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经济理论的马克思主义新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主义论文,新发展论文,理论论文,经济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邓小平经济理论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解决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历史性变革,使我国经济建设走上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新路。今天,认真学习和深刻理解邓小平经济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对于进一步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始终如一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实现我国跨世纪的伟大战略目标,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邓小平经济理论解决了发展中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新的时代主题,使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在当代中国进入了新境界,实现了新发展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是以当时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以此为背景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关系进行了理论阐述和科学预想。但是中国作为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进行经济建设,如何建立、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关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现成的答案可循。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作了艰难的探索,既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也有不少失败的教训。邓小平经济理论,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我国实际出发,科学地回答了中国如何由贫穷走向富裕,由落后走向现代化的问题。
首先,邓小平科学地阐述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什么是社会主义,长期以来人们的一般认识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消灭了一切人对人剥削的、实现了按劳分配的社会经济制度。在这种认识下,人们往往从生产关系角度考虑问题,仅仅从消灭私有制、消灭剥削来认识社会主义。这种认识在“左”的指导思想下,发展到在所有制上追求“一大二公”,在发展阶段上急于“穷过渡”,在分配上搞“平均主义”,以至“文化大革命”中出现了“宁要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的资本主义”的荒谬理论。正如邓小平所深刻指出的“文化大革命”十年中,“许多怪东西都出来了。要人们安于贫困落后,说什么宁要贫困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这就是‘四人帮’搞的那一套。哪有什么贫困的社会主义、贫困的共产主义!”(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27—228页。)“‘四人帮’荒谬的理论导致中国处于贫困、停滞的状态”。(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28页。)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认识的伟大贡献,在于他不仅肯定了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基本特征,更在于他把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发展统一起来加以考虑,而且把生产力作为首先的根本的因素。他多次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要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改善人民生活,达到共同富裕。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作了高度的理论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成为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基石。
其次,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
邓小平提出了“把四个现代化建设作为重点,坚持发展生产力,始终扭住这个根本环节不放松”(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64页。)的号召。高度重视生产力发展的思想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一条主线。这一思想不仅是基于我国经济落后,生产力极不发达的现实,更蕴含着深刻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一)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体现出优于资本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基础。”(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7页。)只有发展生产力, 国家才能富强,人民才能富裕,公有制和人民政权才能巩固和发展。(二)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增强综合国力靠发展,改善人民生活靠发展,增强社会主义制度的凝聚力靠发展,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靠发展。(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发展生产力,要图发展,就要一心一意搞经济建设,不能再蹈过去搞政治运动、搞“阶级斗争”的复辙;要抓住机遇,发展经济,加紧建设,几年上一个台阶;要利用当前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国际环境,不当头,不称大,不逞强,埋头苦干,发展和壮大自己。总之,全党都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基本内容的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第三,邓小平提出了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论断,从根本上解决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动力问题。
确定了以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基本任务,不等于就发展了生产力;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不等于就是经济建设。要实现发展生产、建设经济的任务,根本途径是改革。邓小平的伟大贡献在于把马克思主义关于革命就是解放生产力的思想发展到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高度,并把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改革称之为“第二次革命”。(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3页。)正是邓小平这一改革动力论的思想,才可能改变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市场的活力引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才可能改革传统的管理体制,有效地克服官僚主义,提高政府与企业管理部门的效率;才可能冲破闭关锁国,实行对外开放,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才可能调整和完善以往的所有制结构,实现以公有制为主体,其他形式的所有制共同发展;才可能打破单一的分配体制,实现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制度。总之,邓小平的改革思想,打破了旧有经济体制及其机制中的僵化模式,大大激发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社会经济生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勃勃的局面。
第四,邓小平提出了“三步走”的构想,构筑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
邓小平不仅抓住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时代主题,而且还制定了实现的步骤和基本战略。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是最现实的最具马克思主义时代感的经济学。早在1979年末,邓小平在同日本前首相大平正芳谈话时,提出了争取20世纪末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达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800美元的水平。(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64页。)在邓小平的倡议下,中共中央制定了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规划:第一步,在80年代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实现温饱;第二步,到20世纪末再翻一番,达到小康;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我国的发展正沿着邓小平的构想前进。1978年以后的二十年,我国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截止1997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为9.8%,国内生产总值为9020亿美元,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七位。
二、邓小平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科学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解决了马克思主义对一个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认识,成为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基本出发点
社会发展阶段问题,是确定经济社会发展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前提,是全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曾提出了共产主义和共产主义初级阶段即社会主义的概念,列宁也作过类似的论述。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其前身是一个摆脱封建农奴制不久的资本主义中等发达程度的国家,然而仅经过1921—1936年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斯大林就宣布苏联已建成社会主义,匆匆考虑消灭三大差别,向共产主义过渡。赫鲁晓夫及以后的苏联领导人则声称苏联已经是发达的社会主义,实际上这种发达社会主义远不及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水平和生产水平,只能是“土豆烧牛肉式的共产主义”。苏联的最终解体,与其脱离国情、违背实际、超越阶段不无关系。
我国在社会发展阶段的认识上也有过偏差和“左”的影响。旧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文化十分落后。这种现实状况决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必然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必须高度重视生产力的发展,然而我们却在1958年经济发展水平还不是很高的情况下,提出了“十五年赶超英国”,“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等口号,以致发展到“穷过渡”,严重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给我国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带来严重的后果。
邓小平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略,对中国社会发展阶段问题作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回答,他指出:“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52页。)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又进一步指出:“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9 —380页。)
邓小平关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断的重大意义在于:(一)为我们正确地认识国情,立足现实,制定正确的经济发展方针、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既避免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的“计划”、“规划”,又避免无所作为,不图进取的思想,防止犯“左”和右的错误。(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经济不发达国家来说,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在这个初级阶段中,这些国家要实现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以及各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优势。凡上种种既是初级阶段的现实要求,又是由初级阶段走向更高阶段的必经过程。(三)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增强对其复杂性和艰巨性的认识,保持清醒头脑,坚持长期奋斗。正如党的十五大报告所指出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贫穷、摆脱落后的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多数的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国,逐步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化工业国的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变为市场经济逐步发达和完善的阶段。这需要上百年的奋斗,需要全党、全国人民矢志不移,勤俭建国,艰苦创业。
三、邓小平经济理论在所有制关系、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分配关系、内外关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的经济社会关系方面,突破传统的观念,作了新的科学阐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一)关于所有制关系,邓小平提出了公有制为主体的论断。对于社会主义的所有制关系,马克思恩格斯把变革现存所有制关系作为无产阶级改造现代社会的首要任务提出来,并设想在资本主义最先进的国家“必须剥夺相互竞争的个人对工业和一切生产部门的经营权,而代之以所有这些生产部门由社会来经营”,实现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方面的平等,即完全的公有制。然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及其所有制实现条件的理论预测和现实社会主义的实际进程并不一样。怎样把坚持和发展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这是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重要的历史任务,但是多年来,我们曾片面地认为,社会主义的所有制就是单一的全社会所有制,或者至多是全民和集体两种公有制形式。
在我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之后,自50年代后期起又多次实行“小集体向大集体过渡”、“大集体向全民过渡”,直至在“文革”中出现了“穷过渡”的做法,严重窒息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使我国国民经济受到严重破坏。
邓小平的伟大贡献在于,通过对我们长期追求“一大二公”的深刻反思,指出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并在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所有制形式的改革,以此为序幕,推动全国的所有制结构的改革。二十多年来我国发生了深刻变化。现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适合我国目前生产力水平的所有制结构基本形成,它既坚持了社会主义方向,又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各阶层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二)关于计划和市场的关系,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邓小平关于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理论,对社会主义的传统观点可谓是石破天惊,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发展。
早在1979年11月邓小平就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不能说只是资本主义的”。(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36页。)以后又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邓小平还讲到要把计划和市场这两个优势结合起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一个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党的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将价值规律引入经济体制。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又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观念。党的十四大则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上,邓小平的理论贡献主要是:1、 把市场经济的制度性价值与体制性价值严格区分开来,澄清了历史的误解;2、 把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严格区分开来,使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3、指明了市场经济是一种手段, 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不能划等号,这样就使我们能大胆地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一切有益的东西吸收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来。
(三)关于分配关系,邓小平提出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结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设想,是在单一的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和产品经济基础上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实行的。其前提条件是:1、有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2、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了生产资料单一的全民所有制;3、 由一个代表全社会的经济中心直接计划和组织社会的生产和分配;4、商品货币关系已经消亡;5、个人劳动直接成为社会总劳动的组成部分;6、培养熟练劳动者的费用全部由社会负担。显然,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还不具备这些前提条件。而在实际的运用中,我们追求的是形式上的平等,从而导致了分配上的平均主义,严重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邓小平在分配关系上的贡献是:1、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原则。 他明确指出:“如果按资本主义的分配方法,绝大多数人还摆脱不了贫穷落后的状态,按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就可以使全国人民普遍过上小康生活。”(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64页。)2、反对个人收入分配中的平均主义。邓小平认为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3、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下,允许其他分配形式的存在,提倡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然后带动其他社会成员、其他地区也富起来,最终走向共同富裕。4、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他多次强调“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并严肃指出:“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0—111页。)
(四)在内外关系上,邓小平提出了对外开放思想。邓小平深刻把握当今世界发展的新变化,把中国的发展同世界的发展、同时代主题变换的现实紧密联系起来,提出了指导我国对外经济关系发展的一系列战略思想,构成邓小平经济思想中最具特色的组成部分。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邓小平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列,把握了对外开放这一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他明确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因为,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分工的发展,促进了世界的开放,尤其是新技术革命,加速了世界走向开放的进程,各国政府都走上了开放之路。二是邓小平审时度势,果断提出中国“需要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首先,摆脱贫穷落后需要开放。邓小平纵观中国闭关锁国的历史,深刻指出:“中国长期处于停滞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注:《邓小平文选》第 3卷,第78页。)。其次,实现宏伟的战略目标需要对外开放,邓小平深刻指出“没有对外开放政策这一着,翻两番困难,翻两番之后再前进更困难。”(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90页。)再次,提高科技水平需要对外开放。在世界新技术革命蓬勃发展的今天,中国要在经济上、技术上赶上和超过先进国家,非千方百计地利用世界上一切先进技术、先进成果,积极参与世界高科技竞争不可。邓小平指出,不要关起门来,我们最大的经验就是不要脱离世界,否则就会信息不灵,睡大觉,而世界技术革命都在蓬勃发展。三是邓小平提出必须大胆地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邓小平一贯十分强调象中国这样的大国搞建设,要靠自己,靠自力更生,但正是为了更好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他主张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 373页。)四是邓小平创办特区的思想。创办经济特区在我国是一个伟大创举,是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付诸实践的大胆尝试,他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开创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放模式。正是在邓小平的直接倡导和支持下,我国先后建成了深圳、珠海、厦门、汕头等经济特区,并初步形成了沿海、沿江、沿边和以内陆省会城市为中心地带的“三沿多中心”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经济特区已经成为我国吸收外资和引进技术的有效途径,获得知识、传递信息的重要窗口,引进、传播先进管理经验的重要渠道。
(五)在经济建设与精神文明的关系上,邓小平高度重视经济建设,并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同时,邓小平十分强调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在发展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一方面生产将会大大发展,物质将会更为丰富,人民生活水平将逐步得到提高,一些诸如竞争、效率、创新、民主、公平、公正、公开的观念和意识也会生长、树立。另一方面,在对外开放中,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意识不可避免地会乘机而入,市场经济中的诸如商品拜物教的负面影响也会泛起。正因为如此,邓小平告诫全党:“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得相当有成绩,形势喜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成功。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 第154页)
邓小平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深刻完整的论述。他指出:“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就是建设物质文明。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忽视了发展生产力,所以现在我们要特别注意建设物质文明。与此同时,还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注:《邓小平文选》第 3卷,第28页。)邓小平提出了“两手抓、两手都要都硬”的思想。关于“两手抓”,邓小平从不同角度,作了大量论述,构成一个完整的思想。“要两手抓,一手要抓改革开放,一手要抓严厉打击经济犯罪,包括抓思想政治工作。就是两点论”(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06页。);“所谓两手,即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54页。);“我们要有两手,一手就是坚持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经济的政策,一手就是坚持打击经济犯罪活动”(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404页。)“我们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这两件事结合起来,对照起来,就可以使我们的政策更加明朗,更能获得人心。”(注:《邓小平文选》第3 卷,第314页。)
邓小平关于两手都要硬的思想,解决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和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问题,解决了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关系问题,解决了如何达到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问题,这无疑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新贡献。
邓小平的经济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十分丰富、完整,它为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沿着马克思主义指引的道路前进指明了方向。
标签:邓小平文选论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 邓小平南方谈话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邓小平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社会主义公有制论文; 世界主义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共产主义国家论文; 经济学论文; 所有制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