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非国家行为体核扩散,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核扩散论文,国家论文,试析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因核超级大国苏联解体、“9·11”恐怖袭击的发生、2003年巴基斯坦核弹之父卡迪尔·汗全球核走私网络的暴露,非国家行为体核扩散问题凸显,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本文试图分析非国家行为体核扩散的构成及其运作,探讨非国家行为体核扩散对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新挑战。
一
在核扩散领域,核扩散的主体最初主要是主权国家。自20世纪90年代后非国家行为体的核扩散才凸显出来。尽管在1991年苏联解体之前,非国家行为体的核扩散就已存在,但其规模较小且鲜为人知,没有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当时,国际社会主要关注美国、苏联、英国、法国和中国五个核武器国家将核武器、核材料、核设备与核技术向无核武器国家的扩散问题,以及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南非、巴西、阿根廷、伊拉克、利比亚、朝鲜和伊朗等国核武器计划的发展动向。
1991年,核超级大国苏联的解体产生了一个新的核扩散源,它导致非国家行为体核扩散危险的加剧。此前,苏联庞大的核武库、核材料和核技术受到严格的集中控制和管理。苏联解体后,它们随之分散在许多新独立的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境内。如:前苏联的战略核武器曾分布在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等四国。在美俄压力下,白俄罗斯、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三国已将各自领土上的战略核武器运往俄罗斯销毁,并以无核国家身份加入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前苏联的战术核武器曾分布在14个新独立的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境时,它们已将各自领土上的战术核武器运抵俄罗斯。但令人担心的是,这些国家毕竟曾经有过核武器,而且核武器的研制技术不会随着这些武器的运出而消失。此外,如此庞大的核武库,如果管理不严,就有可能出现核武器被隐藏、被盗窃和被买卖的情况。
作为苏联的继承国,俄罗斯拥有大量的核武器用裂变材料。据估计,俄罗斯约有200吨钚和800-1200吨高浓铀。此外,俄罗斯每年还从核武器上卸下约15吨钚和45吨高浓铀。①由于俄政局不稳、经济混乱和管理松懈,这些分布广泛的核材料很难得到严格的监控,从而也就为盗窃和走私核材料提供了可能。不仅如此,前苏联核科学家与核技术人员数量庞大,参加核武器研制的人员曾达10多万之众,其中掌握秘密情报的有1万-1.5万人,而掌握绝密情报的有2000-3000人。②由于俄经济恶化,这些人有不少出于维持生计的考虑而移居国外。
面对苏联解体后前苏联地区所出现的核领域混乱现象,美国等西方国家惊恐不安。为了防止核扩散,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已向俄提供不少资金,以帮助俄销毁其核武器、确保其核武器和核材料的安全、重新安置核科技人员就业等。但是,这些措施未能彻底杜绝非国家行为体核扩散事件的出现。俄一份报告说,俄在1993年破获了11起盗窃铀案件、约900起非法进入核设施案件、约700起在核设施工作的工作人员偷窃秘密文件的案件。③
“9·11”恐怖袭击事件及随后在世界其他地方发生的类似事件表明,如果恐怖分子获取核武器,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使用这些武器。恐怖主义组织没有固定的居民、领土和政权,它们不担心在向强国甚至核武器国家进行核袭击后会遭到无法承受的报复性打击和政权更迭,传统的核威慑对非国家行为体性质的恐怖主义组织无法发挥作用,不能慑止它们使用核武器。有报道说,基地组织在“9·11”之前就试图获取核武器,在“9·11”之后进一步加快了获取核武器的步伐。
在世界核交易市场上,除了存在企图发展核武器的主权国家需求方之外,又出现了非国家行为体需求方。市场的规律是有需求就有供给,需求方的增加有可能刺激供应方的增加。2003年,巴基斯坦核弹之父卡迪尔·汗全球核地下走私网络的曝光证明,越来越多的非国家行为体参与了核扩散,这就进一步加大了恐怖分子获取核武器的可能性,增加了人们对恐怖分子获取和使用核武器危险的担忧。有鉴于此,国际社会特别是美国等西方国家便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防止非国家行为体的核扩散方面,尤其是防止恐怖主义组织获取核武器。
二
从事核扩散的非国家行为体主要包括个人、跨国公司和恐怖主义组织等。非国家行为体的核扩散主要表现在非法生产、出售和购买以及走私、盗窃制造核武器所需的材料、设备和技术。
在核扩散领域,非国家行为体个人主要包括核科学家、核技术人员、核走私分子和商人等。他们为了牟取暴利不惜铤而走险,设法出售和走私核技术、核材料和核设备等。例如,核科学家卡迪尔·汗及其研究室的其他几个核科学家从20世纪80年代到2002年间向伊朗、利比亚和朝鲜出售核技术。居住在南非的前以色列军官阿舍·卡尼(Asher Karni)由于被怀疑向巴基斯坦出口美国的两用技术于2004年1月在美国被捕。
无论是国家行为体还是非国家行为体的核扩散,无一不是通过跨国公司实现的。跨国公司在核扩散中发挥着日益重要和不可或缺的作用。从核扩散的角度看,跨国公司主要包括如下两类:一类是核科学家和商人等为易于买卖核技术、核设备与核材料而建立的跨国公司及公司链;另一类是图谋发展核武器的国家(如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南非、伊拉克和利比亚等)为易于获取核技术、核设备和核材料而建立的跨国公司及采购网。例如,卡迪尔·汗核走私网络利用在马来西亚的斯科米(Scomi)精密工程公司生产离心机部件,利用在欧洲、中东和非洲的网络购买其他部件,利用在迪拜的SMB计算机公司作为幌子公司。阿舍·卡尼利用在美国、南非、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巴基斯坦的公司链转让美国出口控制清单上的核两用物品。伊拉克为获取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有关的技术和部件建立了由200多个幌子公司组成的采购网,其中的一些公司仅被用来交易一次。与伊拉克相同,南非的核武器发展计划也有一个遍及整个世界的供应方网络,例如利博尔德·赫雷尤斯(Leybold Heraeus)在1990年前向伊拉克、巴基斯坦和伊朗供应铀浓缩部件。④
世界上目前存在大量的恐怖主义组织,其中有能力、有意图获取核武器的主要是规模较大、组织较严和财力较丰的本·拉丹领导的基地组织,其他几个恐怖主义组织对核武器也有兴趣。本·拉丹一直称,获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是一项宗教使命。⑤早在1993年,基地组织高级助手就命令基地组织间谍贾马尔·阿迈德·阿尔—法德尔(Jareal Ahmad al Fadl)设法在苏丹购买核武器用高浓铀。1998年,基地组织高级助手马姆杜·马穆德·萨利姆(Mamdouh Mahmud Salim)在德国被捕,他被控在90年代中期试图获取高浓铀。2001年10月,保护俄罗斯核武器的部队司令报告,恐怖主义组织两次在俄罗斯核武器储存地进行探查。俄罗斯官方报纸随后证实了这些事件。⑥基地组织间谍多次企图购买能够制造核武器的被盗核材料。他们一直试图招募核武器科学家。在阿富汗基地组织营地发现的大量下载的有关核武器的资料表明,基地组织仍然渴望获取核能力。⑦
美国核武器专家对基地组织的所有活动进行详细分析后得出结论,组织严密和财力充足的恐怖主义组织如果获取制造核武器所需的核材料,就能造出粗糙的核装置。⑧然而,令人担忧的是,恐怖主义组织所需的核材料分布在世界几十个国家,并非所有的核材料储存场所都可以防止这些材料被偷盗。因此,确保核材料的安全和切断恐怖主义组织获取核材料的途径是防止核恐怖主义最直接和最可靠的手段。
综上所述,在这些从事核扩散的非国家行为体中,恐怖主义组织的核扩散将对国际安全构成重大威胁。基地组织发言人苏莱曼·阿布·盖斯(Sulaiman Abu Ghaith)一直主张,基地组织有权屠杀400万美国人——其中200万儿童,作为美国和以色列给穆斯林带来死亡的报复。⑨据报道,被截获的基地组织信件提到要对美国进行“广岛”式的核攻击。⑩
三
国际核不扩散机制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形成以来,在防止国家行为体获取核武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取得很大成功。核扩散的速度没有以前预想的那么快,核扩散的规模也没有先前预料的那么大。但是,国际核不扩散机制在制止国家行为体核扩散方面也存在着局限性。印度和巴基斯坦在1998年5月、朝鲜在2006年10月分别进行了核武器试验,并自称为核武器国家。以色列拥有核武器更是公开的秘密。伊拉克、利比亚和朝鲜等国在和平利用核能的掩护下秘密发展核武器。国际核不扩散机制仍面临着主权国家核扩散的传统威胁。然而,非国家行为体的核扩散给国际核不扩散机制带来的新挑战更为严峻。
首先,国际核不扩散机制针对的核扩散对象是单一的主权国家行为体而没有包括非国家行为体,尽管近年来采取了弥补这一缺陷的新措施,但是新措施的执行却较为缓慢。在过去几十年里,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着眼于如何防止主权国家进行核扩散。这主要是因为,核武器不同于其他武器,它具有极大的杀伤力和毁灭性,因而受到拥有国的严格管制和高度保密。在这种情况下,任何非国家行为体都很难获取、出售和购买与核武器有关的材料、设备和技术等。由此,人们认定,只有主权国家才有能力和可能进行核扩散。国际核不扩散机制从其基石《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到国际原子能机构保障监督制度和国际核出口控制制度,无一不是防止主权国家行为体的核扩散。然而,自核大国苏联解体后,非国家行为体的核扩散日趋严重,对国际安全的威胁也日益加剧。为应对挑战,国际社会采取了一系列防止非国家行为体核扩散的措施。2004年4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1540号决议,并成立了负责监督这项决议执行的委员会。决议要求所有国家建立有效的国内控制以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其发射工具,以及其相关材料向/从非国家行为体扩散,并把违反这些规定定为犯罪。然而,由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缺少足够的能力和专业技术执行这项决议,许多发达国家力图维持这项决议义务与出口工业利益之间的平衡,1540号决议的执行虽已三年多仍缓慢和无力。
2005年4月,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制止核恐怖主义行为国际公约》。2007年7月,该公约正式生效。它是联合国框架内第13项反恐公约,是第一项旨在打击核恐怖主义罪行的国际公约。公约对核恐怖犯罪行为进行了首次界定。它呼吁各国制定适当的法律框架,宣布与核恐怖主义相关的行为为犯罪行为,并逮捕、起诉和引渡核恐怖主义犯罪分子。它还呼吁就核恐怖主义的调查、起诉和引渡进行国际合作。但是,到目前为止,仍有许多国家尚未签署和批准这项公约,这可能会削弱打击国际核恐怖主义的力度。
其次,国际核不扩散机制参加国对非国家行为体核扩散对国际安全和国家安全的威胁的严重性的认识存在差距,而缩短或消除这一差距是困难的。国际社会普遍认为,非国家行为体的核扩散特别是恐怖主义组织获取核武器对国际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但事实上,就各个国家而言,由于各国遭受恐怖主义威胁的程度不同,各国安全威胁排列的先后顺序不同,它们对这一威胁的重视程度和所做出的反应也不尽相同。
“9·11事件”向世人宣示,恐怖主义组织以残忍的暴力方式开始向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美国发动了攻击和提出了挑战。随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向恐怖主义组织及其庇护国发动了前所未有的反恐战争。美国和恐怖主义组织成为这场战争的生死对手。美国及其盟国尤其是美国由此更成为恐怖主义组织袭击的主要目标。因此,美国及其盟国将非国家行为体的核扩散特别是恐怖主义组织获取核武器及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视为其国家安全最严重的威胁,防止这种威胁就自然而然地成为美国及其盟国国家安全战略的最优先目标和最紧迫任务。美国及其盟国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防止非国家行为体核扩散的新措施。例如,继续执行在前苏联地区的合作以减少威胁;提出并推动集装箱安全倡议、防扩散安全倡议、全球减少威胁倡议和全球打击核恐怖主义倡议;加强前苏联和其他国家边境控制和美国边境安全;推动联合国安理会通过1540号决议等等。一些国家出于国际形象、经济利益和与美关系的考虑也反对恐怖主义,但相对来说,没有美国那么急迫。那些贫穷的、甚至不能给其国民基本安全和生活保障的国家则不可能将其匮乏的资源用于防止非国家行为体的核扩散上。
最后,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缺少全球统一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核安全标准,而制定这样的标准绝非易事。确保核武器及武器用核材料的安全以防被盗是防止非国家行为体核扩散,特别是防止恐怖分子获取核武器的有效方法。传统上,对核武器与核材料的安全保护完全被视为国家自己的义务,国际社会几乎没有发挥作用。《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没有要求缔约国保护其核武器与核材料的安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保障监督制度主要是核查国家是否将核材料、核设施与核技术由和平目的转用于军事目的,而不是核查国家是否保护其核武器与核材料的安全。因此,各国对其核武器与核材料采取了不同的安全保护措施。苏联解体后,美国和西方发达国家出资帮助前苏联地区国家确保其核武器与核材料的安全,并取得一些进展。1987年生效的《核材料实物保护公约》根据国际安全形势的变化获得修订,但修订后的公约仍仅涉及民用核材料,而没有包括军用核材料。国际社会一直没能制定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全球核安全标准。各国的核安全标准参差不齐。由于经济实力和对非国家行为体核扩散威胁的重视程度不同,各国在确保其核武器和核材料安全以免被偷方面采用不同的标准。有的国家的核安全标准较高,而有的国家的核安全标准则较低。正因为如此,盗窃和出售核材料的事件时有发生。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非法走私数据库的报告,在1993-2005年期间,全球共发生16起非法走私核材料高浓铀和钚的事件。(11)鉴于核武器与武器用核材料的高度保密性以及国家之间缺乏足够的信任,制定全球统一的核安全标准是非常困难和需要时间的。
注释:
①Graham T.Allison,Avoiding Nuclear Anarchy:Containing the Threat of Loose Russian Nuclear Weapons and Fissile Material,p.21.
②朱明权:《核扩散:危险与防止》,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5年,第153页。
③Graham T.Allison,Avoiding Nuclear Anarchy:Containing the Threat of Loose Russian Nuclear Weapons and Fissile Material,p.23.
④James A.Russell,"Peering Into the Abyss:Non-State Actors and the 2016 Proliferation Environment," Nonproliferation Review,Vol.13,November 2006.
⑤ "Interview with Bin Laden: 'World's Most Wanted Terrorist' ," ABCNews,January 31,2003,http://more.ahcnews.go.com/sections/world/DailyNews/transcript_binladen1_990110.html.
⑥Matthew Bunn,Anthony Wier,and John P.Holdren,"Controlling Nuclear Warheads and Materials:A Report Card and Action Plan,March 2003," http://www.nti.org/cnwm.
⑦David Albright,Kathryn Buehler,and Holly Higgins,"Bin Laden and the Bomb," Bulletin of Atomic Scientists,January/February 2002; Mike Boecher and Ingrid Arnesen,"Al Qaeda Documents Outline Serious Weapons Program," CNN,January 25,2002,http://www.isis-online.org/publications/terrorism/cnnstory.html.
⑧Matthew Bunn,Anthony Wier,and John P.Holdren,"Controlling Nuclear Warheads and Materials:A Report Card and Action Plan,March 2003," http://www.nti.org/cnwm.
⑨"Al Qaeda and Nuclear Weapons," http ://www.nti.org/e_research/cnwm/threat/demand.asp.
⑩James Risen and Steven Engelberg,"Signs of Change in Terror Goals Went Unheeded," New York Times,October 14,2001.
⑾"Illicit Trafficking and Other Unauthorized Activities involving Nuclear and Radioactive Materials," IAEA ITDB Factsheet for 2005,http://www.iaea.or.at/NewsCenter/Featurea/RadSources/PDF/fact_figures2005.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