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自我教育主客体的对立统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主客论文,自我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引导和启发群众进行自我教育。深入研究自我教育的内在机制和规律,对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自我教育内在机制的探讨,提出了对于引导和启发群众自我教育具有指导作用的观点。
一 自我教育主客体分化的根据和结构
自我教育实质是个体思想中所进行的一种活动,这里的思想是指存在于现实的人头脑中的活生生的思想,按照它反映世界的抽象程度的不同,分为思维结构系统(世界观、方法论),思想观念系统(知识观、价值观)和感性心理系统(感觉、知觉、表象、情绪、动机等)。个体的思想是这三部分相互作用、相互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就如教育必须具有主体和客体一样,个体头脑中的自我教育活动要以个体思想分裂为自我教育的主体和客体为前提。
(1)自我教育主客体分化的根据
自我教育主客体的分化以个体的自我意识为前提。人类将自己从动物界提升出来,明确确立自身在改造世界和认识世界中的主体地位,将外部世界当作被改造和认识的客体,是以对自己类本质的自我意识为前提的。刚刚脱离动物的人,并未意识到自己与他们的根本区别,他们还只是形成过程中的人,本能的人。没有自我意识,就没有对象意识;不把其他存在物看作活动的对象同自己对立起来,也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主体。因此人类的“自我意识”就是对自己类本质的反省,对自己区别于他们的性质、地位、作用以及由此形成的与他物关系的意识。个体的自我意识与人类的自我意识有着类似之处,又有着不同的特点。个体的自我意识是发生在其思想内部的反省活动。当个体思想由于外界矛盾的输入而引发对自身的反省时,这时原本混沌一体的思想反被区分为思想的主体和思想的客体。它们分别也就是自我教育的主体和客体。在个体的自我意识过程中,思想的主体对思想客体进行自我感觉、自我分析、自我解剖、自我估量和自我反省,随着这一过程的推移,主客体分化的界限又愈加明朗。可以说思想教育主客体的分化是个体自我意识的结果,自我意识活动从原本混然一体的思想中提升出自我教育的主体,同时也赋予自我教育客体以明确的地位。处于蒙昧状态的人谈不上自我意识,也不能设想他们有自我教育的能力。
实践活动主客体的矛盾是引发自我教育主客体分化的契机。实践过程是作为主体的人征服外部世界的客观活动。主客体的矛盾时时处处都存在着,其激化的形式往往表现为主体的实践活动遭受挫折。这些矛盾必然要反映到个体的意识中,一是激发起对外部世界的再认识,二是激发起对自身主观世界的再认识,即反思。这个反思的过程也就是导致个体思想分裂为自我教育主客体的过程。
思想内在的矛盾使自我教育主客体的分裂成为现实。个体思想的外部矛盾的输入为契机从而开始分化,但其分化的最后实现又离不开思想内部矛盾的展开。
首先,个体思想系统中观念层次和感性心理层次的差异,知识观念和价值观念的矛盾导致自我教育主客体的分化。人的感性心理层次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最为直接,接受人的生理本能需要的刺激最为直接。外部事物的变化和各种矛盾总是先停留在这个层次,然后才进入人的观念层次。观念层次相对于感性心理层次具有相对稳定性,如先前形成的价值观,知识观念一旦与感性心理层次的内容不相符时,它就会以一种评判者的眼光重新审视它,以决定接纳或是抑制感性心理层次提出的要求。通常人们所说的理智与情感的冲突,便是自我教育主客体分裂的最初实现。此外同属一个层次的知识观念和价值观念的矛盾也是实现自我教育主客体分化的根据。存在于人脑中的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知识观念和反映人的主体需要以及价值关系的价值观念并不是绝对相吻合的。当二者出现不一致的时候,便会出现一方企图说服和抑制另一方的情况。这时思想便出现了分裂,一方是自我教育的主体,被说服和抑制的一方则是自我教育的客体。
其次,人的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的矛盾是外部教育转化为内部自我教育,并促使自我教育主客体形成的最深刻的原因。马克思在其《政治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早就指出现实的人具有两重存在,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自然存在是社会存在的基础,同时人的自然存在也不能脱离社会存在,是社会化了的自然存在。按理说人的这两种属性应当是协调、统一的。然而现实中个体的自然属性与其社会属性总是有差距的。人从出生之日开始就离不开社会,他生活在社会中,并逐步社会化。这个过程也就是个体通过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学习的过程。这些教育活动的结果以某种规范的形式反映到个体的头脑中以后,与其自然属性处于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状态。个体的属于自然本能的东西,当给社会生活造成危害的时候,便会受到说服和抑制。这时外部教育便转化为个体内部的自我规范、自我说服等形式的自我教育活动。人的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的这种矛盾与协调是自我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内容。
再次,社会角色的冲突是自我教育主客体分化的又一重要原因。社会角色是个体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与社会对其的期望密切相关。社会生活中的任何一个人都会随着其社会属性与社会关系的不同而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一个人的社会联系是多方面的,其扮演的社会角色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人们的角色扮演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不仅会出现角色差距,而且常常还会发生角色冲突。个体社会角色的冲突,反映到其思想中,便会促使思想内部发生分裂,分化成自我教育主客体。这时占主导地位的角色身分通常居于主体的地位,对非主导地位的角色意识展开说服、劝导等活动。
(2)个体自我教育的结构
自我教育的结构概括地讲,是自我教育主体和自我教育客体以自我意识活动为中介而联结起来的有机整体。
自我教育的主体是指在个体思想中由于内外矛盾的作用而分化出来并且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在自我教育活动中,主体是作为自我认识、自我导向、自我调控的主动者出现,主导地位和主动性是它最显著的两个特征,思想中居于非主导地位的意识不可能成为自我教育的主体,因为它自己还是不稳固的、游移不定的,很容易被其对立面所同化;主动性也是自我教育主体不可缺少的属性,只有占主导地位并且具备主动性的意识部分,才能充当自我教育的主体。在自我教育主体中,价值观部分最为积极活跃,它往往直接充当规范、审视和重建自我教育客体的角色。知识观念和思维结构层次则相对稳定并且是自我教育主体最深厚的基础。
自我教育的客体是指由于内外矛盾的作用分化出来的,在个体思想中居于非主导地位,被动的意识部分。与主体相比较它是被动的,非主导的。作为自我教育客体的思想意识通常是与外界刺激密切相关的感性心理和直接反映个体需要的价值观念。由于它们在整个思想系统中不占居主导地位,所以不能成为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导向和自我调控的主体,而只是成为被认识、被分析、被控制与修正的客体。
联结自我教育主客体的中介是个体脑内的意识活动。作为个体自我教育主体和客体的中介,意识活动此时具有和实践相类似的作用。它既主动地认识和分析作为客体的意识部分,又能依靠意志的力量调控作为客体的意识部分。可以说个体脑内的自我意识活动过程,既是区分主客体的基本前提,又是联结二者并促使其发生作用的中间环节。
二 自我教育的机制
个体自我教育活动从主客体的分化开始,活动的完结又回归到主体与客体的重新统一,自我教育的功能在这一过程中显示出来。
自我认识。这是自我教育的开端,个体的思想由于内外矛盾的作用分化为主体和客体之后,占居主导地位的意识首先要对分化出来的对象自我教育客体进行一番认识和考察。自我认识有两个基本的途径,其一是直接认识作为对象的意识部分,如价值目标、知识水平、感性心理品质等。这种直接的认识是个体的一种纯意识活动。其二是间接认识,即通过对自身行为活动的结果和社会环境的反应来认识自己行为的意义,并且通过逆推来认识和把握支配这些行为的动机,价值观和知识观念等意识部分。自我认识以认识到客体的不足和薄弱环节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
自我导向。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是自我教育的开端,由此开端的整个自我教育过程必须有一个内在的驱动机制,这便是自我导向。主体积极的价值目标和合理的精神与物质追求是个体进行自我教育的内在动力。所谓积极的价值目标是指包含在自我教育主体当中的,对个体的生命活动和社会都有着进步意义的价值指向,如有益的道德,社会和政治意向,这种意向一旦根深蒂固,就可以成为驱动个体积极进行自我教育,克服自身不足的强大动力。此外,个体正当的精神需要,如尊重的需要,爱的满足,社会审美的需要等,也是个体进行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调控的极强的内驱力。再有就是个体对物质利益的正当需要,人作为自然和社会存在物的统一体,当然存在着许多物质方面的需要,而环境和社会并不会逐一完全满足这些需要,于是就有矛盾,就会驱使人自觉地去认识这种矛盾,并通过自我教育完善自己以求克服这些矛盾。
自我构造。这是自我教育活动过程的关键阶段,它具体分为自我分析和自我重构这样两个步骤。个体以先前获得的认识为素材,根据自我教育主体已有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知识观对自我教育的客体进行分析。这一步骤完成后,便在此基础上进行取舍,以判定哪些观念应当调整,哪些“知识”应当抛弃,哪些价值目标不符合社会进步的需要等等。自我构造是自我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也是个体自我教育活动过程的实质阶段,但它仍旧还是人脑内的意识活动。这一阶段更前进一步,就是自我调控。
自我调控标志着某一个自我教育具体过程的完结。自我调控是继自我构造形成新的思想观念之后,个体对自身行为的一种调整和控制活动。在某一具体的自我教育过程发生之前,个体按照既有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从事活动,一旦这些活动遇到了矛盾和挫折,便产生了再认识、再学习和修正自己行为的必要性。调控活动便是个体修正自己行为的活动。人的思维和行为模式都具有一种惯性,因此意志力在个体的自我调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缺乏意志力的人,即使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要实际给予纠正有时也很难做到。自我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慎独”。具有自我调控能力的人,具有较为坚强意志品质的人,才能通过自我调控而达到“慎独”的境界。
达到了自我调控(即自我说服、自我抑制、自我修正)的阶段,一个具体的自我教育过程可以说结束了。但随着个体行为的输出,又会出现新的矛盾,激发出新的分化,这时新的自我教育过程就开始了。
三 自我教育的启迪和引导
研究自我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掌握启迪和引导自我教育的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对自我教育结构和发生机制的研究,在如何启迪自我教育的问题上主要有以下启示。
(1) 弄清矛盾点,确立启迪的突破口。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总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如:饥与饱、安全与危机、爱与恨……等等。这些矛盾构成个体人格内在状态较为持久的内容。随着外部环境和社会实践的变化,个体内心的这些矛盾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个体自我教育以自我教育主客体的分化为前提,而这种分化又是在特定的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作用下发生的。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启发对象进行自我教育首先要弄清其头脑中的矛盾点,也就是对象最关心、最敏感也是最为迷惑的一些问题。同时,这些问题的解决又可以极大地提高他们的觉悟,适应培养“四有”新人的需要。
(2) 尊重对象的主体意识,相信群众具有自我教育的能力。对象的主体意识即是指受教育者所具有的自我意识。其核心是自为性,它是实现人的自我价值,最大限度发挥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内在动力。它与盲目崇拜,僵化保守是根本矛盾的。主体意识的存在和增强,是个体进行自我教育必不可少的条件。没有主体意识,不独立思考,没有自主能力的人不会有真正的自我教育。这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克服灌输至上思想的束缚,不能把功夫单纯下在灌输某种现成的思想、观点和结论上,轻视对认识方法和选择能力的传授与开发。
(3) 输入矛盾,促使主客体分化,激发对象进行自我教育。个体自我教育的主客体的分裂为发端,而这种分裂又是在特定的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的作用下发生的。当思想教育对象处于顺境,没有遇到矛盾和挫折时,其自我意识和对自己的反思处于相对弱的状态。要激发对象进行自我教育,必须适时、适度地给其输入矛盾。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其一是设问式。这是用谈心或其他言语交流的形式给对象提出问题,将原来潜伏在对象思想中的矛盾以明显的形式揭示出来,起到“一石击起千层浪”的效果,引导受教育者自己去思考和解决这些矛盾。其二,实践锻炼式。当对象被放到新的环境中从事实践活动时,就会被新的事物,新的矛盾激发出对自己的重新认识。特别是在实践中遭受挫折时,这种尖锐化的矛盾更容易导致人的思想分化为自我教育的主体和客体,开始反思自己。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注意用导之以行的方式给对象输入矛盾,促使其开展自我教育。这即是通常所说的“在成事中育人”。其三,适当惩戒式。当对象出现一些错误的思想和言行而又不能自觉时,适当的惩戒起了一种清醒剂的作用。惩戒可以使对象产生挫折心理,实质也是以外部矛盾去打破对象原本相对平静的思想,促使其反思自己,从而开始进行自我教育。因此不能以为强调启迪自我教育就意味着放弃批评和适当的惩戒。
(4)在启迪中坚持“以立为主,以破为辅”的原则。思想教育对象出现某些错误的思想和言行时,作为教育者不应当急于指责他们这里错了,那里错了,以自己的思考代替对象的思考,把自己的结论强加给对象而不管他是否能够接受。因为个人错误思想和言行的出现,其主要原因往往是由于缺乏真理性的知识和正确的价值观所致。没有正面的东西做基础而一味想根除其错误的东西,就象是在体质虚弱的人身上动手术一样,其结果是很危险的。启迪自我教育必须坚持“以立为主”。譬如,有的人价值观发生偏移,但其根源却在于知识的贫乏,这时最急需的便是怎样提高其知识水平的问题。因为“只有以客观真理为内容的信仰”,才是一种“较高层次的信仰”。弄清对象究竟缺乏什么,以正面教育的方式从其思维方式、知识的掌握和正确价值观的树立等方面入手,增强其内在素质,才能达到“一树而百获”的效果。在这里“治本重于治标”,增强了对象的内在素质,就提高了其自我教育的能力。说到底这也是尊重教育对象主体意识的表现,避免了那种容易引起逆反心理的“我打你通”的教育方式。
总之,自我教育是群众主体性、自主性、创造性的最集中的表现。启迪自我教育必须注意尊重对象的主体意识,以正面教育和提高对象的内在素质为主要手段,相信群众能够自己教育自己,这样就能够从根本上克服“我打你通”的教育方式的不足,收到“一树而百获”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