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配电自动化;供电可靠性;影响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的步伐从未停止过,导致人们在许多方面的用电量逐年的增加,以前的供电方式也不能够满足当代的社会需求,这就需要供电的部门应该发展供电自动化,而且供电自动化发展的趋势已经刻不容缓,只有这样才可以满足现在的社会需求。如果想要供电自动化可以有效的电网供电的话,相关的负责人员需要结合实际的供电状况,不断的改进供电自动化系统。
1配电自动化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分析
1.1排除故障及时恢复供电
对于缺乏配网电动化设备的状况下,故障定位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需要检修人员到现场去查找故障的点位,并且还受恶劣天气、交通阻塞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在线路故障点查找的过程中,故障所在馈线始终会处于停电状态。故障定位需要多次实行开关的分/合处理,费时费力。配电自动化的故障定位系统,能对故障迅速定位。区域的变电站中进行智能自动化设备的安装,能够随时检测、采集与分析电压水平,保证变电站的元件与设备能够有效运行,确保变电站能够稳定供电。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还能加宽监测与控制的范围,对于用电负荷较大的区域实行准确定位,对于远程的故障及时感知并排除,确保电力网络能够重新架构,迅速恢复供电,减少停电次数。
1.2从最大程度上提高供电安全性
安全性是配网电动化建设必须要考虑到的重要特性。配电自动化建设需要电力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并用具有较高可靠性与维护性的电力技术设备作为基础保障。相比普通的电力设备,配电自动化在建设中用到的技术设备要更具安全性。由于很多电力设备都是在室外安装,户外的环境容易受到风雨雷电等恶劣天气的影响,让电力设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配电自动化利用网络科技,能够将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排除在外,帮助电力企业避免各种灾害的发生,让供电变得更加安全、可靠。
1.3配电自动化能够提升电能供应质量
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供配电网络应用固态断路器对双回路供电线路实施严格控制,能够将主供电线路与备用供电线路快速地切换,确保用户用电不受影响。固态断路器与静态电容器的互相配合,能够及时地响应电力控制器与交流同期电压源,实现电容补偿的目的,让配电电压保持在稳定的范围之内。加上静态电容器与配电系统的连接,能够将配电系统的无功与有功实现灵活交换,进而有效地调节无功电流,极大地提升配电网络的供电可靠性与电能供应质量。
2改善配电自动化并提升供电可靠性的具体途径
2.1优化资源配置
为了提升供电可靠性需要优化资源配置,并且检修维护人员要做好日常巡查工作。资源配置要贯穿到电网设计、运行、维修、管理等各个阶段,在确保供电安全的情况下节省供电成本,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在配置相应的基础设施时,不仅要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规定,还要结合供电的实际需求,以提升供电的可靠性。除了优化资源配置,落实好检查与维护工作也是保障供电稳定性的关键手段。电力检修与维护人员要加强电力设备的检查力度,以及时发现设备故障,避免造成停电问题。并且在检修过程中要详细的记录各个电力设备的运行情况,为后续的维护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2.2提高配电自动化系统的信息安全
自动化技术在供电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自动化设备需要面对的环境也往多样化和复杂化的方向发展,所以通过提高系统软件和硬件的信息安全性就显得十分重要。所以,在硬件设施上要采用能够兼容信息安全防护软件的设备,并引进能够抵抗网络病毒侵袭的操作系统以及防护软件,提高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避免不法分子通过技术手段获取供电系统内的信息,也避免由于员工误操作导致网络病毒侵入配电自动化系统中,从而达到保障信息安全的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配网自动系统软件程序中,极端环境条件往往也会导致信息安全问题,如果设备情况较差,往往会导致“丢包”“数据乱码”等问题,所以可以编入在极端环境条件下控制设备开启的程序,避免设备在极端环境中保持运行,避免设备因温度过高、湿度过大等原因出现的“丢包”“数据乱码”等问题,为提高系统信息安全提供保障,实现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智能化提供技术支持,与此同时,还能降低人力物力的投入,帮助供电企业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2.3就地型配电自动化模式
第一,智能分布式。智能分布式是通过配电自动化终端的逻辑与时序进行相互配合,从而实现故障的迅速准确隔离和恢复送电。此类分布方式可以通过网络通信大幅度降低故障处理时间、简化操作流程,而更快的得到处理结果,减少能源浪费。智能分布式主要有两种处理过程:基于断路器的智能分布式和基于负荷开关的智能分布式。第二,重合器方式。重合器方式主要以线路开关之间的相互配合为主,根据已具备保护功能和控制功能的开关设备重合器,实现故障就地定位、故障隔离以及迅速恢复送电。重合器方式分为两种类型:电压电流型和电压时间型。
2.4合理调度电力
配电自动化技术不仅能够对配电网安全运行提供有力保障,同时配电自动化技术还能够在配电网用电高峰时结合用电需求对电力进行合理的调配,缓解配电网供电压力。而在配电网用电低谷时通过系统调配降低供电损耗。配电调配将会经历用电高峰和用电低谷期,供电高峰期侧重于配电供应保障,在配电供应面临巨大压力时通过调配保障配电供应保障。而正常供电或是用电低谷期则侧重于配电效率,降低供配电的损耗。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将使得配电网运行调配人员对配电网的运行状态更加了解,通过对配电网运行参数进行采集与分析,从而对配电网荷载程度、电网畅通程度以及电网电源分布位置等实现更加直观的了解和掌握,并以此为基础完成配电网的电力调配,对电力供应重点区域进行供电保障,从而使得配电供应保障更加高效、智能化。
2.5自动诊断、快速隔离配电网故障
配电自动化技术下实现了自动诊断与故障快速隔离的效果,配电自动化及调控控制最主要的应用是实现自动判断故障类型、实现快速消除故障。在配电自动化及调控控制是通过自动化装置和通信设备进行故障的发现、隔离和消除的功能。故障的判断是通信设备把配网信息传到自动化装置,由自动化装置进行信息的判断,若是故障信息,自动化装置自动报警,并对故障进行远程控制,从而实现故障的快速隔离,自动化装置还会自动把故障类型、地点及变化值发送给抢修和调度人员,这些工作人员对故障进行研究、补救等措施。
3结语
对于供电系统来说,其可靠性是指其能够为用户提供持续供电的能力。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不断增加,为了提高供电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电力部门采用了各种先进的智能化控制技术。如馈线自动化技术、故障自动定位技术以及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实现了对电网运行的智能化控制。特别是在电网中出现故障时,能够实现对故障区域的快速定位和故障的快速处理,降低故障区域的范围和故障停电时间,确保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参考文献:
[1]胡晓明,康晶晶,王玲.面向供电可靠性的配电自动化系统规划研究[J].低碳世界,2017(18).
[2]郑进嘉.面向供电可靠性的配电自动化系统规划探讨[J].科技与创新,2017(12):103-103.
[3]陈弘正.高校配电自动化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20).
[4]钟莹.基于配电自动化的供电可靠性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9(8).
[5]阮祥勇,宋光明,孙农,etal.配网自动化建设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研究[J].科学与信息化,2019(5).
[6]朱炜.配网自动化技术对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影响[J].通信电源技
论文作者:金晨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4
标签:故障论文; 可靠性论文; 技术论文; 配电网论文; 电网论文; 自动化系统论文; 设备论文; 《中国电业》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