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对人性化护理应用于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选取于2015年1月~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22例,并1:1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61例,对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和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指标(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的非常满意率、护理总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参照组[55.74%、91.80% VS 34.43%、72.13%],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应用于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糖尿病;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8-0168-02
糖尿病这种临床常见的代谢紊乱综合征以高血糖、高血脂等为主要的临床特征,糖这种终身性慢性疾病随着病情的发展有可能引起多个系统器官的慢性并发症,尤其以心血管并发症为主,并且有大部分的糖尿病患者最后死于各种并发症,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1]。本院将人性化护理应用于2015年1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安全有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5年1月~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22例,其中男性患者、女性患者的人数分别是66例和56例;年龄最小的患者和年龄最大的患者分别为36岁和84岁,中位年龄:(52.37±6.21)岁;病程:1.4~14.6年,平均病程:(6.51±1.68)年;按密封信封法将以上患者根据随机平行对照法1:1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61例,上述基本资料经检验参照组和实验组患者间差异比较不明显,因为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参照组的61例患者应用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热情接待患者以及对患者进行常规的口头宣教来稳定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以稳定,根据患者的病情遵医嘱给予患者药物护理,保持病房内的空气流通以及干净、温馨、舒适;实验组的61例患者除接受上述护理措施外还应用人性化护理,具体如下:
(1)全面护理 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对其进行准确的住院评估,在对患者的
病情等实际情况全面了解的前提下,为患者建立详细的个人档案,并对患者建立针对性的护理方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人性化心理护理 糖尿病患者由于担心自身疾病以及治疗效果等均会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碍,以紧张、害怕、恐惧、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为主要的表现形式,医护人员要加强同患者的交流、沟通,必要时可以采用百忧解等抗抑郁或抗焦虑药物来缓解患者的情绪[2]。
(3)人性化生活护理 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年龄、身高、性别、体质量、病情等实际情况情况设计合理的饮食方案,对患者错误的饮食习惯和饮食方式等进行纠正,要对患者的总热量的摄入进行严格控制,并对蛋白质、脂肪、糖类的比例等进行合理的分配,指导患者摄入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对于饱和性脂肪酸及胆固醇的摄入量进行严格控制,指导并鼓励患者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谷物、豆类等能降低LDL-C的食物,对于睡前加餐的行为要严格禁止,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蛋白质的摄入量进行适量提升[3]。
(4)人性化运动指导 指导患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运动行为和运动量进行规范,要严格遵循经常性原则、个体化原则、适量原则,指导患者根据自己的爱好等选择上下楼、慢跑、广播体操、骑自行车、散步、游泳、跳绳等效率较高的有氧运动方式;早餐或晚餐后的 0.5h为患者运动的最佳时间,(220-年龄)×(60%~80%)为患者运动中最佳心率[4]。
(5)隐私进行有效的保护,要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真诚的关心和体贴、照顾;在对患者进行静脉输液等护理操作时,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手部采取一定的保暖措施,并对患者介绍相关护理操作的原因和注意事项等。
1.3 统计学分析
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检验标准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血糖指标情况对比
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参照组[(6.23±1.08)mmol/L VS (8.55±3.08)mmol/L],餐后2h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参照组[(8.14±2.03)mmol/L VS (12.67±4.12)mmol/L],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参照组[(6.76±0.66)% VS (8.25±0.74)%],t=6.54,7.11,6.12,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护理满意度对比
参照组患者的非常满意率为34.43%(21/61),满意率为21.31%(13/61),一般满意率为16.39%(10/61),不满意率为27.87%(17/61),护理总满意度为72.13%;实验组患者的非常满意率为55.74%(34/61),满意率为21.31%(13/61),一般满意率为14.75%(9/61),不满意率为8.20%(5/61),护理总满意度为91.8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糖尿病这种发病率很高的终身性疾病直接威胁着患者的健康乃至生命安全,患者的高血糖水平会导致患者出现心肌病变和血管病变等并发症,对患者的健康极其不利。在治疗期间如果患者因存在负面情绪等不因素对治疗或护理不配合、依从性较差等会对治疗效果产生严重的影响。人性化护理这种较为新型的护理模式指的是在护理服务过程中不仅给予患者生理上的护理,同时给予患者精神、心理上的优质护理,从而使患者的依从性提高。在本次研究中,将常规护理和人性化护理分别应用于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2例糖尿病患者中,结果显示: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指标(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的非常满意率、护理总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参照组[55.74%、91.80% VS 34.43%、72.13%],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应用于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十分理想,能够使患者的血糖指标得到有效控制,对于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刘辉.人性化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J].糖尿病新世界,2015,04(07):6-7.
[2]马春艳.浅析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15,07(13):149-150.
[3]孔建英,孟良英,邵鲁承.人性化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现代养生,2016,05(10):254-255.
[4]雷密容,吴小燕.人性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J].糖尿病新世界,2016,06(12):173-174.
论文作者:郑华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8
标签:患者论文; 实验组论文; 血糖论文; 统计学论文; 糖尿病论文; 糖尿病患者论文; 率为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