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银行经营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黑龙江省为例_银行论文

村镇银行经营绩效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以黑龙江省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黑龙江省论文,村镇论文,实证论文,为例论文,绩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83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350-2015(11)-0041-04

      村镇银行是我国农村金融的重要支柱之一。村镇银行不仅在存贷款方面为农户提供了便利,对农户发展农业生产提供了方便,还为农村集体经营、个体商户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村镇银行在总体上大大增强了农村金融的市场竞争力,为改善城乡二元结构做出了较大贡献。

      村镇银行经历了两个重要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07-2009年。2007年3月1日,我国第一家村镇银行——四川仪陇村镇银行成立,标志着村镇银行的诞生,这一阶段村镇银行主要目标是抢占地盘,尽量做大,并不考虑农村真正的需求,致使村镇银行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第二阶段,从2010年至今。农村金融、农村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村镇银行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近5年来的实践证明,村镇银行在推动经济发展,为项目提供资金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持。村镇银行在国外属于社区银行,社区银行起源于美国,所以满足农村的经济发展需求、支持“三农”、从最底层做起、从最细微处做起是村镇银行发展的大方向,从而形成具有规模的、真正意义上的社区银行。

      二、黑龙江省村镇银行的经营绩效现状

      (一)村镇银行的盈利现状

      我国村镇银行的一级法人机构通常规模小、网点少、经营业务单一。由于村镇银行正处于成长期,成本投入相对较高,影响了村镇银行的盈利情况。2013年,我国银行业平均资产收益率为1.2%,而村镇银行的资产收益率的平均值仅为0.7%,由于规模效益还没有体现,村镇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和非利息收入占比等重要指标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以黑龙江省为例,村镇银行的发展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但是黑龙江省村镇银行的发展,还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民解决农业问题所需金融服务的资金需求。从2013年黑龙江省村镇银行净盈利情况看,1000万元以上收入的村镇银行只占7%,500万至1000万元收入的村镇银行占7%,53%的村镇银行收入在100万元以下。长期以来,人们只关注城市的发展而忽略农村,忽略农村金融需求,只关注正规金融机构而无视民间金融组织,村镇银行的发展存在诸多问题。

      (二)村镇银行的经营特点

      1.建立时的资本金较为充足。《村镇银行暂行规定》要求,若是在乡镇设立村镇银行,其注册资本要大于或等于100万元人民币;在县设立村镇银行其注册资本大于或等于300万人民币。但黑龙江省村镇银行的设立资本金远远超过《村镇银行暂行规定》所要求的最低资本金。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巴彦县成立的巴彦融兴,由哈尔滨银行发起,注册资本金达2380万人民币;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由龙江银行发起的集贤润生,注册资本达1000万元人民币。目前黑龙江省村镇银行资本充足率如图1所示。

      2.商业银行持股比例较大。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目前村镇银行大部分由发起行全发起,所持比例为100%。2014年银监会要求要遵循市场化、集约化、商业化的方法,稳妥积极发展村镇银行,加大民间资本引进力度,调整降低发起行持股比例,持续提升民间资本持股比例。以黑龙江省为例,黑龙江省阿城农商、拜泉融兴等村镇银行的发起行持股比例为100%;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村镇银行是由商业银行持达大部分股份而成立的,一般达到51%,例如宝清广益、克山润生;由大兴安岭农村商业银行和哈尔滨银行分别发起的海伦惠丰和桦川融兴,其发起行所持股比例高达90%以上。由此可以看出,目前,黑龙江省村镇银行依然具有浓厚的商业韵味,这主要是受发起行的影响,虽然黑龙江省村镇银行一直倡导以服务“三农”为主,但其商业性,即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现状仍未得到完全改善。

      基于村镇银行经营的几大特点,反映出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整体上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且具有浓厚的商业性质,由于服务的是弱势群体,所造成资金的短缺以及交易费用的高昂,致使村镇银行在经营方面没有一个更好的突破。

      (三)村镇银行的股权结构

      村镇银行的设立,要求发起行至少占有20%的股份,且单个自然人股东或与其关联方所持有的比例不得大于10%。这些规定,有助于控制资金来源、走向的风险。但就村镇银行目前的发展形势看,并不是相当乐观,发起行占有主要的控制权,甚至有些村镇银行的发起行绝对控股,占有100%的股份,这使得除发起行以外的资金或是一些民间闲散的资金并不能有效得到利用,同时绝对的控制权使得一些重要决定超内部化,从而不利于村镇银行的长远发展,所以从理论上来讲,股权结构安排的不合理或过于集中将对村镇银行有负面或者消极的影响。以黑龙江省为例,如表1所示:黑龙江省村镇银行的发起行持股比例为100%的有8家:巴彦融兴、双城惠民、延寿融兴、五常惠民、兰西农商、阿城农商、拜泉融兴、依兰慧鑫;黑龙江省村镇银行的发起行其持股比例均高达50%以上。

      

      图1 2013年黑龙江省村镇银行资本充足率展示图(%)

      数据来源: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

      

      三、村镇银行经营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指标选取以及变量解释

      本文以黑龙江省村镇银行为例,用资本收益率来反映黑龙江省村镇银行的盈利能力。指标的选取为:

      1.发起行所占的持股比例

。发起行所占的持股比例可以反映黑龙江省村镇银行的股权集中程度,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村镇银行的整体激励机制有所不同,从而影响村镇银行的经营绩效。

      2.交易的费用率

。用各个银行的费用率作为研究指标,实证费用对经营绩效的影响。

      3.业务范围

。对于黑龙江省目前已经建立的20余家村镇银行,经营业务最多的是东宁润生村镇银行、阿城农商村镇银行、依兰慧鑫村镇银行。主要的经营范围有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中长期贷款、办理国内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同业拆借、银行卡业务、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代理首付款项以及代理保险业务。

      4.村镇银行的规模

。反映

的指标采用银行的员工数进行衡量,假设银行的员工数量越多,表明经营越好,开展的业务范围就越大。同时员工间的相互激励机制可以促进银行的发展。

      5.村镇银行建立的时间长短

。对于成立时间不同的银行有着不同的收益。

      6.发起行的性质

。对村镇银行的发起行性质进行虚拟变量。假设村镇银行的发起行是农村商业银行,表明发起行对村镇银行的业务比较了解、熟悉,这将有助于村镇银行的未来发展。对这类银行赋值为1.对发起行不是农村商业银行的赋值为0。对于以上的影响因素,构建如下模型:

      

      其中Y表示绩效综合分值,ε表示残差。

      

      (二)影响因素对盈利性的实证分析

      选取黑龙江省村镇银行2009-2012年季度数据进行整理,得出村镇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因素,如表3所示。

      

      将以上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运用EVEIWS6.0输出,结果如表4:

      

      回归方程为:

      

      

=0.94 D.W.=2.06

       Prob(F-statistic)=0.00014

      对以上结果进行分析:

      1.黑龙江省村镇银行的经营业务范围

与村镇银行的盈利情况呈现正相关的关系。也就是说,黑龙江省村镇银行所开设的业务范围越大,村镇银行的盈利情况越良好。其原因在于开设的业务量的庞大,会使得村镇银行留住更多的客户,而更多的资金不会外流,这对村镇银行资金来源的扩大是相当有帮助的。而单纯的只开设传统的存、贷、转业务,对村镇银行的知名度、资金规模的扩大都有负面的影响。对于开展的业务,若是在经济不是很发达的地区,效果会更好。黑龙江省村镇银行自2008年以来开始建立,村镇银行在各方面的竞争力均较为低下。如果发达地区设立村镇银行,其他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等将对村镇银行构成有力的竞争,对村镇银行的发展和利润产生负面影响。所以,村镇银行建立在偏远或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由于该地区其他经融机构较少,会使得广大群众对村镇银行的信任度增加,为村镇银行运营良好提供外部条件。所以地区经济的发展程度的高低与村镇银行的盈利情况具有负面影响。

      2.黑龙江省村镇银行的费用

与盈利是具有反向影响的,且相关关系显著。这与之前提到的交易费用理论相吻合。主要原因在于村镇银行的费用越大,村镇银行现有的流动性资金越少,银行的业务开展不起来,直接影响村镇银行的发展。

      3.在股权方面,可以看到发起行的性质

对村镇银行的盈利情况具有正面影响,而发起行持股比例与村镇银行的盈利情况具有负相关,但影响不是很显著。发起行性质之所以影响村镇银行的盈利情况,主要是通过经营管理方面进行传导的。对于一个村镇银行的发起行,如果其发展性质属于农村商业银行,那么它对村镇银行的业务熟悉程度是很高的,所以无论是在业务的开展上,还是村镇银行的管理上,都会对村镇银行予以大力支持,这对村镇银行的经营绩效的提升具有正面意义。由于我国村镇银行发展较商业银行和国有大中型银行在监管和发展模式上存在一定的缺陷。随着时间的推移,黑龙江省村镇银行的管理以及自身的运营会受到发起行的影响,农村商业银行抗风险低的特点将传递给以自己为发起行的村镇银行,村镇银行本身和相关的监管部门将高度重视村镇银行的未来盈利性。

      四、提高村镇银行经营绩效的对策

      (一)扩大村镇银行业务范围以提高村镇银行的经营绩效

      扩大村镇银行的业务范围,可以增加村镇银行的资金来源,村镇银行有充足的资金来源,有助于其经营周转,从而有效地提高其经营绩效。提高村镇银行的业务范围,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进行:

      1.进行大力宣传。上门耐心讲解,让广大群众更近距离地了解村镇银行多方面的信息,在人们了解村镇银行的同时,更可以为其办理村镇银行的相关业务,这样在增加知信度的同时,还可以争取更多的客户;通过媒体网络进行公开的宣传,树立正面的形象,增加大众信任度;通过大型的讲座,和广大人民群众面对面的交流,定期进行宣传,在增加知名度的同时,增强人们对金融产品的需求。树立良好的形象,吸引更多客户群体,更好地扩大资金来源。

      2.对金融产品进行创新。在大力宣传并增加村镇银行的可信度的同时,应充分创新金融产品。村镇银行的可信度增加,越来越多资金会投入进来,对村镇银行金融产品的需求增大;及时创新村镇银行的金融产品,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积极拓宽金融服务市场,满足农村差异化的需求,可以良性地增加村镇银行的存款,有利于村镇银行的长远发展。

      (二)培养相关的专业性人才

      金融产品的创新、村镇银行的经营,都需要相关专业人才的参与。村镇银行在用人之际应该一改从前的用人观念,秉承“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能者居之,使各方面有能力的人员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为村镇银行做更多贡献。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手:在起初的招聘阶段,就岗位特点招收相关的专业人士;对已在岗位上的人员实行约束激励机制,使人员在岗位上都能发挥所长,人尽其用;对在岗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以提升在岗人员的专业素养。

      (三)改善村镇银行的股权结构

      目前,黑龙江省村镇银行的持股比例主要是由发起行占全股或50%以上,这使得村镇银行在经营方面内部化较严重,不利于村镇银行的发展。同时,由于发起行的绝对出资,使得想投资于银行的民间资本不能很好地得到利用,这将影响村镇村镇银行的资金来源。改善村镇银行的股权结构,可以在限制发起行最低出资额的同时,限制其最高出资额。同时国家应出台相关政策,说明建立村镇银行的发起行不应只局限于银行系统,这将有助于村镇银行的长远发展。

标签:;  ;  ;  ;  ;  

乡镇银行经营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黑龙江省为例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