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如何渗透在初中英语的课堂教学中论文_唐诗梅

德育教育如何渗透在初中英语的课堂教学中论文_唐诗梅

四川省汉源县第四中学 唐诗梅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行为习惯、思维能力的形成阶段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的讲授,更要重视对学生德育的教育。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需要教师从英语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着手,进行积极的转变,将德育和英语学习的内容进行紧密融合,采取多样化的英语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参与热情,从而提高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英语 德育教育

众所周知,德为人之本,一个人如果没有德,就算他再有才也没有用处。因此,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德育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重?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也要注意日常的德育渗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从而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以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教师是课堂德育教育的组织者、领导者。所谓“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人师表要注重的是自已的言行。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是直接的,也是最能打动学生的。身教重于言教,教师以自己的行为规范影响学生,利用自身的情感因素给学生树立一个学习的楷模,给学生示范正确的行动导向。要求学生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自己首先要做一个充满爱心的真诚的人,遇上学生问候,我微笑或点头应答,学生帮我忙我一定说声“Thank you”,教学中偶有失误我真诚说声“sorry”,要求学生养成做事认真的习惯,自己首先要有忘我的工作态度,在教学中精神振奋,情绪饱满,以严谨治学的态度和行为感染学生;要求学生热爱学习,自己首先抱着终身学习的态度,我努力参加学历进修,师资培训资格考试等继续教育,学习教育理论,不断充实自己,给学生做出了表率。正如马卡连柯所说:“假如你的工作、学习和成绩都很出色,那么你尽管放心,学生全站在你一边。”教育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

(一) 示范法

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 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润物细无声”是一种最易于为学生所接受、效果最显著的教育方式。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也是直接的, 这就要求我们做到“先为范, 后为师”。大到高尚的人格、无私奉献的精神、扎实的基本功、严谨的教学态度;小到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仪容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 不知不觉中陶冶情趣, 塑造人格, 使他们在爱的沐浴中逐步得到发展和提高。

(二) 共鸣法

江苏初中英语教材图文并茂, 富有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在教学时, 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的思想性, 善于利用文章的情节去打动学生, 使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笔者执教7下Unit8 Pets单元时, 让学生欣赏了由Michael Jackson演绎的“Heal the World”, 学生们在观看该歌曲的MTV时, 对其中气候突变、地球干旱、植物枯萎、动物灭绝、人类面临末日等极具震撼力的画面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向学生灌输爱护动物, 关心环保的知识和理念自然就达成了。

(三) 体验法

通过参与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活动, 学生能够在愉快体验中潜移默化, 促进道德养成。在教8下Unit7 International Charities时, 笔者利用学校的小小志愿者这一教学资源, 让学生参与其中, 在体验中进行了关爱他人, 热心公益, 慈善捐助的教育。又如, 在教sweep the floor、help the teacher clean the windows等词组时, 笔者会让学生一边读, 一边动手做。这样学生不仅快速学会了短语, 也受到了劳动教育。

(四) 引申法

所谓引申法就是在教师引导下, 帮助学生通过课堂所学, 引申领悟思想内涵。在学习9上Unit2 Colour这个单元后, 我组织学生收集不同国家的国旗, 然后要求他们用英语说出这些国旗中含有的颜色, 看看哪个国家的国旗含有的颜色最多, 为什么中国的国旗是由red和yellow两种颜色组成的, 这些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果, 而且还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 加深爱国热情。

引申法打破了英语教学局限于语言文字训练的做法, 把外语教学与适当的思想品德教育融为一体。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 引申法应是合理的引申, 并不是乱联系, 生般硬套, 所以有着很强的操作艺术。

(五) 延伸法

如果说课堂教学是德育渗透的主渠道, 那么富于思想性、娱乐性、竞赛性和创造性的课外活动无疑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正如苏霍姆林斯基主张的“竭力把学生的集体活动组织得使他们不把道德行为看作是教师为了实现他的想法而必须进行的一种练习, 一种有意安排的活动”。

每次见到学生, 笔者会主动对他们说:“Goodmorning/afternoon.”“Hello!”日久天长, 学生渐渐养成习惯, 校内外, 都能用英语主动、热情地互相打招呼。这种鼓励的结果使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 又沟通了与教师的感情, 还懂得文明、礼貌、社会公德的重要性。当学生看到不文明的行为时, 他们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制止。如看到有人随地吐痰会说:“Don’t spit on the floor, please.Keep it clean.” (请别随地吐谈, 保持地面干净。) 看到有人乱扔垃圾时, 学生们会委婉地说出:“Please don’t litter.Put it into the dustbin.” (请不要乱扔垃圾, 请把它放在垃圾箱内。) 学生在制止别人不文明行为的过程中, 又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文明程度。 总之, 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因素, 必须讲究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原则、紧密性原则、实效性原则和适时性原则。要树立德育为首, 育人为本的理念。挖掘教材的内涵, 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当然也要注意德育渗透的策略性, 坚持有机、有度、有效的原则, 选择科学有效的渗透方式, 把德育渗透贯穿到英语教学始终, 自然地促进学生感情的升华和自我认识的完善。

论文作者:唐诗梅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3

标签:;  ;  ;  ;  ;  ;  ;  ;  

德育教育如何渗透在初中英语的课堂教学中论文_唐诗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