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态修复与园林景观的密切关系论文_张蕾

浅谈生态修复与园林景观的密切关系论文_张蕾

广东省广州市 510000

摘要:生态修复是指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原貌或向良性方向发展的技术集成。文章从实际案例分析了生态修复的概念与修复技术,并指出这些概念将成为了我们探索可持续发展城市建设过程中不断演进的热点。

关键词:生态园林 案例分析 生态修复

引言

生态修复是指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原貌或向良性方向发展的技术集成。其目标是实现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和合理结构的构建,内容包括:实现生态系统的地表基底稳定性,保证生态系统的进展与发展;恢复植被和土壤,保证一定的植被覆盖率和土壤肥力;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自我维持能力;减少或控制环境污染;增加视觉和美学享受等。生态修复属于恢复生态学应用技术的范畴,该范畴内容包括退化生态系统的修复与重建;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优化配置与重构及其调控;物种与生物多样性的恢复与维持;生态工程设计与实施;环境规划与景观生态规划;典型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优化等。下面我们就通过国内的一些案例来分析生态修复的概念以及修复技术。

一、上海后滩水系统生态修复

上海后滩公园根据城市公园的功能与定位,在创造与公园功能相适应景观的前提下,通过地形设计,将人工内河中黄浦江水净化,开启自然植被的净化和自我恢复过程,形成与不同水位和旱田条件相适应的植物群落,创造出“双滩谐生”为结构特征的湿地生态系统。

(一) 水系形成

公园主要是采用复合立体结构的布局方式,以后滩场地景观演绎的时间脉络、空间背景和场地作为线索,通过建造内河净化湿地带和场地竖向改造而成的梯地禾田景观带,以及滨江芦荻带隔断黄浦江水体与内河水体的联系,两滩之间进行自然生态设计,江水自然渗透相联系,创造“双滩谐生”为结构的湿地体系,体现“滩的回归”意境。内河人工水系通过一系列的生态设计与恢复技术,达到具有地域特征的公园水系、建立一个可以复制的水系统生态净化模式、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后滩湿地生态系统。

(二)修复理论

内河人工水系由内河湿地以梯田系统设计组成。该基地通过内河的开挖和梯田系统的设计,解决了绿地中雨水的收集,用雨水和引入的黄浦江水,作为湿地的水源。改建的生态堤岸,解决了绿地防洪需求,并形成了水系的生态基质;梯田的叠落,消除防洪堤的高差,并通过梯田的高差,将雨水、黄浦江水沿梯田落下,解决了绿地的灌溉,也对水源进行了过滤。场地为工业污染场地,工业固体垃圾和建筑垃圾遍地,土壤污染严重。修复污染的土壤、建立和恢复植被生态,是本项目生态基础。

(三)修复技术

主要来自黄浦江水及自然降水的原水通过预处理池、梯田生态净化区、植物综合净化区、分段植物生态净化区、水质稳定调节区、使黄浦江的劣Ⅴ-Ⅴ类水质净化为Ⅲ类水质,同时为世博公园提供2000吨/日的水量,满足世博园每日绿化浇灌和生活杂用水的需要。

(1)过滤技术

预处理池为地下半潜式,通过重力沉淀,采用浮床植物以及浮游动物降解污染物,使具有蓄水、沉淀、过滤、生物降解等作用,过滤层采用土壤层、滤沙层、滤水砾石层进行多层净化,沉淀泥沙颗粒,去除蓝绿藻和有机腐屑,使水体澄清,污泥用于后段梯田或外运。

(2)曝气技术

曝气技术是根据水体受到污染后缺氧的特点,人工向水体中充入空气或纯氧气,加速水体复氧过程,以提高水体的溶解氧水平,恢复和增强水体中好氧微生物的活力,使水体中的污染物质得以净化,从而改善水质。黄浦江水从蓄水池内通过水渠引到落水墙,经过2米高的墙体跌落入梯田内。水流再经过梯田的层层跌落,使水得以过滤和生物净化,水跌落都具有曝气作用。

(3)净化技术

净化技术是根据水质的类型,通过土壤、植物、石头等布置区域,水流经过后,去除水体中的不易被植物吸收的有机组织体,降解污水中的化学有害物质、除去有毒有害物质等,使水质得到净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铅锌矿尾矿库重金属污染生态修复技术

铅锌矿区重金属污染治理一直以来是我国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国内大学等研究机构在此领域作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目前,尾矿库周围受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的方法一般有稳定化处理和生物修复处理两种。研究表明,由于铅锌尾矿具有重金属含量高、养分贫瘠、透气性差等特点,是尾矿库植物生长定居的主要限制因素,由于重金属元素在环境中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难降解性,在铅锌尾矿的污染机理及风险评价、铅锌尾矿氧化产酸控制技术、铅锌矿区及尾矿废弃地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联合修复技术、铅锌尾矿重金属生态恢复验收技术规范等方面仍然存在许多空白,而且寻找可供复制的大面积应用的修复技术和管理方法仍待解决。由中山大学牵头研究的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铅锌矿尾矿重金属污染生态控制技术与环境管理研究”,针对典型铅锌尾矿库重金属污染土壤,提出了“植物一化学一微生物联合修复控制技术”。即从筛选重金属超积累植物和耐性植物材料出发,辅之以土壤基质改良和微生物辅助措施,提出科学性较强的铅锌尾矿库及周边土壤修复工程方案,并且将尾矿重金属污染的生态风险、健康风险评价与修复技术、验收管理等全过程有机结合起来。该方案的重点在于:

(1)重金属耐性植物或超积累植物的筛选。如筛选生命力顽强,可以减少水土流失、稳固坝坡,同时可以固化或吸收重金属的植物。

(2)铅锌尾矿基质的生物化学改良。主要解决钝化剂稳定性不足及大面积使用造成二次污染的风险性。

(3)微生物分离纯化与投加。根际微生物具有对植物防病促生的潜能。同时有利于提高植物地上部生物量以及促进重金属的富集.从而提高植物修复的效果。

但由于野外条件的恶劣性及不可控性。微生物在现场自然条件能否存活并发挥功效是需要克服的难题。

(4)构建生态拦截系统。为控制水土流失,降低由于降水带来的污染扩散风险。沿铅锌尾矿污染场地边缘与自然水体连接界面,在环形暗沟中铺设石砾、吸附填料,表层覆盖原土种植重金属耐性植物,建立收集土壤渗漏液和地表径流的生态拦截系统。

(5)人工湿地系统。叶志鸿等研究表明宽叶香蒲等湿地植物具有较强的忍耐、吸收和积累Ph、zn、A等重金属的能力,在韶关凡口铅锌矿人工湿地处理系统中已经成功运行了多年。采用组合人工湿地技术连接生态拦截系统建立生态净化系统,用以净化土壤渗漏液和地表径流,保护区域的水生态环境,控制由于降水带来的铅锌污染扩散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三、 生态修复与风景园林

城市生态系统是个规模大、关系复杂的动态生态系统,它既有自然的组成要素,又有高度人工化的组成要素。城市绿地在改善环境质量、维护城市生态平衡、保持水土、美化景观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乔灌木藤草植物合理地配置在一个群落中,形成复合层次和优美季相景观,具有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各得其所,构成一个稳定的群落。由于城市建设造成的人工弃土、裸露土地,改变了地表径流,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大量泥沙及生活垃圾淤积河道,阻塞排水管道,使水土资源遭到破坏。因此,生态修复集成技术可以在方案设计时重点考虑并在园林工程中实施,最终使得城市生态系统向良性方向发展。

在特定的城市生态环境条件下,应将保持水土、抗污吸尘、耐贫瘠、抗病虫害、耐粗放管理、根系发达等作为植物选择的标准。植物的合理配置不但可增加城市建筑艺术效果,丰富城市景观,更能减轻暴雨冲蚀和水土流失,从而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应充分考虑植物的生态位特征,利用不同植物在空间、时间和营养生态位上来分类配置植物,避免种间直接竞争,形成结构合理、种群稳定的复层群结构,以利种间互相补充,既充分利用水土资源,又能形成优美的景观。

结语

简单的园林景观绿化不能算生态修复,但以生态学理论和生态修复技术为指导的绿化可使受损生态系统向着良性化的方向发展,达到最终修复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目的,因此,在方案设计阶段,设计师需要重点考虑生态修复的可行性,使设计出的方案在符合美学原理的前提下力争达到生态修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黄玲.城市居住区铺装艺术调查与研究EJ].山东林业科技,2009

【2】彭少麟.恢复生态学[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10.

【3】杨海军,李永祥.河流生态修复的理论与技术[M】.长春:吉林科学技

【4】杨金浩铅锌矿尾矿库环境现状及综合治理对策[J] 南方农机,2015,l1:78—80

【5】郑奎,李林我国铅锌矿区的总金属污染现状及治理[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0):14837—14838,14870

论文作者:张蕾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

标签:;  ;  ;  ;  ;  ;  ;  ;  

浅谈生态修复与园林景观的密切关系论文_张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