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论文_於晓冬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论文_於晓冬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6)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水平的不断提升,“互联网+”的特点和优势不断彰显,“互联网+”模式的应用也为越来越多的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利好和契机。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高职院校要想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塑造出更多的实践型专业人才,也可以以“互联网+”为突破口,加强自身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和建设能力,从而提高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的效率。文章在对当前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以后,从制度层面、资金投入层面以及人才层面为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提出了一些具有独创性和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模式的出现和发展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在教育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的背景之下,高职院校在复合型、全能型人才培养的任务目标当中面临着更多的压力和挑战,因此,如何能够实现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模式的转型发展,如何能够全面地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的效率,无疑已经成为了当前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高职院校要想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塑造出更多的实践型专业人才,也可以以“互联网+”为突破口,加强自身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和建设能力,从而提高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的效率。正是在这样的一个背景环境下,本文在对当前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以后,为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提出了一些具有独创性和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一、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加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第一,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是实现教育与信息化深入融合的“推动器”。从目前我国教育体制发展的整体趋势上看,信息化已经成为了引导着我国高职教育活动实现改革与创新的一个重要的载体。传统的高职的教育教学模式正在信息化的发展之下悄无声息地发展着改变。其中,网络化教学管理模式等的引入正是这一变革的具体体现。信息化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促进了高职教育效率的提升。

第二,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是丰富教学资源的“加速器”。信息化,无疑就是以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为依托的一种新型的信息传输模式,实现了信息的高速流通和交互共享。为此,在信息化的模式之下,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也不仅仅局限于课本教材,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教学内容的延展,这对于学生思维的放散和眼界的开阔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三,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使高职院校成为了信息化人才培养的“孵化器”。对于一个高职院校而言,信息化建设的水平越高,对于信息化专业的人才塑造就越具备优势。因此说,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也使其成为了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的“孵化基地”。

二、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鉴于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诸多意义和重要作用,可见高职院校加速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已经成为了必然趋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一)以制度理念为轴,为信息化建设奠定政策基础

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要想得到切实地发展和提升,首先就要在制度上着手,通过信息化建设管理制度的不断健全和规范,来为这一项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政策基础。同时,随着制度体系的不断完善,在信息化建设过程当中一旦出现一些突发的问题,也具备了解决的依据。笔者在调研的过程当中发现,鲜有高职院校针对自身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制定完备的工作规程和管理条例等等,甚至还有的高职院校将信息化建设工作与学校的网络管理工作混为一谈。因此,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可以成立专门的信息化管理与建设工作小组,通过“专人决策、专人指挥、专人执行、专人监督”模式的推进来使得这一项工作具备组织支撑。

(二)以资金投入为轴,为信息化建设奠定物质基础

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工作的开展必不可少的就是物质上的保障,无论是信息化设备的购买、学生实训平台的建设还是专业信息化人才的配备,从根本上看都是需要以充裕的资金投入作为前提的。因此,高职院校要以资金投入为轴,为信息化建设奠定物质基础。首先,高职院校可以在年初预算制定之时,为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进程预留出一定的专项资金,通过自身财务的规范化预算来保证本校信息化建设资金链条的完整;其次,高职院校可以积极地政府的财政扶持资金,在政府的帮助之下来夯实自身信息化建设的物质基础;最后,在实训平台信息化发展的过程当中,可以积极地选取企业的帮助,通过“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实现一种“双赢”的结果,也就是高职院校通过信息化建设为企业培养更多的对口人才,而企业则要助力与高职院校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实现。

(三)以“招才引智”为轴,为信息化建设奠定人才基础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无论是教学管理的信息化水平的提升,还是学生管理信息化模式的构建,甚至是实训基地信息化教学的开展,都需要专业的信息化教师人才和师资队伍作为后备支撑和智力支持。因此,在国家“招才引智”的背景下,高职院校要不断地拓展自身的信息化专业师资人才招募渠道,同时还要加强对于现有的信息化专业教师的培训,从而能够实现教师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全面提升,为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人才基础。笔者认为,在培训是提升教师技能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因此高职院校可以将教师之间的交流研讨与外出调研双重模式相结合,已达到最佳的效果。

结语

社会在发展,教育在进步。而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活动要想得到切实地创新,就要以互联网+环境为依托,加速自身的信息化建设进程,通过信息化的打造,来全面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效率。笔者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着手:第一要以制度理念为轴,为信息化建设奠定政策基础;第二要以资金投入为轴,为信息化建设奠定物质基础;第三要以“招才引智”为轴,为信息化建设奠定人才基础。以期通过这些对策,来助力于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月梅.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的探索与实践[J].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4).

[2]贾德民.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初探[J].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06).

[3]蔡颖雯,万振环,陈敏.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信息化的调查思考[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18(02).

[4]王会,苏伟,胡兆谷.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信息化教育建设探析[J].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2)

作者简介:於晓冬(1963-),男,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高校科研管理、教学管理。

论文作者:於晓冬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1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9

标签:;  ;  ;  ;  ;  ;  ;  ;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论文_於晓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