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比较论文_刘子香

(茶陵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 湖南茶陵 412400)

摘要:目的 比较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和传统开腹手术分别用于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此文研究资料来自2016年3月至2018年5月本医院纳入手术治疗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患者住院时间单双号实行分组,一组收入40例,试验组实施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手术,统计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术后恢复排气用时、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计算率。结果 试验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排气用时、住院天数均低于对照组指标,P<0.05,体现组间指标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手术用时长于对照组指标,P<0.05,体现组间指标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术后并发症计算率低于对照组指标,P<0.05,体现组间指标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子宫肌瘤患者选取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效果比对传统开腹手术更优。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传统开腹手术;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一种女性生殖系统比较常见的疾病,多采取手术治疗方法,然而,传统开腹手术具有比较大的创伤,并发症相对较多,不利于术后康复。近年来,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由于对患者创伤比较小,术后康复比较快等优势逐渐被应用于临床[1]。本文予以研究的样本是本医院纳入手术治疗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选择于2016年3月至2018年5月),评估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和传统开腹手术用于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本文开展分析的资料来自本医院纳入手术治疗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2016年3月至2018年5月为选取时间,分组方法采取患者住院时间单双号,一组入组40例。对照组:年龄最大54岁,最小32岁,其年龄均值为(43.69±3.48)岁;试验组:年龄最大55岁,最小33岁,其年龄均值为(43.63±3.45)岁。分析并统计对照组与试验组子宫肌瘤患者一般数据资料,P>0.05,无显著差异。

纳入标准:(1)和子宫肌瘤相关诊断标准相符;(2)患者与家属通读知情同意书且将其签订,通过医院医学伦理会审查后得以准许开展研究。

排除标准:(1)存在认知障碍;(2)存在精神疾病。

1.2 方法

对照组开展传统开腹手术治疗:予以患者腰硬联合麻醉处理,使患者保持平卧姿势,在患者下腹部正中部位行长度大概是6厘米到8厘米的手术切口,之后进至腹腔对患者腔内状况予以探查,分离和暴露出子宫,将子宫肌瘤剔除,对瘤腔关闭,予以逐层关腹处理。

试验组开展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予以患者气管插管全麻处理,使患者保持截石位姿势,在患者脐部上缘行长度为1厘米手术切口,构建二氧化碳气腹,使气腹压保持14mmHg。将腹腔镜置入,在左右麦氏点和脐左旁均戳孔,将手术器械置入,对患者腔内粘连情况、大网膜状况、肌瘤位置、肌瘤大小、肌瘤数量予以探查,如果肌瘤位于细蒂浆膜之下采取电凝切割的方式将瘤体除去,采取电凝止血处理,如果肌瘤位于宽蒂浆膜下之下采取电凝切割的方式将瘤体除去,采取可吸收线予以8字形缝合处理。对于肌壁间肌瘤在肌瘤最为突出的部位将包膜切开,将瘤体露出,采取大抓钳将瘤体夹住,实施电凝止血处理,对假包膜实施钝性分离处理,对肌瘤实施分离,采取粉碎器对瘤块实施旋切除去,采取可吸收线予以间断缝合或是连续缝合,将瘤腔关闭。采取生理盐水对腹腔实施冲洗,明确不存在创面出血情况,将手术器械拿出,将腹腔气体排空,对穿刺口予以关闭处理。

1.3 相关指标

(1)分析和评价对照组和试验组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术后恢复排气用时、住院天数。

(2)分析和评价对照组和试验组术后并发症计算率。

1.4 统计学分析

临床数据核对和添加到SPSS 21.0软件实施分析及检测,计量资料(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术后恢复排气用时、住院天数等)表示成均数±标准差(x±s)形式,开展t检验,计数资料(术后并发症计算率等)表示成例数(n)或率(%)形式,开展X2检验,P<0.05,证明组间指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分析和统计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术后恢复排气用时、住院天数

试验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排气用时、住院天数与对照组指标对比更低,P<0.05,证明组间指标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手术用时与对照组指标对比更长,P<0.05,证明组间指标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术后恢复排气用时、住院天数分析和统计

3.讨论

子宫肌瘤在育龄女性中比较多见,子宫肌瘤和雌激素及孕激素存在密切关系,一些子宫肌瘤会于女性绝经之后渐渐萎缩或是消除,但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传统开腹手术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以往常用方法,对子宫肌瘤数目比较多、子宫肌瘤直径比较大和部位特殊者仍比较适用,不过,其对患者带来的手术创伤比较大,患者术后容易出现一定并发症,延长恢复时间[2-3]。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则具有比较小的手术创伤,患者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少,能够促使患者术后恢复,将其预后改善[4-6]。本研究结果显示,和对照组指标比较,试验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排气用时、住院天数更低,术后并发症计算率更低,但手术用时更长,P<0.05,表现出组间指标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子宫肌瘤患者选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效果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更优,展示重要临床治疗优势及价值。

参考文献

[1] 郝焰,吴青青,卢丹等.腹腔镜超声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疗设备,2017,32(6):45-48.

[2] 郝焰,吴青青,卢丹等.腹腔镜超声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7,17(6):483-486.

[3] 谢可,叶斌斌.术前应用醋酸亮丙瑞林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患者激素水平、月经及子宫肌瘤复发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1):104-107.

[4] 李平,向玲,李琳等.高强度聚焦超声子宫肌瘤消融术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患者妊娠情况比较[J].中国医学装备,2018,15(3):59-62.

[5] 赵明红,黄凤华,常春艳等.阴式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西部医学,2017,29(2):207-209.

[6] 肖术芹,王春阳,韩璐等.经脐单孔腹腔镜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研究[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18,40(4):340-343.

论文作者:刘子香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1

标签:;  ;  ;  ;  ;  ;  ;  ;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比较论文_刘子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