关系,说得越多越详细越好。
6.教师小结本课知识点,注重对学生知识习得的体系化。
综合比较,两位教师的两堂课有相当大的差异,虽然都使用了游戏教学,目的和作用却不尽相同。
教师A主要是在新课授完后临下课前的一段时间运用游戏,其他时间基本以口授和操练为主,游戏的作用大体为复习巩固。机械的操练使学生有些疲惫。当然,这个游戏的总体设计还是不错的,参与性强,时间把握在10~15分钟,最后在游戏中结束课堂。教师B的整节课主要由几个游戏构成,除了新课呈现部分有必要的讲解和带读外,其他部分基本在游戏中完成,如导入、操练、巩固等,游戏与教学相融,让学生自我探索、自我体会,在错误中发现、体验、提高。
根据这两种操作体现的游戏与教学间的关系,前一种为补充式游戏教学,是当前大部分教师采用的形式。在日常教学中,就有不少教师流露出对“补充式”的认可,他们认为游戏教学即是“在教学中穿插一定的游戏活动”,“是对课堂空闲的调剂或补充”;游戏,只有在公开课才拿出来装扮门面,平时由于精力有限,根本无暇设计游戏,仍以朗读等口头操练为主。可见,当前英语游戏教学存在着颇多理念的误区和实施的盲区。小学英语课堂应当适机采用浸入式游戏教学,即教师B采用的方法。在这种教学方式中,游戏和教学由于理念的升华实现了完美的融合。当然,补充式英语教学并非一无是处,但从小学英语教学的实际出发,浸入式游戏教学更具优越性和适应性。因为小学英语教学处理的语言内容相对特殊,主要是字母、单词、简单的句子以及由简单的句子构成的小对话或小篇章,而针对这每一项语言内容,有着比较丰富的游戏资源,所以,充分地利用这些资源开展浸入式游戏教学,可以大大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