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高校内涵发展的内外部因素分析_大学论文

影响高校内涵发展的内外部因素分析_大学论文

试析影响高校内涵发展的内外部因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内涵论文,因素论文,高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转迹,就总体而言,始终围绕着增强高等教育社会适应性,力图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而不断变革。然而,客观上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一直执行的是偏重数量和速度的增长方式,即呈外延增长特征,故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不高仍然是改革和发展中面临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分析影响高等学校内涵发展的内外部因素,因势利导,切实把教育发展的方式转变到以内涵发展、提高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把一个资源配置和投入产出最佳化和效益型的高等教育带入21世纪,显得十分必要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内涵发展:高校发展的根本方式

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就是要推进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推动高校发展方式转变,坚持内涵发展的战略目的,就是要通过“方式的转变”来实现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全面提高办学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强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教育系统与社会系统间存在集合性,两者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按照系统论理论,高等学校内涵发展,是指高校通过各种信息,促进能量和物质的合理流通,即保证流通的方向、速度、效率和准确性达到最佳,并使高校办学诸要素之间以及与社会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过程中,形成充分发挥自身功能和达到最佳功效的扩展能力。

经济学界针对我国经济建设忙于铺摊子,数量扩张,结构失调,高耗低效的增长方式,提出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发展战略。这一思路移植到教育领域,则应强调通过正确处理数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外因与内因等辨证关系,优化资源配置,充分挖掘内部潜力的方式来促进包括高校在内的教育质量、办学水平和效益的全面提高。

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应相互对应。高校外延发展主要是指以数量和速度发展为主,即偏重学科专业数量、硕士、博士授权点数量的增长,以及开辟新的校区、学校升格等,而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上。由于发展方式选择的偏颇,往往制约高校组织效能和角色期望达成。内涵发展则是围绕着数量和质量展开的。其本身还包含增长。一定范畴的数量增长也是质量的体现,如高校学科授权点数量应是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在人类即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社会化就表现出数量的发展方向和社会的热切期望。外延发展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为内涵发展提供所需的环境、条件与空间。但是内涵发展须注重增长方式的选择,注重增长质量的提高和高速发展的效益。

我国高等教育的现实状况是:(1 )同建国初期或改革开放前相比较,办学规模已得到很大的发展,当前已从发展数量转变到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上。(2)随着各高校办学规模的渐次扩大, 高校师资特别是公共基础课教师、教学基础设施和生活基本设施的承载大多处于“饱和”乃至“超负荷”状态。(3 )在短期内作为教育经费投资主渠道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其财力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支撑能力,不可能满足高校的现实需要。(4)国家产业结构处于调整期,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建立,企业对人才吸纳能力有限,且重在人才质量。因此,高校的自身状况和社会环境要求高校必须选择内涵发展的方式。

综上所述,高校内涵发展,是我国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对教育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是高校迎接知识经济挑战和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高校发展的根本方式。

二、高校内涵发展的外部因素

1.教育指导思想因素

教育指导思想是直接指导教育实践并带有方向性的总体指导思想,是教育价值观的反映。教育指导思想的准确与否,关系到高等学校的建设和各项工作的发展,以及高校的社会地位、办学方向、人才培养目标,教育投入力度等。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践对此给予了佐证。

1950年,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提出高等教育必须密切配合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国防建设的需要,首先要为经济建设服务。据此,建国初的近10年里,我国高校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急需人才。1958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提出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又将“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曲解成为政治运动、政治斗争服务,要求学校直接为政治运动服务,否则就是“三脱离”,这段历史一直延续到粉碎“四人帮”。在教育单纯是上层建筑的理论指导下,教育和经济、政治和经济被割裂开来,教育成了阶级斗争的工具。政治运动成为高等学校的中心任务,突出政治代替了高等学校办学方向和发展方式,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受到严重影响,以至今天我国科技、教育同世界先进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这是我们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它构建成教育与社会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新的发展观,同时也确立了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即发展生产力必须依靠教育,为教育提供物质条件。八届人大第四次会议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新一届政府领导明确表示本届政府的最大任务是科教兴国。

可以说,“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来之不易。落实“科教兴国”,一方面有赖于“国兴科教”,不仅中央政府,而且地方政府,不仅教育系统内部,而且整个社会都要支持教育、参与教育,更不能仅仅停留在文件、报纸、口头上。当前增加教育经费投入,保证教育应有的社会地位须成为首当解决的问题。教育经费短缺,对高校办学掣肘是全方位的。如教师经济收入水平低,就难以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环境,也就不可能保证教师应有的社会地位。却有可能导致教师流失,还会影响到教学和科研基础设施建设,不能保证教学和科研健康有序进行。另一方面有赖于高等学校切实把发展方式切实转移到内涵发展的轨道上,注重增长的质量和发展的效益,以投入产出的最佳化实现高等学校与社会系统经济、政治、科技、文化诸要素的协同发展。两个依赖不可或缺,互促互动,“科教兴国”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2.教育领导体制因素

教育领导体制是教育系统的机构设置、职责权限、管理方式等结构体系。从领导科学各层次职权关系的角度来看,领导体制是高校管理权限划分的根本性管理制度,表现为高校所有权、办学权、管理权的划分,即国家、学校、政府三者责权利关系,决定了高校是否拥有办学自主权力,包括发展方式选择的权力。因而,领导体制是高校内涵发展的组织保障和体制扶植。我国教育曾长期受以条条为主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影响,高等学校难以选择理想的发展方式,不能灵活自主地因地、因校、因事制宜地面向社会办学。

现在需要建立新的管理体制,使得所有权归国家,办学权在学校,管理权在政府,真正使高校变为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办学实体,政府则从执法、规划、协调、监督、服务等5个方面对高校行使有效管理, 如当前应注重:(1)完善与培植人才市场, 为高级专门人才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人才市场环境;(2)建立与健全科技市场, 在高校和企业之间建立中介组织,促进双方之间形成一个“互利互惠,双向参与”的有效联结机制;(3)建立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减轻高校办“社会”的负担,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

国家、政府和学校三者责权关系理顺后,还需要高校按照内涵发展要求,建立起全新的运行机制和办学模式与之匹配。改革开放以来,一批高校正是在坚持内涵发展,充分利用体制改革提供的有利环境,坚持创新,苦练内功,强化管理,赢得社会声誉,取得良好办学效益的。

3.教育政策因素

教育政策是教育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的具体化。教育政策中尤其是经费投资体制、评价和评估制度等,它作为政策导向,引导着高校的行为方式的选择,是高校内涵发展又一重要因素。

我国高校教育经费根据“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的办法进行核拨,其中综合定额按照定额标准和学生人数核定下达。按生均经费的拨款方式,完全以数量为依据,不与教育质量挂钩,也不权衡办学效益,必然导致高校盲目扩大招生,膨胀办学规模。

因此,需要进行有效的改革与创新,建立更加开放、民主和科学化的教育资源拨款体制,既要确保教育资源投入到最能产生效益的领域,又要在教育内部形成公平竞争的机制,引导各高校走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为主的发展道路。

教育评估中,也一直存在偏重数量,不注重质量的倾向。现在,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已成为评价高校的办学实力和水平的重要指标,而学位授权点实际培养能力和培养质量却重视不够。这就引发各高校把两年一次的学科点申报当作“一场战役”,有的教育主管部门把申报成功率看作政绩。在这种政策导向下,高校研究生学位授权点迅速膨胀,刚公布的第七次研究生学位授权点评审结果,博士点、硕士点,尤其是其中一级学科授权点大幅度增加。这很可能引发新的矛盾和问题。

又如高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以及高校科研实力和水平评估,均以科研经费数、成果鉴定数、获奖成果数、发表论文数和专利数等项指标为依据,数量成为主要因素,既不考虑“人均数”和投入与产出效益,也忽视论文的理论学术价值和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实际效益等质量与效益因素,导致不少青年教师学风浮躁,急功近利,缺乏进行基础理论研究和重大工程项目攻关的科学精神。

由教育评估对被评的客体产生激励作用和引导教育行为向指标要求靠拢的导向作用所决定,改革和优化现行高校教育评估制度势在必行。学校升格、研究生院设置、学科点审批等不仅要看数量,更为重要的是还应注重质量和效益。如高校科研实力和水平的评估,须构建以理论研究学术价值和工程研究实际绩效的评价标准,这对增强高校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作用,提高高校对社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无疑起着重要的激励、导向作用。

三、内涵发展的内部因素

1.领导素质和管理能力因素

在学校科层制管理体制中,学校领导者以其决策、指挥、协调和监督职权而居于纵向链条的制高点,决定着一定时空中的办学方向和步调,是学校的灵魂。高等学校的荣辱兴衰更加取决于高校领导者对新的现实的理解、接受和开发。纵观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历史,凡是学校发展较快时期,都留有杰出校长传世功绩。柏林洪堡大学创始人威廉冯洪堡、麻省理工学院第十任校长、哈佛大学任职40年的埃利奥特、北京大学蔡元培等,几乎都以其明确的办学宗旨和独到的教育思想,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矢志不渝的改革魄力,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和卓越的行政组织、社会活动能力去铸造世界一流大学的辉煌的。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内部从形式上看普遍重视集体领导,校长分工负责显得薄弱。校长几乎都从本校学者中选拔走上领导岗位,往往缺乏足够教育理论和教育行政管理的锻炼与实际经验。如果校长、书记非教育管理的内行,管理难免带有片面性、盲目性,在此状态下,要取得学校工作突出性进展是不可想象的。当前十分必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1)认真审视高校领导体制。切实处理好党的领导和行政领导、 学术领导的关系,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的关系,领导和群众的关系。(2 )建立高校领导动态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的综合素质培养提高机制,以及行之有效的领导考核制度。(3)改革校长遴选制度,拓宽视野, 必要时应考虑在社会公开遴选校长。

2.办学模式和运行机制因素

办学模式和运行机制,是一所学校办学宗旨和目的,以及办学思想的反映。伴随着我国教育指导思想、教育领导体制的变革,过去那种“包产、包销”,“等、靠、要”等被动依赖的时代已不复存在,高校已逐步成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实体。因此,是否具有相应的办学模式和运行机制,就成为学校教育质量、办学水平、办学效益、发展速度的关键,亦成为影响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因素。

可以说,面对新的办学环境,高校唯有坚持内涵发展的方式,才能生存与发展。为此,建立全新的思想观念和生存方式,确立并强化市场意识、主体意识、竞争意识、开放意识、效益意识,建立开放、综合、创新等明显的时代特征的办学模式和运行机制显得十分必要。

开放办学。“教育发展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是教育发展的一条基本规律。高等学校功能的多样化,使得高校同社会的联系更为广泛和复杂,并日益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高等学校要适应教育—社会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必然要不断吸取社会信息、资金、技术等各种资源,这样才能发挥其职能和功效,这又决定了高校必然以市场行为为主体步入社会大市场,建立与经济建设互动的办学模式体制和机制。(1 )同企业建立起密切的合作与联系,在人才培养、科技合作、资源共享等方面实行广泛的合作与交流。(2)同一城市、 同一地区间高校实行合作办学,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在相互合作中取长补短,谋求各自发展。 (3)高校特别是重点高校应努力建立超越地区、国界的合作办学模式,参与和举办各种学术会议,开发国际合作研究领域,合作培养人才和扩大留学生交流。

综合管理。随着高校规模逐步扩大,办学功能和建设目标综合化,高校本身越来越成为一个复杂系统,直接要求管理模式上的综合化,以发挥学校系统的整体效能,实行学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者的良性循环。高校在办学模式上产学研相结合;学科建设上理工结合、文理渗透、理工文管综合;科研工作上,高新技术和重大工程项目协力攻关;人才培养上,从单纯知识传授向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人格塑造综合。上述办学模式与建设目标上的综合化,必然要求学校管理工作从实现整体目标出发,合理组织各个部门、各个层次、各种因素的力量,在管理方式、管理手段上自觉地推行综合化,以向管理要效益,保证建设目标的协同发展。

制度创新。高校制度创新是多层面、多方位的,包括学校专业学科结构布局、人才培养模式、科技创新体制与机制、后勤社会化,内部管理体制等改革与创新。可以说,制度创新过程就是坚持内涵发展的过程。通过全面的制度创新,优化结构,合理配置资源,在学校内部形成自我激励、自我竞争、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保证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全面提高。

对当前来说,根据教育的规律和特点,把竞争机制引入高等学校,形成适合学校的制度和方法,是促进高校内涵发展,启动学校内部活力的突破口。

3.学校发展战略定位因素

学校发展战略目标及其定位,之所以构成内涵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因为它具有导向作用,既是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又是终级目的;具有激励作用,激发人们为之去奋斗;具有凝聚作用,引导人们齐心协力。

当前,我国不少高校对自身发展战略和目标定位,或修订、更改频繁,给教职工印象是“计划跟不上变化”;或不切实际地拔高,教职工反映“规划是鬼话”。如一大批高校在办学总体目标上,定位为建设成为国内一流,有重大(或重要或广泛)国际影响的多科性(或综合性或研究型)大学。在学科布局上,定位在理工结合,理工文管协调(或综合)发展上。部分本质尚属单科性的高校规划在十年左右的时间里实现上述目标,不能不说对环境和教育规律的把握,以及对自身的认识不足与偏颇,也势必影响到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方向性、协调性、向心力和凝聚力。

因此,恰当定位是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策略,也是学校坚持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它主要包括:(1)办学层次定位。 办学层次定位是指在研究型、教学科研型、教学型不同类型学校结构类型中所处的层次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具有不同的办学目标及其特征,如教学科研型大学具有较强的区域性、地方性和行业性,就与这类大学的办学方向和服务面向密切相关。每一所高校应根据社会需求与自身条件,准确地定位于相适应的办学层次上,以保证学校办学目标的可行性和学校工作的实效性。(2)学科布局定位。高等学校继承与发展知识、 创新与传授知识是以学科为基础的,学科专业结构的重组,要顺应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前瞻21世纪产业发展趋势,瞄准学科发展的主流和前沿,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学科布局定位重点是改变设置重复、分散和“小而全”的缺陷,组建和发展在国内领先、国际有影响的学科群,同时,对国家和社会急需又相对薄弱的应用性学科找准结合点集中突破。(3)特色定位。学校特色是学校办学个体的体现,特色就是优势, 直接关系学校的社会信息和所占市场份额,表征着自身的生命力。保持传统优势与社会发展相契合,形成具有时代特征的现实优势,是高校发展特色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高等教育系统自身的复杂性以及受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制约,故影响高校内涵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多层面、多方位的。本文只是从高校相关视角分析其中有关因素,但可以说这些因素一旦转换为积极因素,将为实现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教育“两个重要转变”提供有力的支撑。

标签:;  ;  ;  ;  

影响高校内涵发展的内外部因素分析_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