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FII制度对我国资本市场的效应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资本市场论文,效应论文,制度论文,我国论文,QFII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QFII制度的基本内容
所谓QFII(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是新兴的资本市场实现对外开放的一种过渡性的制度安排,是那些货币没有实现自由兑换、资本项目未完全开放的国家或地区实现有序、稳妥开放证券市场的特殊通道。其基本做法是,由新兴市场国家的政府金融证券监管部门认定外国有相当资产规模、有良好业绩表现和信誉记录的金融机构作为本国证券市场的QFII,取得QFII资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可以按一定的规定和限制(或按政府监管部门批准的额度)汇入一定额度的外汇资金,然后转换为当地货币,通过严格的专门帐户(方便政府部门监管)来投资当地证券市场,其所获得的资本利得、股息等经批准后,可以转换为外汇汇出境外。在此,何为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以及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于本土证券市场的程序、方式由本土市场证券监管当局制定具体政策来规定,投资的额度则由监管部门和外汇管理当局审批核准。
QFII制度的实质是一种有创意的资本管制机制。根据韩国、印度、中国台湾省等新兴市场的经验,QFII制度的功能在于通过一国(地区)资本市场对国际资本的有限制的流动,成功地解决在资本项目管制条件下向外资开放本土证券市场的问题,达到在有效控制资本国际流动带来的冲击和风险的前提下,开启吸引中长期外资投资本国证券市场的合法渠道,实现利用国际资本促进本国证券市场发展,优化资源配置的经济效应。在这样的制度安排下,任何有意投资本国证券市场的国外资本,必须通过合格的境外投资机构进入本国证券市场,并按规定的方式买卖证券,以便本国政府进行外汇监管、证券市场监管以及宏观调控,目的是减少国际资本的自由流动尤其是短期“游资”对国内证券市场和国内经济的冲击。
QFII制度的运作至少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是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的认定问题,包括资产规模、财务及资信状况、治理结构和内控制度、经营行为方面是否有违规违纪记录等的考核标准。其二是对合格机构的投资范围和投资额度的限制问题,包括对每一个合格的境外机构的投资品种和投资额度的管理。其三是对合格境外机构汇入、汇出资金的监控问题,包括资金托管银行的资格认定和管理、帐户和汇兑管理以及监督管理等内容。
二、QFII制度在我国的引入
2000年,中国证监会首席顾问梁定邦提出实施QFII制度,开启外资投资中国A股市场的大门。2002年11月7日,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自2002年12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称,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是指符合办法规定的条件,并取得国家外汇管理局额度批准的中国境外的基金管理机构、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以及其他资产管理机构。QFII应该委托境内商业银行作为托管人托管资产,委托境内证券公司办理在境内的证券交易。2002年11月28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了《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外汇管理暂行规定》,包括托管人管理、投资额度管理、帐户和汇兑管理以及监督管理等内容,自2002年12月1日起施行。2002年11月30日,证监会发布《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申请表》、《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托管人申请表》。2003年1月中旬,人民银行批准工、农、中、交、建、招行、以及渣打、汇丰、花旗三家外资银行的上海分行从事QFII境内证券投资托管业务。其后,证监会在2003年2月和3月先后批准了上述银行QFII托管人资格。2003年3月19日中国证监会发言人进一步明确了QFII制度实施细则,放宽了申请人范围和投资人范围,明确境外信托机构和政府投资机构也可成为QFII,投资品种从挂牌交易的A股股票、国债、可转换债券、企业债券等扩展到基金,且无比例限制。还可参与股票增发、配股、新股发行、可转换债发行的申购。
自2003年5月16日,瑞士银行有限公司成为我国证券市场上首家获得QFII的境外机构,到2003年12月12日,一共有12家境外机构在我国取得QFII资格。
三、引入QFII制度对我国资本市场的效应分析
QFII制度的实施对我国资本市场产生的效应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重要方面。
(一)增量资金的持续流入
韩国、印度、中国台湾省实行QFII制度的十多年时间,外资上基本上保持了净流入,QFII成为这些国家(地区)新兴资本市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
中国作为经济转型的国家,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体系的市场化水平已经过半,经济保持了二十多年的持续稳定的高增长,并且这种持续增长的趋势还将继续下去。良好的宏观经济状态,不断改善的投资环境,巨大的市场潜力,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正逐步增强,外国投资叠创新高。中国的证券市场,监管体系和监管理念正在不断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逐步改善,中小股东的权益越来越受到重视,经过多年的发展,一大批规模大、业绩好、管理水平高、居于行业龙头地位的大型蓝筹股公司正在形成,对境外投资者的吸引力越来越强。
根据中国经济的良好成长状态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我们可以预期,QFII制度的实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将给我国资本市场带来持续不断的增量资金流入,这可能是QFII制度对我国资本市场最直接、最明显的效果。
(二)QFII制度的实施将给我国证券公司的经营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首先,QFII制度的实施将给我国证券公司带来经纪业务和投资管理业务新的增长点。从经纪业务来说,境外投资者必须租用国内券商的交易席位才能完成交易,席位有富余的券商收取席位租用费,或者通过代理QFII买卖证券赚取交易佣金。其次,有较强业务能力和竞争优势的国内券商还可以从QFII哪里获得证券投资管理业务,可以预计,随着OFII进程的推进,将为国内券商资产管理业务提供越来越多的客户资源。同时,由于QFII对资产管理服务的高标准要求,反过来会促进国内券商资产管理盈利模式的创新,并加速其内控制度的完善。在这个过程中,QFII比较成熟的经营理念、先进的投资管理办法必将会更直接、更迅速地为国内券商吸收。国内证券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会得到更快的提高。当然,并非所有国内证券公司都能捕捉到QFII制度带来的商机,能够抓住QFII机会的只会是那些有准备的国内证券公司。但是,QFII无疑带给了国内证券公司拓展业务的机会。
除了上述机遇外,QFII制度的实施会给国内证券公司带来压力和挑战。挑战可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增加国内证券公司人才竞争的压力,QFII优厚的待遇可能挖走国内证券公司优秀的研究人员和资产管理人才;二是QFII的投资理念对国内市场的影响将变成直接和现实的,如果国内证券公司不能修正传统的投资理念,继续热衷于题材炒作,将会受到市场的惩罚;三是QFII制度的推行,代表着我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启动,国内证券公司的将会越来越多地感受到市场竞争的压力,这种竞争已经不仅仅局限在本国证券公司之间,国外证券公司的竞争也开始变成现实的了;四是QFII制度的实施,还意味着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开始,由于有QFII的活动,国内外市场的联动效应会逐渐加强,国内证券公司风险控制的能力和水平会受到新的考验。
(三)为商业银行带来托管业务机会
获得托管银行资格的商业银行作为检验和核对外资的专门机构,获得拓展中间业务的机会。QFII的进入,伴生的托管银行负责QFII的资金汇入、汇出、兑换、收汇、付汇和资金保管,并对资金往来记录资料保存15年以上。可见,QFII制度诞生,将会给商业银行增加新的长期稳定的中间业务机会,增加商业银行的效益。
(四)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国外的机构投资者一般分为价值投资者和积极的市场交易者。价值投资者以公司治理为手段,以公司价值及价值变化为其投资的基础和依据,以持续性的价值提升和长期回报为目标;而积极的交易者则主要依靠技术分析及股价走势来获取短期价差,投资的基础在技术分析而不是股票的价值。近年来,奉行价值投资的机构投资者渐趋成为市场主流,价值投资机构关心上市公司的业绩,积极关心、甚至参与所投资的上市公司的管理,它们经常对公司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提出尖锐的意见,可以对公司管理层形成有效的压力,促使他们勤奋经营、善于经营,提升公司业绩。可以预计,通过QFII,国外企业先进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经验将会更多地渗透到我国的上市公司中,这将有利于改善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和治理机制,提升其业绩水平,为证券市场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五)加快我国证券市场走向成熟的步伐
QFII制度的引入还将对我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市场盈利模式、市场博弈结构、信息披露制度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促进我国证券市场走向成熟。
证券市场是由上市公司、中介机构、投资者(包括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监管机构共同组成的,前三者之间的博弈形成了市场的基本博弈结构。但对市场盈利模式及市场博弈规则形成发挥最直接影响的却是市场的投资者及交易者,市场投资者分成机构投资者(Institutional Investors,简称II)和个人投资者(Personal Investors,简称PI),个人投资者可以进一步分为散户和有一定资金实力的中小投资人。可以认为,市场显性的博弈规则由监管机构制定,而市场潜行的实际盈利模式和博弈方式,则是在显性博弈规则或多或少的约束下,由不同投资者之间的市场博弈来决定的。在市场盈利模式和博弈方式形成的过程中,有实力的机构投资者是最为活跃和积极的因素,起到主导性的作用,散户、中小投资者则居于被动的地位。
中国的证券市场的投资者结构中,在近5000万的证券投资者开户数中,个人投资者数量占投资者总数的99%以上,机构投资者数量约为22万户,不到总量的0.5%,当机构投资者掌握着市场流通股的30%左右。在信息不对称严重和个人投资者充斥的封闭市场条件下,本地机构投资者(Domestic Institutional Investors,简称DII)拥有较强的资金实力和较强的信息收集处理能力,投资规模的优势和获取特殊信息的优势,使其对市场具备较强的操纵能力,往往成为市场上无可替代的“领头羊”,一般可以实现比市场高得多的收益。个人投资者(PI)往往资金实力微弱,且只拥有市场公开的“共同信息”和知识,对DII的私人信息不清楚,经常成为DII的抬轿者(跟庄)和接棒人(套牢),落为DII利用和愚弄的对象。在多元化的机构投资者占主导地位的成熟证券市场上,PI防范投资陷阱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各类机构在资金实力、信息获取的专业水平等方面处于大体相当的地位,个别机构投资者很难再凭借坐庄等方式诱使个人投资者和其他机构投资者上当,市场交易中的博弈转变为主要在机构投资者中进行,机构投资者最终将会认识到,只有遵守统一的市场游戏规则,才能避免损人不利己的结局。QFII的进入,对于DII转变投资理念、规范市场行为将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在DII中,对市场起主导作用的主要是专业的机构投资者,包括证券投资基金、证券公司、私募基金,其他机构投资者由于其非专业的性质,居于跟随的地位。QFII由于多来自成熟的证券市场,其自身又都是历经市场千锤百炼的姣姣者,QFII进入我国证券市场后,不仅仅只是改变市场的投资者结构,还将会在市场中起到某种“领袖”和示范作用,这些作用的发挥,将改变我国证券市场的博弈结构和博弈规则,这些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QFII的投资理念和市场行为将成为DII研究和效仿的对象,QFII的投资者方向和盈利模式将对DII发挥持续的影响,DII过去具有的市场“领头羊”地位将会受到削弱和挑战。二是与DII相比,QFII对我国证券市场的了解处于相对劣势,尤其在QFII进入我国证券市场的初期其对境内市场信息方面的劣势更为突出。我们知道PI(个人投资者)就其整体而言市场信息的劣势地位最为明显,QFII在信息方面的劣势会使PI对QFII的投资策略有较强的认同。信息方面的劣势使QFII在进行跨国投资时更加注重长期基本因素分析,这与缺乏信息收集处理能力的PI的需要相一致。与此相对应,DII对PI的影响能力将会减弱。
(六)有助于监管部门积累监管经验
QFII进入我国证券市场,将向监管部门提出了新的监管领和监管任务,监管部门对QFII实施监管的过程,将会是于QFII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QFII将会把成熟市场上有效的监管理念和监管办法反映给我国的市场监管部门,这将有助于我国监管部门监管经验的积累丰富和监管水平的提高。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QFII的引入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且都是积极的,但相对而言,最为重要的是改变了我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和博弈结构,对我国对证券市场的投资理念、投资策略、盈利模式乃至投资者行为产生直接的积极影响和改变,从而加快我国证券市场由资金驱动型向价值驱动型的转化,加速我国证券市场走向成熟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