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金乡县供电公司 山东金乡 272200)
摘要:随着生产与生活中对电力的应用越来越多,对用电的保护设施显得愈加重要,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继电保护装置,然而在日常使用中,该装置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了一些不正确运作现象的发生,这就需要电力企业中各部门人员相互协调,平时做好对维护设备的检修与维护工作,及时发现电力系统中产生的故障,制定出对常见继电保护故障的处理方案并加以实施。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处理措施
引言
自适应继电保护系统能根据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变化信息和故障类型信息实时改变保护性能、特性或定值,使得继电保护系统处于最佳运行状态、更充分地发挥其性能,以提高继电保护系统的选择性、速动性、可靠性和灵敏性。
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重要意义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既是电力系统运行的基础,同时也是维护电力系统安全的重要系统。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通过功能性设备,将电力系统出现不正常工作的设备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切除,达到控制电力异常的功用。电力系统有了继电保护装置后发生问题和故障的频率就能够得到控制,相应的经济效益就会有所提高,特别是电力系统具有继电保护设备后,对降低电力事故和电力损失的影响有较为明显的作用。在现代化电力系统的建设中,继电保护是重要的子系统,只有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高效、灵敏工作的基础上,智能化的电力系统才能够有功能和安全的保证。
2、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作用与要求
2.1 继电保护作用
当系统出现了某些故障时,不单单是对整体或者局部的整体电网产生不良影响,持续的故障状态对于电气元件本身也有一定的损害。继电保护装置的作用就是在故障产生的时候,通过比较判断,找出故障点,通过和断路器的配合及时有效的将故障元件切除,这样不但可以减少故障对于电网的整体影响,也可以保护元件本身。在电力系统的被保护设备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应能自动、迅速、有选择地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以保证无故障部分迅速恢复正常运行,并使故障元件免于继续遭受损害。
2.2 继电保护基本要求
对于继电保护的要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保护装置应当稳定可靠。这就要求继电保护装置在其保护的功能范围内,动作稳定。当出现故障需要将故障元件排除到电路之外时,应当结合断路器将元件断开,对于不该做出反应时,保证运行正常,不做出跳闸动作。其次,对于故障的反应应当迅速。也就是说,当故障产生时应当在最短的时间做出切断的命令执行,以减小损失和缩小故障范围。
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故障分析
(1)人为故障
人为故障主要是由人为因素导致,比如个人知识与技能掌握不扎实、工作经验不足、工作态度不谨慎负责等。经验对于电力系统员工而言在处理继电保护问题时可更加快速准确的判断故障情况,避免延误最佳处理时间造成损失扩大,所以工作人员积累经验对减少继电保护故障负面影响十分重要。员工个人知识与技能不过关会导致其在判断故障问题时出现延误时机、判断失误、误记漏记等情况,不利于及时排除继电保护问题。员工工作态度不认真不负责对于弥补继电保护自动化管理漏洞十分不利,会给继电保护管理造成潜在重大安全隐患,不利于电力系统的运行与保护。
(2)设备问题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主要由微机处理装置、管理装置、数据信息收集系统等共同构成,无论哪个系统出现问题都会导致继电保护故障和运行异常,增加电力系统运行的潜在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数据收集装置问题,继电保护装置运行过程中要做好各类参数数据的搜集与传送,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传输给微机系统,一旦数据方面出现问题将会严重影响保护装置的动作;继电保护装置中电压故障也会导致继电保护故障,比如无压、同期重合闸线路检测,在主变压充电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无疑会导致问题频发;继电保护装置中继电器触点问题会严重威胁系统运行安全性,继电器触点是其核心部件,本身与工作电压、电流、工作负载、工作频率、制造材料等密切相关,无论哪项因素出现问题都会导致触点故障继而影响保护装置的动作与系统运行。
4、处理的相关措施
(一)替换法
用好的或认为正常的相同元件代替怀疑的或认为有故障的元件,来判断它的好坏,可快速地缩小查找故障范围。这是处理综合自动化保护装置内部故障最常用方法。当一些微机保护故障,或一些内部回路复杂的单元继电器,可用附近备用或暂时处于检修的插件、继电器取代它。如故障消失,说明故障在换下来的元件内,否则还得继续在其他地方查故障。
(二)参照法
通过正常与非正常设备的技术参数对照,从不同处找出不正常设备的故障点。此法主要用于查认为接线错误,定值校验过程中发现测试值与预想值有较大出入又无法断定原因之类的故障。在进行回路改造和设备更换后二次接线不能正确恢复时,可参照同类设备接线。在继电器定值校验时,如发现某一只继电器测试值与其整定值相差甚远,此时不可轻易判断此继电器特性不好,或马上去调整继电器上的刻度值,可用同只表计去测量其他相同回路的同类继电器进行比较。
(三)短接法
将回路某一段或一部分用短接线接入为短接,来判断故障是存在短接线范围内,还是其他地方,以此来缩小故障范围。此法主要用于电磁锁失灵、电流回路开路、切换继电器不动作、判断控制等转换开关的接点是否好。
(四)直观法
处理一些无法用仪器逐点测试,或某一插件故障一时无备品更换,而又想将故障排除的情况。10KV开关拒分或拒合故障处理。在操作命令下发后,观察到合闸接触器或跳闸线圈能动作,说明电气回路正常,故障存在机构内部。到现场如直接观察到继电器内部明显发黄,或哪个元器件发出浓烈的焦味等便可快速确认故障所在,更换损坏的元件即可。
(五)逐项拆除法
将并联在一起的二次回路顺序脱开,然后再依次放回,一旦故障出现,就表明故障存在哪路。再在这一路内用同样方法查找更小的分支路,直至找到故障点。此法主要用于查直流接地,交流电源熔丝放不上等故障。如直流接地故障。先通过拉路法,根据负荷的重要性,分别短时拉开直流屏所供直流负荷各回路,切断时间不得超过3秒,当切除某一回路故障消失,则说明故障就在该回路之内,再进一步运用拉路法,确定故障所在支路。再将接地支路的电源端端子分别拆开,直至查到故障点。如电压互感器二次熔丝熔断,回路存在短路故障,或二次交流电压互串等,可从电压互感器二次短路相的总引出处将端子分离,此时故障消除。然后逐个恢复,直至故障出现,再分支路依次排查。如整套装置的保护熔丝熔断或电源空气开关合不上,则可通过各块插件的拔插排查,并结合观察熔丝熔断情况变化来缩小故障范围。
5、结语
如今,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迅猛发展,软硬件条件都有较大提高。继电保护的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集成度越来越高、功能也越来越强,促进了我国现阶段电网建设。只有熟练掌握继电保护装置原理,了解其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才能有效做好继电保护装置维护工作,确保继电保护可靠运行,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贺家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2]陈善志.浅谈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组成及故障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2,(21):160.
[3]郭建军.浅析快速处理继电保护故障的方法[J].中国科技博览,2015,(17):40.
论文作者:李静鹏1,翟福哲2,韩靖2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7
标签:故障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继电保护论文; 保护装置论文; 回路论文; 继电论文; 元件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