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浊活血法在治疗原发性痛风性肾病中的临床价值探讨论文_蒲威典

蒲威典

(苍溪县人民医院 四川 广元 628400)

【摘要】 目的:探讨泄浊活血法在治疗原发性痛风性肾病(GN)中的价值。方法:将122例原发性GN患者分组治疗,对比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效果观察及各指标检查结果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N患者泄浊活血法治疗疗效确切。

【关键词】 泄浊活血法;原发性痛风;肾病

【中图分类号】R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9-0060-02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value Turbidity activating the blood in the treatment of primary gouty nephropathy ZPu Weidian.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Cangxi County, Sichuan Province, Guangyuan 6284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Discussion Xiezhuo value activating the blood in the treatment of primary gouty nephropathy (GN) in. Methods The 122 cases of group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GN contrast effect. Results Efficacy was observed after treatment group and each index test results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Conclusion GN patients Xiezhuo Activating Therapy is effective.

【Key words】 Turbidity and Activating Blood; Primary gout; Renal disease

痛风性肾病(GN)是由于体内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过高致尿酸盐在肾脏沉积结晶,而引起肾脏损害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2]。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方式改变,我国痛风发病率正呈逐年上升趋势。据统计,所有年龄阶段痛风患病率为0.84%,长期痛风而有显著性损害者占41%[3-4]。我院本次对收治的122例原发性GN患者采取不同治疗方法,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4年1月~6月收治的122例原发性GN患者依据治疗方式差异分组,其中观察组62例予以泄浊活血法治疗,对照组60例予以别嘌呤醇治疗。两组男、女性例数分别为92、30例,年龄范围在33~72岁,(49.3±2.7)岁为年龄平均数。两组均符合陈濒珠主编《实用内科学》第11版诊断标准[5]。两组中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症、糖尿病者分别为45、56、7例。组间上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①对照组:每天3次每次0.1g别嘌呤醇治疗。②观察组:药用痛风合剂:由茯苓、萆薢、山慈菇等水煎浓缩并制成每袋150mL的汤剂,每天2次每次1袋;同时服用化瘀通脉液:由丹参、川芎、桃仁等水煎浓缩并制成每袋150mL的汤剂,每天1次每次1袋。两组均予以碳酸氢钠碱化尿液,确保尿pH值为6.5,每天尿量超过2000mL,叮嘱其食物尽量不含或少含嘌呤。两组均连续用药3个疗程(1个月为1疗程),用药期间忌用其他影响机体尿酸与肾功的药物。

1.3 观察指标

观测两组疗效与各项检查指标。检查包括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尿酸、血和尿β2-MG、24h尿蛋白定量等。

1.4 疗效判定

①显效:病症与体征均消除,血肌酐降、血尿素氮、血尿酸分别降至159μmol/L、7.1mmol/L与360μmol/L以下,24h尿蛋白定量下降超过1/2,血、尿β2-MG下降至正常水平。②好转:病症与体征均明显好转, 血尿酸下降至420μmol/L以下,24h尿蛋白定量不足1g,血、尿β2-MG下降至基本正常;③无效:病症无好转甚至加剧。

1.5 统计学

SPSS16.0软件,%与(x-±s)分别构成计数与计量资料,χ2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疗效对比

观察组以90.32%的总疗效明显较对照组75.00%理想(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后各指标对比

两组治疗后除血尿酸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各项检查差异均较显著(P<0.05),见表2。

3.讨论

GN是嘌呤代谢障碍与对肾实质损害的疾病,多数原发性痛风与肥胖症、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疾病密切相关,该病初起以关节疼痛为主,后期肾脏病变类似于淋证或水肿等[6-8]。尸检证实:痛风患者中约90%肾脏受损,17%~25%死于肾衰,故临床加强对GN患者的积极防治尤为重要。中医认为人体饮食不调而损伤脾胃,湿浊内滞而聚集肾络,从而引起血瘀内阻与湿浊相交,故临床治疗时应以利湿泄浊、活血化瘀为原则。我院本次对观察组应用了痛风合剂与化瘀通脉液泄浊活血治疗该病,结果发现其不仅降低了患者血尿酸,而且缓解了关节肿痛,同时还能明显促进尿蛋白的排除,该方法尤其对以代表肾小球功能的血尿β2-MG改善更显著,实验室检查中还发现该治疗方法有利于患者血脂与血黏度的降低。

总之:临床予以原发性GN患者泄浊活血法治疗,疗效确切,且对其肾功能具一定保护与改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娜,王一飞,张明,中医药治疗痛风性肾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24(18):29-31.

[2]尉万春,李伟,痛风性肾病的中西医诊治思路[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20(3):338-405.

[3]李良,中医药治疗痛风性肾病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1):97-99.

[4]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64.

[5]宋建玲,浅析33例痛风性肾病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5):93-94.

[6]瞿爱华,原发性痛风性肾病的早期诊断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吉林医学,2012,33(33):7222-7223.

[7]青玉凤,周京国,痛风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2,6(10):2719-2723.

[8]王陈芳,黄平,痛风性肾病的中医药研究[J].吉林中医药,2010,30(11):939-940.

论文作者:蒲威典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3月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4

标签:;  ;  ;  ;  ;  ;  ;  ;  

泄浊活血法在治疗原发性痛风性肾病中的临床价值探讨论文_蒲威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