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审计文化建设研究--关于国家审计职能定位的思考_审计职能论文

国家审计文化建设研究--关于国家审计职能定位的思考_审计职能论文

国家审计文化建设研究——基于国家审计职能定位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家论文,文化建设论文,职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国家审计职能定位、国家审计文化比较

1.国家审计职能定位比较。审计的职能在一定意义上是审计自身所具有的内在功能。国家审计职能是国家审计机关及其审计人员依法审计、监督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的行为。一是经济监督职能。二是经济鉴证职能。三是经济评价职能。研究表明,审计职能不是永恒不变的,它是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发展变化的。特别是国家政体的不同,国家审计的职能差异较大。一是审计职能在本质上基本一致。二是审计职能发挥的机制多种多样。三是审计的实质效果明显不同。

2.国家审计文化比较。从狭义出发,审计文化是一种行业文化,是审计机构及审计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形成的审计价值观、审计职业道德、审计工作作风等一种可以“外现”的文化元素的总和。在现阶段,我国国家审计文化应该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审计机关在审计监督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审计理念、工作方式、职业风格、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规章制度和组织机构的总和。一是审计物质文化。主要指国家审计组织机构办公设施、工作环境,以及人员队伍状况,甚至包括生活福利、文化设施等体现出来的一种“工作氛围”、“职业风格”的元素。它是审计文化的基础或表层部分,是审计物质文化形成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条件。二是审计制度文化。主要指审计组织体系、审计法律、法规、准则和工作制度、责任制度的建设与完善中体现出来的一种“行为准则”、“工作规范”的元素。它是审计文化的中间层次,是审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中介,通过约束和规范审计行为体现独特的审计文化。三是审计精神文化。主要指审计精神、管理思想、职业道德、文化素质、价值标准、审美观念、生活情趣等体现出来的一种“审计理念”、“精神风貌”的元素。它是审计文化的核心,是审计人员各种观念形态文化的总和。

目前,国内外的审计文化有一种明显的“同中存异、逐渐趋同”的现象。(1)“制度”和“观念”是审计文化最大的不同。西方国家目前普遍推行的是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市场化制度,政治上是各级政府“三权分立”、中央集权与地方自治并存的政治制度,法律法规比较健全,“无法律即无行政”的观念根植民心,审计的体制机制比较合理,审计法规比较完善,审计环境相对规范,审计的公信力和执行力都很高,在国家的政治民主进程中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宪政体制建立的基础。但由于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过长,且落实宪政精神的法律法规建设相对滞后,加之我国的现代审计工作起步较晚,因此,各级政府对审计的重视程度以及审计的影响力与执行力,与人民的要求、社会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2)“独立”和“服务”是理念和实践上的主要区别。西方的审计是以独立求公正,以公正保效果,以效果来服务,是更高层次的服务。我国虽然在各种规定中都明确审计要有独立性,但这种独立是有限的。如我国审计机关均设在政府内,提交人大的本级预算审计报告也必须得到政府领导的同意和批准等。在审计的指导思想上,无论是国家审计署,还是地方审计机关,均是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摆在突出的位置。虽然这样的提法是正确的,但是在怎样服务、如何更好地服务方面并没行程序和内容上的严格规定,从而导致审计结果的确定和利用存在不同程度的随意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职能的发挥。(3)“客观”和“公正”是共同的价值取向。客观和公正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前者是条件,后者是目的。国家设立审计机关,实行审计监督,是国家追求公平和效率的一种制度设计。要实现这一目标,则有赖于审计人员客观公正的执法。目前,客观公正已成为全球审计人员的共同价值取向。(4)“廉洁”和“奉献”是我国国家审计文化特有的元素。在西方国家审计人员的准则和守则中,一般是在客观性的章节中对如何避免利害冲突有明确的规定,类似于我们所说的廉洁。但比较下来,在准则中明确谈到廉洁和奉献的仅是我们国家。

二、国家审计职能定位与国家审计文化的相互关系

1.国家审计职能定位与国家审计文化在外延上的交融。从“物质”上来看,国家审计职能定位的产生发展导致国家审计文化的“破茧成蝶”。国家审计职能的设定以及实际运转又是国家审计文化理念的实践来源,国家审计职能设定的物质支撑同样也构成了对国家审计文化的物质支撑。从“制度”上来看,国家审计职能定位的制度设定,确立了国家审计职能的强制性和权威性,同样构建了国家审计文化的制度依据。制度规范的不断完善发展也是国家审计文化不断发展的规范源泉。从“精神”上来看,国家审计职能定位的“意识”认同,代表着人们对国家审计工作从生疏、漠视到了解、信任的过程。这一“意识”认同同样是国家审计文化价值观得到彰显、审计精神得以传播、审计信念得到认同的体现。

2.国家审计职能定位与国家审计文化在历史上的互动。国家审计文化随着国家审计职能定位的尘埃落定也与时俱进,通过组织构建、物质支持等行为,形成与国家审计职能定位相匹配的物质文化;通过审计法律法规出台,形成确立国家审计强制性和权威性的制度文化。国家审计文化与近代国家审计职能实现了有效的互动共进。但在近代审计发展阶段,同样由于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国家审计文化中最为核心的精神文化却发展缓慢。虽然近代国家审计文化在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上相较于古代国家审计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国家审计职能定位在专制体制下的名存实亡、条规流于具文,导致赖以彰显国家审计文化的审计价值、审计精神、审计理念等精神文化严重缺陷。

3.国家审计职能定位与国家审计文化在发展中的升华。在现代政府审计中,除了传统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职能定位,国家审计职能定位的范畴得以扩充,形成了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专项审计调查相结合的职能体系。经济责任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等国家审计新职能型态的出现,使国家审计职能的定位更为广泛,在考察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的传统职能定位基础上,经济责任审计增加了干部监督管理的职能定位,而专项审计调查则赋予了国家审计对体制性、机制性、制度性问题进行归纳建议的职能内涵。国家审计职能定位的发展延伸,导致国家审计文化内涵扩充。在国家审计物质文化方面,经济责任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的实践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国家审计的“人、财、权、编”等方面对两种职能型态给予了较大的支持;在国家审计制度文化方面,经济责任审计已获明确法律依据,各地有关经济责任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的规范性文件不断构建完善;在国家审计精神文化方面,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经济卫士”的理念已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现在又衍生出相对于经济责任审计的“反腐斗士”、专项审计调查的“政府谋士”等全新理念,使国家审计精神文化更趋饱满,建设性审计价值理念得以彰显。建设性审计价值理念的彰显,又进一步拓展了国家审计职能。最近,国家审计职能又衍生出“免疫系统”功能的提法。通过国家审计的开展,清除审计对象经济活动中不安定的甚至危险的因素,致力于为审计对象营造“免疫”环境。国家审计文化的精神理念也随之更新,在“经济卫士”、“政府谋士”、“反腐斗士”的基础上出现了“保健医士”的提法,从而实现了国家审计职能定位和国家审计文化之间的互动升华。从国家审计的历史发展进程来看,国家审计职能定位与国家审计文化在外延上水乳交融,在相互间互动共进,在发展中向上升华,呈现螺旋式上升的发展关系。

三、国家审计职能定位对审计文化建设的需求

1.现阶段国家审计文化的特征。(1)基石——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传统的中华文化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民族精神的体现和审计文化的基石。(2)核心——审计队伍的精神追求。国家审计署要求在全国审计系统弘扬“依法、求实、严格、奋进、奉献”的10字审计精神。上海市审计局提出了“上善至诚、海涵睿智、审慎公正、计是求真”的16字上海审计精神。各地也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陆续提出了具有时代特征、行业特点和本地实际的审计精神,并将忠诚、责任、依法、公正、廉洁、奉献的审计精神内化为思想,外化为工作,为审计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3)支撑——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规范。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反映着社会大众和职业群体的主流意识、是非标准、行为观念和价值取向,它对人的行为具有内在的驱动作用、激励作用、鞭策作用和约束作用,它的影响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有时可以起到法律规范和领导指示所起不到的作用,是审计文化的重要基础和支撑。(4)源泉——不断创新发展的审计实践。审计工具从铅笔、算盘到计算器、计算机和网络实时动态审计,技术的革命为审计的质量和效率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中国的审计法规从无到有,从零散到系统,一步步地见证着中国审计的成熟和强大。审计理念从“看门狗”、“啄木鸟”、“经济卫士、政府谋士、经济医”发展到“审计免疫系统”,理论上的进步指导着审计实践一次次实现了质的飞跃。审计方式从查错纠弊到监督和服务并重,审计方法从事后审计到跟踪审计、跟进审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及时有效的监督保障。这些都不断地充实着审计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是审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不竭动力。

2.现阶段国家审计职能定位与发展趋势。(1)国家审计监督对象的重新定位。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财政职能的逐渐转变,政府直接从事经济活动和财政收支的范围发生了变化,国家审计的监督对象也应随之进行调整。一是对国有企业审计的工作量应有所减少。二是财政审计将成为国家审计监督的主要任务。三是金融审计将成为国家审计的重点。四是社会保障审计将成为国家审计的一个重要方面。五是环境审计逐渐受到重视。(2)国家审计内容和方式有所调整。一是将绩效审计作为国家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二是专项审计调查将越来越重要。三是国家审计要对财务审计后的财务报告发表意见。(3)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提出。一是国家审计的职能作用与系统免疫功能体现形式和内容表现相似。二是国家审计机关体制、监督对象、作用相对人特征符合免疫系统的特点。三是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作用是对国家审计职能的完善和丰富发展。特别是当前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了有效衔接,体现了国家审计的高度政治责任感,为当前和今后审计机关及广大审计人员指明了努力的方向。综上所述,国家审计职位定位必然会有所变化,这也要求与之“伴生”的国家审计文化有所变化。

3.国家审计职能的拓展对审计文化建设提出需求。具体表现对审计文化的需求有三个层面:(1)精神层面的需求。培育符合职能拓展的审计文化,是促进审计精神文化建设的关键,是推进审计事业不断前进、审计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审计监督制度不断完善的精神支柱和不竭动力。当前,集中表现为三个方面的需求:一是树立正确价值观,培育廉洁自律、甘于奉献的精神。二是符合时代要求,培育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三是培养扎实的工作作风,培育严谨细致、务求实效的精神。(2)制度层面的需求。审计制度文化在审计文化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是保证审计工作正常运行、审计人员行为规范、审计组织职能有效履行的关键。建立涵盖广泛、相互衔接且落实到位的审计制度体系,充分代表着审计文化建设所达到的水平和高度,这是审计文化的中间层次,它通过约束和规范审计行为体现独特的审计文化。当前,集中表现为三个方面的需求:一是完善审计制度体系,夯实审计文化的基础。二是创新工作制度,铸牢审计文化的根本。三是推动政府制度建设,打牢审计文化的核心。(3)物质层面的需求。审计物质文化是一种“实体文化”,是审计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包括审计环境、审计条件等,它外显审计文化的发达程度。这是审计文化的表层部分,是形成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条件,它往往能折射出审计管理思想、管理哲学、工作作风和审美意识。当前,集中表现为三个方面的需求:一是打造现代化的审计基础设施,为审计文化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条件。二是加快审计技术方法的现代化进程,为审计文化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撑。三是努力营造和谐的审计环境,对审计文化主体存在与发展起支撑作用。

四、培育先进审计文化,服务国家审计职能的实现

1.构建面向未来的审计文化。打造面向未来的审计文化,就是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贯穿到审计文化建设中去,从审计的特点出发,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借鉴和吸收国内外审计文化先进成果,结合实际发展创新,建设符合时代要求,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文化。其重点是审计职业道德建设、审计精神培育、审计价值取向、审计形象树立;其核心是培育“忠诚”的审计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1)以体现国家意志为前提。审计文化建设和发展也必须充分体现国家意志:一是审计主体必须维护国家政权和国家制度,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令和有关规定,体现国家意志;二是理解和实践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政治要求,体现社会主义特色;三是认真履行国家赋予的审计职责,执行审计纪律和有关规定,通过履职责、尽义务的行为来实现国家意志;四是遵守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义务和审计法规定的审计人员的义务,自觉实践公共文明。

(2)以和谐内部环境为条件当前,关键是营造良好的软环境,以人为本,为人的发展服务,为义化建设创造条件。一是审计干部要做勤政廉政的表率,以表率作用弘扬审计机关正气:二是审计干部要团结互动,建立相互支持、和谐的工作氛围。三是培育具有凝聚力的审计职业精神,倡导自身特色的审计精神;四是严格审计纪律,修炼依法廉洁审计的品质,为审计文化建设提供支持条件。

(3)以共同的审计目标为前景。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党和国家的规定要求和提倡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结合审计职业特点,通过教育和培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以审计职业为载体,形成共同的审计价值观、政绩观和追求目标,引导和组织广大审计人员形成奋进的合力,追求共同的目际,认真履行审计职责,开拓创新审计工作,实现审计监督作用的最大化。

(4)以时代性的审计职业文明为主体。审计职业文明是先进审计文化的具体表现,也是审计机关文化的主体。它直接影响审计工作质量、审计人员的工作态度、审计职业道德修养、审计职能作用的发挥、审计行为和审计形象。所以,推进先进审计文化建设,必须强化以审计技能训练、审计文化素质培养、审计职业道德修养、审计工作方式改进、审计工作态度和审计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的审计职业文明建设。同时,还必须把审计职业文明建设作为审计文化建设创新能力的核心,支撑和促进审计文化建设。

(5)以有凝聚力的现代审计精神为核心。审计机关作为虫立履行国家审计监督职能的部门,要有效发挥职能作用,使审计事业稳定创新发展,就必须塑造现代审计精神,统领广大审计人员的思想,形成审计整体力量,引导大家自觉地为共同的审计追求目标而奋斗。

2.培育先进审计文化的途径。审计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提升审计队伍素质为核心,以促进审计事业发展为检验标准。从这个角度来说,培育先进审计文化要以“以人为本”为出发点,以“为政以德”为总要求,以“和谐审计”为宗旨,以“开拓创新”为根本动力,以“科学管理”为组织保障,与审计业务、“人法技”建设、机关自身建设等实际工作相结合,建设与审计的终极使命——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国家利益相一致的审计文化。

(1)树立全新的审计文化理念。培育先进审计文化就是要用全新的审计文化理念来指导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一是树立传承、创新“并举”的理念。特别是要去其糟粕,秉承优秀之风,创建有自身特色的国家审计文化,充分体现其创新性、先进性。二是树立治文、治审“并联”的理念。要通过审计实践孕育审计文化,通过倡导审计人的高尚价值观、人生观,培育新时代的审计职业精神,构筑审计职业道德,为审计事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三是树立持续性、渐进性“并重”的理念。首先要制定发展战略,纳入长期发展规划之中;其次要有规章制度,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典型事件,作为文化建设的契机。四是树立整体性、层次性“并进”的理念。坚持系统的观点,做到长、中、短期相互衔接。五是树立内化、外化“并轨”的理念。要平行推进内化、外化工作,优化“小气候”,营造“大环境”

(2)确立发展目标和制度规划。应当把审计文化建设纳入到审计工作的整体规划中来,同审计任务同布置、同检查、同考核、同总结。一是加强审计精神文化建设。审计精神文化决定着审计人员的行为,是推进审计事业不断前进、审计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审计监督制度不断完善的精神支柱和不竭动力。首要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审计人员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培育健康人格和正确的审计价值理念,这是树立审计形象,推进文明审计、依法审计的基础。其次是大力推进和谐审计。和谐审计是高尚的审计职业道德和优良的审计工作作风的外在表现,是审计机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再次是培育和强化审计行业精神。通过宣传先进典型,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氛围。第四是与廉政建设相结合。要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加强廉洁自律教育,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增强党员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荣辱意识、忧患意识,最终建成审计特色的廉政文化。二是加强审计制度文化建设。在制度规划时,既要体现超前意识,又要考虑具体情况和动态性,力求符合客观实际,选准审计文化建设的突破口,实现突破性发展,从而打开局面,促进审计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制度文化在审计文化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是保证审计工作正常运行、审计人员行为规范、审计组织职能有效履行的关键。建立涵盖广泛、相互衔接且落实到位的审计制度体系,充分代表着审计文化建设所达到的水平和高度。在审计制度的三个纵向层面中,法规制度一般具有稳定性,内部管理制度又视各个具体单位而定,最能代表审计文化特色的就是准则制度。审计准则是规定审计人员资格和指导审计人员行为的基本原则,又是衡量审计工作质量好坏的尺度。准则制度也是审计机关与其他部门之间制度最大的不同之处。因此,审计准则的制定、完善和推行是审计制度文化建设的重点。审计准则的制订不是一劳永逸的,要适时出台新的准则规定,定期对现有准则进行清理修订,以保证准则的先进性,才能有效适应外部环境要求和内部情况的变化。当前关注的应是质量准则的修订、完善和实施。而对具体的某个审计机关来说,就要重视内部管理制度的制订和实施。制度要体现人性化和可操作性,这是管理到位的基本前提。三是加强审计物质文化建设。一种文化之所以区别于另一种文化,关键是在于要有特色。审计文化要体现创新性,先进性,首先在物质文化层面就要表现出这一点。在物质文化诸多要素中,审计质量方面体现出特色至关重要。现实工作中,审计工作特色已经成了审计机关的招牌。人们一提起这些特色。就自然联想起这些单位,很明显这些特色已经沉淀为这些单位的文化特征。质量特色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因此,审计物质文化建设首要的就是要将质量作为工作的第一抓手、生命线,抓住重点、抓出特色。

(3)构建先进审计文化的有效载体。加快推进审计事业的科学发展是审计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进审计文化建设是审计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和不竭动力,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因此,必须围绕审计发展目标大力开展审计文化建设,并以促进审计事业的发展为中心构建先进的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一是以审计业务活动为载体。当前,首要的是认真履行国家赋予的审计职责,执行审计纪律和有关规定,以履行职责和尽义务的行为,充分体现审计人在长期的履职中形成的与众不同的精神风貌、文化素养、廉政意识。二是以审计理论研究为载体。一方面,健全和完善中国特色的审计准则、指南等规范体系,进一步挖掘、提炼、升华,凝练更加优秀的审计文化之魂一审计精神。另一方面,通过概括、凝练审计工作经验的过程,特别是吸引广大审计人参与讨论的过程,从而达到进一步倡导和树立审计文化核心理念。三是以审计管理工作为载体。联系审计机关实际,最有效的形式就是紧密结合审计管理工作,从尊重人性的角度出发,从尊重人的发展权出发,在审计调查或审计意见的表达等方面,积极倡导“文明审计”理念,既树立审计人员作为国家工作人员的良好形象,又促进国家审计作用的很好发挥。

(4)以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为载体。精神文明建设是审计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审计组织赖以生存的保障。它为审计文化建设提供了具有时代性和共同的审计精神、理念、职业道德、追求目标和整体环境,是培育先进审计文化必须依托的社会基础和可能性条件。

总之,一要抓与党和政府一个时期重点工作密切相关的载体;二要抓审计行业创建载体;三要抓与干部职工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载体。全力提升审计系统干部职工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他们的自豪感,使干部职工自觉地真正地加入到审计文化建设行列。

3.当前培育先进审计文化的主要办法。

(1)为加强先进审计文化建设创造健全的组织保证。坚持形成各级党组织统一领导、宣传文化职能部门高度负责、机关管理部门同心协力、机关内部共同参与的文化建设格局。定期分析审计文化建设形势,对单位审计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措施和工作部署提出明确要求。单位要安排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抓审计文化建设,坚持抓审计文化建设例会制度,调整解决工作矛盾,督促机关部门各司其职抓好落实。

(2)为加强先进审计文化建设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坚持每年安排组织开展审计文化活动的经费。同时,投入的经费要通盘考虑、合理使用,力争硬、软件建设齐头并进。建设集图书室、球艺室、演唱室、影碟播放室等多功能的文化活动中心,保障干部职工文化活动有场地。

(3)为加强先进审计文化建设提供充足的人才保证。通过举办审计文化建设专题讲座等形式,深入推进文化建设人才培养工程,造就一支懂审计文化的骨干力量。组织干部职工业余文艺演出队,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

(4)为加强先进审计文化建设提供保障条件。完善文化建设目标考核测评体系,加强考核管理,确保文化建设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5)为加强先进审计文化建设提供必要支撑。一是继承传统方法,不断改进活动形式。结合理论学习和政治教育内容,广泛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牢固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庆祝建党、建国等重大纪念日活动,广泛开展“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歌咏、文艺演出、读书演讲、影视评论等活动,弘扬主旋律、提振精气神。以活跃审计干部职工业余文化生活为基础,广泛开展艺术品收藏与鉴赏、传统文化讲座、职工摄影、书画展览等活动,展示审计干部职工才华,陶冶精神情操。在审计系统组织开展网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体育比赛活动,既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又培育顽强拼搏的精神;结合干部培训内容,组织审计人员参加拓展训练,凝练团队合作精神。结合党组织开展的“结对共建、扶贫帮困”等活动,组织开展募捐、帮困等公益活动,强化奉献精神,树立良好形象。充分利用传统教育资源,组织审计干部赴井冈山、延安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南通审计博物馆参观学习,接受传统教育,激发工作干劲。组织和动员干部职工写廉政寄语、写新年寄语,以及彼此之间祝福的话语,可制作成墙报、板报等宣传栏,印制成台历(挂历)等形式,浓厚特色文化氛围。建设荣誉室或审计成果展示室,一方面,可组织新进审计人员参观;另一方面,可组织即将退休的干部职工在荣誉室的光荣册或纪念册上签名留念,从而凝聚人心。及时宣传审计机关的好人好事。不仅要充分利用审计系统内部的宣传媒体的作用,而且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本区域内的宣传媒体作用,宣传审计机关好人好事,扩大社会影响。结合审计职业道德检查工作,对审计干部廉政、文明审计等情况进行检查,规范审计干部言行。定期组织开展审计论坛等研讨活动,营造审计干部勤奋钻研的学习氛围。结合单位成立等重大庆典活动,组织庆祝活动,回顾总结工作经验,展望未来。二是借助信息技术,活跃文化建设气氛。利用单位局域网,开辟网上“审计文化建设论坛”、“我为审计文化建设献一策”等活动,群策群力抓好文化建设。借助干部远程教育学习平台,下载转播“百家讲坛”等优秀电视节目,陶冶审计干部职工情操。拍摄单位专题纪录片,极力宣扬单位优秀文化。三是善于总结归纳,打造文化品牌项目。开展审计精神研讨,总结和提炼富有时代特色、审计特点、区域特色的审计精神。结合审计理论研究工作,开展审计文化研讨活动,以理论创新推进文化建设创新。

标签:;  ;  ;  ;  ;  ;  ;  ;  ;  ;  ;  ;  ;  ;  ;  

国家审计文化建设研究--关于国家审计职能定位的思考_审计职能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