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从而促使配电领域向着配网自动化方向发展。配网自动化促使配电网逐步转化为自动化、智能化和先进化,对配电网供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进行提升。因此,本文针对配网自动化的供电可靠性进行详细的阐述说明。
关键词:配网自动化;供电系统;可靠性
近些年来,我国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与进步,从而对我国社会产业的结构进行相应的优化和调整,为社会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有利的保障,而产业结构的优化,致使其对电力供应提出更高的要求标准。传统的供电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于产业结构转型发展的需求,因此,必须对配网进行改革发展,尽快实现配网自动化建设,从而提高我国供电企业的供电水平,促进社会现代化的发展。目前,在配网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引进配网自动化技术并广泛应用,可以降低配网线路或者设备发生重大故障的几率,从而保证供电安全性,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用电环境。
1、配电网自动化和供电可靠性的相关概述
1.1配网自动化的内涵
在配网自动化系统中,合理利用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以及计算机通信技术等先进技术,对配电相关设备和网络设施进行自动化智能控制,同时对配电网络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以此对配电网络设备的运行效率进行有效提升,保证配电网络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对供电质量进行提升。一旦配电网发生故障,配网自动化系统可以尽快检修,减少停电时间和范围,保证人们的正常用电。一般情况下,配网自动化模式主要包括故障定位系统模式、就地馈线自动化系统模式、集中馈线自动化系统模式和调配一体化平台系统模式四个部分。
1.2供电可靠性的基本内涵
供电可靠性主要是指供电系统持续供电的一种能力。在对供电可靠性进行考核时,主要是针对供电的可靠率、用户平均停电时间以及用户平均预停电的时间等内容进行考核。电力系统必须保证为用户提供可靠的和充足的电能,只有供电可靠性达标,符合要求,才可以促使社会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目前,我国供配电系统对电能进行供给和分配时,必须依据供电的可靠性进行合理配电,在对供电可靠率进行计算时,可以用有效供电时间之外的统计时间进行计算,从而得到更加准确的可靠率。总而言之,有效供电时间和停电时间对供电可靠性的指标有直接影响,为了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就必须减少停电的时间,延长有效的供电时间。
2、配网自动化对提高供电可靠性的作用
2.1故障定位系统提高供电可靠性
在供电故障系统中广泛应用配网自动化技术,主要是指故障距离评估器、自动化通信设备以及故障信息指示器等。具体来讲,就是在110kv/20kv变电站内安装距离评估器,之后在配电线路比较重要的位置安装故障信息指示器,这样配电网一旦发生故障问题,无法正常运行时,可以快速计算出发生故障的标准位置,然后对其进行故障点准确地位,同时根据故障相关信息,针对故障问题制定出完善的解决方案。除此之外,合理应用故障距离评估器和故障信息指示器,可以将故障地位时间大大降低,从而致使SAIDI指标得到相应的改善。在故障定位中合理利用自动化技术,可以省去工作人员反复试拉闸的操作内容,从而更快、更加便捷的对故障进行定位。
2.2自动化技术提高变电站供电的可靠性
在地区变电站或者是配电变电站中应用配网自动化技术,其可靠性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首先,在地区变电站中安装智能自动化技术相关设备,可以对变电站供电的实时情况进行监测,相关数据进行采集以及分析工作,以此保证变电站中的元件以及相关设备得到有效的运行,同时还能对电子元件设备进行有效的控制。在地区内部建立完善的自动化变电站,一旦供电发生故障,可以对其进行自动检测工作,并且及时的解决故障问题,确保地区变电站供电的正常运行,降低因故障而导致停电的次数。其次,在配电变电站中应用配网自动化技术,可以将配网供电的监测范围和控制范围扩大,但在不断扩大的过程中,还需要全面考虑经济因素和用电负荷的实际情况。在配电站中应用配网自动化技术,可以对故障进行自动化定位,及时找到故障点,并对其进行隔离远程故障,同时建设新的构架远程网络,从而保证电力网络在第一时间恢复供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配电网线路存在的相关问题
3.1农村配电网发展现状
农村配网线路主要是采用架空线路,一旦受到外力破坏以及自然灾害影响等情况下,因为没有配置自动化技术,在故障诊断和供电恢复的时间比较长,根本无法实现电网自愈功能,从而造成大范围提点事故,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
3.2城市配电网发展现状
在城市配电线路中,由于历史前期没有实施长远的规划,后期城市发展的中心逐步转移,从而致使配电网与负荷分布不均与,造成供电能力不足的问题现象。在盛夏时期属于用电高峰,出现大负荷用电现象,极有可能造成部分城市用户在一段时间内处于停电的状态。因为没有配置自动化技术,从而无法重新构件一个合理的供电网架,致使线路转供的难度系数增加,完全不具备备用电源快速投入的能力,以至于无法快速恢复供电,影响人们正常的生产活动。
4、配网自动化技术提升供电可靠性的有效措施
4.1科学合理应用配网自动化模式
在配网自动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必须对相应的自动化系统进行建设和完善,如故障定位系统、就地馈线、集中馈线自动化系统及其调配一体化平台等。通常来讲,就是对故障警报器以及故障指示器进行科学合理的使用,从而对供电故障进行具体详细确认,并且将故障相关信息及时上报,并且在未解决之前对故障信息进行监视;其次,借助以设置完成的就地馈线自动化系统,及时对故障区域进行隔离,以免对其他部位产生不利影响;再次,在集中馈线自动化系统模式中,合理利用计算机系统以及相关的数据采集设备,对供电系统信息数据进行监控和采集,对故障相应区域进行遥控隔离,以免故障范围对配网其他正常供电区域产生不利影响;最后,借助构建一体化平台自动化系统,合理应用GPS定位以及计量工具,对数据信息实施共享,从而保证配电网高效、安全合理的正常运行。
4.2供电部门要大力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为了进一步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供电相关部门应该对安全生产加强管理。在电力工作的过程中,必须严格坚持安全第一的基本准则,对上级领导下发的安全生产责任书,对其进行全面了解掌握,并且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同时还要对各种自动化生产技术记性改革和完善,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要求标准对配网自动化进行合理的建设,从而保障配网系统的正常安全运行。
4.3严格按照相关流程进行实际操作
在配网系统中合理应用自动化技术,可以对故障进行有效隔离,促使变电所开关的自动重合。对配网检测点的实时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将信息内容及时传输到调度员的位置,由调度员依据信息内容,对故障进行分析,然后对故障区域进行及时隔离,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在调度员对故障范围进行明确定位之后,需要相关人员按照相关的流程进行实时操作,以此保证配网自动化系统可以及时恢复供电。
4.4引进先进的电力电子设备提高供电可靠性
在供配电网络中合理应用固态断路器,从而对双回路供电线路进行有效控制,确保及时切换主供电线路以及备用供电线路,保证用户可以正常用电,不受影响,从而实现固态断路器和静态电容器之间的配合,保证电能质量得到提高。同时应用静态电容器可以对电力控制器和交流同期电压源之间的相应,以此到达电容补偿的目的,保证配电电圧的稳定。当静态电容器和配电系统进行连接之后,配电系统可以对无功和有功进行灵活的转换,从而对无功电流进行有效调节,促使配电网络的供电可靠性得到相应的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配电网自动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要科学合理的应用自动化技术,从而提高供电的可靠性,为人们提供优质的供电服务。同时还能推动我国供电网设施建设的步伐,促使电网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提升,为电力企业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温契阳.配网自动化的供电可靠性分析[J].科技资讯,2018,(5):51-52.
[2]潘岐泽.配网自动化的供电可靠性提升分析[J].科技风,2017,(25):136-137.
[3]章艺成.配网自动化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分析[J].环球市场,2017,(22):363.
论文作者:伦卫军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故障论文; 可靠性论文; 变电站论文; 自动化系统论文; 技术论文; 时间论文; 配电网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