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企业劳动力需求的实证分析_投入资本论文

乡镇企业劳动力需求的实证分析_投入资本论文

乡镇企业劳动力需求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证论文,乡镇企业论文,劳动力论文,需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国家统计局、国家计委等部门的抽样调查显示,农村隐性失业率达25%,由此测算整个农村剩余劳动力至少有1.1亿。长期以来, 乡镇企业是吸纳剩余劳动力的主力,而城镇部门能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的就业机会是极其有限的。在全国范围内,乡镇企业吸纳88%以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城镇部门不到12%。但是,近年来统计数据显示,乡镇企业每万元固定资产容纳人数逐年下降,1978年到1986年减少不是很快,从每万元容纳12.7人下降到8.38人,下降30%。从1986年后下降速度加速,到1995年每万元固定资产容纳人数仅为1986年的1/6,为1978 年的1/10。全员生产率增长很快,尤其是90年代以后,产值中劳动贡献率越来越小,资本和技术贡献率越来越大。在这种形势下,乡镇企业能否继续充当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器”?本文试图从乡镇企业的劳动需求模型对其需求能力进行实证分析。

一、劳动力需求模型的建立

经济增长是各种生产要素投入量增加和生产技术进步相互作用的结果。一般来说,要素投入和技术进步都是时间的函数。假定生产中只有劳动力L和资本K,则生产函数一般形式:

Y=F〔L(t),K(t),t〕

即产出Y是劳动力要素投入和资本投入的函数,两者的组合随时间t的变化而变化,其它则是科技进步的作用。这里的科技进步是指广义的科技进步,其内涵是指产出的变化中其他要素量的变化无法解释的因素,包括:生产劳动者素质和技术能力的提高;生产资产生产率即狭义技术进步的提高;管理水平的提高;政府宏观调控;产业结构调整;资源合理化配置和天时、地利、人和等无法度量的因素。这些因素在不同时期都不同,有的虽然在短期内不变,但在长期内总会发生变化,所以都可以看作时间的函数。

在模型中我们采取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中立的希克斯中性技术进步结合:

Y=A(t)L[α]K[β]=A[,0]e[mt]L[α]K[β]

其中:A[,0]是常量m技术进步率

L劳动量投入K资本投入

α劳动力弹性 β资本弹性

由上式可以推出:L=A[-1/α]e[-mt/α]K[-β/α]Y[1/α]

劳动力投入量达到均衡水平的过程是一个渐进调整的过程。设L[ *]是劳动力投入的均衡水平,它以本期资本投入量的充分利用为前提,由本期产品数量决定,即:

L[*]=A[-1/α]e[-mt/α]K[-β/α]Y[1/α]

实际劳动力投入量L与L[*]的关系是:

L[,t]

L[,t][*]

────=(──────)[λ]

L[,t-1] L[,t-1][*]

λ为调节系数,一般λ<1。将关系式调整为:

K Y

L[,t]=L[,t-1]e[-mλ/α](────)[-βλ/α](────)

K[,t-1]

Y[,t-1][λ/α]

该式为劳动力需求模型。对等式两边求对数得:

mλ βλK[,t]λ

lnL[,t]=lnL[,t-1]-──+(-──)ln(────)+─ln

α

α

K[,t-1]α

Y[,t]

(────)

Y[,t-1]

可以简化为

K[,t]

Y[,t]

lnL[,t]=lnL[,t-1]+c+aln(────)+bln(────)

K[,t-1] Y[,t-1]

βλ λ mλ

其中:a=-──称为资本系数;b=─称为产出系数;c=-──

α α

α

称为科技系数。利用历史数据,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对该模型进行拟合。

由此可以看出,劳动力需求由以下因素决定:

①上期劳动力水平;②资本投入发展速度;

③产出发展速度; ④科技进步水平。

该模型的功能:首先,可以根据计划产出、资本发展速度确定劳动力配备水平;其次,可以分析劳动力增长的制约因素和增长的推动力。

二、对乡镇企业劳动力需求实证分析

我们利用1978—1995 年的历史数据对模型进行拟合。 数据来源于1990~1996年的《中国统计年鉴》,资本投入量用固定资产原值和流动资产平均余额之和,产出为不变价格计算的产值。

用TSP软件对模型进行参数拟合,得结果:

K[,t] Y[,t]

lnL[,t]=lnL[,t-1]+0.286ln(────)+0.098ln(────)+0.141

(1.91)K[,t-1](1.95) Y[,t-1]

(1) (2.10)

调整后R[2]=0.96D.W=1.82

括号内数值为t检验值。

利用模型对各年劳动力需求进行测算,如下表:

年份 19781979198019811982

实际职工人数(万人)2826.6 2909.3 2999.7 2969.6 3112.7

预测值(万人)—2772.9 3047.2 2949.6 2940.3

相对误差[①]— 0.039 -0.015

0.006

0.055

年份1983198419851986

实际职工人数(万人) 3234.6 5208.2 6979.0 7937.1

预测值(万人)

3140.2 4029.5 6215.1 7416.7

相对误差[①]0.026

0.2260.06 -0.071

年份 19871988198919901991

实际职工人数(万人) 8776.3 9545.5 9266.8 9264.8 9609.1

预测值(万人)

9406.0 7932.7 9329.0 9602.6

10223

相对误差[①]-0.04

0.004 -0.036 -0.063 -0.048

年份 1992199319941995

实际职工人数(万人) 10571

12345

12018

12862

预测值(万人)11166

12856

13054

13645

相对误差[①]

-0.031 -0.018 -0.076 -0.042

数据来源:①相对误差值=(实际值-预测值)/实际值

从表中可以看出,除1984—1986年外(该年度政策扶持乡镇企业的发展,使其吸引大量的农村劳动力),相对误差都在5%以内。

结果表明,产出有一个较大的增长时,劳动力有一个微小的增加(b=0.098),这说明生产方式已向集约化经营转变。而资本有一较大的增长时,劳动力需求有一稍大的增长(a=0.286),增加对乡镇企业的投资仍然是增加劳动力需求的有效途径。而技术系数(c=0.141)较小,说明技术对劳动力的排挤作用较强。这也可以从技术贡献率的变化得出,技术贡献率90年代后逐年增长,1993年为35%,1994年为41 %,1995年高达50%。

利用原数据分前后两段来拟合模型,从模型参数的显著变化更能分析乡镇企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劳动力容纳能力的变化。

1978-1986年:

K[,t]

Y[,t]

lnL[,t]=lnL[,t-1]+0.669ln(────)+0.155ln(────)

(2.309)K[,t-1]

(3.548)

Y[,t-1]

+0.21

(2) (1.82)

1987—1995年:

K[,t] Y[,t]

lnL[,t]=lnL[,t-1]+0.206ln(────)+0.067ln(────)

(1.79)K[,t-1](2.46)

Y[,t-1]

+0.067 (3) (1.66)

R[2]=0.93D.W=1.94

比较两阶段模型的参数,下标1为(2)式参数,下标2为(3)式参数。

a[,1]=0.669;a[,2]=0.206。说明资本增长对劳动力需求增长的拉动功能越来越小,这是资本深化的结果,人均资本装备率不断在提高。

b[,1]=0.155;b[,2]=0.067。说明产出增长对劳动力需求增长的作用也越来越不明显,反映生产方式逐步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转变,全员劳动率不断得以提高。

c[,1]=0.209;c[,2]=0.067。说明技术对劳动力的排挤作用增强,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管理的科学化,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相同的产出和资本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减少。

由模型(1)和模型(2)与(3 )的对比可以得到如下结论:在改革开放十多年中,乡镇企业的生产方式、技术和管理水平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乡镇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弹性越来越小,同样的资本和产值的增长所能承载的劳动就业人口越来越少。

三、增加乡镇企业劳动力容纳能力的途径探索

比照城镇部门,乡镇企业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受户籍管理约束小;可以避免与日益增多的城镇下岗职工争饭碗;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资源的限制宽松;社会管理和治安更有效;乡镇企业的发展空间大等等。因此,乡镇企业在解决农村隐性失业问题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模型可以看出,增加劳动力吸纳能力的途径有三:增加投资、增加产值和改变模型系数。产出系数很小,产值的增加对劳动力需求增加效应不明显,而且乡镇企业目前的增加值占全国GNP比重近40%, 再有持续的高增长速度的可能性很小。增加投资对劳动力需求的效应大些,但目前我国资金供求矛盾依然如故,资金的求大于供短期内难以改变,对乡镇企业投资的持续高增长已是不可能的。

既然以更高的产出、投资增加率作为提高和保持劳动力需求增加率的潜力不大,剩下的途径只有改变模型系数。增加投资、产出和科技系数,对比模型(2)和(3),两者系数变化显著,其原因是乡镇企业的生产方式向集约化转变,资本深化过程加快。因此,要改变模型系数,从而保持乡镇企业的“吸纳器”功能。其关键在于:延缓“资本深化”的进程,降低总体科技技术水平。但并不意味着阻止科技进步和采用粗放式的生产方式,因为这有违经济发展规律和“两个转变”的政策。(对企业个体来说,应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不断提高科技进步,提高管理水平,采取集约化经营方式。)而是应该以中国基本国情和乡镇企业长期发展规律为出发点,大力进行结构调整,包括产业结构和地区经济结构两方面,发展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经济,发展劳动密集程度高、资本密集程度低、科技水平适中的产业,增加产出中劳动含量,提高劳动投入的贡献率。

1.调整乡镇企业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

80年代中期以来,第三产业占乡镇企业总产值的比重一直没有提高,徘徊在15%左右,如果提高到全国平均水平,则乡镇企业的产值和就业量会有大幅度的增长。因此,乡镇企业应发展劳动密集型为主的服务业,如:饮食业、商业、旅游业和服务业,发挥第三产业具有的“投资少、劳动密集、技术整备程度低”的优势。国有企业应退出这些竞争性行业,让乡镇企业占有一席之地。

发展农村第三产业,除采用产业、财政、货币、税收等调控方式外,一个重要而又紧迫的措施是合理规范乡镇企业布局。据调查,1992年全国有92%的乡镇企业分布在自然村,7%分布在建制镇,只有1%分布在县城和县城以上的城市,这种分散发展、相互分离的发展方式产生不了相应的积聚效应和辐射力。如果连片发展乡镇企业,规范布局,兴建乡镇企业城、农民商城、乡镇工业区,可以招商引资,吸引农民前来务工、经商,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积聚效应和辐射力,并可在农村形成若干“增长极”,由此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最终形成城镇化,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2.发展中西部乡镇企业

中西部乡镇企业发展相对滞后,而且与发达的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的数量少、竞争力差。但中西部地区有资源和劳动力优势,有“后起”优势,乡镇企业发展空间大。对西部地区(以西部五省为代表,采用1986—1995年的数据)乡镇企业劳动力需求进行模型拟合:

K[,t]

Y[,t]

lnL[,t]=lnL[,t-1]+0.415ln(────)+0.102ln(────)

(2.21)K[,t-1](3.11)

Y[,t-1]

+0.181 (1.98)

R[2]=0.96D.W=2.14

从模型可以看出,各参数都大于同期全国水平,说明同样增长的资本投入和产出会吸引更大的劳动力需求。从理论上分析,对于落后地区的乡镇企业,发展初期肯定是粗放的,以外延为主。

因此,发展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不仅有利于东西部差距的缩小,更重要的是解决西部地区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带动一批特色的小城镇的兴起,促进整个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为发展中西部乡镇企业,政府应改善中西部乡镇企业发展的外部条件:加强基础建设;增加资金投入;引导外资投入;减轻乡镇企业的负担;规范乡镇企业的布局;推动“东西合作”;协助环境污染治理。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应着重劳动密集型产业,如农、矿产品的深加工。

标签:;  ;  ;  

乡镇企业劳动力需求的实证分析_投入资本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