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流行语的认知思维分析论文

网络流行语的认知思维分析论文

网络流行语的认知思维分析

马秀兰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 广东揭阳 522000)

摘要: 网络流行语是语言中的一部分,网络流行语新词代表着网络流行语的发展,语言能够体现思维特征,该文通过认知的角度来分析网络语言思维特征。

关键词: 网络流行语;新词;认知

2018年7月,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发布了第42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指出截至2018年6月30日, 据统计我国网民规模达8.02 亿,普及率为57.7%。 发达的网络化,越来越多的人每天都会在网络上浏览信息。 虚拟网络一定程度上的抽象性和隐秘性, 为网络用户提供的想象和空间和自由,网络用户的年龄越来越年轻化。网络语言的使用和变异成为网络用户构建网络空间,建立网络关系,达成网络身份认同,形成网络社区的工具。 萨皮尔-沃尔夫的语言相对论,即语言影响思维,所以网络流行语也影响网络语言思维特质。 网络流行语新词能体现网络流行语的发展,该文从认知的角度,通过网络流行语的新词来分析网络语言思维特点。

1 网络流行语特点

网络用语就像语言快餐, 即适应时代的快速发展新需求,新事物新现象的出现,又能适应信息传播的便捷需求。 然而网络语言和日常语言的区别是无法忽视的, 是显著的。 网络流行语只是在网络环境下交际沟通, 而日常语言则不仅是在现实日常生活中的交际工具,而且有的在网络环境下也会用到,网络语言和日常语言交织, 部分网络流行语经过时间的考验最终进入日常语言中,最终被接纳,也有部分经过几年后销声匿迹。 下面以2013年十大网络流行语“土豪”使用为例。“土豪”这个词在汉语里很早就已经存在,有其基本义,不过作为网络流行词,它的词义已经有的新的义项。在古代,土豪一词最早在《宋书》内提到,后来在土地改革中被提到,指封建社会中拥有土地财富的地主。而作为网络流行词它的意义是指有钱,品位低,不理性消费,喜欢炫耀的人。 “土豪”是旧词新意。 根据百度指数,网络流行词“土豪” 的曲线,2013年末指数突然剧烈增长,而到2018年已曲线已经变得波澜不惊了,可见网络流行词的流行速度之快时间之短。 2019年1月20号,在商务印书馆召开的“2019 中青年语言学者沙龙”中, 暨南大学郭熙教授做的主题演讲:70年来的中国语言生活,在演讲中提到进入网络时代,语言生活又出现了新的发展。网络对语言的影响日益明显,每年十大流行语的评选和发布, 都能在网络上引发热议。 如2018年12月,《咬文嚼字》 和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先后公布为2018年十大流行、 十大网络用语,网络流行语成为语言学生活关注的热点之一。

2 网络语言思维特点

2.1 思辨思维

网络新词的出现,丰富了语言词汇,表达方式。 新词由于义新形新功能新,能吸引充满好奇心和的网民,激发创新的思维,这些词汇的出现源于社会,科技的发展,新思想,新方法表达的需要,适应新环境需求,满足心理需求等因素,虽然其部分并不能进入日常语言,但是这些词都体现了汉民族的思辨思维。 由于新词的意义很多情况下是隐喻义,很多人在第一次只看字形,听字音很难马上知道其意义,下面以“佛系”为例。

“佛系”入选2018年十大网络流行语。“佛系”是个外来词,来自日本。 初看,“佛系”是汉字,意义假设和“佛”有关。其实这个词和佛没有任何关系,汉语里没有“佛系”这个词组。 在北京语言大学的BCC 语料库里检索发现,在古汉语里,根本没有这样的搭配,如果输入这个这个词,这个两个词的前搭配为信、以、念、钦、之、诸、无量、贼遥见;后搭配为实感、心、念、念思惟、念归依、想思察、死过之人、缚自解。据此可以判断“佛系”在古汉语里并不是词组, 之所以能检索到这两个词在一起,是因为这两个词一个是和前词搭配成词组,或和后搭配成词组,而不是这两个词组成词组单独表达意义。在词库检索,发现,前搭配为突然火爆的、无可无不可的、“丧文化”“保温杯”、自称、笑、也有、为等,后搭配为“90 后”、一夜风行、也行、等、人生、列、动物、员工、点赞等,由此可见2017年“佛系”已经单独成词组存在,而其还有附加词组衍生成4 字, 如佛系青年、 佛系点赞、佛系动物等集群化特征,创造出一系列“佛系+”新词,构词式“佛系+___”=“双音节字+____”≈多音节字,从目前的发现的衍生词来看,多为四字组合。如佛系少年”“佛系买家”“佛系职员”“佛系生活”“佛系青年”“佛系人生”“佛系父母”“佛系购物”等。衍生词的后两个字组合多是对人按照年龄,职业,事件等进行分类描述,创造出新词。“佛系”不仅是新词,而且衍生出了更多的新词,体现了思辨思维,不以借来为止,而是以之为始,不只是接受,更多是发展创新的思辨思维。

2.2 环境思维

Geeraerts(2003,2007)认为,认知语言学研究应当关注语言变异、区域变异和这些变异的认知表征。新词是语言变异,“佛系” 来自日本, 属于外源语素语言变异,认知是嵌入的。 认知主体被嵌入在环境之中,不能与其环境相分离。 身体之外的一些环境过程是完成认知任务的构成性参数(Rowlands,2010)。环境包括心理环境和物理环境, 下面从语言使用者环境特征来分析语言变异。“佛系”是网络语言,网络语言的使用者基于身体和身体外的环境在网络环境使用“佛系”构建网络社区,彼此相互沟通,建立关系,共享,他们在某些环境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如经济,区域,性别等。在百度指数中搜索“佛系”,显示区域分布、年龄和性别数据,该词用户主要分布在沿海城市经济发达地区如广东、江苏、山东、上海等。年龄主要集中在20~29 岁的年轻人和40~49 岁的中年人,男女比例相同个占50%,没有差异。 由此我们能发现这些人群都是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者和承担着,肩负家庭和社会的责任,他们推动着中国经济、社会和文化各个方面的发展。认知是基于体验和经验, 对于语言的使用也是基于对生活和工作的体验和经验。 他们有网络知识,经常沉浸在网络环境里,网络语言是部分他们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反映。 生活和工作的压力, 他们经常会在网络上使用网络语言来缓解自己的情绪,通过自嘲等方式来表达情感。根据百度百科“佛系”是指一种追求自己内心平和、淡然的活法和生活方式。 大部分事情都想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和节奏去做。“佛系”可以说是一种态度,在现实生活中的不能,必须之类的事情,在网络上反而可以是一种相反的表达,现实的强制性和网络的“佛系”性恰好反映了语言使用者矛盾、焦虑的心态。

分别考查三个小组的语用语言能力成绩后,我们发现,情况要相对复杂。第1组学生与第2组学生、第3组学生的语用语言能力成绩之间均存在着显著差异,第2组和第3组学生的语用语言能力成绩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在三个不同语言能力水平的留学生之间,中级水平和高级水平的学生,其语用语言能力都要显著好于初级水平的学生,但是中级和高级水平的学生之间,语用语言能力却相差不大。

2.3 整合思维

Fauconnier(1997)概念整合理论认为意义的产生,是通过在不同的心理空间映射和投射, 建立各种关系和结构, 最终在动态的整合过程中, 产生创造性的认知。 新词的产生过程, 即隐喻的产生理解过程也是如此。“佛系”是来自日本外来词,词形和意义一并借了过来,不能把日语“佛系”这个词组分开同汉语里的词素佛和系分别理解,然后进行组合,“佛系”≠佛+系。根据百度百科,“佛系”在日语里最早出现于“佛系男子”,这种男子视兴趣第一,不想谈恋爱,不交朋友,就喜欢自己。汉语中佛的意义是具有智慧而觉悟到真理的人,而系是指有联署关系的、是和结意义。 佛和系的组合,具有智慧而觉悟到真理的人+联署关系的、 是和结意义,所能产生的可能的意义都不能与“佛系” 的意义相匹配。 佛和系的组合不能产生“佛系”的意义。 由此可见“佛系”的意义并不是佛+系的组合,之所以会把佛与系和“佛系”误联系起来,是因为外来语“佛系”中的“佛”这个词素恰好在汉语里有存在,会产生错误的联想。对“佛系”的认知应该利用整合思维,从概念整合的角度去理解,输入空间1(日语)“佛系”、输入空间2 的(汉语)佛系组合、类属空间佛和系词素,和合成空间佛系(汉语), 输入空间1 和输入空间2 彼此在类属空间的关照下进行映射或投射,建立关系,在合成空间进行关系整合,然而输入空间1 和输入空间2 之间,只有词形和发音元素的一致, 在意义上输入空间1 和输入空间2 不能产生直接的关系, 在整合空间将输入空间1 和输入空间2 的词形,发音,佛的意义,系的意义,佛系意义等元素进行整合,在最简原则的指导下,最后选取输入空间1日语佛系的意义,输入空间2 汉语的词形,发音,整合成汉语的佛系意义。 由此可见,对于外来新词的理解要有整合思维。

3 结语

综上所述,网络发达的今天,网络语言也随之变得丰富,不断有新的网络流行语出现。而网络流行语新词的发展体现网络语言思维特征,思辨思维,创新思维和整合思维。对于网络流行语的研究可以透视思维特征,也能挖掘语言背后的社会,文化和心理特征。

固液比为2∶1(g∶ml),培养温度31 ℃,接种量1.5%,基础营养盐液pH值7,冬凌草与麸皮比(g∶g)分别为1∶2、1∶3、1∶4、1∶5、1∶6,每组3个重复。

参考文献

[1]Geeraerts, D. Cultural models of linguistic standardization. In R. Dirven, R. Frank & M. Pütz(eds.). Cognitive Models in Language and Thought: Ideology,Metaphors and Meanings[M].Berlin:Mouton de Gruyter,2003.

[2]Geeraerts, D. & H. Cuyckens. The Oxford Handbook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Rowlands, M. 2010. The New Science of the Mind: From Extended Mind to Embodied Phenomenology[M]. Cambridge, MA:The MIT Press,2007.

[3]Fauconnier,G.Mappings in Thought and Language[M].Cambridge: Camb 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4]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D%9B%E7%B3%BB/22257892?fr=aladdin.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4110(2019)07(a)-0064-02

基金项目: 本文系揭阳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度科研项目 “网络语言特点与语言文化认知研究”(项目编号:2017JYCKY18)的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马秀兰(1976-),女,河北张家口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

标签:;  ;  ;  ;  

网络流行语的认知思维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