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量末梢血浆用于ELISA检测血吸虫抗体(论文文献综述)
武晋慧,孟利[1](2019)在《免疫胶体金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免疫胶体金技术是以胶体金自身显色结合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而达到检测目的免疫标记技术。该技术操作简便,特异性强,近年来与拉曼光谱、荧光光谱等技术结合,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本研究介绍了免疫胶体金技术的层析法、比浊法、斑点渗滤法,与新型技术结合等研究现状及其在药物残留等方面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张璐[2](2017)在《肿瘤相关自身抗体及microRNAs联合检测在食管鳞癌中的诊断价值》文中研究说明食管癌是世界上常见的一种消化道恶性肿瘤。在中国,食管鳞状细胞癌(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是食管癌最主要的组织学类型。河南是中国食管鳞癌的高发区之一,而且是病死率最高的地区。由于食管癌起病隐匿,其早期症状多因不典型而易被忽略,以致大多数患者常常拖延至中晚期才被发现。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肿瘤患者血液循环中不仅存在大量的肿瘤相关抗原(tumor associated antigens,TAAs)及其自身抗体(即肿瘤相关自身抗体,tumor associated autoantibodies,TAAbs),也存在多种microRNAs(miRNAs),它们可在患者体内稳定表达,并且在不同肿瘤中的表达谱不同,因此,可作为新的非侵入性肿瘤标志物用于食管鳞癌的诊断。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七种TAAbs(anti-HCCR-1、anti-p53、anti-p62、anti-C-myc、anti-NICD、anti-hnRNP A2/B1和anti-MDM2)和两种miRNAs(mi R-21和miR-25)在食管鳞癌患者和正常对照血浆中的表达水平,来评价这两类肿瘤标志物对食管鳞癌的诊断价值,从而为实现食管鳞癌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HCCR-1重组蛋白的表达和纯化:将预先构建好的HCCR-1重组质粒(pET-30a(+)-HCCR-1)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化学感受态细胞中进行诱导表达,然后运用镍离子亲和层析法对表达的HCCR-1目的蛋白进行纯化,并采用Bradford法测定其浓度。2.收集医院来源的新发食管鳞癌患者的血浆125例,并按照性别和年龄进行匹配,收集同时期参加体检的健康对照者的血浆125例。3.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所有受试对象血浆中七种TAAbs的相对表达水平。4.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所有受试对象血浆中miR-21和mi R-25的相对表达水平。5.采用t检验比较TAAbs和miRNAs在食管鳞癌患者和正常对照个体血浆中相对表达水平的差异;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TAAbs和miRNAs与食管鳞癌患者临床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分别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比较两组和三组间TAAbs和miRNAs在食管鳞癌患者血浆中的表达水平是否有差异;采用诊断试验的评价方法,评价单个指标单独检测及多个指标联合检测对食管鳞癌的诊断价值;采用ROC(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分析计算不同指标及其组合诊断食管鳞癌时在该曲线下的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结果1.成功表达并纯化出HCCR-1重组蛋白,其浓度为0.28 mg/mL。2.七种TAAbs的ELISA结果显示,除anti-NICD和anti-hnRNP A2/B1外,其余五种TAAbs(anti-HCCR-1、anti-p53、anti-p62、anti-C-myc和anti-MDM2)在食管鳞癌组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中的表达水平(均有P<0.05)。3.单个TAAb用于食管鳞癌诊断的灵敏度为7.2%–23.2%,特异度为93.6%–97.6%,AUC为0.522–0.728,诊断价值较低;以灵敏度最大的anti-MDM2为起点,逐渐并联检测多种TAAbs时,灵敏度可从23.2%升至60.8%,而AUC可达0.805。4.血浆中TAAbs的表达水平在不同性别、年龄及TNM分期(包括T、N和M分期)食管鳞癌患者中的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5.qRT-PCR结果显示,miR-21在食管鳞癌组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中的含量(P<0.001),而miR-25的含量则在两组间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表明,miR-21对食管鳞癌诊断的灵敏度为74.4%,特异度为77.6%,AUC为0.804。6.miR-21和miR-25在血浆中的分布均与食管鳞癌患者的性别、年龄和M分期无关(P>0.05),而与TNM分期和T分期密切相关(均有P<0.01):miR-21和miR-25在0-I期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II期(分别为P<0.001,P=0.043)和III-IV期(分别为P<0.001,P=0.017),在Tis-T1期的表达水平高于T2期(分别为P=0.003,P=0.037)和T3期(分别为P<0.001,P=0.004);miR-21的分布与N分期无关(P>0.05),而miR-25在N分期上的分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7.ROC分析显示,miR-21和miR-25对0-I期食管鳞癌患者的AUC分别为0.857和0.627,对Tis-T1期食管鳞癌的AUC分别为0.842和0.656。8.不同组合中,五种TAAbs(anti-HCCR-1、anti-p53、anti-p62、anti-C-myc和anti-MDM2)与miR-21进行联合检测对食管鳞癌的诊断价值最高,其AUC为0.869,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8%和84.8%;对0-I期食管鳞癌患者的AUC为0.889,对Tis-T1期食管鳞癌的AUC为0.882。结论1.血浆中的五种TAAbs(anti-HCCR-1、anti-p53、anti-p62、anti-C-myc和anti-MDM2)和miR-21是食管鳞癌的潜在诊断标志物。2.所有TAAbs在血浆中的分布均与食管鳞癌的性别、年龄和TNM分期无关,而miR-21和mi R-25的分布均与性别和年龄无关而与TNM分期有关。3.血浆miR-21和mi R-25的检测有助于食管鳞癌的早期诊断。4.五种TAAbs与miR-21联合检测对食管鳞癌的诊断价值较高,尤其是早期食管鳞癌。
王鑫瑶[3](2017)在《基于血清学贝叶斯模型的血吸虫病疫情评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日本血吸虫病主要流行于我国湖区5省(安徽、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和山区2省(四川、云南),血清学诊断在防治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关于血清学诊断方法检测效能方面的研究开展的比较多,研究显示血清学诊断方法在不同流行类型、流行程度、年龄及性别之间的检测效能存在较大差异。随着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开展,人群感染率显着下降,粪便检查方法的低灵敏度问题日益突出。因此,探索一种能准确估算人群血吸虫感染率的统计学方法,对于评估当前血吸虫病疫情变化,协助制定防治策略十分重要。本研究首先根据Meta分析获得的检验效能筛选出较优的检测方法,然后采用贝叶斯分级模型,纳入不同性别组和年龄组灵敏度与特异度等先验信息,构建优化后的血吸虫病血清学贝叶斯模型,随后利用构建的模型对镇江市丹徒区连续5年的血清库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人群估算血吸虫感染率变化趋势,评估其防治效果。首先,通过对诊断实验结果进行Meta分析,综合评价不同流行程度下间接血凝实验(indirect hemagglutination test,IH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和胶体染料试纸条法(dipstick dye method,DDIA)的日本血吸虫病诊断效果。IHA、ELISA与DDIA的加权合并灵敏度分别为0.83、0.87和0.90;加权合并特异度为0.69、0.60和0.62。IHA、ELISA和DDIA的总体S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0.96和0.92。ELISA曲线下面积大于IHA和DDIA,提示ELISA的诊断效能较高。然后对江西、安徽及湖北3省7个调查点的8248个样本人群,同时开展Kato-Katz法(一粪三检)病原学检测与ELISA法血清学检测。其中ELISA法在男性6、10、20、30、40、50和60年龄组的灵敏度分别为0.7500、0.9500、1.0000、1.0000、0.9667、0.9512、1.0000和特异度分别为0.8898、0.6958、0.5105、0.4118、0.3549、0.3059、0.3180;ELISA法在女性6、10、20、30、40、50和60年龄组的灵敏度分别为0.5000、0.8889、0.0000、0.9048、1.0000、0.9615、1.0000和特异度分别为0.8960、0.8193、0.6995、0.4930、0.4631、0.5086、0.5505。不同年龄组的灵敏度(t=16.231,P<0.01)与特异度(t=7.727,P<0.01)均有统计学差异。随着年龄增加,男性与女性的灵敏度在630岁间呈上升趋势后,趋于稳定;其特异度均呈下降趋势,男性的特异度低于同年龄段的女性。第二,基于第一部分研究获得的先验信息,利用威尔逊区间算法,得到不同年龄组、性别组的灵敏度与特异度95%可信区间。采用分层抽样方法进行样本数据调查,年龄嵌套于性别、性别嵌套于村的巢式(nested)结构,同时纳入了年龄组、性别灵敏度与特异度的先验分布信息,利用贝叶斯分级模型,从而构建血吸虫病血清学贝叶斯模型,并根据调查结果,验证模型;改变灵敏度、特异度等参数的先验分布范围,开展模型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样本村庄(P=0.068,P>0.05)、性别(男性:P=0.096,P>0.05;女性:P=0.09,P>0.05)和年龄组(P=0.266,P>0.05)的模型估算感染率和真实感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提示本研究构建模型可以估算人群血吸虫病感染率,不但解决了样本数据相互嵌套的问题,而且可以提供样本总体、性别及年龄组的估算血吸虫病感染率。随后,用ELISA法检测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血吸虫病国家监测点连续5年的血清库样本(2011-2015年),开展血清ELISA法检测,并利用已经构建日本血吸虫病血清学贝叶斯模型,推算人群血吸虫病感染率变化趋势。对血清库的2180份血清样本进行检测,2012年血清学阳性率最高为37.38%,2015年的最低为7.36%,2012年以后血清阳性率通过趋势分析呈逐年下降趋势,血清学检测阳性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01,P<0.05)。5年的估算人群感染率分别为1.288%、1.456%、1.032%、1.485%和1.358%,不同年份估算人群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998,P>0.05),提示2011-2015年此地区血吸虫病传播风险因素可能依然存在,需要继续加强血吸虫病风险监测,防治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总之,ELISA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不同年龄组及性别组之间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存在显着差异;血吸虫病血清学贝叶斯模型可以有效估算人群血吸虫病感染率,用于血吸虫病疫情评估。
许瑞[4](2016)在《诊断家畜日本血吸虫病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研制》文中认为血吸虫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家畜血吸虫病诊断技术主要为病原学诊断和免疫学诊断。但随着感染强度的不断下降,传统的诊断方法越来越不适用于现场应用。为适应基层血吸虫病筛查和普查的需要,有必要研制针对多种动物的快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因其具有简便、快速、敏感、特异、无需特殊仪器等优点而适于疫区现场大规模筛查。本课题目的是研制一种敏感性高、特异性强能够检测多种动物日本血吸虫病的试纸条。根据链球菌蛋白G(SPG)具有与多种动物的IgG结合特性,对链球菌蛋白G进行生物学分析,设计重组蛋白G(rSPG)的基因序列,构建rSPG的2种原核表达质粒,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得到带有GST和His标签的融合蛋白,通过亲和层析纯化蛋白。Western blotting的结果显示,两种rSPG均有与IgG结合的能力。ELISA测定2种带有不同标签的rSPG与牛、山羊、兔、鼠四个物种IgG的亲和力,显示带有GST标签的重组蛋白G的亲和力普遍高于商品化链球菌蛋白G,带有His标签的重组蛋白G的亲和力与商品化链球菌蛋白G相比基本一致。将两种重组蛋白G进行胶体金标记蛋白的最佳pH值、最佳标记量的确定,最后选用His-rSPG进行胶体金的标记及制备金标垫。分别用可溶性虫卵抗原(SEA)和His-rSPG作为检测线和质控线,确定其最佳划线浓度与血清最佳稀释度。结果表明,胶体金标记蛋白的最佳pH值为5.0、最佳标记量为10μg/ml;检测线和质控线的最佳划线浓度均为0.5 mg/mL;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20。用组装好的试纸条检测标准阴、阳性BALB/c鼠与新西兰大白兔血清,以及粪检阴、阳性的山羊血清、水牛血清,评估其敏感性和特异性;用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法(GICA法)检测前后盘吸虫病牛血清、捻转血矛线虫病羊血清、东毕吸虫病羊血清,并与ELISA法相比较,评价其交叉反应性。为进一步对试纸条进行评价,分别用GICA法和ELISA法分别对不同感染强度的水牛血清进行检测。对于血纸的评价,用实验室人工感染的水牛阴、阳性血纸和从疫区采集的水牛血纸分别用GICA法和ELISA法进行检测,评估检测效果。结果表明,以重组蛋白G制备的试纸条可用于检测日本血吸虫感染BALB/c鼠、新西兰大白兔、水牛、山羊血清抗体。该试纸条检测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与兔血清的敏感性、特异型均为100.00%。检测山羊血清的敏感性为100.00%,与ELISA法相同;特异性为88.64%,高于ELISA法的75.00%。检测水牛血清的敏感性为100.00%,与ELISA法相同;特异性为94.23%,高于ELISA法的84.62%。其与前后盘吸虫交叉反应率为14.29%;与捻转血矛线虫交叉反应性为16.67%;与东毕吸虫的交叉反应性为33.33%。在对不同感染强度的水牛血清进行评估时,GICA法和ELISA法检测日本血吸虫感染的水牛血清其特异性均为100.00%。在感染强度<20条/头时,GICA法的敏感性为75.00%低于ELISA法的100.00%。在感染强度>20条/头时,GICA法和ELISA法的敏感性均为100.00%。对水牛血纸进评估时,对于实验室人工感染水牛血纸GICA法和ELISA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00%,并且两种方法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综上,本研究成功表达了重组链球菌蛋白G,并研制出能检测多种家畜血吸虫病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其检测家畜血吸虫感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
姜唯声,陈年高,黄美娇,兰炜明,谢曙英,吴俊,曾小军,林丹丹[5](2013)在《日本血吸虫抗体检测试剂盒(IHA法)的研制与应用》文中认为目的研制日本血吸虫抗体检测试剂盒(IHA法)。方法按《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研究日本血吸虫抗体检测试剂盒(IHA法)组成成份、制备方法及程序,并对研制的试剂盒进行诊断效果评价。结果研制的日本血吸虫抗体检测试剂盒(IHA法)检测慢性血吸虫病患者敏感性为94.49%,检测健康人群特异性为97.14%,Youden指数为0.92;与并殖吸虫和旋毛虫病患者血清交叉反应率分别为15.00%和10.00%。与市售日本裂体吸虫抗体检测试剂盒(ELISA法)和日本血吸虫抗体检测试剂盒(IHA法)平行检测流行区居民血吸虫抗体的总体符合率分别为93.06%和92.25%。结论日本血吸虫抗体检测试剂盒(IHA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适合疫区现场血吸虫病筛查,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蒋守富,张小萍,李宝良,何艳燕,刘静,唐月红,马晓疆,蔡黎[6](2013)在《微量血清血吸虫抗体检测层析卡的研制与评价》文中认为目的研制血清用量少的血吸虫抗体检测层析卡。方法采用Sephacryl S 300HR柱层析分离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SEA),保留具有特异性反应活性的抗原蛋白组分。并研究标记浓度及稀释剂配方、样品缓冲液成分,组成最佳反应体系,建立血清用量5μl的血吸虫抗体检测层析卡。结果血吸虫抗体检测层析卡对血吸虫虫卵阳性病人的敏感性为93.7%,EPG<24的低感染度检出率达91.3%,健康人群的特异性为97.1%,并殖吸虫病人的交叉反应率为5.6%,Youden指数为0.91。与ELISA平行检测流动人口的总符合率为96.1%,Kappa值为0.81。结论血吸虫抗体检测层析卡具有血清用量少、敏感性高、特异性强、交叉反应低、应用范围广等特点,具有现场实用价值。
徐静[7](2011)在《恩诺沙星、苏丹红及氯霉素残留的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迅猛,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人们对各种食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因此,一些不法养殖户和商贩在食品中会非法添加一些兽药以提高产量或美化外观。恩诺沙星、苏丹红及氯霉素等由于价格低廉、添加后效果好,常被非法添加到食品中。这些药物添加后的残留可能有潜在的致癌性,致畸性或使人及动物产生耐药性,因此这些药物的残留得到了各国食品安全部门的重视。为了给消费者提供一个安全的食品环境,各国都建立了一些检测药物残留的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等。但是这些仪器方法通常价格都很昂贵,并且样品处理复杂、耗时长,因此在日常快速检测中不易普及。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由于其快速、灵敏度高等优点,受到各国分析者的青睐,应用前景广泛,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磁分离方法(MAIA),结合了抗原抗体反应的专一性及磁分离的高效性,使得此方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及应用前景。本研究主要进行了恩诺沙星及苏丹红的酶联免疫分析及氯霉素的两种磁分离方法的比较。恩诺沙星残留的检测方法已经很多了,本试验主要运用恩诺沙星的试剂盒检测市场上销售的多种动物源性食品,以确定商品的质量。经检测,恩诺沙星试剂盒的灵敏度(IC50)为3.237 ng.mL-1,检测限为0.42 ng.mL-1,工作曲线范围为0.5-13.5 ng.mL-1。样本的检测结果为:市售动物源性食品中,肝脏中恩诺沙星的残留量较大。对于苏丹红,其抗原通过戊二醛的方法合成,免疫原用牛血清白蛋白(BSA)与半抗原偶联,包被抗原用卵清蛋白(OVA)与半抗原偶联,制备完成后,用制得的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经过一系列步骤制得单克隆抗体。再经过一系列的条件优化,建立间接竞争ELISA法评价抗体:灵敏度(IC5o)为1.7 ng.mL-1,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5-13.5 ng.mL-1,抗体的专一性较好,在辣椒油中的回收率为82%-91.8%,在辣椒酱中的回收率为59%-103.8%,批内变异系数在6.5-8.8%之间,批间变异系数为7.7%左右。本试验与其它的抗原合成方法相比,本方法更为简单,中间步骤少,产率较高,能很好的用于ELISA检测。对于氯霉素,通过两种磁分离方法评价抗体,比较了这两种方法的优劣。用普通ELISA方法检测时,抗体的灵敏度(IC50)为0.72 ng.mL-1;用第一种磁分离方法(MethodⅠ)检测时,抗体的灵敏度为0.05 ng.mL-1,工作曲线范围为0.005-5.0 ng.mL-1;用第二种磁分离方法(MethodⅡ)检测时,抗体的灵敏度(IC50)为0.4 ng.mL-1,工作曲线的范围为0.01-5.0 ng.mL-1。两种方法检测牛奶中氯霉素的回收率为80-106%,变异系数为4.7-15%,两种方法相比,MethodI的灵敏度更高,线性范围更广,但是MethodII的操作更简单,更适于日常检测,可以开发成为一种通用试剂。通过对这几种药物的分析研究,我们成功的制备了苏丹红的单克隆抗体,并建立了这几种药物的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及氯霉素的磁分离方法。本论文的研究新进展:用新方法制备了苏丹红的抗原和单克隆抗体,并建立了较稳定的ELISA检测方法;用恩诺沙星抗体检测了市售的动物源性食品中恩诺沙星的残留,明确了动物源性食品在恩诺沙星方面的安全情况;比较了两种磁分离方法的优劣,为试剂盒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王廷安[8](2010)在《日本血吸虫分子生物学及生物信息学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体外培养日本血吸虫成虫细胞,试图引起血吸虫成虫细胞的分裂,寻求引起血吸虫细胞增殖分裂的有效物质,为获得日本血吸虫体外培养无限增殖的细胞系提供参考和依据。模拟自然界的疫水,富集毛蚴并提取毛蚴基因组DNA,建立一种灵敏、特异的痕量检测日本血吸虫毛蚴的PCR方法。研究日本血吸虫DNA序列片段的2-D图形表示和3-D图形表示,从不同角度反映隐藏在DNA序列中的生物学上的特征,来寻找所隐藏的生物学的基本规律,为下一步在生物学的实验中验证规律,指导实验,并发掘更深层次生命的本质奠定基础。方法取感染78w日本血吸虫的小鼠,颈椎脱臼法处死,无菌条件下挑取日本血吸虫成虫若干条,以20条为一组,剪碎后用改良日本血吸虫细胞体外培养方法培养,Olympus倒置显微镜下拍照记录实验结果。随机抽取两个培养瓶离心收集细胞,制备日本血吸虫染色体,Olympus-CX31显微镜下观察,鉴定日本血吸虫成虫细胞的存活状况。把培养瓶随机分为三组,分别向其中加促细胞分裂物质bFGF,IL-2和Con A,并对培养瓶依次做标记,放在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中进行培养,定点定位连续观察体外培养日本血吸虫成虫细胞的生长状况,并用Olympus数码相机在Olympus倒置显微镜下进行显微摄影。取感染68w日本血吸虫的小鼠肝脏,碾磨后沉淀,孵化并利用间接连续离心法富集毛蚴,采用蛋白酶K-苯酚法提取毛蚴基因组DNA。登陆GenBank查询获得日本血吸虫保守序列18S小亚基单位核糖体脱氧核酸(18S rDNA)基因,利用引物设计软件Primer Premier 5.0和Oligo 6自主设计一对引物,建立水体检测日本血吸虫毛蚴的PCR方法。梯度稀释血吸虫毛蚴基因组DNA进行PCR方法的灵敏性试验,设置阴性对照,PCR产物通过电泳鉴定。选取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两个坐标轴的4个方向分别代表4种核苷酸碱基来作DNA序列片段的2-D图形表示。画出相互间隔一个单位的4条水平线,并让A,C,G,T这4种碱基分别与这4条水平线对应,对应碱基描点,用直线连接所有相邻的点,最终得到DNA序列片段的“四水平线”图。将4个三维空间中的向量分别赋予DNA序列的4种碱基:(1,0,0)→A,(0,1,0)→C,(0,0,1)→G和(1,1,1)→T。根据向量来制作DNA序列片段的点的坐标。再用直线连接相邻的点而得到DNA序列片段的3-D曲线。最后将DNA序列片段的3-D曲线投影到2维平面,比较其形状并进行分析。找出DNA序列的特征序列,构建基于特征序列的DNA序列片段的“双水平线”图。构建DNA序列片段的有向图,作图方法同前面的DNA序列片段的2-D图形表示一样,只不过在连接相邻的点时用的是有向箭头而非线段。结果(1)血吸虫成虫细胞在Olympus倒置显微镜下呈球形、色泽鲜亮,不添加任何促细胞分裂物质的情况下,细胞数量起初随时间的增长而有所增多。但随着时间进一步推移,观察定位的血吸虫细胞却“不增殖、不传代”,几乎很难看到细胞密度的明显变化。制备日本血吸虫染色体,在油镜下观察,发现随机抽取的两瓶细胞均存在分裂中期相,并且染色体数目n=8。不同的促细胞分裂物质对血吸虫成虫细胞的影响不完全相同。添加bFGF的血吸虫细胞增殖并不明显,而添加IL-2和Con A的血吸虫细胞个数明显增多。其中,添加IL-2的血吸虫细胞增殖个数最多,最为明显。(2)PCR扩增日本血吸虫毛蚴得到特异性DNA片段,片段长度为463bp,阴性对照组无扩增产物。PCR法可检测出日本血吸虫毛蚴DNA的最低浓度为62.5 pg/μL。(3)依次得到了DNA序列片段的2-D图形表示、“四水平线”图、3-D曲线、“双水平线”图和DNA序列片段的有向图,并进行比较分析。结论在不添加任何促细胞分裂物质的情况下,日本血吸虫成虫细胞体外培养“不增殖、不传代”,几乎很难看到细胞密度的明显变化;促细胞分裂物质bFGF对日本血吸虫成虫细胞的增殖没有明显促进作用,而IL-2和Con A对日本血吸虫成虫细胞的增殖有明显促进作用,并且IL-2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建立的水体检测日本血吸虫毛蚴的PCR方法灵敏、特异,具有一定的预警作用。DNA序列片段的2-D图形表示和3-D图形表示能从不同角度反映隐藏在DNA序列中的生物学上的特征。DNA序列片段的2-D图形表示由于简并现象导致信息丢失,但DNA序列片段的3-D曲线却避免了因与自身相交或重叠而导致的简并现象。DNA序列片段的有向图表示的简并度比相应无向图的低得多,甚至在某些时候下将不再出现简并现象。而且,在有向图中,我们所看到的实际上正是沿着生物序列“游走”时的“历史”。因此,有向图更容易激发人们的形象思维,从而有利于人们迅速地抓住生物序列的特征。
车宏莉[9](2008)在《日本血吸虫病免疫传感技术检测方法的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日本血吸虫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主要流行在发展中国家,目前,在我国湖区5省和山区2省仍在流行。血吸虫病的快速诊断的研究对于传染源的监测,疫情的控制将起到积极作用。一般认为,血吸虫病现场应用的理想诊断、筛查方法应具备以下特点:特异、敏感、价廉、简便、稳定和快速。但是,我国血吸虫病的现场查病方法仍然以粪检(kato-katz法)和IHA、ELISA等方法为主。由于粪检费时费力,阳性检出率较低,尤其在轻度流行区漏检率高,已不适宜于大面积疫区人群的筛查。常规ELISA方法操作复杂、现场难以推广应用。因此,研究快速、灵敏、准确、成本较低、简便易行的新型诊断技术和方法,已成为当前血吸虫病诊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目的:将免疫方法和传感技术相结合,研究免疫传感技术检测日本血吸虫病的不同测试体系,为研制灵敏、简便、自动、定量分析的免疫传感检测装置奠定基础。研究方法:(1)利用巯基混合自组装单层膜(mixed SAMs)技术,以金硫键将巯基丙酸(MPA)和巯基乙醇(ME)混合物自组装在石英晶振表面,通过偶联试剂将日本血吸虫成熟虫卵可溶性抗原(SEA)交联到晶振上,从而开发了一种新的压电免疫传感器,用于血清中日本血吸虫抗体(SjAb)的直接检测。(2)采用自组装膜技术在石英晶振表面制备巯基丙酸(MPA)和巯基乙醇(ME)混合基底膜,通过偶联剂活化膜上羧基用于日本血吸虫抗原(SjAg)的高效共价固定。通过夹心式免疫反应引入辣根过氧化酶(HRP)标记二抗,利用HRP催化H2O2氧化底物4-氯-1-萘酚,在晶振表面形成不溶性沉积物,使免疫检测信号得以显着放大,提高检测的灵敏度。(3)采用印刷电极开发便携式、一次性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将碳浆和银浆印刷在PET板,做成二电极的试条,工作电极为碳电极,在工作电极上以不同的方法固定SEA,参比电极为银和氯化银电极,通过循环伏安法(CV法)和示差脉冲伏安法(DPV法)来检测抗体的效价,比较几种不同固定方法的检测效果。(4)采用磁性颗粒为载体固定日本血吸虫抗原的方法,将日本血吸虫抗原通过共价吸附到核壳结构的磁性颗粒表面,与待测抗体反应后,再与酶标二抗夹心反应,最后以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为底物,通过测定酶催化下荧光强度的变化来检测抗体的浓度。(5)利用双抗原夹心法,采用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SEA)包被硝酸纤维素膜(NC膜)作为捕获剂,日本血吸虫抗体(SjAb)包被NC膜作对照线,以胶体碳标记SEA作为显色剂,建立快速检测血清中血吸虫抗体的胶体碳试条法,并用灰度传感技术检测测试带灰度来完成半定量分析。研究结果:(1)与传统采用单一自组装单层膜固定化方法相比,发现基于混合自组装单层膜固化SjAg具有更高的免疫反应活性。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该传感器检测血清稀释范围为1:1 500-1:60,比较了不同SiAb浓度的IRS实际样本,与经典ELISA法相比,相关系数达0.960。(2)开发了一种基于酶生物催化沉积信号放大的日本血吸虫压电免疫传感器。酶催化底物反应生成不溶物沉积显着放大免疫检测信号,提高了方法的检测灵敏度,传感器检测血清稀释范围为1:10000-1:200。(3)探索了四种不同的血吸虫抗原固定方法,并研制了四种血吸虫印刷电极免疫传感器:戊二醛交联(GA)传感器、壳聚糖-戊二醛(Chit-GA)交联法传感器、溶胶-凝胶法(Sol-gel)传感器、碳纳米管修饰的溶胶-凝胶法(Sol-gel)传感器。采用阳性兔血清测试戊二醛交联(GA)传感器的检测血清稀释范围为:1:1 000-1:400;壳聚糖-戊二醛(Chit-GA)交联法传感器的检测范围为:1:1 000-1:500;溶胶-凝胶法(Sol-gel)传感器的检测范围为:1:1 000-1:500;碳纳米管修饰的溶胶-凝胶法(Sol-gel)传感器检测范围为:1:2 000-1:100。(4)首次采用荧光免疫传感分析方法,检测了兔血清中日本血吸虫抗体的浓度,抗体稀释度在1:2×105-1:104范围内荧光强度响应呈良好的线性关系。(5)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血清中日本血吸虫抗体的胶体碳试纸条免疫诊断方法,引入灰度传感以得出检测带(T带)的灰度,而T带灰度与血清效价具有较好曲线关系,因而可以根据曲线对待测血清作出半定量分析。检测137份血清,与间接血凝法(indirecthaemagglutination assay,IHA)检测结果一致性为98.54%。以IHA试剂盒为参照,该方法的检测敏感性为98.99%,特异性为97.37%。结论:(1)基于巯基混合自组装单层膜的压电免疫传感器,检测方法灵敏、简便,在实际样品的检测中,取得了满意结果。且检测能力与经典ELISA法相接近,经进一步优化可望用于日本血吸虫病的诊断。(2)基于巯基化合物混合自组装膜的免疫材料固定化程序可实现SjAg在压电晶振表面的高效固定化,引入的酶催化底物反应生成不溶物步骤可显着放大免疫检测信号,从而提高了检测灵敏度(SjAb浓度稀释比达1:10 000),与常规免疫测定方法相比,该压电免疫传感技术具有灵敏度较高、线性范围较宽、成本低廉等优点,可望用于日本血吸虫病的检测分析。(3)基于不同的血吸虫抗原固定方法,研制了四种血吸虫印刷电极免疫传感器。四种方法比较,碳纳米管修饰的溶胶-凝胶法(Sol-gel)传感器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生物材料抗原的使用量少,成本低,为发展成一次性电极快速测试条奠定了基础。(4)建立了一种荧光免疫传感分析方法并用于日本血吸虫抗体的检测,方法简单实用且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重现性,为光学传感检测的研究探索了新的途径。(5)首次将灰度传感技术应用于日本血吸虫病的诊断,结合胶体碳试纸条,建立一种可实现日本血吸虫抗体半定量检测的方法,该法操作简便,快速,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适合作血吸虫病的现场诊断,也为免疫传感技术的应用开辟了新的方向。(6)表1为本文中研究的几种免疫传感器性能比较,免疫荧光检测方法和酶催化沉积放大的压电免疫传感器的灵敏度高,但存在测试时间相对较长,操作复杂的弊端;混合自组装单层膜压电免疫传感器操作简单,检测的灵敏度可以满足血吸虫检测的需要,但存在传感器和测试仪器成本较高,仪器抗干扰性差的问题;基于印刷电极的碳纳米管修饰的溶胶-凝胶传感器检测时间短,仪器和传感器成本低,检测的灵敏度可以满足血吸虫病检测的需要,但目前传感器的重现性与实际应用还存在一定差距;纳米碳颗粒标记的层析免疫试条使用方便,测试时间短,检测的灵敏度可以满足血吸虫筛查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但目前的研究成果尚限于半定量的检测。
鞠川,冯正,胡薇[10](2006)在《日本血吸虫病免疫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日本血吸虫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的寄生虫病,主要分布于亚洲的中国、菲律宾等国家。有关日本血吸虫病的免疫学诊断方法种类繁多,目前发展方向主要集中在对特异性标记物的研究和诊断方法的标准化上,以便能更好地应用于现场。该文对日本血吸虫病主要的免疫学诊断方法以及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作一简要综述。
二、微量末梢血浆用于ELISA检测血吸虫抗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量末梢血浆用于ELISA检测血吸虫抗体(论文提纲范文)
(1)免疫胶体金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免疫胶体金技术 |
1.1 电镜标记技术 |
1.2 免疫胶体金层析法 |
1.3 斑点免疫金渗滤法 |
1.4 胶体金免疫比浊法 |
2 胶体金与新型技术结合发展 |
2.1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
2.2 鲁米诺探针 |
2.3 Ellman法 |
3 免疫胶体金技术相关检测 |
3.1 药物残留检测 |
3.2 自身抗体检测 |
4 展望 |
(2)肿瘤相关自身抗体及microRNAs联合检测在食管鳞癌中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试剂及耗材 |
2.1.2 实验仪器设备 |
2.1.3 相关溶液的配制 |
2.1.4 质粒 |
2.1.5 研究对象及标本 |
2.1.5.1 研究对象 |
2.1.5.2 血浆标本 |
2.2 实验方法与步骤 |
2.2.1 技术路线 |
2.2.2 HCCR-1重组蛋白的原核表达 |
2.2.2.1 将HCCR-1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化学感受态细胞 |
2.2.2.2 挑取单克隆扩增培养与保存菌种 |
2.2.2.3 HCCR-1重组蛋白的小量诱导表达 |
2.2.2.4 SDS-PAGE鉴定HCCR-1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 |
2.2.2.5 HCCR-1重组蛋白的大量诱导表达 |
2.2.2.6 HCCR-1重组蛋白的可溶性分析 |
2.2.3 镍离子亲和层析法纯化HCCR-1重组蛋白 |
2.2.3.1 细菌裂解产物的收集 |
2.2.3.2 变性条件下梯度p H洗脱法纯化HCCR-1重组蛋白 |
2.2.4 其它六种蛋白的获得 |
2.2.5 Bradford法测定蛋白浓度 |
2.2.6 间接ELISA法测定血浆中各种TAAbs的表达水平 |
2.2.7 血浆中miR-21和miR-25表达水平的测定 |
2.2.7.1 提取血浆总RNA |
2.2.7.2 总RNA的鉴定 |
2.2.7.3 将RNA逆转录成cDNA |
2.2.7.4 荧光定量PCR检测miR-21和miR-25的表达水平 |
2.3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HCCR-1重组蛋白的原核表达和纯化 |
3.1.1 HCCR-1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和可溶性分析 |
3.1.2 HCCR-1重组蛋白的纯化 |
3.1.3 HCCR-1重组蛋白浓度的测定 |
3.2 研究对象的临床基本特征 |
3.3 评价各种TAABS在食管鳞癌中的诊断价值 |
3.3.1 各种TAABS在食管鳞癌患者和正常对照血浆中表达水平的比较 |
3.3.2 各种TAABS在食管鳞癌患者和正常对照血浆中诊断价值的比较 |
3.3.3 各种TAABS与食管鳞癌患者临床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 |
3.3.4 多种TAABS并联检测在食管鳞癌中诊断价值的评价 |
3.4 评价MIR-21和MIR-25在食管鳞癌中的诊断价值 |
3.4.1 MIR-21和MIR-25在食管鳞癌患者和正常对照血浆中表达水平的比较 |
3.4.2 MIR-21和MIR-25与食管鳞癌患者临床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 |
3.4.3 MIR-21和MIR-25对早期食管鳞癌患者诊断价值的比较 |
3.5 MIR-21和TAAB(S)联合检测在食管鳞癌中的诊断价值 |
3.5.1 MIR-21和TAAB(S)以不同组合进行联合检测在食管鳞癌中的诊断价值 |
3.5.2 MIR-21与五种TAABS联合检测在早期食管鳞癌中的诊断价值 |
4 讨论 |
4.1 HCCR-1重组蛋白的原核表达和纯化 |
4.2 TAAB(S)的检测在食管鳞癌中的诊断价值 |
4.3 MIRNA的检测在食管鳞癌中的诊断价值 |
4.4 MIR-21与TAAB(S)联合检测在食管鳞癌中的诊断价值 |
4.5 研究的局限性 |
4.6 工作展望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致谢 |
(3)基于血清学贝叶斯模型的血吸虫病疫情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目的和内容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内容 |
3、技术路线 |
4、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基于META分析与调查的血吸虫病血清学检测效能研究 |
1.前言 |
2.材料与方法 |
2.1 文献收集与Meta分析 |
2.2 回顾性调查资料分析 |
2.3 灵敏度与特异度 |
3.结果 |
3.1 Meta分析结果 |
3.2 调查结果 |
3.3 灵敏度和特异度分析结果 |
4.讨论 |
5.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日本血吸虫病血清学贝叶斯模型构建与验证 |
1.前言 |
2.材料与方法 |
2.1 贝叶斯统计分析 |
2.2 模型验证 |
2.3 敏感性分析 |
3.结果 |
3.1 灵敏度与特异度的先验分布 |
3.2 估算感染率和模型验证 |
3.3 敏感性分析结果 |
4.讨论 |
5.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基于血吸虫病监测点血清库的防治效果评估 |
1.前言 |
2.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研究方法 |
3.结果 |
3.1 ELISA试剂质量控 |
3.2 ELISA检测描述性分析结果 |
3.3 ELISA检测统计分析结果 |
3.4 监测点估算人群感染率 |
4.讨论 |
5.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硕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二、WINBUGS程序 |
三、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诊断家畜日本血吸虫病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血吸虫病概述 |
1.2 日本血吸虫病诊断方法 |
1.2.1 病原学诊断 |
1.2.2 免疫学诊断 |
1.2.3 分子生物学诊断 |
1.3 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 |
1.3.1 胶体金的发现 |
1.3.2 胶体金的性质及制备 |
1.3.3 胶体金探针的制备 |
1.3.4 胶体金免疫检测技术 |
1.3.5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的应用 |
第二章 链球菌蛋白G的结构域重构、表达及鉴定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生物材料 |
2.2.2 仪器设备 |
2.2.3 酶和试剂 |
2.2.4 试剂配制 |
2.3 实验方法 |
2.3.1 重组蛋白G的构建 |
2.3.2 重组质粒的构建、转化和表达 |
2.3.3 重组蛋白的纯化 |
2.3.4 Western blotting检测重组蛋白与IgG的结合活性 |
2.3.5 ELISA法测定重组蛋白与不同物种IgG亲和常数 |
2.4 结果 |
2.4.1 重组蛋白G原核表达质粒构建 |
2.4.2 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和可溶性鉴定 |
2.4.3 重组蛋白的纯化 |
2.4.4 重组蛋白与IgG结合活力测定 |
2.4.5 ELISA法测定重组蛋白与不同物种IgG亲和常数 |
2.5 讨论 |
第三章 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组装及优化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生物材料 |
3.2.2 仪器设备 |
3.2.3 酶和试剂 |
3.2.4 试剂配制 |
3.3 实验方法 |
3.3.1 胶体金的烧制 |
3.3.2 可溶性虫卵抗原(SEA)的制备 |
3.3.3 胶体金标记的最佳PH值 |
3.3.4 胶体金标记的最佳蛋白标记量 |
3.3.5 胶体金探针的制备 |
3.3.6 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制备及优化 |
3.3.7 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保存 |
3.4 结果 |
3.4.1 胶体金颗粒的鉴定 |
3.4.2 胶体金标记蛋白的最佳PH值及最佳蛋白标记量 |
3.4.3 稳定液及重悬液的选择 |
3.4.4 金标垫及样品垫的选择 |
3.4.5 检测线、质控线及血清最佳用量 |
3.5 讨论 |
第四章 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初步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生物材料 |
4.2.2 仪器设备 |
4.2.3 酶和试剂 |
4.2.4 试剂配制 |
4.3 实验方法 |
4.3.1 GICA法对实验动物血吸虫病的检测 |
4.3.2 GICA法对水牛、山羊血吸虫病的检测 |
4.3.3 GICA法对水牛不同感染强度的血吸虫病检测 |
4.3.4 试纸条交叉反应性的初步评价 |
4.3.5 GICA法对水牛血纸的检测 |
4.3.6 统计学分析 |
4.3.7 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稳定性实验 |
4.3.8 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重复性实验 |
4.4 实验结果 |
4.4.1 GICA法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 |
4.4.2 对水牛不同感染强度的检测 |
4.4.3 交叉反应性 |
4.4.4 对水牛血纸检测 |
4.4.5 稳定性实验 |
4.4.6 重复性实验 |
4.5 讨论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日本血吸虫抗体检测试剂盒(IHA法)的研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与方法 |
1 试剂盒的研制 |
1.1 原则与要求 |
1.2 主要原材料 |
1.2.1 SEA的制备 |
1.2.2人“O”型红细胞选择 |
1.2.3 正常兔血清制备 |
1.3 主要工艺 |
1.3.1 红细胞醛化 |
1.3.2 红细胞鞣化 |
1.3.3 红细胞致敏 |
1.3.4 致敏红细胞与致敏抗原最适比例的选择 |
1.3.5 阳性对照品制备 |
1.3.6 阴性对照品制备 |
1.3.7 稀释液选择 |
1.4 半成品和成品检测 |
1.5 试剂盒稳定性和有效期检测 |
2 试剂盒检测效果考核 |
2.1 敏感性、特异性、交叉反应检测 |
2.2 与市售试剂检测效果比较 |
结果 |
1试剂盒组成 |
2致敏红细胞与致敏抗原最适比例 |
3 阳性对照品效价标定 |
4 阴性对照品效价标定 |
5 半成品和成品检验 |
6 试剂盒稳定性和有效期 |
7 试剂盒检测效果考核 |
7.1 敏感性、特异性及交叉反应 |
7.2 IHA试剂盒与市售试剂盒检测结果比较 |
讨论 |
(6)微量血清血吸虫抗体检测层析卡的研制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与方法 |
1 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 (SEA) 制备及纯化 |
2 兔抗SEA抗体的制备及纯化 |
3 胶体金标记物及金标垫制备 |
4 硝酸纤维素膜包被及层析卡组装 |
5 最适试验条件选择及破坏性试验 |
6 实验室及现场样品检测 |
7 统计分析 |
结果 |
1 SEA纯化前后的检测效果比较 |
2最适试验条件验证 |
3稳定性 |
4实验室检测 |
5现场检测 |
讨论 |
(7)恩诺沙星、苏丹红及氯霉素残留的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恩诺沙星概述及其检测现状 |
1.1.1 喹诺酮类药物发展 |
1.1.2 恩诺沙星的代谢毒性 |
1.1.3 恩诺沙星的常用检测方法 |
1.2 苏丹红概述及其检测现状 |
1.2.1 偶氮染料特点 |
1.2.2 苏丹红的代谢毒性 |
1.2.3 苏丹红的常用检测方法 |
1.3 氯霉素概述及其检测现状 |
1.3.1 氯霉素的代谢毒性 |
1.3.2 氯霉素的常用检测方法 |
1.4 药物残留常用检测方法 |
1.4.1 高效液相色谱 |
1.4.2 色谱-质谱联用 |
1.4.3 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ELISA) |
1.4.4 基于磁性微球的酶联免疫分析检测(以下简称免疫磁珠法) |
1.4.5 免疫分析的其他发展 |
1.5 抗原和抗体常用的的制备方法 |
1.5.1 免疫原的制备 |
1.5.2 抗体的制备 |
1.6 本论文的目的及思路 |
第二章 免疫原和包被抗原的制备及鉴定 |
2.1 试验材料与设备 |
2.1.1 试验试剂与耗材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2.1.3 试验用缓冲液的配置 |
2.2 苏丹红免疫原及包被抗原的制备 |
2.2.1 免疫原的制备 |
2.2.2 包被抗原的制备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载体蛋白的选择 |
2.3.2 抗原的鉴定方法 |
第三章 抗体的制备与检测 |
3.1 试验材料与设备 |
3.1.1 试验试剂及耗材 |
3.1.2 主要仪器及设备 |
3.1.3 主要缓冲液的配置 |
3.2 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
3.2.1 免疫方案 |
3.2.2 心脏采血 |
3.2.3 抗体的纯化及保存 |
3.3 苏丹红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
3.3.1 苏丹红抗体的制备 |
3.3.2 酶标二抗的制备 |
3.4 抗体性质的检测 |
3.4.1 恩诺沙星抗体的ELISA评价 |
3.4.2 苏丹红抗体的ELISA评价(间接法) |
3.4.3 氯霉素抗体的ELISA及MAIA评价 |
第四章 实际体系中药物残留的检测 |
4.1 实验材料和设备 |
4.1.1 试验试剂及耗材 |
4.1.2 主要仪器及设备 |
4.1.3 主要缓冲液的配置 |
4.2 实际体系中恩诺沙星的残留检测 |
4.2.1 实际体系的处理 |
4.2.2 实际体系中的检测 |
4.2.3 结果与讨论 |
4.3 实际体系中苏丹红的残留检测 |
4.3.1 实际体系的处理 |
4.3.2 实际体系的检测 |
4.3.3 结果与讨论 |
4.4 实际体系中氯霉素的残留检测 |
4.4.1 实际体系的处理 |
4.4.2 实际体系的检测 |
4.4.3 结果与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本人发表的文章和专利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日本血吸虫分子生物学及生物信息学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日本血吸虫成虫细胞体外培养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 检测水体日本血吸虫毛蚴PCR 方法的建立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三部分 日本血吸虫序列的生物信息学描述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缩写词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
致谢 |
(9)日本血吸虫病免疫传感技术检测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英文缩略词 |
前言 |
第一章 基于混合自组装单层膜的日本血吸虫压电免疫传感器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章 酶催化沉积质量放大的日本血吸虫压电免疫传感器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三章 基于印刷电极的日本血吸虫免疫传感器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四章 基于磁性纳米颗粒的日本血吸虫抗体荧光免疫传感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五章 基于胶体碳层析试条的日本血吸虫抗体灰度传感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免疫传感器技术及诊断血吸虫病的研究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四、微量末梢血浆用于ELISA检测血吸虫抗体(论文参考文献)
- [1]免疫胶体金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 武晋慧,孟利. 中国农学通报, 2019(13)
- [2]肿瘤相关自身抗体及microRNAs联合检测在食管鳞癌中的诊断价值[D]. 张璐. 郑州大学, 2017(02)
- [3]基于血清学贝叶斯模型的血吸虫病疫情评估研究[D]. 王鑫瑶. 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 2017(01)
- [4]诊断家畜日本血吸虫病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研制[D]. 许瑞.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02)
- [5]日本血吸虫抗体检测试剂盒(IHA法)的研制与应用[J]. 姜唯声,陈年高,黄美娇,兰炜明,谢曙英,吴俊,曾小军,林丹丹.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3(06)
- [6]微量血清血吸虫抗体检测层析卡的研制与评价[J]. 蒋守富,张小萍,李宝良,何艳燕,刘静,唐月红,马晓疆,蔡黎.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3(01)
- [7]恩诺沙星、苏丹红及氯霉素残留的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D]. 徐静. 山东大学, 2011(05)
- [8]日本血吸虫分子生物学及生物信息学研究与应用[D]. 王廷安. 苏州大学, 2010(01)
- [9]日本血吸虫病免疫传感技术检测方法的研究[D]. 车宏莉. 中南大学, 2008(02)
- [10]日本血吸虫病免疫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J]. 鞠川,冯正,胡薇.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 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