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英德市第一中学 513000
一、语文素养的深层次要求与语文教学现状的冲突
语文教育首先是针对语言的教育,在人们从小接受的语文教育体系中,首先学会的就是会说话、会表达,然后才是在语文学习中形成并发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就是说,语文教学,第一层次是积累语言、运用语言,进而体会语言、品味语言,最后创造语言、发展语言。而当前的教学现实是:在应试指挥棒下,很多一线教师往往都把这两个层面置于不可调和的对立面,或者体现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使语文课变成语言知识的灌输,又或者专注于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大胆探索人文语文,使语文科又演变为思想政治课甚至高中生难以理解的美学教育课。
学生学习语文可通过多种方式,语文素养的提高应该具有多种可能性。基于此,笔者认为,应该充分发挥语文课堂教学的巨大作用,使学生将语文学习由工具作用论上升到人文审美层次。而我们通过语文教学的各个板块分析,古诗词一方面对语言文字的应用有着极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又蕴含丰富而深广的人文性,因此,引导学生通过语文课堂教学,体会古诗词中的人文蕴含,特别是哲学蕴含,进而获得情感体验,或许可以成为达到语文素养深层次要求的有效探索。
二、中国古诗词中的哲学蕴含与体味
中国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富有深具象征意味的人生寄寓。通过简言片语,构建出了远大于文本本身的时空观念,中国传统儒释道的哲学思维从中行云流水般生发并阐释出来。古人云“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古代文人骚客寄情山水,在游山历水中获得的人格之诚与社会之仁的儒家中和理想,几乎都是假托于诗歌词曲的形式表达出来的。
中国古诗词向来注重于表达人、国家、社会的共存关系,表达文人的政治抱负和理想。如屈原的《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曹操的《短歌行》:“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又如李白的《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杜甫的《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看似写山画水,但显然,自然空间都被伦理化了,这便是儒家美学,让强大的空间感与作者的心愿志向合而为一,从而在美学维度上展示出鲜明的“张扬”之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在古诗词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诗歌哲学意蕴
在古诗词教学中,语文老师有意识地强化哲理教育,能有效实现学生人生境界的提升。基于语文教育更深层次上对生命发展的意义,古诗词教学应该从“语言与人文相统一”的层面出发,着眼于“文本”,立足于“人文”,实现传统古诗词教学的跨越式发展,以古诗词文本为载体,展开与学生心灵的对话,用它的思想引导,构建学生的思想,从而潜移默化地完成语文素养的深层次培养要求。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在诵读中体验情感,领会哲学境界。古诗词教学中切不可忽视诵读,这是感悟诗句意境、与作者思想产生共鸣的基础。教师应该灵活有效地引导学生采用各种形式诵读古诗词,并通过对学生诵读节奏的指导,引导学生读出声音、读出情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诗词的音韵美和情韵美往往就在反复品读中自然品味出来。因此,应鼓励学生熟读成诵,以感悟欣赏,从而提高自己的阅读和鉴赏水平。
其次,在意象中体会人生,探求哲学情感。意象多指自然物象,取自于大自然,寄托着人的情感。这样,创作者笔下的山水便早已不是自然状态下的具体存在,而已经人为地打上了情感烙印,注入了生命的活力,已经被理想化了。如诗人王维,笔下选材无数,从繁华都城到边塞大漠,从田园农家到终南山林,看似不同景别,但深层次探究,无一不体现出他个人对于其所向往的人生理想境界的追求。所以,他的诗无论题材怎样各不相同,表现形态和意象选择怎样各具特色,但都是以“理想”为其思维根基的。
诗人怀揣着“仕隐兼修”的人生理想,所以这种理想主义时刻在支配着他的诗歌创作,他希望实现出仕的社会价值,又想保持人格的独立与自由,于是,诗人通过艺术的方式,将日常生活美学化,从一草一木到家国天下,都赋予了审美的意义、哲学的蕴含。这些都是学生需要从语文教学中获得的体验,而这种体验,需要语文教育者的适当引导。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就应该充分抓住这种“意象”的蕴含,帮助学生在意象所营造的整体环境中体会与诗人情感的结合,体会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最后,在空间中拓展延伸,丰富哲学蕴含。中国古诗词在表达空间观念上,方法尤为不同,特别强调在空间中天人合一的蕴含,以此来拓展自然空间中的精神结构,并塑造出生命空间的立体层次。而这样做,体现了传神写照、立象尽意、境生象外的审美思想。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鉴赏古诗词时,应该抓住诗文中的“空间”要素予以拓展。
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天上有云彩,江上泛轻舟,身处白帝,千里江陵,两岸重山,各种空间上不断变化的同时,诗人的心理也在这种空间位移中生发出了一缕居无定所、漂泊流浪的沉思。一个“已”字,看似说明舟快,也寄托着对心理空间、生命空间稍纵即逝的伤感。如果学生通过教师指导,能够达到如此的鉴赏层次,语文素养的人文性层次将会真正地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李志明《高中语文“三好”课堂》[J].《语文学刊》,2015,(2)。
[2]朱少山《基于思辨能力培养的高中语文教学》[J].《语文知识》,2015,(11)。
[3]刘亚《新课程背景下语文素养的培养途径及操作方案》[J].《考试周刊》,2015,(6)。
论文作者:曾文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6月第28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5
标签:古诗词论文; 语文论文; 哲学论文; 语言论文; 空间论文; 人文论文; 素养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7年6月第28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