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凉山供电公司 四川西昌 615000
摘要:220kV智能化变电站的生产投运准备工作对变电站后期运行效果有重要影响,需要详细探讨其工作重点和部署方案。本文将结合以往220kV智能化变电站前期准备工作经验,分析其基本工作内容和关键环节。在此基础上,详细探讨各项工作方案的部署策略,包括熟悉变电站网络结构、保护装置和智能化设备应用、交直流一体化电源控制等。
关键词:220kV变电站;智能化;生产投运;准备工作
前言:随着智能化变电站建设步伐的加快,220kV智能化变电站项目越来越多,在生产投运准备的关键时期,需要统合各方面工作,做好系统设备的检查、试运行等工作。但由于智能化变电站的技术设备升级更新速度快,生产投运准备工作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增加了工作控制难度。有必要对220kV智能化变电站生产投运准备工作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工作经验,提升工作质量。
一、220kV智能化变电站生产投运准备工作的关键点
智能化变电站项目从2012年开始大规模建设,国家电网公司的新建变电站项目均按照智能化变电站标准进行设计和建设,标志着我国电网正式进入智能化时代。其中,智能化变电站生产准备工作对其运行可靠性有显著影响,虽然智能化变电站的生产准备工作流程与传统变电站项目基本一致,但由于技术设备发生变化,使其工作内容也发生较大变化。需要在总结近几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智能化变电站生产投运装备工作的具体内容。对于220kV智能化变电站而言,生产投运准备工作需要变电运维人员提前入住新建变电站,对变电站智能化设备进行充分了解,熟悉网络结构,明确保护装置和智能单元的操作要点,规范操作控制流程,从而为新建变电站正式投运做好准备。其中,保护装置和智能化设备应用是220kV智能化变电站生产投运准备工作的关键环节[1]。
二、220kV智能化变电站生产投运准备工作详细部署方案
(一)熟悉变电站网络结构
在智能化变电站中,多数功能都依托于网络实现,因此掌握智能化变电站网络结构是首要工作。一般220kV智能化变电站网络结构设计为“三层两网”结构,分别由站控层、过程层、间隔层、过程层网络、站控层网络组成。其中站控层网络与传统变电站一样,采用以太网,220kV过程层网络应与110kV分开,确保其架构合理,同时明确是采用单独组网方式还是google、sv共网模式。在前期投产准备工作中,应充分熟悉整个网络结构下所包含的设备,以及“三层两网”的区别。清楚间隔层智能化设备间的光纤连接方式和报文传输方式,绘制出详细的光纤联系图纸,反映保护装置如何采集信息、实现跳闸等重要信息,从而实现对智能化设备之间联系性的充分掌握。在此基础上,制作光纤传动卡,逐个进行插拔传动,了解详细报文信息。从而根据报文信息,快速确定运行故障问题,并进行及时处理[2]。
(二)保护装置及智能化设备应用
如前文所述,在220kV智能化变电站前期准备工作中,保护装置及智能化设备的应用是变电运维管理人员必须掌握的部分。首先从保护装置跳闸回路来看,主变压器保护、线路保护、母差保护、失灵保护等使用保护直跳,而主变压器后备保护使用保护网跳。保护直跳回路可对光纤进行清查,而保护网跳涉及光纤多,结构复杂,需要具体查清其涉及的光纤链路,为投运后运维管理做好准备。220kV失灵保护属于保护直跳,在各支路启动失灵保护时,需要通过goose组网方式形成链路,比如220kV各间隔启动失灵组网的链路方式如表1所示。
表 1 220kV各间隔启动失灵组网的链路方式
在220kV双套保护闭锁重合闸配合方面,由于采用双重化智能终端,每套保护各对应一套智能终端,当一套保护永跳时,另外一套保护容易因开关偷跳导致重合。所以在一套保护永跳的情况下,应闭锁另一套保护重合闸。此过程涉及两套保护装置与智能单元配置,较为复杂,应详细了解其动作过程,确保操作可靠性。此外,还要掌握智能单元与合并单元功能,确保其能够通过检测。
220kV电压等级应配置两套智能单元,其中一套集成本间隔开关和刀开关遥控功能,与第一套保护装置进行配合。另一套智能单元则仅负责与第二套保护装置配合。其中第一套智能单元功能与110kV的单套智能单元基本相同。主变本体智能单元则集成非电量保护、对应出口压板等,要能够实际传动并根据设计投退。
合并单元负责采集电流互感器与电压互感器二次电流、电压保护以及测控装置使用情况,一般单独进行配置。其中电压合并单元采集方式与传统变电站不同,在配置过程中需要加以注意。合并单元是对两个母线同一类电压进行采集,主要用于220kV第一组保护装置、测控装置和计量装置。应注意220kV PT合并单元较为特殊,如果合并单元损坏,除主变间隔外都会失去保护电压。
此外,在投运准备工作中,还要对合并单元型号和硬件配置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其满足要求。目前国家电网公司的部分变电站已出现了过交流电流采样数据不同步引起的保护误动与合并单元通信干扰情况,对合并单元正常运行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必须严格执行相关标准规定,在投运准备阶段认真检查合并单元型号和硬件配置情况,不能使用未经检测合格产品,避免给变电站投入运行后的运维管理工作留下隐患[3]。
(三)保护装置与智能化设备的压板
220kV智能化变电站保护装置压板大多数为软压板,少数为硬压板。其中,保护装置检修压板、合闸出口、智能单元跳闸出口、刀开关遥控压板和合并单元检修压板等属于硬压板,在投运准备工作中需要详细掌握各类压板的作用。首先从软压板功能来看,许多软压板与传统变电站压板功能一致,只是将传统变电站硬压板也统一设置为软严办。但少数特殊软压板需要格外注意,比如“XX1间隔投入”的含义是接受电流采样值,如果不投接受不到。“远方控制压板”只能在本地修改,且当其设置为1时才能在远方修改保护装置。此外还要掌握好检修压板的配合,智能终端和合并单元等检修压板平时应处于退出位置,且智能终端检修压板和合并单元检修压板要与测保装置检修压板对应,否则会报出“检修不一致”等警告。其对应逻辑关系如表2所示。
表 2 智能单元、合并单元与保护测控装置检修压板的逻辑关系
(四)交直流一体化电源控制
220kV智能化变电站交直流一体化电源是将传统变电站直流、交流、逆变、通信电源进行了整合,同时包括其对应信息的整合,进而在统一的监控平台上进行数据上传。在此方面,前期投运准备工作应严格控制进线一体化电源传动,对电源支路定义加以完善。其一体化监控平台包含多个屏柜,需要由各厂家和保护人员根据变电站运维要求对每个屏柜和每个支路进行验收,减少变电站投入运行后的运维工作量。同时应绘制直流回路图,一体化电源直流部分主要适用DC-DC高频开关变换器,且直接挂在直流母线和一次设备区,直流网络结构较为复杂。应详细绘制全站直流回路图、通信回路图以及直流分点屏回路图。帮助运维人员快速了解全站直流回路信息,为以后的运维工作提供方便。
此外,还应做好直流回路各支路的绝缘检查工作,220kV智能化变电站直流支路多,配置有许多直流绝缘监察装置,一般两段直流母线会各配置一台监察装置,各直流分电屏也需要配置一台,需要对其进行仔细验收。结合全站直流回路图等图纸,确保支路连接和支路报文的正确性,方便直流接地查找处理。总而言之,220kV智能化变电站生产投运准备工作涉及内容广泛,需要对各个系统、各种设备及其运行控制方式进行全面了解。整我正确的顺序控制方法,熟悉智能化变电站控制系统,在确保各装置和系统反应灵敏、动作及时的同时,尽可能的避免出现误动作、误警报现象,为整个变电站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220kV智能化变电站前期准备工作中关注于变电站运行维护的各个方面,提前做好系统和设备检查工作,并详细了解保护装置、智能化设备等的运行过程,可以确保后期运行维护效率,确保220kV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的可靠性。通过对投运前期准备工作要点和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可以为相关变电站筹备工作提供借鉴,确保各项准备工作的有序开展,最大限度的减少工作漏洞。
参考文献:
[1]凡红涛,陈秋红.220kV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方案研究[J].电工技术,2018(01):132-133.
[2]丁文阁. 石家庄安托220kV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分析与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7.
[3]刘文传.220kV智能化变电站供电构想[J].中国设备工程,2017(04):139-140.
作者简介:刘永霞,(1987.05.02),女,助理工程师,本科,从事变电运维工作。
论文作者:刘永霞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2
标签:变电站论文; 压板论文; 单元论文; 准备工作论文; 保护装置论文; 设备论文; 智能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