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新津县人民医院,四川省成都市611430
【摘要】目的:分析气滞胃痛颗粒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100例本院自2016年12月-2018年2月收治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根据随机信封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n=50)、治疗组(n=50),对照组应用匹维溴铵治疗,治疗组应用气滞胃痛颗粒联合匹维溴铵治疗,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总有效率对比显示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症状评分、临床指标、负面心理评分对比显示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血液指标对比显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轻微恶心、腹胀、呕吐等不良反应,经正确处理后,所有不良反应全部消失,组间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气滞胃痛颗粒联合匹维溴铵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气滞胃痛颗粒;匹维溴铵;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的不断变化,从而增加了多种不同疾病的发病率。其中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以腹部不适、腹痛并伴有排便习惯改变、大便性状改变为临床表现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临床根据排便习惯,将其分为便秘主导型、腹泻主导型、便秘腹泻交替型[1]。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易迁延、反复,其的发生与胃肠道动力紊乱、肠道菌群紊乱、精神因素、内脏感觉异常、食物发酵等有直接关系。临床表现为腹胀、便意频繁、排便后有所改善,同时部分患者还伴随着心悸、焦虑、失眠等症状,对患者生活质量、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在临床治疗中,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其中气滞胃痛颗粒、匹维溴铵属于临床常用药。临床实践表明[2],气滞胃痛颗粒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对提高治疗效果、快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积极作用。本次研究基于以上背景,随机抽取100例本院自2016年12月-2018年2月收治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气滞胃痛颗粒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100例本院自2016年12月-2018年2月收治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诊断标准,根据随机信封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n=50)、治疗组(n=50)。对照组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44.8±10.7)岁,病程0.8-8.8年,平均病程(4.8±2.9)年;治疗组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22-66岁,平均年龄(44.5±11.2)岁,病程0.7-9.5年,平均病程(5.1±3.0)年,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不具有明显差异(P>0.05)。此次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并全程参与研究。诊断标准:患者病程均超过6个月以上,且近3个月以来,患者均出现持续性腹部不适或腹痛症状,同时伴有以下症状至少两条,即:症状在排便后改善;症状发生时会伴随粪便性状改变;症状发生后,会伴随便排次数的改变。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均了解本次研究方案,与本院签署知情同意书[3]。排除标准:心、肝、肾功能障碍者;其它类型引起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者;代谢性疾病者;中毒、肿瘤引起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者;消化系统器质性病变者;哺乳或妊娠女性者;气滞胃痛颗粒、匹维溴铵药物过敏者。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确诊病情后,均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叮属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减轻心理压力与减少精神刺激症状,同时指导患者身体锻炼方式,培养患者良好的身体锻炼意识,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者匹维溴铵[Abbott Healthcare SAS(法国),注册证号H20160396]治疗,口服,每次服用50mg,每天三次。给予治疗组患者气滞胃痛颗粒(辽宁华润本溪三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121522)联合匹维溴铵治疗,其中匹维溴铵服用方法同对照组一致。气滞胃痛颗粒口服,每次5g,每天三次,开水冲服。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8天。
1.3分析指标
分析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评分、临床指标(腹痛持续时间、腹胀持续时间、排便次数)、负面心理评分、血液指标(CCK、NPY、SP)、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总有效率评价标准: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临床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减少程度超过95%为治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明显,临床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减少程度在60%-95%为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改善,且临床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减少程度在30%-58%为有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较治疗前无变化,且临床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减少程度低于30%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临床症状包括腹痛、腹泻、腹胀三个症状,对其进行评分,其中痛疼评分采用0-10分数字积分法进行评价,包括0分为无症状,10分疼痛极为剧烈,分数越高证明疼痛感越明显,腹痛积分=腹痛程度+发作次数+腹痛累积时间。腹泻积分通过对粪便性状进行评分,分数分别为0、2、4、6、8分;排便次数评分为0、2、4、6分;排便有或无分为0分与1分;出现负面心理时,加重腹泻程度,评分为0分或者2分;即腹泻评分为以上四项积分之和。腹胀评分为0、1、2、3分。
血液指标包括胆囊收缩素、酪神经肽、P物质水平,通过采集患者静脉血5ml,应用常规分离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患者血浆中的胆囊收缩素、酪神经肽、P物质水平进行检查。
负面心理采用SAS、SDS量表进行评价,SAS包含焦虑情绪、肌肉系统、认知功能、失眠等14个方面,将其划分5个等级,每个等级为0-4分,总分大于29分为严重焦虑、总分大于21分为明显焦虑、总分大于14分为确定焦虑、总分大于7分为可能焦虑、总分小于6分为无焦虑,得分越高表示焦虑越严重。SDS包括抑郁、罪恶感 、强迫、入睡困难等24个方面,将其划分为5个等级,每个等级为0-4分,0分为无症状、1分为轻度、2分为中度、3分为重度、4分为极重,总分大于35分为重度抑郁、总分大于20分为中度抑郁、总分小于8分为无抑郁,得分越高表示抑郁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SPSS21.0,计量资料(临床症状评分、临床指标、负面心理评分、血液指标):采用t检验、用()表示;计数资料(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检验、用%表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治疗总有效率
治疗组治愈35例 、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98%(49/50);对照组治愈30例 、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7例,治疗总有效率86%(43/50),组间对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4.891,P=0.027。
2.2比较临床症状评分
腹痛、腹泻、腹胀、症状总积分对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5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
治疗组出现轻微恶心1例、腹胀2例、呕吐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8%(4/50);对照组出现轻微恶心2例、腹胀2例、呕吐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0%(5/50),停药一天后,所有不良反应全部消失,再次用药后无不良反应同现,组间对比差异不明显,=0.122,P=0.727。
3.讨论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临床最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好发于青壮年人群,此病症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经临床研究表明[4],引起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主要原因为胃肠动力出现紊乱、内脏高敏性。此外,肠易激综合征在发病过程中,心理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临床将肠易激综合征分析三个类型,即腹泻型、混合型、便秘型等,其中以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最为常见。故在临床治疗中,应以病理特点为依据,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随着中医学的发展与进步,中医认为肠易激综合征属于泄泻、便秘范围 ,主要是由于饮食不当、脾胃虚弹等因素所致,肠易激综合征易出现腹泻、腹痛、腹胀等症状,同时患者还会出现多种负面心理,给其精神方面带来严重影响[5]。临床实践表明,气滞胃痛颗粒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效果显著。气滞胃痛颗粒是一种中药制剂,其成分包括甘草、白芍、柴胡、香附等,此药物可有效疏肝理气,治疗胃痛效果显著;同时其还可有效改善胃肠运动功能,调节气机,改善心理应激反应[6]。匹维溴铵是一种钙离子拮抗剂,其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可有效抑制钙离子进入平滑肌细胞内,从而缓解胃肠平滑肌因剧烈运动而引起的疼痛感[7]。将以上两种药物联合后,具有较高协同作用,改善胃肠道动力的同时,调节内脏感觉及分泌等多种功能,从而发挥神经递质作用,有效改善血浆指标。
综上所述,气滞胃痛颗粒联合匹维溴铵应用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对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吴玉叶.气滞胃痛颗粒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分析[J].北方药学,2018,15(02):120+119.
[2]林志金,陈相波,许婷婷.奥替溴铵与匹维溴铵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31):4347-4348.
[3]宋红勇.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采用匹维溴铵、培菲康联合黛力新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8):222-223.
[4]赵艳.参苓白术散加减方联合匹维溴铵片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观察及其作用机制探讨[J].河北中医,2016,38(06):876-879+923.
[5]陈桂敏. 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与匹维溴铵联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分析[J]. 医学信息, 2015(25):96-97.
[6]周国建, 张莉莉, 晋弘,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J].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3):68-69.
[7]夏小丽, 何建伟, 王昌泉. 匹维溴铵联合微生态调节剂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效果分析[J].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6):565-566.
论文作者:张建军,曾柳青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7
标签:综合征论文; 患者论文; 症状论文; 胃痛论文; 颗粒论文; 对照组论文; 评分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