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银行间债券市场运行情况及特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债券市场论文,银行间论文,情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12年,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公司信用类债券市场快速发展,市场活跃度进一步提升,投资者类型更趋多元化,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债券市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功能进一步显现。
2012年银行间债券市场运行情况
(一)中债指数总体先扬后抑
2012年,中债指数走势一波三折,总体上表现为先扬后抑。1月份,中债综合指数(净价)小幅走高,此后窄幅震荡下行,5-7月份出现强劲上扬,7月中旬达到年度最高点后逐步回落,第四季度保持小幅波动状态。年末,中债综合指数(净价)收于100.7547,比年初下降了0.47%。年内,中债综合指数(净价)最高点为7月12日的102.5376,最低为12月24日的100.6715。财富指数年末收于146.5791,比年初上涨3.58%。
2012年,中债收益率曲线先是陡峭化下行,后又出现强劲反弹。1月份,受春节因素影响,银行间市场跨节资金需求旺盛,债券收益率曲线短端急速上行,但节后迅速回落。2~4月份,收益率曲线呈现平坦化上行。5~7月份,随着央行再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两次降息的政策实施,债券市场资金面逐步宽松,中债收益率曲线出现陡峭化下行。7月份后,受美国推出QE3及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等因素影响,中债收益率曲线多次呈现升跌交替,但总体上呈现平坦化上行。
(二)债券发行量小幅增长
2012年,银行间债券市场累计发行债券7.7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82%。
1.政府和准政府类债券发行规模下降
2012年,政府类债券(国债、地方政府债、央行票据)和准政府类债券(政策性银行债、政府支持机构债券、政府支持债券)共计发行39339.66亿元,同比下降22.42%。主要原因是央行票据全年无发行,若排除央行票据影响,2012年其他政府和准政府类债券发行总量同比增长7.57%。各券种发行量见表1。
2.公司信用类债券发行规模大幅增长
2012年,包括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超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集合票据和非公开定向工具在内的公司信用类债券发行规模为33234.40亿元,同比增长63.60%。发行量排名前四位的是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企业债券和超短期融资券(见表1)。各券种发行规模均较上年有所增长,其中增幅最高的前四位分别是非公开定向工具、超短期融资券、企业债券和集合票据(见表1)。中小企业区域集优票据作为集合票据的一种融资模式,全年发行量为29.15亿元,同比增长109.86%。
3.发行期限结构上短期和长期品种占比下降,中期品种占比上升
从发行期限来看,1年以下期限品种发行量最大,合计为1.96万亿元,占发行总量的26.77%,比上年下降了9.89个百分点;1-3年期品种发行量占比为12.90%,比上年下降了3.11个百分点;10年期以上品种发行量占比为6.83%,比上年下降了0.9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3-5年期、5-7年期和7-10年期品种发行量占比分别为21.58%、19.41%和12.52%,分别比上年增加了2.97个百分点、7.86个百分点和3.09个百分点。与2011年相比,各期限品种的发行结构更趋均匀(见图1)。
(三)债券余额稳步扩大
截至2012年年末,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余额达25.46万亿元,同比增长16.92%,增幅比上年提高了8.98个百分点。
1.央行票据余额占比进一步下降
2012年年末,银行间债券市场存量仍以政府信用类债券为主,包括国债、地方政府债、央行票据、政策性银行债、政府支持机构债券和政府支持债券在内的政府及准政府类债券余额达到17.63万亿元,占比为69.26%,比上年下降了5.13个百分点。具体各券种余额和占比见表2和图2。
2.公司信用类债券余额占比上升
图3 2012年银行间债券市场各月度现券成交情况(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货币网
2012年年末,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司信用类债券余额达到6.4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40.61%,市场占比为25.33%,比上年提升了4.27个百分点。其中,增量最多的是企业债券和中期票据,增速最快的是超短期融资券和非公开定向工具(见表2)。
若加上商业银行债券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债券,广义上的公司信用类债券余额达到7.7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40.00%,市场占比为30.60%,比上年提升了5.04个百分点。其中,2012年有43家商业银行发行了57只商业银行债券,比上年增加15家和23只,年末余额为12652.60亿元,比上年增长36.90%;有5家证券公司发行了16只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有1家资产管理公司发行了2只资产管理公司金融债,年末非银行金融机构债券余额为768.00亿元,比上年增长41.70%。
3.3-5年待偿期限债券成为余额最高的品种
2012年年末,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余额的待偿期限结构有所调整。1年以下期限的债券余额占17.66%,与上年基本持平;1-3年期债券余额占比19.61%,比上年下降了3.43个百分点;3-5年期债券成为余额最高的品种,达到5.79万亿元,同比增长58.22%,市场占比也从16.74%大幅增长到22.74%;7-10年期债券余额占比14.09%,比上年提升了2.71个百分点%;5-7年期与10年期以上品种的债券余额占比分别为13.72%和12.17%,分别比上年下降了1.49个百分点和4.02个百分点。
(四)回购交易更加活跃
2012年,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交易规模大幅增长,质押式回购和买断式回购共计成交141.71万亿元,同比增长42.49%。
1.质押式回购稳步发展
2012年,质押式回购交易累计成交136.62万亿元,同比增长41.34%。交易标的券种主要为政府信用类债券,交易量最大的依次是政策性银行债、国债和央行票据,占比分别为36.23%、31.25%和10.25%;以公司信用类债券为标的券种的质押式回购交易合计占比为18.25%。
2.买断式回购快速增长
2012年,买断式回购交易累计成交5.10万亿元,同比增长82.68%。从标的券种来看,以政府信用类债券为标的券种的交易占比为55.77%,以公司信用类债券为标的券种的交易占比为43.09%。其中,交易量最大的依次是政策性银行债、中期票据和企业债,占比分别为41.96%、20.22%和19.24%。
3.回购利率小幅下降
2012年,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质押式回购利率与买断式回购利率走势保持一致,整体利率水平低于2011年。其中,质押式回购日加权平均利率为2.91%,比上年下降55个基点,回购利率最高点为1月18日的8.34%,最低点为5月22日的1.92%,全年利率极差为642个基点;买断式回购加权日平均利率为3.22%,比上年下降62个基点。
4.短期化特征更加明显
交易期限结构方面,7天以下的质押式回购交易在质押式回购总成交量中占比达到93.80%,比上年增加了2.17个百分点。其中,隔夜品种成交继续活跃,占比81.20%,比上年增加5.81个百分点;7天品种成交量占比为12.60%,比上年下降3.64个百分点。14天以上期限的回购交易占比有所回落,其中14天品种成交量占比为3.47%,比上年下降1.06个百分点,14天以上品种成交量占比为2.73%,比上年下降0.76个百分点。
5.国有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为主要资金融出方
从质押式回购市场全年的净融资方向来看,2012年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分列资金净融出的前三位,净融出额分别为35.13万亿元、21.20万亿元和9.29万亿元,合计占比达到96.17%;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联社、农村商业银行和合作银行则分列资金净融入的前三位,净融入额分别为24.20万亿元、11.01万亿元和10.33万亿元,合计占比达到66.83%。
(五)现券交易继续增长
2012年,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券累计成交金额达到75.20万亿元,同比增长18.16%。从各月成交情况(见图3)看,1月份成交量最低,2月份成交量迅速回升,之后各月成交量相对平稳,上半年成交量同比增长9.47%;进入下半年后,各月成交量与上年同月相比快速增长,同比增长26.28%。
1.交易券种结构保持基本稳定
从交易券种来看,2012年现券市场成交排名前三位的券种为政策性银行债、中期票据和国债(见表3)。与2011年相比,央行票据交易量占比由18.73%下降为10.91%,成交排名从第三位下降到第五位。此外,资产支持证券、外国债券、政府支持机构债券和集合票据的交易量均很小,占比不足0.1%。
2.公司信用类债券流动性较高
2012年银行间债券市场平均换手率为295.35%,比上年略有下降。在具体券种(见表4)上,公司信用类债券依然保持了较高的换手率。短期融资券换手率较上年进一步提高;中期票据换手率尽管比上年有所下降,但仍然高达559.15%;企业债券的换手率也超过了市场平均水平;超短期融资券换手率也较上年大幅提高;集合票据的换手率与上年基本一致。其他券种上,央行票据依然保持了较高的流动性,政府支持债券和地方政府债的换手率也都超过了市场平均水平。
3.城市商业银行交易量最大
2012年,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券交易买入量与卖出量排名前三位的机构均为城市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其买入量占比分别为26.42%、18.92%和15.47%,卖出量占比分别为27.05%,19.50%和15.45%。从净买入量和净卖出量情况看,国有商业银行、基金、证券公司的证券资产管理业务位列净买入量的前三位,分别为4002.15亿元、1921.56亿元和1355.12亿元,占比分别为34.46%、16.55%和11.67%;城市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农村信用联社位列净卖出量的前三位,分别为4694.54亿元、4344.40亿元和1644.47亿元,占比分别为40.42%、37.41%和14.16%。
(六)利率衍生品市场冷热不均
2012年,银行间各类人民币利率衍生产品累计成交2.92万亿元,同比增长5.00%。
1.利率互换交易量小幅增长
2012年,人民币利率互换累计成交20945笔,名义本金额达2.90万亿元,同比增长8.21%,增速比上年大幅降低近79个百分点。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放缓的原因,主要是与2011年相比,2012年货币市场利率波动降低,同时在货币政策工具运用上,分别2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与2011年7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3次调整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相比有所减少,从而致使机构的市场预期趋同,对利率衍生品交易的需求降低。
从各月成交情况看,1月份成交最少,名义本金额为971.53亿元,5月份之后各月成交的名义本金额均在2000亿元以上,11月更是达到最高的4442.04亿元。在交易期限结构方面,1年及1年期以下交易的名义本金额占比达77.52%,比上年提高近3个百分点,短期化特征更加明显;1-5年期和5-10年期品种成交量占比分别为14.48%和8.00%,与上年相比均有所下降。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的浮动端参考利率主要有7天回购定盘利率、Shibor和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利率,挂钩的交易量占比分别为45.33%、50.01%和4.67%。其中,以Shibor为浮动端参考利率的利率互换交易占比较2011年上升了约4.5个百分点,表明Shibor在价格发现和对冲风险等方面的功能在逐渐增强,在利率互换交易定价中的基准性得到进一步体现。
2.债券远期成交下降
2012年,债券远期共达成交易56笔,成交金额166.12亿元,呈加速下降态势。2012年参与债券远期交易的机构类型有股份制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国有商业银行,与2011年相比,城市商业银行退出了市场,参与交易的仅有4家,比上年减少了10家。
从交易期限来看,仍然呈现短期化特点,30天以下品种占了总成交量的93.74%,其中2-7天品种仍然最为活跃,占市场总成交量的63.29%,8-14天和15-30天品种分别占总成交量的27.33%和3.12%;此外,31-90天品种占了总成交量的6.27%,91-180天和181-365天品种无交易。
从交易券种来看,债券远期的标的券种也比较集中,其中政策性银行债和短期融资券是较为活跃的券种,占比分别为73.89%和17.93%;此外,企业债、央行票据、中期票据和国债成交量占比分别为5.09%、2.23%、0.61%和0.24%。
3.远期利率协议交易冷清
2012年,远期利率协议累计成交3笔,名义本金额2亿元,同比下降33.33%。成交的3笔远期利率协议均为参考Shibor报价。远期利率协议自推出以来没有得到真正发展,其原因主要是:相比利率互换,远期利率协议交易的终端客户中企业客户的参与度更高,而这部分客户的需求尚未释放,导致市场需求明显不足;同时,市场缺乏公信力强的定价依据,导致远期利率协议的报价往往存在较大偏差,远期利率协议期限较短,也使得市场波动较小,客观上导致市场参与热情不高;此外,远期利率协议与利率互换在功能上存在部分替代效应,导致市场成员主观上参与远期利率协议交易的动力不足。
(七)其他衍生品市场交易增长
1.信用衍生品市场平稳运行
2012年,信用风险缓释工具(CRM)市场运行较为平稳。截至年末,共有45家市场成员通过备案成为CRM交易商,比上年年末增加2家。其中,有26家市场成员通过备案成为CRM核心交易商,比上年年末增加1家;有29家市场成员通过备案成为信用风险缓释凭证(CRMW)创设机构,比上年年末增加1家。
2012年,共有8家机构新达成13笔信用风险缓释合约(CRMA)交易,名义本金合计13.40亿元,比上年增长7.30亿元,标的债券类型包括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截至年末尚在存续期的CRMA有2笔,名义本金额为3.5亿元,涉及交易商3家。2012年,无新增创设CRMW,也无新达成CRMW交易;截至年末尚在存续期的CRMW有1笔,名义本金额为1.3亿元。
2.债券借贷交易上升
2012年,债券借贷业务共有15笔交易发生,标的债券面额为202.9亿元,与2011年仅有1笔交易及标的债券面额0.3亿元相比大幅增加。
2012年银行间债券市场运行特点
(一)债券市场产品进一步丰富
2012年,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加大创新力度,市场产品进一步丰富。
2012年5月,人民银行、银监会和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重新启动沉寂了4年之久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全年发行了20只资产支持证券,规模合计达192.61亿元。
2012年8月,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资产支持票据指引》,推出资产支持票据,全年发行的非金融企业资产支持票据达14只,规模合计57亿元。非金融企业资产支持票据的推出,是促进我国债券市场创新发展的有益探索,有利于提升企业存量资产利用效率,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推动债务融资工具市场向纵深发展。
此外,证券公司获准可继续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全年共发行16只,规模合计达561亿元;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也于10月29日获准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3年期和5年期各50亿元的金融债券。
(二)公司信用类债券市场大步发展
2012年,公司信用类债券市场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从发行规模来看,发行量达到3.32万亿元,同比增长63.60%,占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发行总量的比重达到42.70%,比上年增加了15.44个百分点;从市场存量来看,2012年年末余额达到6.45万亿元,同比增长40.61%,占银行间债券市场总余额的比重达到25.33%,比上年提升了4.27个百分点;从交易情况来看,2012年成交额为31.92万亿元,同比增长20.09%,占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券交易总量的比重为42.45%,比上年提高了0.68个百分点;从流动性来看,2012年的换手率达495.10%,显著高于市场平均换手率295.35%的水平。
(三)市场交易更趋活跃
2012年,银行间债券市场包括现券交易、债券回购交易、利率互换、债券远期、远期利率协议、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和债券借贷在内合计总成交达216.86万亿元,同比增长32.54%,比上年高23.38个百分点,交易更趋活跃。其中,现券交易和债券回购交易分别占银行间债券市场总成交量的34.20%和64.46%,衍生品市场交易占比为1.34%。
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一是公司类债券发行量大增。2012年企业债券发行量较上年增长125.31%,超短期融资券和非公开定向工具的发行量也分别比上年增长了178.56%和318.16%,从而致使三个品种的交易量快速增长,同比增幅分别达到73.47%、1052.62%和6755.12%;另外,信贷资产证券化得以重启,非金融企业资产支持票据得以推出,致使资产支持证券的交易量出现飞跃式增长,增幅达13339.54%。
二是本年度央行票据停发,人民银行更多通过回购的方式进行公开市场操作,促使回购市场的交易量增加。2012年人民银行共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进行了33笔正回购和94笔逆回购,分别回收资金9440亿元和投放资金60389亿元,与2011年相比,开展正、逆回购交易的总笔数增长了1.27倍,正、逆回购的总成交金额增长了1.82倍。
三是与年内股市的相对低迷形成对比,固定收益产品的低风险特征,吸引了非银行类金融机构、集合产品、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参与债券投资力度加大,从而致使债券类产品的交易量快速增长。
(四)投资者类型更加多元化
2012年,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者队伍进一步壮大,投资主体更加多元化。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年末,参与的投资者数量达到12415家,同比增长11.23%。与上年相比,增加的机构包括74家商业银行、13家信用社、19家非银行金融机构、1101家非法人投资机构、4家非金融机构和42家其他投资者。其中,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和国际开发协会于2012年4月获准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成为首批进入的国际多边机构。
值得关注的是,包括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基金、基金公司的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产品、其他投资产品、企业年金、社保基金、信托公司的金融产品、证券公司的证券资产管理产品等在内的以产品名义开户的非法人机构类投资者正逐渐成为银行间债券市场的重要投资群体。2012年,此类投资主体现券交易买入量和卖出量的市场占比分别为5.03%和4.45%,净买入量达到4371.20亿元,占净买入总量的比重为37.64%(各投资主体净买入量见图4)。
(五)债券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功能进一步增强
2012年,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继续按着《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积极发展债券,进一步完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方向发展,秉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精神,充分发挥债券市场投融资平台的重要作用。
一是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了1.61万亿元的国债和地方政府债、2.18万亿元的政策性银行债和0.15万亿元的政府支持债券,保证了国家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和重点规划项目建设的推进。
二是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得到稳步发展。自银监会分别于2011年5月和10月发布《关于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通知》和《关于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型微型企业金融服务的补充通知》后,商业银行发行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券的热情高涨。2012年共发行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券22只,合计1680亿元,募集资金有力地支持了小微企业的经营性发展。
三是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得到创新发展。全年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包括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超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集合票据(含中小企业区域集优票据)、非公开定向工具和非金融企业资产支持票据在内的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规模合计达到3.33万亿元,对于拓宽企业直接债务融资的规模和渠道、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积极作用,也使各类企业从依靠单一间接融资的格局向多样化的可交易融资方式转变。2012年人民币贷款增量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下降到52.1%,同比下降了6.1个百分点,而企业债券净融资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达到14.3%,同比上升了3.7个百分点。
综合来看,银行间债券市场已成为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的重要投融资平台,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资金支持。
标签:债券论文; 债券市场论文; 央行票据论文; 银行间债券市场论文; 远期利率协议论文; 远期利率论文; 交易银行论文; 债券借贷论文; 政府债券论文; 远期交易论文; 银行论文; 短期融资券论文; 信用债论文; 信用政策论文; 利率互换论文; 票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