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式教学的背景、内涵及实施_教学过程论文

参与式教学的背景、内涵及实施_教学过程论文

论参与性教学的背景、内涵及实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内涵论文,背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当代社会,参与意识是人的生存意识,是人凸显自己主体地位的一种心理驱力和行为状态。在这种意识的支配下,人们注重的是行为过程中主体性的尽可能发挥,体现自身的价值。“贵在参与”的可贵之处便在于此。同时,参与意识也渗透在学校教育中。学生不再处于完全被动接受的地位,更多更有效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的愿望和追求。于此,本文拟对参与性教学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探讨。

一、参与性教学产生的背景

(一)传统教学的弊端

任何一个新事物的产生,必然要建立在对旧事物的批判性重构基础上。参与性教学的产生,是针对传统教学的弊端而提出的。传统教学在价值取向上,秉持科学化取向,更多地注重知识的授受而比较忽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片面追求教学的科学性而忽视了它的艺术性。教学活动以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获取知识为主要旨归,这种现象从教师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角色定位中可见一斑。在教学目标上,传统教学注重认知性目标,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对发展性目标和教育性目标关照不够,弱化了培养和发展学生健康的身心,与理想中的全面发展的人相去甚远。在教学的形式和方法上,传统教学采取的大多是讲授法,教师满堂灌,学生满堂记;教师满堂讲,学生满堂听;教师满堂问,学生满堂答,这似乎已经成为一幅亘古不变的图画印刻在人们心中。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只能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教师的一言一行成为学生的行动规范,学生所要做的,只是在教师的“牵引”下完成教师为他们预设的学习目标,亦步亦趋地走着所谓的“学习”知识的道路。这样的教学过程,缺少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在教学内容上,传统教学认为教学内容即教材内容,对教材的忠实尊崇,是实现最佳教学效果的根本途径。教师的任务,只是把教材的内容灌输给学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传道”者。在教学管理上,我国采取的是班级管理制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性。在学生看来,甚至一些家长也同样认为,教师所说的一切都是正确的,教师所做的一切都是合理的,甚至于教师体罚学生也被认为是教师负责的表现。这与柏拉图所倡导的“自由人不能用强迫和苛酷的方法施教”完全背离。在教学评价方面,教学效果的好坏以学生所取得的成绩或分数为依据来进行评估。分数高,则认为教师教学水平高,学生学习成绩好;反之,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能力便受到怀疑。在师生关系方面,传统教学所造就的教师与学生是一种上下级关系,教师作为权威高高在上,不能真正容纳学生,想学生之所想;学生作为被动的接受者屈从于教师的权威,失去了自主性与独立性。教师与学生之间,似有一条巨大的鸿沟,永远不能跨越。

在传统教学观念支配下,学生的主体地位自然一落千丈,学生所扮演的角色是“听众”、“边缘人”。与其说这是教学过程,不如说这是教师的教授过程,真正的参与性并未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来。由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逐渐消失殆尽。难怪罗杰斯不无感慨地认为“因此,我终于感到,教学的结果要么是无足轻重的,要么是有害的。”[1](p707)

(二)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传统教学中所显现出来的一些弊端,不仅制约了教学的演化和发展,更与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相背离。21世纪,国际教育的发展呈现出这样一些主要趋势:(1)人本化。人们逐渐改变了过去“以知识为中心”的观念,把更多的目光投向对“人”本身的关怀。在教育过程中,人们更加注重人的主体性的培养、创造性的发挥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形成等问题。作为人本主义教学论的代表人物之一,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以学生的“自我”实现为生长点。关于“自我”,罗杰斯认为“自我包括整个地去知觉他的机体,他体验到的所有知觉、体验到的这些知觉与所处环境中其他知觉以及整个外部世界发生关系的方式”[2]。由此可见,罗杰斯所理解的“自我”实际上是一种个体的体验,具有极大的主观能动性,这便从另一个角度凸显了现代社会对于人本身的关注。(2)个性化。21世纪的教育提倡以人为本,其实质在于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是知识的奴隶,而新世纪的个性化教育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日后所需的思考与学习能力,必须具备强烈的学习动机、创新能力、合作精神和利他志向。教育的个性化将对学生人格的健全和升华提出新的要求。(3)全人发展的价值取向。21世纪最成功的劳动者将是全面发展的人,是对新思想和新机遇开放的人。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这一需求,培养更加完善的全面发展的人,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于1996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的“四个学会”,受到全世界的推崇。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的学习过程来设计、组织:学会认知,即学会各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知识;学会做人,即学会应用所学的知识,学会职业技能,以适应未来工作;学会共同生活,以培养在人类活动中的参与和合作精神;学会生存,以适应和改造自己的环境。这其中,任何一个“学会”,都是以主体的积极主动的参与为前提,“学会”只能是主体通过参与各种实践活动,诸如学习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从中得到有利于主体自身发展的积极因素,促进主体自身的全面发展。

(三)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不仅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对传统教学提出了挑战,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要求传统教学作出一定的调整。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于2001年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新课程改革对于教师和学生所提出的要求,为参与性教学的提出和实施提供了政策依据。

教育的现实与社会发展需求,为参与性教学的实施提供了必要的外部条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需要创新型人才,需要具有时代精神的、新型的以及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如果目前的教学活动真的如罗杰斯所说,成为学生、教师进步的羁绊,那么,改革传统教学势在必行。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可分为三部:A、死的教育;B、不死不活的教育;C、活的教育”[3](p175)。目前我们的教育正徘徊在第一种和第二种教育之间。如何对其进行改革,陶行知先生认为:“死的教育,我们就索性把它埋下去,没有指望了!不死不活的教育,我们希望它渐渐趋于活。活的教育,我们希望它更活。”[3](p175)由此,参与性教学应运而生。

二、参与性教学的内涵、特点及意义

(一)参与性教学的内涵特点

所谓参与性教学,是指在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中,教师和学生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积极地交往和互动,达到认知共振、思维同步、情感共鸣,创造性地完成教学目标的教育实践活动。它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主体的行为参与,注重教学过程中主体性的充分发挥,从而教会学生学习。从严格意义上讲,把参与性教学理解为一种教育理想更为妥帖。因为参与性教学的实现过程只能以“更好”的标准来衡量:我们希望更充分地发挥教师和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使师生更深入地交往与合作,更顺利、更高效地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力求逐步达到完善。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不断地付出努力。根据参与性教学的内涵,它具有如下一些基本特点:

第一,参与性教学具有民主性

民主与平等,是人们共同追求的一种生存状态,只有具备民主与平等的理念与现实,人与人之间才能达到真正的沟通与理解。而对于参与性教学来讲,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民主与平等同样具有建设性的意义。威廉姆·多尔(William·Dole)对教师角色的界定是“平等中的首席”,他认为教师的作用应“从外在于学生转向与情境共存。权威应转入情境之中,教师是内在情境的领导者,而不是外在的专制者”[4]。在教学过程中,民主与平等包括知和情两个方面。从知的角度看,教师与学生只是先知者与后知者的关系,并不存在尊卑关系。从情的角度看,学生与教师一样,在人格上是独立的,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都需要教师的理解和尊重。因此,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实现真正的主体参与的外在条件。只有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合作者、伙伴和交往对象,这样的师生关系,本身就已经具备了极大的教育价值。

第二,参与性教学具有主体性

教师和学生充分参与教学过程,是参与性教学的第一要义。没有教师和学生双主体的积极主动的参与,参与性教学便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并不是没有参与的教学和教学参与,教师实施课堂教学,学生从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吸取知识这一过程已经完全具备了普遍意义上的个体参与的特性。但是,这里的参与与我们所推崇的参与性教学具有本质上的区别。在实施参与性教学的过程中,仅仅形式上的到位还不能称之为参与性教学,最重要的在于教师与学生双主体精神上的完全投入。只有当教师与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时,才能体会到积极参与的乐趣,也才能够共同建构更为理想的参与性教学。

第三,参与性教学具有交往性

从参与性教学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参与性教学的整个实施过程要求教师和学生在平等的合作与交往中完成。合作和交往,是参与性教学实施的生态条件。在自然状态下,人与人之间更多时候是以个体独立的形式存在的。但有时为了共同完成某项任务,则需要打破这种封闭状态,进行必要的交往与合作,众志成城,才能顺利到达彼岸。参与性教学的实施,同样是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来完成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彼此不断地进行交流与对话,克服孤立看问题的片面性,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整个教学过程,创造更多的交流、沟通、合作的机会,不断克服传统教学中的弊端,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第四,参与性教学具有创生性

参与性教学是建立在交往与互动基础上的教学,它必然会超越传统教学单纯的“传道授业”功能。教师与学生通过平等的交流与互动,围绕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沟通,取长补短,相互借鉴,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进而形成学生自己的真知灼见,不同的个体生成崭新的自我。学生突破了原有的思维方式和认知结构,培养和形成了新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过程不再是一个客观文本的解读过程,而是对话、交流、理解和意义的建构过程。教师和学生从单纯的“授”与“受”,转向更有效的知识创造历程。这样的教学,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来讲,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参与性教学的意义

参与性教学的提出,对于教师、学生以及教学过程本身,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第一,对于教学主体的意义

对教师来讲,参与性教学的实施,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的效率,并不断发展其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居于主导地位,教师教、学生学是一种天经地义的传授方式。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是一种最完美的方式或途径。事实上,传统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泯灭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扼杀其创造性为代价的。多年来,人们一直在呼唤用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取而代之,以便真正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参与性教学的提出,适应了这一需求。它不仅可以使教师充分享受教学的乐趣,而且从另一个侧面为教师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提供了参考依据。在参与性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要求教师放弃权威思想,创造一种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教师要更多地从学生角度出发来考虑问题,想学生之所想,准确把握学生的各种需求,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和课程内容。通过教师的努力,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有效地参与教学便成为可能。在参与性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通过不断的互动、交流与合作,使教师与学生双方在行动和精神上都可以达到和谐统一。这样的教学,洋溢着愉悦活泼的气息,充满了科学理性精神,富有活力和魅力。

就学生而言,参与性教学的实施,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思维能力。在参与性教学过程中,真正的学生参与不是盲目的参与,而是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全身心投入,敏于思考。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引导着学生准确、快速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发展其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的效果应该以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充分与否来衡量。学生是学的主体,通过实施参与性教学,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能更鲜明地体现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从被动的“受”学转化为主动的“接”真“求”知。罗杰斯曾感叹地说:“我终于感到,唯一能对行为产生意味深长的影响的学习是自己发现并把它化为已有的知识。”[1](p707)

第二,对于知识学习的意义

针对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参与性教学提出了新的理念和原则,从更独到的视角,更深层的意义上对当下的教学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从知识习得的特点来看,参与性教学更有利于促进教学过程中知识的迁移。

在有关学习迁移理论中,心理学家贾德的经验类化理论认为,在经验中学到的原理原则是迁移发生的主要原因。学习者在A学习中获得的一般原理原则可以部分或全部地运用到B活动的学习中。对原理了解概括得越好,对新情境中学习的迁移越好。

参与性教学中,由于学生的主动参与,传统教学过程中的“受”学状态被打破了,学生开始主动探讨与思考。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本身,更不同程度地掌握了学习的技能与方法,能更容易地发现事物本身的规律及其与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灵活地掌握知识中的一般原理原则,从而将其运用于其他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促进知识的迁移。实践证明,学生对这些原理原则了解掌握得越好,学习能力就越强,对于知识的习得能力也就越强。“人们发现,教师对学生教的越多从而给学生独立地获取知识、独立思考和行动提供的机会越少,那么教学过程的活力和效果就越低。相反,如果在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教师的讲解而让学生开展生动活泼的认识活动,那么这样的教学过程在使学生掌握知识和得到智力发展方面都是富有成效的。”[1](p707)学生通过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发展成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进而转化成为一种能力,参与性教学的目的正在于此。

三、参与性教学的实施

鉴于参与性教学的重要性,其实施成为我们关注的又一话题。这一教学理想的实现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需要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探索与实践。在实施参与性教学的过程中,如果要达到理想的效果,必须对其实施过程提出一定的要求,改善其实施环节。

(一)参与性教学实施的要求

第一,参与性教学的实施应具有广泛性

目前,我国中小学主要采用班级授课制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在一个班中,学生人数大多在40-50人之间。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个体,他们有独立的思维力、判断力、理解力,由此而形成的学生个性差异和能力水平也千差万别。保证所有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这就要求参与性教学的实施应具有广泛性。缺少了学生参与的广度,便不能成为真正的参与性教学。因此,在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时,对于学习基础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要求,不能“一刀切”。尤其对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教师更不能置之不理,否则只能进一步使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通过学生的全员参与,教师可以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差异,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帮助。

第二,参与性教学的实施要具有持久性

主体积极有效地参与,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教师和学生把参与性教学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一种习惯。这便需要培养教师与学生勤于参与的意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以参与者的身份来到课堂,如此一次两次地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难办到。但是,如何让学生积极的参与意识一直持续下去,则需要教师付出很大的努力。教学艺术的应用在这里突显得尤为重要。教师通过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深入浅出的知识体系,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得到美的感受,使之在一次又一次的参与以后,逐步形成一种习惯。

第三,参与性教学的实施必须注重实效性

参与性教学实施过程中,应注重师生主体性的尽可能发挥。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意识,是参与性教学的根本目的。在参与性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不能仅仅流于形式。教师必须根据学生需要,呈现丰富而有趣的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运用教师所特有的教学技艺和技巧,真正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中来,全身心地投入进去,与整个课堂和谐地融为一体,逐步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教学取得实效。

(二)参与性教学实施的主要形式

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强调从过去的接受学习转向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参与性教学的主旨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一致。实施有效的参与性教学,是实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的一项重要措施。因此,参与性教学的实施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分组学习。分组学习是合作学习的主要形式,同时也是参与性教学实施的主要形式。合作学习于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由于合作学习在教学中兼顾教学的个别性与集体性特征,把个体的独立学习与群体间的有效互动结合起来,大面积提高了学生的学业成绩,很快便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课堂上有三种学习情境,即合作性学习、竞争性学习和个人学习。其中最佳的学习情境就是合作性学习,因为这种情境有利于学生的主体参与。”[5]分组学习贯彻了合作学习的理念,学习方式主要以学生分组活动为主,教师在学生分组过程中要巡视、指导,对学生的进步给予肯定和鼓励;学生群体之间要形成积极的互动氛围,这不仅包括同伴之间的互动,更包括学生群体与教师群体之间的互动。因为“实际上,教师的一切课堂行为,都是发生在学生——同伴群体关系的环境之中的。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任何其他因素对学生学习的成绩、社会化和发展的影响力都更强有力。但课堂上同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往往被忽视。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儿童健康的认知发展和社会化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事实上,与同伴的社会相互作用是儿童身心发展和社会化赖以实现的基本关系”[6]。通过分组学习,学生可以有更多的参与机会,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使教学更有效地进行。分组学习过程中,由于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以及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使得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接受与传递过程,更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

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参与性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学生以听讲、阅读、演示—操作等方式进行学习。20世纪70年代以来,自主学习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这主要是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二是学科教育研究对象的转变。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由于学生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教师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学生的特点,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这便需要教师从学生角度作一定的调整。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就是自主学习或称个别化学习。自主学习强调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有学者认为“自主学习是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7]。自主学习注重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尤其是自身的学习能力、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根据所学学科的特点来进行学习。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学习方式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才能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这一方法更适合于在高年级实施。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利于培养其独立学习的能力,让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不断获取新的知识。

探究教学。探究教学同样是参与性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探究教学的本质在于“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8]。因此,实施探究教学首先要求学生转变观念,从传统的接受者角色转变为学习的独立探究者,学会探究学习。这就要求学生通过主动学习,独立思考,逐步培养自身独立探究的能力。与自主学习相比,探究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培养,强调学生学习生活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初步的科研意识与能力。因此,探究教学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与开放性。因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阶段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以自身的实践活动为主开展学习活动,通过动手、动脑、动口把所有的感官都调动起来,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在探究教学中,教师是学生探究的合作者和促进者,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以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在探究教学中,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内在地产生了对于世界和知识的态度与情感,这种态度、情感和知识一起,成为学习者认知图景的一部分。”[8]在自主独立探究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具有创新的精神和创新的能力,“能够不唯上,不唯书,能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成为一个独特的自我!”[6]

值得注意的是,本文讨论的基点首先是教师的积极参与。因为“教师的巨大力量在于作出榜样。他们要表现出好奇心和思想开放,并随时准备自己的假定将由事实来检验,甚至承认错误。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教师的责任”[9]。缺少了教师的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便失去了其应有的主体性支持,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但是,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却存在着教师教学准备不充分,积极性不高,教学敷衍了事等一些不良现象。相对于学生的参与而言,教师的积极参与是前提,失去了教师的主动而有效的引导,学生的主动参与只能是空中楼阁,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积极、主动参与,才是参与性教学的目的和追求。

标签:;  ;  ;  ;  

参与式教学的背景、内涵及实施_教学过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