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流粤方言“着”(阳入)的多功能性及其探源论文

北流粤方言“着”(阳入)的多功能性及其探源*

林华勇 陈秀明

中山大学中文系 广东 广州 510275

提要 与广州、廉江等粤方言相比,广西北流粤语“着[ɛk21]”(阳入)的功能要丰富得多,可做“遇,受”“用,要”义动词、义务情态动词、被动标记、动相补语和实现体标记。结合语义地图模型、语法化等理论方法,通过与广州话、廉江话、早期粤、客方言以及北流周边粤语、客家、平话、桂柳官话及壮语的比较,认为:“着”(阳入)语素表示“用,要”、义务情态、被动标记、实现/经历体标记等多种功能,是广西语言/方言接触形成的一项区域性语法特征。

关键词 “着”(阳入) 多功能性 语法化 语义地图模型 语言接触

1 引言

广州话的“着[k2]”(阳入)、廉江话的“着[iɛk2]”(阳入)可做实词,可充当补语。例如:

(1)广州:烧(得)着。((能)烧着。) 【“燃烧”】

廉江:着嘚[tɛ21]。(点燃了。)

(2)广州:遇着你真系好彩!(遇着你真幸运!反话。) 【“到,见”】

(3)广州:好心着雷劈。(好心遭雷劈。) 【“遇到,遭受”】

廉江:着风(受风) | 着年着节,着春(应时节,应季)

(4)廉江:错抑试=[t5si33]着?(错还是对?) 【“正确”】

(5)廉江:嗰只嘢着几多钱?(这个东西值多少钱?) 【“值”】

然而,与广州、廉江相比,广西北流粤语“着[ɛk21]”(阳入)的功能要丰富得多。除了可以充当“遇,受”“用,要”义动词及义务情态动词外,还可以充当被动标记、动相补语和实现体标记,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多功能词。

为什么广西北流粤语的“着”(阳入)具有如此多的功能?其来源如何?本文在对其多功能性进行描写的基础上,尝试重构其语法化路径,并结合周边的客家、平话、桂柳官话、壮语等语言/方言,探讨广西北流粤语“着”(阳入)多功能性的形成问题。本文的研究事实再次说明,广西是个研究语言/方言接触的理想场所。

“着”字被动句表达的通常是不情愿发生的事情,表积极意义的句子一般不用“着”,要用“得”。例如:

2 “着”的动词用法:语义演变

2.1 着1:“遇,受”义

“着1”表“遇,受”(遭遇,遭受)义,是非自主的行为,带有不愉快的色彩,可以分为“着1a”和“着1b”。“着1a”后可接体词性宾语,也可接谓词性宾语。例如:

国立台北护理健康大学王采芷教授将OSCE应用于二技护理学生(在长庚和台南护专等中专学习3年后考入大学的学生)身体评估检查与评估课程中,因为二技学生参加过临床实习,有一定的临床经验。以OSCE代替传统技能考试,要求学生进行症状评估,考查病史访谈、身体检查与评估诊断能力,结果表明OSCE能加强学生身体检查与评估能力的临床运用,避免学生因单纯技术训练而觉得重复学习的情形。

(6)样米着虫咧,冇吃得咧。(这些米遭受虫害了,不能吃了。)

(7)着咧咁多次都冇醒在。(遭遇了这么多次都还不醒悟。)

(8)阿姐从来冇着过批评,你就着过无数次。(姐姐从来没被批评过,你就被批评过无数次。)

(36)佢作弊着老师当场捉到。(他作弊被老师当场抓住。)

“着1b”后一般接谓词性宾语,通常表示由于外界因素促使事件主体被迫施行某动作行为,而事件主体在主观上带有一定的不情愿。例如:

(9)冇位置坐咧,着徛紧。(≈没位置坐了,得(2) 这里“得”的意思接近“挨”(遭受),表示遭受、遭遇了某种行为。 站着。)

(10)去早过头,阿明着等咧好耐。(≈去太早了,阿明等了好久。)

(11)车坏开咧,我着行做去学校。(≈车坏了,我得走路去学校。)

“着1b”前可以加否定词“冇”。例如:

(12)我冇着等有几耐就轮到我咧。(≈我没等多久就轮到我了。)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由带教老师讲解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及相关知识,并在模拟人中操作示范,学生旁听学习,然后进行自由操作练习,老师逐一检查指导,确保每一位学生都接受同等条件的操作训练,时间为60学时。

“着1a”和“着1b”二者存在区别:第一,“着1a”句的主语是受事,“着1b”句的主语是施事,如例(8)的主语“阿姐”是“批评”的受事,例(10)的主语“阿明”是“等”的施事;第二,“着1a”可以带“咧”“过”等体标记,是句子的主要动词,而“着1b”不带体标记。两者具有“遭遇,遭受”的语义,暂归到一种语义中去。

“着1”的语义特征记做[非自主,遭受],句法特征为[~+NP/VP非情愿]。

2.2 着2:“花费”义

“着2”表“花费”,是指客观情况下或情理之中需要花费/用钱,带有较强的情态意味,用于表花费金钱,不表花费时间。例如:

(13)买同样个嘢,为乜你着个银纸比我哋个多?(买相同的东西,为什么你花的钱比我们的多?)

“这‘九窍塞’又叫‘玉窍塞’,相传是流行于汉代的一种葬玉,是填塞或遮盖死者九个窍孔的九件玉器。使用‘九窍塞’是为了防止精气自体内逸出,达到古书《抱朴子》中所说的‘金玉在九窍则死者为之不朽’的目的。因为汉代人普遍相信人死后灵魂尚存,要像活人一样吃喝玩乐,而玉则能保证尸身不腐,所以就用‘九窍塞’塞其九窍,让尸身不朽,在坟里继续享他的清福。”

(14)你买门票着咧几多银纸?(你买门票花了多少钱?)

(15)今日超市打折,买咧咁多嘢都冇着有乜银纸。(今天超市打折,买了这么多东西都没花多少钱。)

(16)入去参观着银纸个。(进去参观花钱的。)

(39)讲出去怕着人笑。(说出去怕被人笑话。)

“着2”是非自主地花钱,不能用于表自主花钱的句子。例如:

(42)你要识得自爱,冇使畀(/分)人□[nok55]睇得咁衰。(你要懂得自爱,不要让别人看不起。)

(18)*我有大把银纸,随便着,冇使忧。(我有大把钱,随便花,不用担心。)

(19)*要着几多银纸至买得到苹果手机?(要花多少钱才能买到苹果手机?)

“着2”排斥同义的“要”等动词。例如:

(20)入去参观(*要)着银纸。

“着2”的语义特征记做[情势需要/非自主,花费],句法特征为[~+NP]。

2.3 着3:义务情态动词

放在VP前,表示情理上或事理上的必要或应该,大致相当于普通话的“得(děi)”。例如:

(21)学校领导要来检查,下午着搞大扫除。(学校领导要来检查,下午必须搞大扫除。)

(22)名单明日就着交上去咧。(名单明天就必须交上去了。)

(23)你着讲畀佢听至得。(你必须告诉他才行。)

(24)佢比你大一辈,你着吆佢阿叔。(他比你大一辈,你应该叫他叔叔。)

(25)我着谂多阵至决定得到。(我得多想一会儿才能做决定。)

(26)你着快粒咧,咩就迟到咧。(你必须快点了,不然就迟到了。)

“着3”前不能加否定词“冇”(与“着1b”不同),如若上述例子要换成否定式,要用“冇使”(不用,不必)表示。例如:

(27)名单冇使/(*冇着)交上去咧。(名单不需要交上去了。)

(28)冇使/(*冇着)咁快个,大把时间。(不必那么急,大把时间。)

各新升格本科院校可根据本校艺体类本科专业的办学规模,将艺体类的专业英语按专业大类分为美术类、音乐类、体育类,或按照艺体类各细化专业进行划分,共设置拓展层和提高层两个层级:拓展层专业英语开设2学期,提高层专业英语开设1学期,每学期都为2个学分。由于英语基础与能力水平相对偏低的学生的语言基础需继续夯实、语言的基本技能需继续提高,因此该层级的专业英语不单独开设,而是在通用英语教学中适当融入相关专业知识的内容。同样,同一层级如有多个教学班,实行走班制。

“着3”的语义特征记做[非自主/情势需要,义务],句法特征为[~+VP]。

“着1b”和“着3”有相似之处,如都出现在VP之前。但两者还是有别:第一,“着1b”不可用助动词“要”替换,“着3”可以。例如:

(29)a.着老师罚,佢着1b徛紧上课。(≈被老师罚,他得站着上课。)

b.#着老师罚,佢要徛紧上课。(被老师罚,他要站着上课。)

(30)着3(/要)讲畀佢听。(得/应该讲给他听。)

例(29)a和括弧内普通话译句的意思不完全对等,译成“得”并没有将“不情愿”的意思表达出来。广西有些方言的遭受义动词是“挨”,当地人将“挨”迁移到普通话中,出现“挨等了很久”“挨站着”这样的普通话句子。“挨”和“着1b”一样,表达的是“遭受”“不情愿”的意思。如“着1b”替换成“要”,句子就没有了不情愿的意味(#表示句子能说,但意思变了)。

第二,“着1b”前可加否定词“冇”,“冇着1b”表示不用“遭受”做不情愿的事了。例如:

(31)明日冇着去学校咯!(明天不用去上学咯!)

(32)自己搬张凳去,就冇着徛紧咯□[wɛ21]。(自己搬凳子去,就不用站着了。)

b.*部车畀/分偷开咧。(车被偷了。)

3 被动标记:动词前发生的语法化

“着”在动词前语法化为被动标记(记为“着4”),构成“NP1+着+(NP2)+VP”结构。例如:

(33)佢着老师批评咧一朝。(他被老师批评了一早上。)

(34)件衫着风吹趄开咧。(那件衣服被风吹跑了。)

从表1可以看出,管道全位置自动焊综合使用比例达到50%以上,根据目前长输管道焊接工程对管道全位置自动焊的使用要求,不仅可在主线路施工中进行应用,同时也可在支线管道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

(35)句话着佢讲中咧。(这句话被他说中了。)

截至2018年底,联盟网站共发布各类新闻300余条,联盟微信公众平台总用户数为9434人。发布2013~2017年《联盟年报》共5期,《联盟简报》共17期,《联盟海外BIM简讯》共11期;联盟每年发布年报1期,每季度定期发布简报及海外BIM简讯各1期,介绍联盟工作情况及国内外BIM最新资讯动态、科研进展、应用实践等。

(三)尝试写长篇。我甚至鼓励他们自己学着写长篇。比如有的孩子就写《7个小矮人历险记》,小矮人们到了什么地方,遇见了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小矮人们一个个奇遇记历险记就出来了。在写的过程中,鼓励孩子们去收集材料,例如小矮人们到一个地方,这个地方的的风土人情,人们的生活习性,穿着打扮。孩子可以根据故事情节自行想像,也可以把自己到过的地方,或者电视里看到过的或者在网上描述的写进自己的故事里,很多孩子甚至自己构思出一个个鲜活的的人物形象。就这样,一篇篇想象力丰富的文章,一个个某某奇遇记的故事在孩子当中诞生了,他们通过互相交流互相攀比,文章越写越生动,越写越有趣,越写越流畅。

施事NP2有时可不出现,这与广州话的“畀”不同。例如:

(37)样衫裤着淋湿齐开咧。(衣服都被淋湿了。)

(38)我着偷过好多次。(我被偷过好多次。)

VP通常不能是光杆动词,多有补语或别的成分,只有少部分单音节动词可以不受这个限制。例如:

例(13)“你着个银纸(你花的钱)”是关系小句;例(14)“着”后跟实现体“咧1”(“了1”);例(15)的“着”受否定词“冇”限制,并且后跟“有”,“着有NP”结构是北流粤语常见的“V(C)有NP”结构,用来肯定事件的现实性;例(16)“着”后的名词做宾语。以上说明,“着”作“用,要”解时仍是个典型的动词。

(40)冇争气至会着人□[hp55]。(不争气才会被人欺负。)

北流(县级市,受玉林市管辖)地处广西东南部,东面与容县毗邻,南面和粤西茂名接壤,西北面和广西兴业、桂平相接。北流粤语属粤方言勾漏片(《中国语言地图集》1987),与当地客家话有密切的接触关系,且较为强势。本文的北流粤语指的是市区及周边乡镇的土白话。(1) 北流粤语有9个声调:阴平55,阳平31,阴上33,阳上24,阴去51,阳去21,上阴入55,下阴入51,阳入21。

首先,学生对学校和所学专业的满意度直接影响其学习态度,导致其课堂上不同的表现。一般而言,对学校及所学专业越满意,学习积极性越高,对所学课程越有兴趣,课堂参与度越高。反之,则学习积极性下降,课堂参与度不够,越容易出现课堂沉默。

(41)阿红得(/*着)评为“三好学生”。

其他被动标记“畀[pi33]/分[fn55]”和“被[pi21]”不如“着”常用。北流粤语最常用的被动标记为“着”。“被”仅限于高语体使用,而使用“畀/分”做标记时,施事必须出现且一般指人。例如:

(17)*细佬着咧老豆好多银纸。(弟弟花了老爸好多钱。)

例2:在Rt△ABC中,AB=5,AC=3,AC延长线上有一点D,AD=8,点P以1单位/s的速度从D点运动到A点,点Q以2单位/s的速度从A点向射线AB的方向运动,当其中一个动点停止运动时,另外一个随之停止运动。试探究:几秒时,△APQ为直角三角形。

(43)a.答案畀/分佢猜中咧。(答案被他猜中了。)

西方文明方面。新航路开辟之后,大批中世纪的欧洲强国前往世界各地“淘金”,以不同的方式在世界各地开辟殖民地,这其中就包括东南亚地区。当时在东南亚、南亚建立殖民地的西方强国有英国、法国、西班牙和葡萄牙。这些国家把一些生活方式带入了当地,改变了原著居民的生活方式。此外,之后以美国为首的国家也在此进行了大量的活动,对当地也形成了一定的影响。这种西方文明对泛北部湾地区文明的影响不容忽视。

“着3”前不能加否定词“冇”,如例(27)-(28)。

(44)阿明被评为“三好学生”。

限制膨胀结束,自然风干收缩稳定后,孔隙体积分布比较集中,主要分布在0.006~1μm孔径范围内。不同掺入比的试样总孔隙度见表6。

“着4”的语义特征记做[+非自主,被动],句法特征为[~+(NP)VP非情愿]。

访谈材料主要包含30道题目,从基本信息和婚恋观两部分展开:基本信息部分包括年级、性别、是否独子、生源地、父母婚姻状况等十个基本情况,这些信息有助于分析90后藏族大学生婚恋观的特征;婚恋观部分主要包括恋爱动机、婚姻忠诚观和其他维度的一些问题。

4 动词后发生的语法化

4.1 着5:动相补语

“着5”做动相补语,多出现在复句或连谓句中,一般不用于简单句。描写如下:

盗墓者不知道何良诸与矿区有啥瓜葛,却看出他一心维护矿山人。盗墓者的话,挺重,是许诺。何良诸目送盗墓者走下站台,迎着落日走去。何良诸如释重负!赵集、小勺等人,因绑架罪被绳之以重典的危险,消失了。至于你,有权保持沉默。

1)表示产生了某种结果或影响,通常是消极的。例如:

(45)佢切着只手儿,出咧好多血。(他切着手指,流了好多血。)

(46)今日搭着你个车系我够衰。(今天搭到你的车是我倒霉。)

(47)吓着我,只猫突然间溜出来。(猫突然跑出来吓着我了。)

(48)衰着咧,饮水都着□[kh33]。(真倒霉,喝水都被呛!)

偶尔可以是积极的结果。例如:

(49)好彩你碰着我呦,咩你就麻烦咧。(幸亏你碰到我了,不然你就麻烦了。)

(50)你娶着佢系你个福气。(你娶到她是你的福气。)

“V着”不受否定词“冇”的限制。“冇V着”中的“着”并非动相补语,而是体助词。例如:

(51)你冇吓着我。(你没吓我。)

例(51)的“着”是实现体助词,“冇吓着”否定“吓”的动作具备现实性,即“吓”的动作并未发生。如要表达“没吓着(zháo)我”,要说“冇吓着到我”。“V着5”只能用于已然句,不用于未然句。例如:

(52)*望路,冇要撞着扇门。(看路,不要撞到门。)

2)表示受影响义,某一动作一经发生就会引起相应结果的出现。例如:

(53)只脚受伤咧,郁着都痛。(脚受伤了,一动就疼。)

(54)佢人好讲,有乜事喊着佢都会来。(他好说话,有什么事喊到他都会来。)

动相补语“着5”和动词结合紧密,没有可能式。例如:

(50’)*你娶得着佢系你个福气。(你娶得到她是你的福气。)

“着5”的语义特征记做[+消极,(+积极),+结果],句法特征为[V+~,复句/连谓,已然句]。

4.2 着6:实现体助词

“着6”黏附在动词、形容词之后,表示动作行为或性状变化的过程处于事实状态之下(刘勋宁1988),只用于已然句,属完整体。例如:

(55)阿红个面冇红着。(阿红的脸没有红。)

(56)荔枝子啱熟着三分一,冇得摘在。(荔枝才熟了三分之一,还不能摘。)

(57)a.今日出着两分钟热头就落水咧。(今天就出了两分钟太阳就下雨了。)

b.*今日出着热头。

(58)a.我淋着菜呦,冇淋着花。(我只浇了菜,没浇花。)

b.*我淋着菜。

(59)偷偷望睇佢睡着觉未曾。(偷偷看一下他睡觉了没有。)

(60)你写着齐作业冇?(你有没有写完作业?)

(61)佢明日仲冇来着个话,就取消佢个资格。(他要是明天还没有来,就取消他的资格。)

例(57)-(61)的“着”用在动词之后;例(55)-(56)的“着”用在性质形容词后。例(56)-(58)的“着”表示主观限量,分别表示“才”“只”“就”,不用于简单句。“着6”紧跟谓词之后,没有“VO着”和“VC着O”,例(59)、例(60)不能说“睡觉着”“写齐着作业”。“着6”只关心动作或性状是否发生了,并不关心过程是否完成。

“着6”的语义特征记做[+实现,-结果],句法特征为[V+~,已然句]。

5 “着”的语义演变及语法化路径

5.1 多功能词“着”(阳入)的语义句法特征

为更方便地观察“着1-6”的联系与差异,将上述“着”的语义特征及句法特征列举如下:

语义特征 句法特征

“着1” [非自主,遭受] ~+NP/VP非情愿

“着2” [情势需要/非自主,花费] ~+NP

“着3” [非自主/情势需要,义务] ~+VP

“着4” [非自主,被动] ~+(NP)VP非情愿

“着5” [消极,(+积极),+结果] V+~,复句/连谓,已然句

“着6” [实现,-结果] V/A+~,已然句

从语义特征上看,“着1-5”的语义都较为主观,都反映出非自主或消极的情态,语义上具有连续性。“着6”的语义相对较为客观,但仍可表“主观限量”。从这个方面说,语法化的结果不一定就是主观化。从句法特征上看,“着1-4”都在其他成分之前,与“着”的动词性有关;而“着5、6”紧跟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和“着5”相比,“着6”的语义更虚,语法化程度也更高。下面具体谈演变过程。

5.2 “遇,受”义动词(着1)>被动标记(着4)

和普通话“被”类似,“着”由“遭受”义动词语法化为被动标记。例如:

(62)样地豆着虫咬咧。(花生遭/被虫咬了。)

(63)你着人□[k55]咧怕?(你遭/被人骗了吧?)

例(62)-(63)的构成是“着+NP+VP”,“着”既可以分析为“遇,受”义动词,也可重新分析为被动标记。“着虫”(遭受虫害)、“着□[k55]”(受骗)已有词化的倾向:

(64)样地豆着虫咧。(这些花生遭受虫害了。)

(65)我冇敢去,我忧着□[k55]。(我不敢去,我怕受骗。)

5.3 “遇,受”义动词(着1)>义务情态动词(着3)

义务情态动词表示情理上或事理上的“必须/应该”,动作的执行常常带有强制性,句子主语可以理解为广义的受事(朱德熙 1982)。以下例句可以看出北流粤语“着”由“遭受”向“义务”演变的过程:

(66)冇位置坐咧,着1b徛紧。(≈没位置了,得(3) 这里“得”的意思接近“挨”(遭受),下例(67)同。 站着。)(遇,受)

(67)偷嘢着1b去劳改个喔。(≈偷东西得去劳改的哦。)(遇,受)

(68)感冒就着去打针。(遭受/义务)

(69)佢比你大一辈,你着3吆佢阿叔。(他比你大一辈,你得叫他叔叔。)(义务)

(70)佢始终都系你大佬,你着3回去睇睇个。(他始终都是你大哥,你应该回去看看。)(义务)

例(66)-(70)“着”由“遇,受”向义务情态演变,事件主体都是迫于外部因素的作用而去承受某事,只是道义情态的外部因素通常是有权威的个人或组织,可能是道德、法律规则等,或者是某种内在动力(Loyns 1977:823)。例(68)是演变的中间状态,可两解。

由“需要”语法化为必要性情态标记是常见的语法化路径,Heine & Kuteva(2002)列举了英语、巴斯克语(Basque)、豪萨语、阿科里语(Acholi)等语言的相关语法形式由“NEED”到“OBLIGATION”演变的例子。但考虑到北流粤语的“花费”义后面是NP,语义上“花费”跟“需要”还存在一定差距,因而暂排除“花费”与义务情态之间的直接关联。

5.4 “遇,受”义动词(“着1”)>“花费”义动词(“着2”)

“遇,受”义做“遇到(某节气、节日)”(即“正值”)义解时,可进一步引申出“值”“花费”的用法。例如:

(71)廉江:又冇着年着节,点得新衫裤着咧?(又不正值 节日,怎么能有新衣服穿呢?)

(72)北流:着两蚊纸。(花 两块钱。)

廉江:着两蚊纸。(值 两块钱。)

(73)北流:买咧咁多嘢都冇着有乜银纸。(买了这么多东西都没花 什么钱。)

廉江:买嘚咁多嘢都冇着乜银纸。(买了这么多东西都不值 多少钱。)

北流的“遇,受”义少了例(71)廉江话的说法,例(72)-(73)廉江、北流的“着”用法、意义都接近,因而可以认为北流的“花费”义、廉江的“值(多少钱)”义,由“遇,受”义进一步引申所至。

至此,“着”的语义演变或语法化路径暂构拟如下页图1所示。

图1 “着”位于动词前的演变路径

5.5 “遇,受”义动词(着1)>动相补语(着5)>实现体助词(着6)

先看以下例子:

(74)佢切着5只手儿,出咧好多血。(他切着手指,流了好多血。)

(75)你娶着5佢系你个福气。(你娶到她是你的福气。)

(76)外低出着6热头未曾?(外面出太阳了吗?)

做补语时“着”前的“V”的语义类型大多包含[+接触]的语义特征,诸如“切”“搭”“碰”“娶”“抢”等。这些动词与表“遇,受”义搭配,“V着”表示这些动作接触进而“遇到”NP,“着”就由“遇,受”义演变成动相补语,表示动作的终点。当动词的类型扩大到没有[+接触]语义特征的动词,如“吃”“起”“洗”“开”“出”等,动相补语就进一步虚化为实现体助词。

此外,北流粤语还有以下有歧义的句子。例如:

(77)我犯着你啊?(我招惹到你了吗?/我招惹你了吗?)

“犯”的动作性较弱,带有抽象的“接触”义。如果强调动作造成的影响,“着”为补语;如果强调动作的实现/发生,“着”为实现体助词。

综上,北流粤语“着”的语法化路径可以构拟如图2所示。

图2 北流粤语“着”的语法化路径

近代汉语的研究中,“着”由“附着”义演变出结果补语或动相补语的用法已有一定的共识(蒋绍愚和曹广顺2005:212;吴福祥2015:261)。而“附着”与“遇,受”义非常接近。广西平南的国安粤语中,“着[ɛk21]”仍可作为“附着”义动词使用,“着”的用法与北流粤语几乎平行。例如:(4) 广西平南国安粤语的例句由黄明阳先生(男,平南国安人,27岁,研究生学历)提供。

(78)“附着”义动词:你手割伤开,唔要着水先。(你的手割伤了,先不要碰水。)

(79)“遇,受”义动词:佢着过几嘢。(他中过几次招。)

(80)“用,要”义动词:买门票着开一百文。(买门票花了一百块。)

(81)义务情态动词:明日我着去开会。(明天我得去开会。)

(82)被动标记:花生着虫咬开了。(花生被虫子咬了。)

(83)动相补语:佢渌着手了。(他烫着手了。)

(84)实现体助词:晏昼我冇吃着饭。(中午我没吃饭。)

比较例(78)和例(79),“着水”意为“碰水”,“碰水”与“遇/受水”实际上是一个意思。因此,可考虑将“附着”义与“遇,受”义合二为一。北流、国安粤语“着”(阳入)的概念空间及其分布如下:

图3 北流、国安粤语“着”的概念空间

6 “着”的多功能性探源

北流粤语“着”的多功能性和广州、香港等地粤语迥异,但和当地客家话(见下文)及周边粤语(如国安粤语)的“着”却有较高平行性。如果这些多功能是粤语本身具备的,那么应该可以从早期语料中找到佐证。目前发现的早期粤语语料主要以广州或香港粤语为主,虽然与北流粤语没有直接关系,但这些早期语料保存了较多粤语的古老成分,仍可以作为参照对象。同理,下文所用早期客家话材料也是如此。

6.1 早期粤语的“着”和北流粤语“着5”的来源

通过对早期语料的归纳整理,我们发现早期粤语的“着”(阳入)做动词时,可以有“穿着”“燃烧”“遭受”的意思,做形容词时是“恰当,正确”的意思,还可以用作动相补语。早期粤语语料来自香港科技大学“早期粤语口语文献资料库”和“早期粤语标注语料库”。分别举例如下:

1)“燃烧”义动词

(85)我点着灯咯。(我点着灯了。)(《1872 马可传福音书》第八章第二部分。为语料库中的例句出处,下同。)

2)“恰当,正确”义形容词

(86)呢件事论起嚟系佢唔着。(这件事说起来是他不对。)(Progressive and Idiomatic Sentences in Cantonese Colloquial 1931,第四十九课)

3)“遭受”义动词

(87)张天师着鬼迷。(Cheong teen sze infatuated by demons, not withstanding his astrology.The language of self regret for having done some foolish thing.)(《土话字汇》1828:SECTION ⅩⅤ)

(88)有银着银累无银得觉睡。(He who has silver has silver anxiety; he who has no silver may soundly sleep.)(《土话字汇》1828:SECTION ⅩⅦ)

4)动相补语

(89)我在街上偶然逢着佢。(I met him by accident, or accidentally in the street.)(《土话字汇》1828:2)

(90)我父亲切着手指。(Easy Phrases in the Canton Dialect 1877,第二十课)

早期粤语的“着”(阳入)可以表示“燃烧”“遭受”“恰当,正确”及动相补语,但没有“花费”义动词、义务情态动词和实现体助词的用法。这说明,“着1”“着5”是粤语的固有用法,而“花费”义动词、义务情态动词、实现体助词则可基本排除源自早期粤语。

6.2 北流客家话和早期客家话的“着”

北流客家话的“着”有两个读音,分别是[k33](阴入)和[k55](阳入)。读音为[k33]时,是“穿着”义动词,非阳入调,暂排除。读音为[k55]时,可以充当“燃烧”“恰当,正确”“遭受”“花费”义动词及义务情态动词,还可充当被动标记和实现体助词。

本文所说北流客家话是指北流西埌镇客家话。(5) 北流客家话的例句由陈孚经先生(男,北流西埌镇人,57岁,高中文化)提供。 分别举例如下:

1)“燃烧”义动词

(91)一点就着诶嘅。(一点就着了的。)

2)“恰当、正确”义动词/结果补语

(92)件衫冇着得着诶,买过件新嘅。(这件衣服穿不合适了,重新买件新的。)

3)“遭受”义动词

(93)着过一摆就知错诶。(遭受过一次就知道错了。)

(94)去得太早,着等开好久。(去得太早,等了很久。)

4)“花费”义动词

(95)着银纸买嘅,保管好来!(花钱买的,保管好!)

(96)买车票着开几多银纸?(买车票花了多少钱?)

5)义务情态动词

(97)明朝日你着去讲分佢听正得。(明天你得去告诉他才行。)

(98)你着勤粒正考得上大学在。(你得勤快点才考得上大学。)

6)被动标记

(99)佢在学校着人家打。(他在学校被别人打。)

(100)阿弟又着喊去帮做工。(阿弟又被叫去帮干活。)

7)实现体助词

(101)等着个两分钟你就讲厌诶!(才等两分钟你就说烦了!)

(102)你今日食着家伙冇?(你今天有没有吃东西?)

和北流粤语不同的是,“着”不能用作动相补语,而得用上声的“倒[tau23]”。例如:

(103)a.*佢跌着只脚,冇去得学校诶。(他摔着腿了,去不了学校了。)

b.佢跌倒只脚,冇去得学校诶。(他摔着腿了,去不了学校了。)

要分析北流粤语“着”和北流客家话“着”之间的关系,有必要了解早期客家话“着”的用法。以下是早期客家话“着”(阳入)的用例:

1)“燃烧”义动词

(104)点着一条细细个洋烛火又搁竟就去睡。(点着一条小的洋蜡烛就去睡觉。)(《启蒙浅学》1879:一百八十)

2)“恰当,正确”义形容词

(105)盲佬系好凄凉,爱思量佢正着。(盲人好可怜,要关心他才对。)(《启蒙浅学》1879:一百零九)

3)“遭受”义动词

(106)今下看倒就着惊。(现在看到就受到惊吓。)(《启蒙浅学》1879:一百四十一)

(107)脑系着里伤,人就好危险。(大脑要是受伤,人就很危险。)(《启蒙浅学》1879:六十九)

4)义务情态动词

(108)佢着唔着捉稳这条关涉其生命介索麻。(他应不应该抓紧这根事关生死的麻绳。)(《客话读本》1936:第二册第152课)

5)动相/结果补语

(109)佢话:“两条路都去得着,不过这条路过近,该条路过远。”(他说:“两条路都去得到,不过这条路比较近,那条比较远。”)(《客话读本》1936:第一册第97课)

早期的《启蒙浅学》和《客话读本》两种客家话课本(6) 根据庄初升和黄婷婷(2014),《启蒙浅学》(1879)所记主要是香港新界的客家话。据石佩璇和杨靖雯(2016)推测,《客话读本》(1936)所记主要是粤东五华地区的客家话。 中,“着”没有“用,要”义,也不能充当被动标记和实现体助词。这些用法暂排除是客家话的固有用法。

6.3 周边方言“着”、壮语tk8的多功能模式

如果“用,要”义动词、义务情态动词、被动标记和实现体助词都不是粤语和客家话本身固有的,那么这些用法来自何方?我们搜集了广西境内其他汉语方言和壮语的材料,发现除了北流客家话和前文提到的平南国安话的“着”具有平行的多功能模式外,广西宾阳平话、桂柳官话和武鸣壮语的平行语素也具有多功能性,与北流粤语大致平行。

1)宾阳平话的“着[ek22]”(阳入)。例如:(7) 宾阳平话的例子除注明引用外,均由卢晓娟(女,26岁,宾阳黎塘人)提供。

(110)“附着”/“遇,受”义动词:你个手着伤了,先唔要着水。(你的手受伤了,先不要碰水。)

(111)“致使”义动词:我着[ek22]钱包跌了。(8) 其后的VP表示遭遇非情愿发生的事情,与“遇,受”义相联系。 (我把钱包弄丢了。)

(112)“花费”义动词:嗰件衫着[ek22]几多钱?(这件衣服花了多少钱?)

(113)义务情态动词:明日我着[ek22]去开会。(明天我得去开会。)

(114)被动标记:单车着[ek22]偷了。(自行车被偷了。)

(115)结果/动相补语:高处落下电风扇,打着[ek22]我个头。(上面掉下电风扇,砸中我的头。)|我只杯放着[ek22]台先。(9) 该例引自覃凤余和田春来(2014)。原文把该用法归为处所介词,本文归为结果/动相补语,与前一例具有一致性。 (我的杯子先放桌上。)|我带雨衣着[ek22],冇怕落雨。(我带着雨衣,不怕下雨。)(覃凤余和田春来2014)(10) 引自覃凤余和田春来(2014)。原文认为“着”是持续用法,本文把它理解为动作完成后形成的结果,属“VOC”结构中的补语C。

(116)实现体标记:老弟从日冇去着[ek22]学校。(弟弟昨天没去学校。)| 你去冇去着[ek22]开会?(你有没有去开会?)

2)桂柳官话的“着”读音[o31](阳平)。可以做“用,要”“燃烧”义动词、义务情态动词、结果补语、实现体或经历体助词。例如:

(117)“燃烧”义动词:一点就着了哩。(桂林市区/永福,刘玲调查提供)

(118) “花费”义动词:哪有恁好的事,吃饭没着钱? (哪有这么好的事,吃饭不花钱?)(桂林永福,肖万萍2010a)

(119)义务情态动词:明天你着来。(明天你得来。)(桂林永福,肖万萍2010a)

(120)结果补语:猜着了。(猜到了。)(《柳州方言词典》1995:109)|这件衣服穿不着了,再买件新哩。(桂林市区,刘玲调查提供)

(121)实现或经历体标记:没讲着。(没说。)(《柳州方言词典》1995:109)|才等着两分钟你就讲烦了。(才等两分钟你就说烦了。)(桂林永福、柳州融安,刘玲调查提供)|要借钱的事他和我讲着。(要借钱的事他跟我说过。)(桂林永福,肖万萍2010a;柳州融安的说法同,刘玲调查提供)(11) 此处的“经历体”“实现体”暂合并到一起,原因是经历、实现或完成体的意义相近,如“讲过”“讲了”。

桂柳官话除了“着”,语素“捱(挨)”也具有类似用法。例如:

(122)“花费”义动词:这件衣服捱[ai31]好多钱?(这件衣服花多少钱?)(肖万萍2010b)

(123)义务情态动词:你今晚又挨[31]加班啊?(你今天又得加班啊?)(易丹2007)

(124)“遭受”义动词: 没听话,想捱[ai31]巴掌?(不听话,想挨耳光?)(肖万萍2010b)

(125)被动标记:捱[31]扯耳朵。(被扯耳朵。)(《柳州方言词典》1995:154)

3)广西壮语的平行语素tk也存在类似的多功能现象。汉语的“着”(阳入)对应壮语的第8调,以武鸣壮语(燕齐)壮语为例,第8调的tk33/31和“着”(阳入)有对应关系;tk55为第七调,与阴入对应,暂排除。(12) 根据覃凤余和田春来(2014:145),壮语的tk7/tk8分别来自阴、阳调的“著(着)”。 以武鸣壮语为例:

(126)“遭受”义动词:tk8ma1xap8tu2ja2te1rai1poi1.

着 狗 咬 只 羊 那 死 去

(狗把那只羊咬死了。)(李方桂 2005:48)

(127)“致使”义动词:(13) tk8后接的VP通常是不愉快的事情,与“遭受”或“遇,受”有相通之处,据此暂把“致使”与“遇,受”相联系。 kau1tk8te1tai3h1.

我 把 他 弄 哭了

(我把他弄哭了。)(林亦2009:13)

(128)义务情态动词:on2ok7kou1tk8poi1a4plak7.

明天 我 得 去 买 菜

(明天我得去买菜。)(潘立慧2014:55)

(129)被动标记:kau1tk8te1da5.

我 被 他 骂

(我被他骂。)(林亦2009:10)

(130)结果补语:ha:p10tk8le4au6ha3p4mo:i2te1o5ha3bi3lk8a:u1te1ip8lo2pi3.

(八字)合 对 了 就 让 个 媒人 那 送 给 边 女孩 那 十 筒 饼

(八字合对了,就让那个媒人给女孩那边送十筒饼。)(张均如等1999:862)

6.4 “着”(阳入)/tk8的概念空间及语义地图

综合以上材料,可以把北流、国安粤语、北流客家、宾阳平话、桂柳官话、武鸣壮语以及引言中广州、廉江粤语中“着”(阳入)及其平行语素tk8的功能归纳如下页表1。

黎奕葆和钱志安(2018:699)把广州话的“瞓着”“遇着你真系衰”的“着”(阳入)分别归入动相补语和“巧合动词后缀”,本文都看成动相补语。

根据语义地图模型的邻接性要求(contiguity requirement),把上述方言“着”(阳入)的概念空间排列如图4所示。

图4 “着”(阳入)的概念空间(局部)

需说明,本文所考察方言不明显存在“放置”、介词等功能,图4的概念空间只是局部的,主要基于西部粤语等汉语方言及壮语。若加入粤东闽语的情况将如何?以粤东揭阳闽语“着”(阳入)为例,揭阳闽语有以下功能:(黄燕旋博士提供)

(131)“燃烧”:火着了。(火着了。)

(132)“遇,受”:着瘟(中了瘟疫)|着惊(受惊)

(133)结果/动相补语:摸着幅墙。(摸到一面墙。)

(134)“正确、对”:算来会着?(算得正不正确?)

(135)义务情态动词:汝着去蜀下。(你得去一下。)

(136)实现体标记:伊件衫一回□[he11-31]着五六日。(大意:衣服居然穿了五六天。)

表1 各地“着”(阳入)等语素的多功能性

揭阳话不存在“致使”“花费,值”义动词及被动标记的用法,基于表1的揭阳闽语等汉语方言的“着”(阳入)及壮语的相应语素的多功能性表现如下页图5、图6所示。

通过图5、图6可见,广西境内北流客方言、宾阳平话及桂柳官话均比北流、国安粤语多了一种功能,或多了“燃烧”义,或多了“致使”义。可以说,广西境内方言“着”(阳入)语素的多功能表现较为一致。以武鸣为代表的壮语也只是少了实现体标记这一项。考虑到“着”(阳入)在汉语史上的多功能性表现,可以认为,武鸣壮语tk8的多功能性应由接触而得,不光借了tk8(着)这一语素形式,而且把tk8这一语素的多功能性也借到了壮语中去了。

广西境内语言或方言的“着”或tk8较为一致,而广东境内的广州、廉江粤语及早期粤、客方言表现出不同的情况,具体如图7所示。

早期客家“着”(阳入)的功能以《启蒙浅学》《客话读本》为例,多了义务情态动词的用法。而粤西的廉江粤语则多了“花费,值”义动词(“着几多钱”)的用法,该用法可视为粤西与广西粤语(合称“西部粤语”)的共同特征。如果再考虑揭阳闽语、早期客家方言都存在义务情态动词的情况,广东与广西方言在“着”(阳入)的多功能性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广东方言普遍存在“燃烧”“恰当,正确”义,而广西方言普遍存在“花费,值”“义务情态”“被动标记”及“实现体标记”的用法。相对而言,“致使”(或“使役”)用法在广东的方言中则不大普遍。

图5 揭阳(闽语)、北流和国安(粤)、北流及桂柳官话“着”(阳入)的语义地图

图6 宾阳平话“着”(阳入)、武鸣壮语tk8的语义地图

图7 廉江、广州话及早期粤语、早期客家“着”(阳入)的语义地图

7 结语

从以上各地“着”的语义地图可看出,“着”义语素(阳入)的“花费”“义务情态”“被动标记”“实现/经历体标记”功能是广西汉语方言及壮语(tk8)较为普遍的语法特征。通过与广州话、早期粤语、早期客方言“着”(阳入)的语义地图比较,可以推测:

1)北流粤语“着”(阳入)的多功能性中,“遇,受”“结果补语”用法是早期粤语等汉语的保留;

2)而“花费”“义务情态”“被动标记”则可能是受桂柳官话或客家话的影响;

3)从共时平面看,“实现/经历体”用法可能是广西客家、桂柳官话及北流粤语等汉语方言通过语法化(动相/结果补语>体标记)共同创新的结果。

广西语言接触区域内的一些平行语法现象,如“持执”义动词、“给予”义动词、“去”义动词在汉语方言和壮语方言中的平行多功能现象(覃东生2012;郭必之2014等),已经证实是语言接触的结果。本文对多功能词“着”(阳入)的考察,进一步说明这一区域的语言/方言接触非常活跃,很值得进一步考察。

本文借用语义地图去比较不同方言/语言的“着”(阳入)的功能,通过语义地图的边界直接显示其功能差异,并联系早期粤、客方言的情况帮助观察不同功能的可能来源。实践证明,语义地图模型可以与语法化、语言/方言接触结合起来使用,其好处是一目了然,便于后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继续探讨。

参考文献

Basler Missionaren(巴色会传教士). 1879. Qimeng Qianxue 启蒙浅学 [First Book of Reading in the Romanised Colloquial of the Hakka -Chinese in the Province of Canton ].BASLE, Printed for the Missionary Society.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中国社会科学院), & Australian Academy of the Humanities(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 (eds.)1987. Zhongguo Yuyan Dituji 中国语言地图集 [Language Atlas of China ]. Xianggang: Xianggang Langwen(Yuandong)Youxian Gongsi 香港:香港朗文(远东)有限公司 [Hongkong: Hongkong Longman (Far East) Co. LTD].

Heine,Bernd,& Tania Kuteva. 2002. World Lexicon of Grammaticalization .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Jiang,Shaoyu(蒋绍愚), & Guangshun Cao(曹广顺). (eds.) 2005. Jindai Hanyu Yufashi Yanjiu Zongshu 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 [A Survey of the History of Early Modern Chinese Grammar ]. Beijing: Shangwu Yinshuguan 北京:商务印书馆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Kilpper, C. G. 1936. Kehua Duben 客话读本 [Hakka -Lesebuch ]. Basler Mission.

Kwok, Bit-Chee (郭必之). 2014. Nanning diqu yuyan “qu”yi yusu de yufahua yu jiechu yinfa de fuzhi 南宁地区语言“去”义语素的语法化与接触引发的复制 [The morpheme GO in three languages of the Nanning region: Paths of grammaticalization and contact-induced replication]. Yuyan ji Yuyanxue 语言暨语言学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 2014.5:663-697.

Li,Fang-Kuei(李方桂). 2005. Li Fang -Kuei Quanji 4:Wuming Tuyu 李方桂全集4:武鸣土语 [The Complete Works of Li Fang -Kuei 4:The Tai Dialect of Wu -ming ]. Beijing: Qinghua Daxue Chubanshe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Beijing: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Li, Yibao (黎奕葆), & Zhi’an Qian (钱志安). 2018. Yueyu de dongci houzhui “zhe” 粤语的动词后缀“着” [The verb suffix zhe in Cantonese]. Hanyu yu Hanzangyu Qianyan Yanjiu 汉语与汉藏语前沿研究 [Frontiers in the Study of Sinitic and Sino -Tibetan Languages ],eds. by Dah-An Ho(何大安) et al.,697-707. Beijing: Shehui Kexue Wenxian Chubanshe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Beijing: Social Sciences Academic Press].

Lin,Yi(林亦). 2009. Wuming Luobo Zhuangyu de beidongju 武鸣罗波壮语的被动句 [The passive voice in Luobo speech of Zhuang language]. Minzu Yuwen 民族语文 [ Minority Language of China ] 2009.6:10-16.

Liu,Cunhan(刘村汉). (ed.) 1995. Liuzhou Fangyan Cidian 柳州方言词典 [The Dialect Dictionary of Liuzhou ]. Nanjing: Jiangsu Jiaoyu Chubanshe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Nanjing: Jiangsu Educational Publishing House].

Liu,Xunning(刘勋宁). 1988. Xiandai hanyu ciwei “le”de yufa yiyi 现代汉语词尾“了”的语法意义 [The grammatical meaning of le in Modern Chinese].Zhongguo Yuwen 中国语文 [Studies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 1988.5:321-330.

Loyns, J. 1977. Semantics (vol .2).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an,Lihui(潘立慧). Zhuangyu te:1/tk8/a:i2 ji hanyu “zhuo/ai”qingtaiyi、zhishiyi de laiyuan 壮语te:1/tk8/a:i2及汉语“着/捱”情态义、致使义的来源 [The origin of modality and causative of te:1/tk8/a:i2andzhuo /ai in Zhuang language]. Minzu Yuwen 民族语文 [ Minority Language of China ] 2014.2:55-60.

Qin,Dongsheng(覃东生). 2012. Dui Guangxi Sange Quyuxing Yufa Xianxiang de Kaocha 对广西三个区域性语法现象的考察 [On Three Areal Grammatical Features in Guangxi ].Hebei Shifan Daxue Boshi Xuewei Lunwen 河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Ph.D dissertation,Hebei Normal University].

Qin,Fengyu(覃凤余),& Chunlai Tian(田春来). 2014. Cong Pinghua、Zhuangyu kan “zhuo” biao shiyi de laiyuan 从平话、壮语看“着”表使役的来源 [The origin of causative verb zhuo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Hanyushi Xuebao 汉语史学报 [Journal of Chinese Language History ] 2014.14:142-149.

Shi, Peixuan(石佩璇),& Jingwen Yang(杨靖雯). 2016. Cong yufa tezheng kan Kehua Duben(1936)de diyu xingzhi 从语法特征看《客话读本》(1936)的地域性质 [Regional properties of Hakka -Lesebuch (1936) based on grammatical features].Zhingguoyu Wenhua Yanjiu 中国语文法研究 [The Studies of Chinese Grammar ] 2016.6:204-217.

Wu,Fuxiang(吴福祥). (ed.) 2015. Jindai Hanyu Yufa 近代汉语语法 [The Study of the Early Modern Chinese Grammar ]. Beijing:Zhongguo Shehui Kexue Chubanshe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Beijing: China Social Sciences Press].

Xiao,Wanping(肖万萍). 2010a. Guibei Yongfu guanhua de “zhuo” 桂北永福官话的“着” [ Zhuo of Yongfu dialect in Northern Guangxi province].Yuyan Yanjiu 语言研究 [Studies of Language and Liguisitics ] 2010.3:103-106.

Xiao,Wanping(肖万萍). 2010b. Guibei Yongfu hua zhong de “ai” he “gei” 桂北永福话中的“捱”和“给” [Ai andgei of Yongfu dialect in Northern Guangxi province].Xiandai Yuwen 现代语文 [Modern Chinese ] 2010.9:91-93.

Yi,Dan(易丹). Liuzhou fangyan zhong de “ai” ziju 柳州方言中的“挨”字句 [Ai-sentence in Liuzhou dialect]. Guanxi Minzu Daxue Xuebao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 2007.S2:143-144.

Zhang,Junru(张均如), Min Liang(梁敏), Jueya Ouyang(欧阳觉亚), Yiqing Zheng(郑贻青), Xulian Li(李旭练),& Jianyou Xie(谢建猷). 1999. Zhuangyu Fangyan Yanjiu 壮语方言研究 [The Studies of Zhuang Dialect ]. Chengdu: Sichuan Minzu Chubanshe 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Chengdu:Sichuan Minzu Press].

Zhu,Dexi(朱德熙). 1982. Yufa Jiangyi 语法讲义 [Lecture Notes on Grammar ]. Beijing: Shangwu Yinshuguan 北京:商务印书馆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Zhuang,Chusheng(庄初升),& Tingting Huang(黄婷婷). 2014. 19 Shiji Xianggang Xinjie de Kejia Fangyan 19世纪香港新界的客家方言 [The Hakka of New Territories of Hongkong in 19th Ccentury ]. Guangzhou: Guangdong Renmin Chubanshe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Guangzhou: Guangdong People’s Press].

Multifunctionality and Grammaticalization of Chek in Beiliu Variety of Cantonese

Lin Huayong Chen Xiuming

Depar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un Yat -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275

Abstract The morpheme chek [ɛk21](着) has more functions in Beiliu(北流) variety of Cantonese than in other varieties like Guangzhou(广州), Lianjiang(廉江), etc. In Beiliu Cantonese, the form chek can occur as a verb, a deontic modal verb, a passive marker, a phase complement or a perfective marker. In this paper, we compare the the Beiliu chek with other Cantonese varieties like Guangzhou, Lianjiang, early Cantonese and other adjacent dialects and languages like Hakka, Pinghua, Guiliu(桂柳) Mandarin and the Zhuang language based on the Semantic Map Model and the grammaticalization theory. We argue that the multifunctionality of chek is a regional grammatical feature that results from language contact.

Keywords chek[ɛk21]; multifunctionality; grammaticalization; Semantic Map Model;language contact

[收稿日期] 2018年6月24日 [定稿日期] 2019年4月11日doi:10.7509/j.linsci.201904.032722

*本文得到中山大学髙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19YJA740032)、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2CYY007)、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2&ZD178、14ZDB103、15ZDB100)的支持。《语言科学》编辑部及匿名评审专家提出的宝贵意见,博士生刘玲、蔡黎雯为本文提供了无私帮助,一并致谢。

中图分类号 H17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 9484( 2019) 05- 0472- 16

作者简介

林华勇,男,1977年1月生,广东廉江人。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目前对方言语法描写、语法化及语言接触感兴趣。

陈秀明,女,1990年2月生,广西北流人。中山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方言语法。

标签:;  ;  ;  ;  ;  ;  

北流粤方言“着”(阳入)的多功能性及其探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