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世汉文文献对汉语辞书编纂的价值
——以《运步色叶集》为例(一)
范文杰
摘要: 《运步色叶集》中部分词语可为补充、修订《汉语大词典》等大型语文辞书提供参考例证。今以“射廗、册、疣目、疱疮、丧衣、抱合、麻姑、阴证·阳证、位牌”九个(组)词语为例,说明日本中世汉文古字书在汉语辞书编纂中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 《运步色叶集》;《汉语大词典》;日本中世;辞书编纂
日本中世时期,一般认为自1192年镰仓幕府成立,到1573年室町幕府灭亡,前后近400年,大致相当于中国的南宋至明代。《运步色叶集》是一部中世室町时代日本人以中国古字书和注疏等训诂材料为蓝本、并在《节用集》其中一类的基础上增补改编而成的汉文通俗辞典,作者不详。全书以头音将一万七千余个词语归入伊吕波四十四部。它不仅是记载日本中世语言文字材料的重要典籍,对汉语史研究(尤其是近代汉语研究)而言也是极为难得的珍贵文献,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本文撷取《运步色叶集》中“射廗、册、疣目、疱疮、丧衣、抱合、麻姑、阴证·阳证、位牌”共九个(组)词语,以期为《汉语大词典》的补充、修订提供参考。
以上我们归纳了对“李约瑟问题”一些尝试性诠释。当然,国内外科学史学者们还从东西方的宗教与哲学方面差异的角度进行了探讨。比如,从思想史角度看,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就为近代科学提供了方法论的准备。基督教文化对希腊文化的批判性继承,特别是对古希腊自然观的扬弃与超越,促使“自然法”概念的产生和数学理性主义的形成,并为近代科学中自然定律的确立及其数学化表述,奠定了基础。同时,基督教没有身份歧视,提倡劳动和实践,它从教义上有意提高工匠地位的做法,从心理层面填补了工匠传统与学者传统之间长期存在的鸿沟,从而使思辨的哲学传统同操作的实验传统在一定条件下的汇合成为可能。[21]
4.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在很多小学中可以看到。例如,一部分教师仍然不管学生是否有兴趣学习或者是否能听懂,只是一味按照教学目标将一些英语知识强硬教给学生,对语法内容晦涩难懂的问题从来不去重视,这也是导致学生英语学习成绩差的重要原因。
【射廗】
“廗”,“席”之异体。东汉夏承碑作“”,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31作“”。 《集韵·昔韵》:“席,俗作廗。”“射廗”,即“射席”,日语指射箭场内的一种供弓箭手铺坐的铺垫或榻榻米等坐垫。汉语亦有“射席”一词,义同日语。唐杜佑《通典》卷一百三十三《礼》九十三《开元礼纂类》二十八《皇帝观射于射宫》:“布三品以上及左供奉官射席位于御座东楹问,少前。又布三品以上及右供奉官射席位于御座西楹间,少前。席横布,各容六人。布四品以下射席位于殿阶下,如殿上之仪。”又“左右司射各于王公位前,北面,次比王公从首六人,引从东西阶升,如司射之仪。至射席,相对为首,北面立,左者右旋,西面张弓;右者左旋,东面张弓。”宋郑居中《政和五礼新仪》卷一百六十一《军礼·赐射余获》:“设御幄殿于射所南面,又设东西阁于殿后,有司设王公以下射席位于幄殿前之东,又设释弓矢席位于殿门外之左右。”《汉语大词典》未收“射席”。
“抱合”,日语指相拥、相抱,或化合。汉语古籍中多有连绵、接合之义。如宋陆游《入蜀记》卷一:“东望京山,连亘抱合,势如缭墙。”宋祝穆《方舆胜览》卷五十五:“我闻蒙山之巅,多秀岭烟岩,抱合五峰”。明陈侃《使琉球录》:“琉球国山形抱合而生,一曰翠丽,一曰大崎,一曰斧头,一曰重曼。高耸丛林,田沃谷盛,气候常热。”《汉语大词典》未收“抱合”。
麻姑的手爪适合搔痒,后人便因此将搔背之物称为“麻姑(爪)”,也就是今天的“不求人”或“老头儿乐”。古文献中多有用例,如清朱筠《笥河诗集》卷九《汤池》:“安得日日浴此耶,背痒不倩麻姑爬。”清李海观《歧路灯》第四十二回:“百生法儿与他加上些风湿,便不知不觉麻姑爪已到背上,挠将起来。”清沈德潜《清诗别裁集》卷十七《宣德箭歌》:“丁巳夏,余客长安市,有鬻爬背麻姑爪者。”《汉语大词典》将“麻姑”释作“神话中仙女名”,未收“爬背物”义项。
“”,“寵”之异体。《运步色叶集》天正十七年本“”作“”。有贺要延《佛教难字大字典·宀部》“寵”下有“”字。[1]今皆简化作“宠”。“宠册”是臣下受到天子特赐的恩宠、擢升时的敬辞,文献中亦称“宠命”。唐刘禹锡《代裴相公贺册鲁王表》:“伏以鲁王,夙承睿训,特禀天姿,爰择吉辰,光膺宠册。”唐崔致远《桂苑笔耕集》卷八《幽州李可举大王》:“伏惟精慎寝兴,别迎宠册,永扶昌运,大洽群情。”晋李密《陈情表》:“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汉语大词典》未收“宠册”。
“麻姑”下注云:“仙人也。学仙道,剪爪暇无之。依之爬背物曰麻姑。”这则训释与中国古代的麻姑传说有关。相传东汉桓帝时,女仙麻姑曾应仙人王远(字方平)召,降于蔡经家。麻姑貌美,年可十八九岁,晋葛洪《神仙传》卷三这样描述:
【丧衣】
【疱疮】
“疱疮”,日语天花、痘疮之异称。汉语亦作“皰疮”,今简化作“皰疮”,指面疮或皮肤上起的水泡样的小疙瘩。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三十九“皰疮”:“许叔重云:‘皰,面气也。 ’《考声》‘面上细疮也’。 《说文》‘从皮包声也’。或作疱。”卷四十“皰疮”:“《说文》云:面生气也。经从疒作疱,俗字也。”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二十二“疮皰”注引《说文》云:“面生热气曰皰。 ”《集韵·效韵》:“皰,亦作疱。 ”宋本《玉篇·疒部》:“疱,疱疮也。”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卷二十一七窍病方有“治年少气盛面生疱疮方”。《汉语大词典》“疱疮”“皰疮”条皆未收。
“疣目”,汉语指长在手上或脚上多余的肉块。隋巢元方《诸病源候总论》卷三十一:“疣目者,人手足边忽生如豆,或如结筋,或五个或十个相连,肌里粗强于肉,谓之疣目。此亦是风邪搏于肌肉而变生也。”卷五十:“疣目候:人有附皮肉生,与肉色无异,如麦豆大,谓之疣子,即疣目也。”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卷十四《少小婴孺方》:“治小儿疣目方:以针及小刀子决目四面,令血出,取患疮人疮中汁黄脓傅之,莫近水,三日即脓溃根动,自脱落。”唐王焘《外台秘要》卷二十九:“集验疗去疣目方:作艾炷着疣目上,灸之三炷,即除。”元戴侗《六书故》卷三十三:“疣,悬疣,赘无用之肉也。又作肬。疣之小者曰疣目,俗谓之瘊子。”明杨守勤《宁澹斋全集·文集》卷六:“挽近潦倒一官,比于禄仕佻者,至痒疣目之何悖哉?”日语亦名“胼胝(たこ)”,可指手掌、脚底因长期劳动摩擦而生的茧子,皆为皮肤上的赘生物。《汉语大词典》未收“疣目”。
“丧衣”,即居丧所穿的衣服,亦称“丧服”。《周礼·天官·阍人》:“丧服、凶器不入宫。”汉刘安《淮南鸿烈解》卷十六“设明衣”注云:“明衣,丧衣也。”晋陶潜《搜神后记》卷三:“桓哲,字明期,居豫章。时梅龙为太守,先已病矣,哲往省之,语梅云:‘吾昨夜忽梦见作卒,迎卿来作泰山府君。’梅闻之愕然,曰:‘吾亦梦见卿为卒,着丧衣来迎我。’经数日,复同梦如前。”宋毛居正《增修互注礼部韵略》卷一:“缞,丧衣。长六寸,博四寸。上曰缞,下曰裳。缞之言摧也,言中摧痛也……亦作衰。”《汉语大词典》有“丧服”条而未收“丧衣”。
应急响应的解除意味着更加艰巨的灾后重建冲锋号已经吹响,目前,云南电网争分夺秒投入到紧张的抢修复电战斗中,截至11月17日18时,已有54679户受灾用户恢复供电,恢复率达到了92.8%。
【册】
【麻姑】
【疣目】
麻姑手爪不如人爪,形皆似鸟爪。蔡经中心私言:“若背大痒时,得此爪以爬背,当佳也。”方平已知经心中所言,即使人牵经鞭之,曰:“麻姑,神人也。汝何忽谓其爪可以爬背耶?”便见鞭着经背,亦不见有人持鞭者。
结晶设备与蒸汽单元设备类似,在其单元后接闪蒸罐。固液分离后,所产生的结晶盐含有大量的杂质,其回收利用的成本高于普通工业盐的生产成本。加大结晶单元的提纯技术,若能实现多种结晶盐的高纯度分离,将成为燃煤电厂的第二经济增长点。
【抱合】
在阅读教学中,老师常常习惯于内容分析式教学,学生总是听老师讲析课文内容,而少有言语应用的自主活动。这样的阅读教学成了教师单向预设并主观讲析、强势操纵,而没有学生自己真实学习空间。
【阴证·阳证】
推论4.1 假设条件(H1)、(H2)和(H3)成立,则系统(1.1)对应的连续系统和离散系统有唯一的正的概周期解,且这个概周期解是一致渐近稳定的.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中国传统医学(日语称“漢方(かん-ぽう)”)在诊断上可根据临床征候所表现的病理性质,对疾病有着阴、阳两种不同性质的划分,以冷的、沉降性的征候为“阴证”(如里证、寒证、虚证),多表现为身寒喜温、面色苍白、卧时蜷缩、倦怠乏力、静默少言、语声低微、不烦不渴、腹痛喜按、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苔滑润,以及脉沉微、细涩、迟弱无力等;以热的、活动性的征候为“阳证”(如表证、热证、实证),多表现为身热喜凉,狂躁不安,心烦多言,语声壮厉,呼吸气粗,口渴引饮,口唇燥裂,腹痛拒按,大便燥结,小便短赤,舌苔黄、黑干裂,脉浮大、滑数、洪实有力等[2]。 汉语古文献中“阴证”一词习见。如汉华佗《中藏经》卷上:“大凡阳病阴证,阴病阳证,身瘦脉大,肥人脉衰。上下交变,阴阳颠倒,冷热相乘,皆属不吉。从者生,逆者死治疗之法,宜深消息。”唐孙思邈《千金翼方》卷九:“伤寒脉浮缓,其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可与大青龙汤发之。”宋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二:“白散子,治肝肾虚为风所袭卒中……兼治阴证伤寒,六脉沉伏。”《汉语大词典》“阴证”“阳证”皆未收录。
【位牌】
“位牌”,为祭神或祭祀先人而设的一种有底座的木牌,上面书有被祭祀者的名号(日本主要书写死者的俗名和戒名)的木牌。宋洪迈《夷坚志·夷坚丁志》卷十六《张客奇遇》:“(张客)既到家,徐于壁间开位牌。妻谓其所事神,方瞻仰次。妇人遂出。”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卷第九十:“先生云:‘欲立一家庙,小五架屋,以后架作一长龛,堂以板隔,截作四龛堂。堂置位牌,堂外用帘子。小小祭祀时,亦可只就其处。大祭祀则请出,或堂或厅上,皆可’”。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一《宫观庙宇》:“本观有南狭殿一座,空闲,欲依在京日建置,以纯福殿为额,随宜设置本命所属星官位牌,焚修香火从之。”“位牌”亦名“牌位”。元释德辉《敕修百丈清规》卷二《帝师涅槃》:“至日法座上敬安牌位,如法铺设,严备香花、灯烛、茶果、珍馐供养。”明汤显祖《牡丹亭·秘议》:“[生]:好一座宝殿哩。怎生左边这牌位上写着‘杜小姐神王’,是哪位女王?[净]:是没人题主哩。”现代汉语方言中,晋语将人死后做的灵位牌叫作“位牌子”[3]。《汉语大词典》有“牌位”而未收“位牌”。
参考文献:
[1]有贺要延.佛教难字大字典[M].东京:国会刊行会,1987:77.
[2]中华书局《辞海》编辑所.辞海(试行本,医药卫生分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1:146.
[3]许宝华,宫田一郎.汉语方言大词典[M].北京:中华书局,1999:2754.
中图分类号: H13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5744(2019)02-0016-03
(中国人民大学 文学院,北京 100872)
收稿日期: 2018-11-02
基金项目: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4批面上资助项目(2018M641573)
作者简介: 范文杰(1986—),女,河南焦作人,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讲师,主要从事文字学、训诂学及域外汉籍研究。
【责任编校 王 涛】
标签:《运步色叶集》论文; 《汉语大词典》论文; 日本中世论文; 辞书编纂论文;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