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龙县关坪乡水管站 云南云龙 672700
摘要: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提升,对于促进农田灌溉用水利用率有显著的作用。笔者从合理利用水利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和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监管两个方面论述了提升农田基础设施建造水平,提高灌溉用水利用率,希望有关论述能引起人们的重视。
关键词: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灌溉水;利用率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搞好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水,作为万物生长的必要物质,如何有效进行农田灌溉,保证农作物生长所需水分,是我们广泛开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根本原因。当前,由于水资源的问题日益严峻,加之灌溉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消耗过量的电力资源、柴油资源等现象,使得我们有必要对农田灌溉进行深入思考。笔者结合当前我国农田灌溉现状进行分析,从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着手,促进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灌溉用水利用率。
一、合理利用水利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一)利用水利灌溉基础工程防水技术
在农田水利基础工程建设技术中,广泛的采用节水灌溉设施,能够有效的节约水资源,其中,渠道防渗就是一种重要的节水措施。渠道防渗不仅使农田灌溉过程中的用水量显著下降,提高农田灌溉用水的高效利用率,还能够缓解农业用水的供需矛盾,将节约出来的水用于更大范围的灌溉,有利于农业生产活动的有效进行,促进农业的发展。进行渠道防渗,还能够减少渠道的占地面积,减少了土地资源的浪费、设施建设费和管理费等,更有利于灌区农田设施的管理。采取渠道防渗措施以后,能够减少水的渗漏,不致使农田中水位升高,能够有效预防土壤的盐碱化和沼泽化,对于当地的农业现代化和保护生态环境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农田灌溉中,进行渠道防渗的作用与意义显然十分重大,是农田灌溉节水研究的一个重点领域,而在渠道防渗中,由于采用防渗膜进行防渗,极大的提升了渠道的防渗技术水平与实际应用效果。因为,当前的防渗膜,是一种高分子柔性化学材料,其物理特性十分好,尤其是延伸性十分大,能够对较大的变形都有适应力,另外,耐腐蚀、耐高温、耐低温、抗冻性能也较好。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新型防渗膜不断被研制出来,并且相应的施工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升,防渗膜在渠道中得到了广泛的利用,已经成为水利工程设施中重要的渠道防渗措施,极大提升了渠道的防渗效果,对于促进农村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利用水利工程桩基础施工技术
在水利工程中,尤其是取水站房和拦蓄水基础工程的施工中,经常需要进行桩基础施工。对于桩基础的施工,采取的技术手段是多种多样的,但是,目前广泛应用的还是钻孔灌注桩技术。在水利工程中应用的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施工步骤:
1、定位
在进行桩基础施工前,按照设计文件对桩位进行确定,是施工的第一个环节,也是关系到桩基础能否发挥作用的重要环节。相关设计人员应首先对坝体或者桥梁的承载水平进行合理的确定并经过衡算确定桩位的具体位置,然后施工方才能按照设计文件做好桩孔定位工作。
2、护筒埋设
在护筒埋设施工过程中,许多情况下要涉及到水下施工,要采用潜水钻进行施工,因此,要在确定护筒直径时比桩孔的直径多出50厘米,以留出充足的施工空间。在护筒埋设时,要借助垂直度监测仪器对护筒埋设的垂直度进行检查和矫正,保证护筒位置的垂直度要高,保证后续钻孔能够正常进行。
3、泥浆制备
在确定采用泥浆壁钻孔灌注桩技术进行施工后,应依据工期,在施工前准好好泥浆。对于一般工程,泥浆采用粘土、水和相应的添加剂制成泥浆,并依据确定好的泥浆的粘度、比重、相对密度和胶体率等参数进行控制。
4、钻孔
在前述工作准备完成之后,就需要进行实际的钻孔环节了。在钻孔环节进行时,首先是依据桩孔的实际情况,结合当地的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钻机并将钻机固定到指定的施工位置,然后进行钻孔操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钻孔过程中,需要做好施工质量的控制,对于施工中发生的各种情况应及时响应并作出决策。对于地质结构复杂的桩孔施工,应依据地层结构,选取合适的钻头和钻孔技术。
5、钢筋笼施工
在钢筋笼的施工中,首先需要做好钢筋笼的编制,选择质量优的钢筋进行编制,保证钢筋笼自身的质量水平较高,其次,需要对钢筋笼的安放施工进行良好管理,准确定位,匀速下放。在钢筋笼下放过程中,如果遇到阻碍,则可以采取调整位置的方式进行试探,切忌强行下放,避免造成钢筋笼的变形或者将孔壁损坏。
6、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作为钻孔桩施工过程中的最后一道重点工序,需要十分重视。在进行正式浇筑前,对桩孔进行再次的检测,确保桩孔位置的合理和钢筋笼安放准确,然后再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在浇筑时,需要做到一次浇筑成功,而且浇筑速度应控制在合理水平。
因此,在进行施工时,按照上述工艺,选择合理的施工技术人员进行施工,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促进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灌溉水利用率。
(三)水利基础工程施工中的灌浆施工技术
在水利工程的施工中,存在的一种比较重要的施工技术就是灌浆施工技术。在农田基础设施的建设中,以往建成的一些灌溉渠道、取水站房等由于基础结构不牢固,导致设施使用几年之后就出现了渠道破损、站房下沉引起输水装置损坏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加强农田水利灌溉设施的地基处理,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目前,对于农田基础设施的处理,采用灌浆施工技术能够起到有效的加固地基的作用。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应用灌浆施工技术时,需要考虑的问题主要是灌浆材料的选择。当前施工中采用的灌浆液体以水泥浆为主。这种水泥浆除去水泥和水之外,在配置时还应加入一定的外加剂和其他材料,使整个浆体具有粘合性。在浆体配置完毕后,还要进行压强检测,只有符合相关的检测标准之后,才能按照相应的配方进行大量配置并应用于施工中。施工时确保浆体射入的压力合适,依据不同的施工要求和处理的问题,采取不同的射浆方法,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
二、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监管,提升农田基础设施建造水平
(一)增加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投入
为了提高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水平,需要从资金方面予以保证。首先,从公共财政中加大支出,作为专门的工程建设管理费用,而且要有步骤、有计划的逐步加大投入。其次,引导农民加大对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视,进而愿意投入资金进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对农民予以技术上面的全方位服务,提高他们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事项的讨论次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二)强化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
对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要进行充分的调研、设计、规划,而且要进行可行性论证。对于工程的施工环节,也需要进行工程项目的精细管理,制定专门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规章制度,为了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施工各方在每个过程都应遵照建设规范施行,认真做好落实工作,切实把好质量控制关,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其基本建设程序应贯穿于整个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工程中的每一项程序都应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予以监督和约束,促进工程建设的管理。
总结
农田基础设施建造质量的提升,对于农田灌溉用水的利用率有显著的提升。笔者认为从技术层面和管理两个层面出发,能够有效提升基础设施工程建造质量,从而促进农田灌溉节水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汪绯,万青.刍议水利施工技术及灌浆施工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3,24:291-292.
[2]方保富.水利施工技术及灌浆施工应用[J].今日科苑,2014,04:118.
[3]郝艳军,马艳丽,刘梅梅.分析水利施工技术及灌浆施工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4,06:192.
论文作者:吴剑彪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
标签:农田水利论文; 农田灌溉论文; 钻孔论文; 农田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渠道论文; 钢筋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