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高层建筑工程规模不断扩大,高层建筑工程当中地基施工质量会对整个工程建筑产生影响,这就对地基基础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前,高层建筑工程当中经常出现地基强度不足、抗震性能差、沉降不均等现象,这些问题需要技术人员综合高层建筑实际情况和上部结构、基础条件、地质条件进行考虑,选择适当的基础类型和施工技术,确保高层建筑承载能力满足工程建设需求。
关键词:高层建筑工程;地基施工技术;特点;质量控制措施
工程概况
中梁?东湖壹号院项目总承包工程位于安徽省芜湖市芜湖县世纪大道东侧、湾新路北侧。场地形状类型形似长方形,规划占地面积8600㎡。本工程由4栋高层住宅及16栋别墅组成,总建筑面积9.3万平方米。
地基具有良好的承载力和牢固性时,房屋工程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就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并且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也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但是,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如果地基施工技术出现问题,将会直接影响房屋建筑工程质量。可见,应当做好地基施工,通过该方式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及牢固性。
1 地基施工对房屋建筑重要性
现代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主要材料采用钢筋混凝土、骨架材料,这种材料自身的重量很大。通过高质量的地基,确保房屋建筑在规定的年期限的安全性。房屋建筑工程在具体应用过程中的使用年限越长,地基承受的负荷也就越大,此时,地基将会发生下沉现象。在地基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施工技术合理、地基质量较高时,房屋建筑沉降程度将会明显降低,相反,房屋建筑则会出现大幅度下降,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裂缝、倾斜等不良现象,从而引发严重的安全问题。由此可见,地基施工期间,要确保工程的最终施工质量能够达到相应的要求标准,并且对施工技术进行合理应用,提升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从而确保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都能够得到保障。
2 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施工目的
2.1 增强地基土的抗剪能力
技术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利用地基施工技术提升地基土的抗剪力,保证地基承载能力有所提升。同时,还要重视地基结构的稳定性,减少地基隆起问题,做好边坡处理技术工作。
2.2 降低地基结构的压缩性
房屋建筑施工技术人员必须要重视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保证可以降低地基的压缩性。①技术人员要根据地基本身压缩性的分析,全面创新地基施工方式,避免出现房屋建筑沉降现象;②技术人员在地基施工的时候,必须要保证地基的抗载能力,使其可以承受房屋的荷载;③技术人员需要做好基坑的开挖工作,保证不会产生沉降的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
3.1 碎石桩法和强夯法
具体施工中,对碎石桩的处理要在填土层进行,并且要确保挤密工作、排水固结工作的完成,同时在该过程中,还要选择出合理的强夯点,在施工中,通过对大型机械进行合理应用,通过对强大冲击力的应用,打散碎石桩,然后依据桩的具体粒径大小,填入碎石,通过该方式,可以确保地基上部分碎石能够保持一个相对紧密的状态,将其与土地进行合理混合,从而形成复合地基,提高地基强度和稳定性。强夯期间,要对强夯的次数加以明确,确保整体效果良好。针对土层深度的分析则应当依据实际厚度进行,而针对夯沉量,要对地基结构、土壤、荷载等各项因素进行全面分析,获取一个良好的整体效果。
3.2 强夯技术
在使用强夯技术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应:①对地基的施工环境进行全面了解,并将地基施工环境中的信息详细记录下来。并且在地势平坦的其区域进行地基试压,并对房屋建筑地基深度以及目标深度进行测量,如果实际地基深度小于目标地基深度,则要对地下水位进行检测。如果地下水位偏高,施工人员要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地下水位,如果地下水位在正常范围内,则可以通过推土压实法对地基深度进行改善。如果实际地基深度大于目标地基深度,可以在地基底部填充砂石缩短二者之间的差距。同时,在强夯过程中要对施工顺序进行严格的控制,将地基施工分为几个阶段,并逐一对其进行强夯。这种施工方式能够在提高施工质量的同时,缩短施工时间。②确定强夯地点后对地基进行填充工作以及排水工作,其中常用的填充材料为砂石。并且根据房屋建设区域中的土质进行强夯施工的排序,通常情况下,土质较软的地点先实施强夯技术。③在施工过程中对地基的陷落问题进行控制,避免在施工时设备出现陷落。另外,通常情况下强夯技术在地基建设后的第四周开始,并且根据从外向里的方式逐渐缩小施工范围。在完成地基施工技术后为了保证施工质量要对地基进行二次夯实,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增强地基的抗压能力,进而提高房屋建筑中地基施工的质量。
3.3 DDC 灰土挤密技术
在地基处理技术的研究领域中,DDC 灰土挤密技术是近些年新兴发展出来的一种技术,在经过不断地推广之后,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在了很多地区的房屋建筑施工当中。DDC 灰土挤密技术的原理为:施工人员先采用强夯法对房屋建筑地基中的深层地基孔展开夯实处理,并利用螺旋钻机将施工之前就已经准备好的灰土分层注入到地基混凝土表面存在的空隙里,并将其夯实成桩。在经过施工人员的反复锤击之后,桩的半径在不断地扩大,这样就可以将原先的单一软土地基改造成混凝土复合地基,利用改变房屋建筑工程土质结构的手段来实现增加地基的稳固性及强度的目的,并使地基获得防变形的效果。
4 高层建筑工程地基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4.1 控制基础测量放线工作质量
确保基础测量放线精度满足工程建设需求是高层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控制的首要任务,测量放线工作是高层建筑工程地基施工的重要前提。在高层建筑工程地基施工前,要对测量控制网络进行严格复测,确保测量控制网不存在较大的偏差或错误,然后对使用的测量仪器进行检查校验,确保测量仪器自身稳定,不存在不必要的误差,再对高层建筑工程地基测量放线过程中,要严格依照相应的工程测量施工工序进行操作,严格按照程序逐步放线,针对不同位置点进行复核,避免出现位置偏移,严格控制测量放线工作整体质量。
4.2 控制特殊地基基础施工质量
对于采用特殊地基基础施工形式的基础施工类型,要根据其特殊性进行针对控制。如:水泥灌注桩、预制桩等形式的地基基础,若存在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施工,一定要严格控制混凝土各项指标,存在特殊材料的要及时对其进行检查检验,确保合格后方可用于地基施工,同时注意施工用水质量,要确保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需要相关人员考虑的是如何保证它的建筑质量,不仅因为房屋建筑关系到人们的生活,更因为房屋建筑质量的高低也体现了国家建筑技术的发展水平,因此,在实际进行房屋建设中,就要多加考虑地基基础工程建设。地基工程建设是房屋建设中重要的一部分,在总建筑投资中消耗了很大的占比,是工作人员都会关心的关键点。所以,打造好地基建设才是房屋建筑质量得到提升的有效保证。这就需要相关科研人员共同努力,完善和创新现代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合理科学的在地基建设中运用施工工艺,保证未来现代房屋建筑水平能够达到一定的高层次,从而为建筑企业赢得口碑,为人们的住房生活问题解决烦恼,促进社会加快转型,向更现代、更科学的时代进发。
参考文献
[1]谢立峰.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施工技术的浅析[J].中国高新区,2017(23):140.
[2]郑圳强.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探析[J].福建建材,2017(11):60~61+47.
论文作者:朱怀强,罗书斌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2
标签:地基论文; 房屋建筑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房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测量论文; 高层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