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1.4统计学分析以上数据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使用卡方和t检验两组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且分别使用(%)率和均数表示,并对以上涉及的相关资料进行检验,组间数据结果显示为p<0.05,证实统计学意义存在。2.结果2.1皮瓣成功率、游离组织瓣类型股前外侧肌皮瓣满意度为90.00%(18/20),腓骨肌皮瓣满意度为95.00%(19/20),前壁皮瓣满意度为90.00%(18/20)。术后患者愈合效果较优,均可经口进食,其口腔外形、功能等基本恢复,无骨坏死、骨不连、不对称、咬合偏斜、排异、钛板断裂、组织瓣坏死等情况。3.讨论组织瓣修复的优点:皮瓣血管口径变大,外科吻合术中血管为小型,具有较高的吻合成功率,术后易成活,不易出现皮下血栓情况。血管蒂长度为10~15cm,未因血管蒂短小实施静脉移植。腓骨与头颈部呈远离状态,让患者保持仰卧位,将组织瓣进行制备,将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并采取“双组手术”[3]。供区并发症减少,不处于严重状态。手术需先行钛板进行定位,防止出现错位,使手术失败,并对腓骨外踝、腓骨头、腓骨体的位置予以标出,并截取腓骨,使患者咬颌情况恢复正常,使颌间距离、颌面部外形等逐渐恢复正常。将钛板取下,将病变颌骨切除,将已塑形的钛板对残余骨断端进行固定,移植腓骨,使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情况予以满足[4]。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实施三种组织瓣修复,舌癌患者缺损面积为舌体一般以上,将股前外侧皮瓣进行修复。需使用游离前壁皮瓣修复颊癌、口咽癌等缺损面积,上下颌骨缺损患者需对腓骨复合组织瓣进行修复。手术患者其具有丰富的组织瓣临床移植经验,其血管吻合技术过硬,使组织瓣不发生损伤情况,行显微外科技术正规培训,在B超下对吻合情况进行直视。术中对间隔情况进行准确分离,使血管蒂受下颌骨下缘压迫,影响血供情况,进而出现移植失败[5]。术中需采取有效止血,并在受区、原发病灶任何一个细微的出血点,均可造成移植皮瓣失败情况。将血管蒂进行合理摆放,防止在温和后,血管蒂张力扭转或者较大,出现血栓情况,对手术效果造成影响。术后需对移植皮瓣部位进行严密监测,一经出现血管危象情况,需及时探查,防止错过抢救时间。综上所述,对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患者采取血管化游离组织瓣修复治疗,可使患者的口腔功能、面部外形得到明显恢复,皮瓣成活率较高,安全性较高。参考文献:[1]刘正武,黄海潞,何悦等.血管化游离组织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的临床效果[J].广西医学,2017,39(7):1021-1024.[2]刘正武,王洁.血管化游离前臂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6例临床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7,34(8):1227-1229.[3]曾学广.血管化游离组织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8):42-43.[4]周涛,钱永,刘韦淞等.血管化游离组织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2019,14(11):1723-1726.[5]魏莉,蔡娟,李丽等.头部制动枕的设计及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8,53(1):117-120.
论文作者: 周小兵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11月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5
标签:血管论文; 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腓骨论文; 面部论文; 组织论文; 口腔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11月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