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配电网自动化的几点思考论文_张雪峰,李云功

关于配电网自动化的几点思考论文_张雪峰,李云功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技师学院机电工程系)

摘要: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使我国整体经济发展非常迅速。配电网自动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规模之大、范围之广、投资之大、技术含量之高,需要结合能利用的一切信息和资源,以达到降低建设成本、提高建设水平的目的。配电网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呈现设备数量多、网络规模大、网络结构复杂、通信基础薄弱等特点。作为电网的末端,配电网不仅直接面对用户,而且直接影响电网整体的供电可靠性和投资经济性,是保证输电网供电能力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配电网自动化;思考

引言

电的使用已经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基础能源。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运行要求逐渐提升,在此过程中,需要重点研究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智能化的建设方式,保证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智能化水平,最终达到提升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运行效率的目的。

1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特点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与传统系统相比,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具有自愈控制能力,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该系统具备较强的自我预制能力以及自我恢复能力。自愈控制主要是通过对现有的电网资源展开充分利用,预防、确定以及恢复目前在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而保证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实际运行状态,降低故障对用户使用质量的影响。第二,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采用持续供电的方式,在系统正常运行时,对其展开优化和预防,降低安全事故出现的概率。在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运行不正常的情况下,实施紧急恢复以及检修,降低故障对用户造成的影响。但是自愈控制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如果电网处于瘫痪状态,则自愈控制的效果将无法起到有效作用。由此可以看出,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能够对正在运行的系统展开调整,在安全风险控制方面,采用预防控制的方式,消除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在故障条件下,能够在保证电网运行的同时,对电网展开自我修复,使其能够保证正常运行。

2几点思考

目前,大多数配电网络系统网格结构较弱,设备陈旧,技术含量较低。而且,由于城市的快速发展和线路布局的大的变化,给配电系统的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带来了困难。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分销网络建设进展也不同。对于配电网络,其主要管理目标是大型配电网络线路,设备及其最终用户。由于配电网络涉及的设备数量众多,它面临着大型的城市配电设备,传统的管理方法和管理装置不能使调度员第一次掌握整个配电网络的操作和每个终端设备的操作参数。实现配电网自动化可实时获取大量终端数据,实现对复杂配电网络,复杂配电设备和用户供电条件的实时掌握。分销网络的运作一目了然,分销管理逐渐从经验转向科学。在选择配电网自动化方案时,应充分考虑中国电力工业的实际发展,不应盲目复制。要结合各地的差异,坚持以用户为导向,不断提高供电可靠性,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确保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全部功能。配电网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在所难免,所以在故障产生的时候,故障检测与故障定位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这关系到后面的维修工作是否能顺利开展。配电网的故障位置很复杂。然后故障可能会进一步扩大,给供电公司和用户带来更大的损失。为了使故障定位更加快速准确,在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中,可以引入GIS系统。利用GIS的定位精确优势,强化故障检测这一模块,实现故障快速定位,并立即对故障进行隔离控制,确保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配电网络中,很难定量地感知电网运行的当前和未来状态;有许多警报,不可能准确定位关键源信息并相互关联;电网规模庞大,运行信息众多,无法主动分析报警。因此,通过配电网络的动态感知和预警功能,可以基于实时和预测结果定量分析当前和未来状态;根据实时,历史和预测结果,深入挖掘报警信息,找到关键源信息点,分析各信息的直接关系,分析报警的主要缺陷和故障;实时分析综合分析结果,积极推进,实现预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建设方法

3.1保证配电网架规划的科学性

在对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展开智能化建设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其建设质量,需要对配电网架展开科学的管理规划。在此过程中需要根据我国经济情况情况以及实际电网建设情况,制定相应的配电网架规划方案,同时保证方案规划的合理性,为今后供电范围的科学性奠定基础。如果整个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处于高负荷的状态,则为了保证其能够稳定运行,需要适当连接不同的电力系统,这种方式能够保证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例如,在建设配电网架的过程中,需要将经济特点与配电网架相互结合,这种方式能够保证配电网架运行的稳定性以及有效性。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对其展开全面有效的调整,最终达到保证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运行质量的目的。

3.2故障处理系统的建设方式

故障处理系统,是保证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系统,其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能够对故障点以及故障线路展开定位,在此基础上确定相应的解决措施。故障处理系统能够大大缩短故障处理的时间,为故障处理提供有利的条件。例如,在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出现故障之后,故障处理系统能够在指示器中显示相应的故障信息,故障处理人员能够根据信息,确定故障出现的区域以及故障处理措施,为今后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目前我国在安装指示灯的过程中,主要采用消弧线圈以及中性点不接地的接线方式,如果系统出现故障,则指示灯能够在第一时间发出警报故障,保证故障处理的实时性以及有效性。由此可以看出,10kV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智能化建设是我国V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需要相关人员对其展开全面有效的研究。

3.3配网自动化的规划

对于配电自动化模式方案,应首先进行监控链路的规划,以确保电源的可靠性,然后规划管理链路以提高电源的经济性。就配电网自动化而言,对功能的实时性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它应该是优先对象,对于其他功能,它可以在满足实时性的同时进行扩展和改进。在保证供电系统可靠性的基础上,通过远程抄表自动化,可以大大提高供电经济性。同时,还可以实现配电管理的自动化和负荷管理的自动化,达到降低电力损耗,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配电系统自动化的主要功能应包括:(1)调度自动化(SCADA);(2)变电站自动化系统;(3)馈线自动化(FA)和配电网自动化(DA);(4)配电网自动测绘/设备管理/地理信息系统(AM/FM/GIS);(5)用户故障电话投诉(报修)系统(TCM);(6)配电工作管理系统(DJM);(7)配电网应用软件;(8)用电营业自动化系统;(9)负荷管理系统;(10)远方自动抄表系统;(11)配电变压器在线监测装置;(12)中低压侧无功补偿的自动控制。

结语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建设后,能够在配电网发生故障时,迅速判断故障区段,对非故障区域恢复供电,可以大大减少故障时的停电时间,缩小停电范围,提升用户服务质量。配电网作为输配电系统的最后一个环节,其自动化的实现程度与供用电的质量、可靠性密切相关。在智能电网技术越来越重要的今天,我们发现配电自动化也更加的重要了。

参考文献:

[1]高磊.智能配电网与配电自动化的发展和应用[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28):87.

[2]齐红志.小议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J].企业技术开发,2016,35(18):55+66.

[3]李勋,龚庆武,胡元潮.智能配电网体系探讨[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4(08).

[4]蔡昭群.在智能配电自动化层面上研究智能电网[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0).

论文作者:张雪峰,李云功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4

标签:;  ;  ;  ;  ;  ;  ;  ;  

关于配电网自动化的几点思考论文_张雪峰,李云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