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毛泽东诗歌国际研讨会--第一届毛泽东诗歌国际研讨会综述_诗歌论文

第一届毛泽东诗歌国际研讨会--第一届毛泽东诗歌国际研讨会综述_诗歌论文

普天同赞正气歌——首届毛泽东诗词国际学术讨论会漫记与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正气歌论文,诗词论文,学术讨论会论文,国际论文,毛泽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大会漫记

北京8月的天气是炎热的,而北京国际饭店的会议大厅里却凉爽宜人。这正如来自海内外出席首届毛泽东诗词国际学术讨论会的近百名专家、学者的心情一样,是那样的热烈而又爽快。在16日至19日4天学术会议活动期间,代表们始终情绪昂扬激越,互相切磋,共同探讨,交流了感情,增进了友谊,大家进一步深深感到,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而且是一位气度非凡、声震海内外的杰出诗人。毛泽东的诗词是一曲曲鼓舞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追求光明与进步、创造人类社会美好未来的雄迈豪壮的正气歌。

8月16日上午,首届毛泽东诗词国际学术讨论会开幕,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会长贺敬之致开幕辞,他热情赞颂毛泽东是“自铸伟辞,自开奇响,吐呐宇宙之物象,开拓万古之心胸的诗人”,称赞毛泽东诗词以极富民族特色的古体诗词形式“描写现代中国人的生活和感情,抒发革命家的理想和襟抱”,成为“我们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珍品”,“它的光彩和价值,会随着历史的推移而日益显现出来”。他深情谈到,读毛泽东诗词,中国人常会感到自己在精神上被提高到一个很高的境界,“那种从百年屈辱中终于站起来了的解放感和尊严感,被诗人熔铸成了一个崇高纯净、伟美多娇的诗境,集中地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开幕式上宣读了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名誉会长臧克家先生热情洋溢的贺辞,他说,赢得了一个新中国的伟大诗人毛泽东的诗词,像一声春雷,震动了全世界,毛泽东诗词不仅是中国人民的、也是全世界人民的瑰宝,人人热爱它,高声朗诵它,从中得到教育,也得到美感。他希望在这次大会上大家能挖得一块块“金子”,“使它发出万丈诗的光芒,照亮全世界人民的眼睛和一颗颗美丽的心”。

日本京都大学著名学者竹内实先生在开幕式上激动地说,他早就钦慕臧克家先生的诗,喜爱贺敬之先生的诗歌和歌剧《白毛女》,今天有幸会面,格外高兴。他非常赞赏贺敬之先生在《开幕辞》中所讲的“要想了解中国人民的真实面目和精神,在所需要研读的经典作品中,是不能不列入毛泽东诗词的”这句深刻的话。他深有感情地说,研究毛泽东诗词是我们共同的事业。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逢先知、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汝信、军事科学院百科部副部长邵华、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杨子敏等在开幕式上讲了话,他们都高度评价了毛泽东诗词的独特的思想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充分肯定首届毛泽东诗词国际学术讨论会召开的深远意义。出席开幕式的还有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吴建国、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顾问戴临风、李瑛、张常海、吴奔星、刘济昆和来自祖国各地、港澳台地区、日本、加拿大等国的专家学者及首都新闻界人士共100余人。开幕式由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顾问、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张炯主持。

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顾问、江苏省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会长戴为然先生给大会写来了热情诚挚的贺信。中国文化部蔡孑人先生和北京萧永义先生还在开幕上朗诵了他们的诗论性的贺韵。中国毛诗会会员、女书法家王郁青特为大会手书了一幅毛泽东诗词50首书法长卷,与会来宾和代表纷纷在长卷后签名留念,更增添了大会的高雅文化气氛。

8月16日晚上,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专家艺术团来北京国际饭店为大会代表举行了专场慰问演出,著名表演艺术家王夫棠、曹灿、耿莲凤、苏盛兰、周正、方明、李元华、孙毅、狄凤荣、马子跃、陶浩、姜嘉锵、齐啸云等演唱和朗诵了一首首激动人心的毛泽东诗词,声音嘹亮悦耳,感情诚挚感人,激起全扬阵阵热烈的掌声。

在连续两天的大会发言和分组交流讨论中,中外代表都非常积极,且时有争鸣,共探毛诗精妙,气氛热烈而和谐。澳门胡培周先生诚挚地谈到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诗词对他走上正确人生道路所起的决定性作用,他表示深信共产主义的美好理想一定会在全世界实现。台湾省李明儒先生强调毛泽东诗词是中华民族炎黄子孙共同的宝贵精神财富。香港刘济昆先生深入探讨了毛泽东诗词中的孙子兵法意蕴。他们的发言都引起与会代表的浓厚兴趣。在发言中,吴奔星先生对毛泽东诗词美学体系的研讨,刘征先生围绕“形象·意境·韵味”对毛泽东诗词与当代诗词的革新的分析,吴欢章先生关于“毛泽东诗词与现代中国诗歌的关系”和“无产阶级领导集体诗人群的出现”的论述,张贻玖女士对毛泽东批判继承古典诗词的探讨,陈安吉先生就毛泽东诗词版本研究重要性的论析,降边嘉措关于毛泽东诗词藏文版翻译问题的发言,以及蔡清富先生对竹内实著《毛泽东其诗与人生》一书的评价等等,都使与会代表深受启发。

8月19日上午,中外学者前往毛主席纪念堂瞻仰毛泽东遗容和参观天安门城楼后,驱车前往北京湖南大酒楼出席刘晓云总经理举办的招待宴会。贺敬之、竹内实等中外来宾在宴会上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不少中外代表纷纷登台演唱,激起热烈的掌声。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何火任谈到:“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在名誉会长臧克家和会长贺敬之的领导下,在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党政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一年多的紧张筹备,毛泽东诗词国际学术讨论会终于顺利召开了。今天这个招待会,既是庆祝会,也是告别宴会,大家欢聚畅谈吧!”招待会由曾在毛主席身边当了6年多炊事员的76岁高龄的王近仁老师傅主厨,特地制作了毛主席生前喜欢吃的湘菜招待大家。招待会还请来一批著名书画家挥毫助兴,书写和绘画毛泽东诗词。湖南大酒楼更将其精制的青年时代毛泽东与杨开慧并肩而立的纪念像章,赠送大会每位中外代表,来共庆这个难忘的日子。首届毛泽东诗词国际学术讨论会在悠扬悦耳的《红太阳》和湖南民歌的乐曲声中,在热烈、祥和、欢乐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二〕研讨综述

中国首届毛泽东诗词国际学术讨论会,集中了国内外活跃在毛泽东诗词研究领域里的代表人物和著名学者,以及近年来涌现出来的中青年学者,盛况空前,讨论热烈,实际上是对建国以来国内外毛泽东诗词研究成果的一次大交流和大检阅。提出了许多新鲜见解,预示着毛泽东诗词研究将有一个大的飞跃。现将重点讨论的问题及主要论点综述如下。

〔1〕有意识地把毛泽东诗词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来研究,着重探讨毛泽东诗词美学体系及其特征,是这次国际学术讨论会的一个重要突破。这表明,对毛泽东诗词的研究,经过长期积累和发展,正在产生一个飞跃,即由单篇的和分类的专题的研究,逐步上升为对于整体和体系的综合的宏观性研究。从美学的角度研究毛泽东诗词的艺术特征,是近年来的也是这次讨论会的一个热点问题。

著名学者吴奔星(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顾问)在《毛泽东诗词美学体系初探》一文中提出,应当建立毛泽东诗词美学体系,这个体系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实践印证。他认为:“我们探索他的诗词的美学体系,就要研究他怎样写人与情,怎样写不同历史时代的人与情。”“毛泽东诗词,不论描山绘水,写天写地,旨在显示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内心的感受。一切工具美、手段美,都是他用以表现各式各样人的感受的手段或工具。因此,我们探讨毛泽东诗词的美学体系,必须着重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价值、作用等等方面。”文章还进一步论述了毛泽东诗词美学体系的内涵。吴奔星把毛泽东诗词美学体系概括为“一个转化”、“两种思维”、“两种诗体”和“三个统一”。“一个转化”,即生活美必须转化为艺术美。“毛泽东诗词都是以革命斗争生活为创作源泉的,这是毛泽东作为杰出诗人其所以独步骚坛的主要原因。他的诗词都是从生活美转化为艺术美。这样,他的诗词的真实性便保证了完美的艺术性。”“两种思维”,即以形象思维为主,辅之以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也就是艺术思维和科学思维的关系,二者既对立又统一。在毛泽东诗词中,综合运用赋比兴,既有比兴兼用的形象思维,又有“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的逻辑思维,达到为世人喜闻乐见的审美境界。“两种诗体”,即旧体诗词与新诗从势不两立到协调发展。1957年1月毛泽东致臧克家等的一封信,打破了长期以来新旧两种诗体势不两立的局面,两种诗体从此进入协调发展、取长补短的新时期。这是毛泽东对当代诗史发展所作的划时期的贡献。“三个统一”,即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里提出的文艺创作原则:“政治和艺术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作者认为,尤其是最后一个“统一”,正是探讨毛泽东诗词美学体系的主要途径。毛泽东诗词虽然继承传统,却超越传统,发展传统,刷新传统。他的全部诗词都是“三个统一”的典范之作。

还有些学者集中探讨了毛泽东诗词的美学特征。丁毅(黑龙江大学伊春分校副教授)在《毛泽东诗词与中国美学精神》一文中认为,毛泽东诗词的总体美学特征是崇高之中的和谐。具体表现为:力之美与精神美的统一,山、雪、梅成为毛泽东诗词的中心意象,壮丽的史诗美是其诗词意境的基本特征。从中国美学史的发展来看,毛泽东诗词的美学贡献,表现在战斗精神的追求上。

还有的学者专门论述了毛泽东诗词的史诗美。徐涛(湖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在《略论毛泽东诗词的史诗美》一文中认为,毛泽东诗词的史诗美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历时性的整合美,超时空的浩翰美,从事改造客观世界的融和性的心境美。

〔2〕着重探讨毛泽东诗词在艺术风格上的特性,是这次国际学术讨论会的又一个显著特点,也是把毛泽东诗词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来研究的又一个标志。

何火任(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在《毛泽东诗词思想艺术特征简论》一文中认为,壮阔的革命史诗性质,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偏于豪放,不废婉约”,是毛泽东诗词艺术风格的三个重要特征。他指出,毛泽东“早期词作曾较多地吸取了中国古代婉约派词风的精髓,却又洗去那种娇娆妩媚、绮罗香泽之态,而注入一种纯真炽热、朴素坦诚的新的艺术情愫”。“后来随着他的革命阅历的增长,他的诗词渐渐突现出一种气势豪放雄浑、想象壮美瑰丽、意境深沉浩阔、笔力苍劲奇崛、语言清新典雅、感情真挚细腻的艺术风格。”文章还进一步探讨了毛泽东诗词艺术风格的主观成因,指出:“风格即人格。毛泽东诗词的艺术风格源于他作为伟大共产主义者的崇高人格精神。”同时,也与他的科学的、辩证的文艺观和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密切相关,“这突出表现在他对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两种创作方法的辩证运用上,表现在他对许多革命哲理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揭示上,也表现在他的诗词中常常贯古通今、形神兼备、情景交融、寓庄予谐、虚实相生、动静结合、典雅与通俗相溶汇的精美的神来之笔上。”

董正春(济南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副会长)在《“润之体”漫议》一文中提出:毛泽东诗词独特的艺术风格,应当以“润之体”来命名,具体特征可以用“雄奇瑰丽”四个字来概括。作者认为,“润之体”的美学品性,一是强烈的时代性;二是鲜明的民族性;三是非凡的开创性。文章还对“润之体”的个性成因作了探讨。

日本著名学者竹内实在《毛泽东诗词的哲理性和抒情性》一文中,则对毛泽东诗词艺术风格的两个重要方面,即哲理性和抒情性,作了深入的比较研究。文章在把毛泽东诗词同日本诗人的作品比较后认为:“日本志士(也是下级武士)的诗尽管不乏优秀作品,但跟毛泽东比较,缺乏生活实感。这恐怕是志士的生活单纯之故。他们的生活是‘书’(读书)和‘剑’(剑术)。反而映现出毛泽东诗词的特色:内容丰富多采,很有现实感。”关于毛泽东诗词艺术风格中的哲理性,竹内实指出:毛泽东诗词有强烈的个性,有主体性。“而主体性里还有哲理作为核心。这特色当然属于作者的个性,但也可以看作中国文化的一种特色。每个动作、行为都包含着哲学、哲理。”而日本志士的诗的哲理比较单纯。关于毛泽东诗词艺术风格中的抒情性,竹内实认为,像毛泽东诗词《贺新郎·别友》中的“眼角眉梢都似恨”这七个字,不亚于长篇小说的娓娓描写,很有人情味。“这样的句子在日本志士的作品中很难找到。”

〔3〕从源流关系上研究毛泽东诗词,论述毛泽东诗词和中国古代诗词艺术的继承与发展关系,探讨当代诗词革新的方向,是这次国际学术讨论会的又一个重要议题。

许多学者指出,在中国诗歌史上,毛泽东是一位独领风骚的伟大诗人,堪称“一代风流、一代绝唱”。他具有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充分肯定中国古典诗词的优秀传统,又予以批判地继承和发展,在运用旧体诗词反映现实生活和新的时代上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是沟通新旧两种诗体的第一人。

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原则,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李子建(江苏省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在《论毛泽东诗词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原则》一文中指出:“两结合”的文艺创作原则,“既是对中国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流派优良传统的发扬光大,包涵着中华民族文艺传统的民族特色与民族形式;又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对无产阶级文艺经验的总结和升华。”文章还以革命美与自然美相交融的表现手法为例:“在中国诗史上,把自然美的描绘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结合起来,这是一个优良的传统。毛泽东诗词运用革命的‘两结合’的创作原则,把革命美与自然美相交融,缘情写景,浓墨重彩;墨淡情醇,语平意远;所反映出来的美学高度是前人不能企及的。”这些手法体现出毛泽东诗词对中国古代诗论情与景关系的继承和发展。

当代诗词革新的走向,是当前的一个热门话题。诗人刘征(中国毛泽东诗词学会副会长)在《形象·意境·韵味》一文中,专门探讨了毛泽东诗词与当代诗词革新的问题。文章指出:诗词的振兴需要革新,当代诗词革新必须认真借鉴毛泽东诗词。作者认为:“毛诗是用旧体写的新诗,它反映了当代中国革命震撼世界的足音,表达了当代中国先进的思想感情。其精髓在于:在传统诗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创造出新的形象和新的意境,融冶出新的韵味。”就形象而言,“毛诗创造了许多光彩夺目的形象,或开阔高远,或风华朗丽,或情深似海,都是以传统的桂花为原料酿造出来的新味桂花酒。”就意境来说,毛诗更创造了许多诗味浓郁的新意境。如《沁园春·雪》构成的意境,也是超绝古今的。毛诗有了优美的形象和意境,自然就有耐人寻思的韵味。最典型的,要数《忆秦娥·娄山关》。结尾两句“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与其说是摹写自然,不如说是摹写一种至悲、至乐、至深、至厚的情感,一种在血海中长出来的、顶立于天地之间的伟大精神”。文章还指出:“毛诗为当代诗词的革新提供了范例,却不应看作革新的极顶”。一个时代诗的繁荣,必然兴起多种高度完善的风格。毛诗的风格雄强壮阔,是我们时代的强音,但不应看作是唯一的。我们多采的时代,呼唤诗词的多种风格。诗词的革新,不只是形式问题,更重要的是内容问题。“生活是诗的源泉,也是诗的生命。形象、意境、韵味,来自激越的诗情,而诗情来自生活。”“可以说,没有毛的生活,也就没有毛诗。”“传统是泥土,时代是阳光”。只有努力表现新的生活、新的时代和新的思想,才能酿成诗的春天。

此外,一些学者还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毛泽东诗词和中国古代诗词艺术的继承发展关系。如吴直雄(南昌大学研究员)在《剥离旧体,重铸新词》一文中,论述了毛泽东妙用剥体艺术创作“剥体诗”的情况。所谓“剥体诗”,就是以前人创作的诗词为母体,加以适当的改造,来表达今人思想情感的诗词作品,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改诗”或“改词”。而剥体艺术作为诗词创作和借鉴中的一个特殊现象,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毛泽东对中国古代诗词艺术的借鉴和品味。当然,毛泽东的“剥体诗”,能否直接纳入毛泽东诗词的范畴,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可以争议问题。

〔4〕从更加广阔的视野论述毛泽东诗词的历史地位及其深远影响,是这次国际学术讨论会的又一个重要议题。

江海(江苏省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在《高峰·奇葩·旗帜》一文中,纵观中国诗史,横览当代革命诗苑,放眼全球,以全景的视野论述了毛泽东诗词的历史地位。作者认为,纵观中国诗史,毛泽东诗词称得起是中国诗坛崛起的高峰。“如果说中国三千多年来的诗歌史中,屈原是赞美祖国江山的第一位诗人,那么毛泽东便是将这种赞美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的诗人。”“黄遵宪、柳亚子、鲁迅、郭沫若等诗坛骁将,举起诗歌革命的大旗,以诗歌为革命的武器,揭开了中国诗史新的一页。毛泽东用《沁园春·长沙》从艺术上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从‘风雨如磐黯故园’到‘寒凝大地发春华’,从‘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到‘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毛泽东是跨越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两个时代的诗人。”文章还认为,毛泽东诗词和毛泽东文艺思想、美学思想是融为一体的,“是由一片热土扎根和两股清流浇灌而绽放出来的中华艺苑奇葩”。在当代诗史上,它是时代风云的画卷,继承创新的典范,诗苑中兴的高峰。同时,放眼全球,从美学的高度评价毛泽东诗词在中国和世界诗史上的地位,堪称为“在崇高美的座标上树立起来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光辉旗帜”,是妙用形象思维谱成的政治内容和艺术形式高度统一的“革命号角,艺术典范”。

诗人纪鹏(《中国风》杂志主编,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常务理事)通过广征博引古今中外的诗词作品,从另一个新鲜角度,论述了毛泽东作为政治家兼诗人的特殊历史地位。他在《中外独步,古今绝唱》一文中提出:“如何准确、全面评价毛泽东的诗词,虽可从诸多角度论述,但似唯有从他伟大政治家兼杰出诗人的特殊角度切入,才是最佳角度。”文章首先将毛泽东诗词与古今中外政治家兼诗人的作品相比较,历数中国古代从虞舜、商汤、刘邦、项羽直至朱元璋、玄烨、洪秀全等,以及外国政治家兼诗人的诗作,指出:这些人中,有的偶有名篇,但还难称政治家兼诗人;有的多才多艺,堪称诗家,但在政治上却毫无建树,甚至亡国辱身,也算不上政治家兼诗人。可见,“毛泽东确系古今中外罕见、文治武功兼备的政治雄才、诗坛骄子”。他将毛泽东诗词同中外无产阶级思想家、政治家兼诗人的作品相比较,认为:毛泽东诗词的题材广阔、丰实,情景交融,刚柔相济,以诗史的大手笔艺术地展现出中国现代历史的壮丽画卷,并巧妙地将抒情与说理融为一体,反映出作者崇高的思想境界和博大胸怀,真正做到了艺术性与政治性、思想性的完美统一,是无产阶级革命诗歌的垂范之作。毛泽东的诗词创作伴随他的一生,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毛泽东诗词的巨大成就,得力于中国几千年来优秀的文化艺术传统与毛泽东善于批判地继承这些传统并发扬光大,也得力于20世纪的中国是一个天翻地覆的时代以及毛泽东正是这个时代呼唤出来的历史巨人。称毛泽东诗词为“中外独步,古今绝唱”,是当之无愧的。

此外,李桂彬(中南民族学院副教授)在《推翻历史三千载,自铸雄奇瑰丽词》一文中,还把毛泽东诗词与中国古代和近代的诗词作品相比较,认为尽管历代诗词大家对毛泽东的诗词创作产生过影响,但由于没有经历过像毛泽东那样艰辛的成长道路和斗争生活,缺乏像他那样坚定顽强、百折不挠的鲜明个性,缺少像他那样气吞寰宇、总揽六合、势压五洲的气魄和博大胸怀,因而没能写出像毛泽东诗词那样辉煌的诗篇。

〔5〕这次国际学术讨论会还涉及到一些新的领域,集中地反映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毛泽东诗词研究方面的拓展与创新。拓展和创新之一,是提出了毛泽东诗词研究与毛泽东书法研究相结合的新的研究课题,预示着毛泽东诗词研究和毛泽东书法研究这两支生力军的携手联袂。

唐步田(郑州市毛泽东书法研究会会长)在《诗书合璧,双峰并秀》一文中,将毛泽东在诗词艺术和书法艺术方面取得的成就结合起来,集中论述了毛泽东自作诗词手书的艺术特色。文章认为:毛泽东一生只从事过两项艺术创作活动,即诗词和书法。而在整个毛泽东书法宝库里,诗词书法占有突出的地位,可谓“诗书合璧,双峰并秀”。文章对毛泽东诗词手书中的名篇逐一作了评点论析,指出:毛泽东诗词手书的特色,可以借用唐人窦蒙的16个字来概括,叫作“雄强妙绝,高逸精能,险竣宏茂,细润老成”。它是毛泽东诗词的立体造型,是毛泽东诗词的书法注解,开创了中国书法艺术的一代新风。它作为毛泽东书法艺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毛泽东美学思想、审美取向和美学趣味的集中体现,也是毛泽东的情感世界、精神境界、人格力量和知识修养的生动体现。

这次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还对毛泽东诗词与视觉艺术的关系作了探讨。在中国古代就有诗词与国画相通的说法,而“情”与“景”的关系更是古代诗论中一个永恒的话题。这实际上都涉及到诗词艺术同视觉艺术的关系问题。李捷(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研究员、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副秘书长)在《毛泽东诗词与视觉艺术》一文中认为:毛泽东作为中国优秀文化遗产的集大成者,在他的诗词里,将诗词艺术同视觉艺术相贯通,并且完美地融为一体,使旧体诗词的表现手法更加丰富,艺术感染力更加浓郁。作为一个富于人民性的诗词艺术大师,如何给人以更多的直观感受,是毛泽东在从事诗词创作时经常考虑的重要问题。他在诗词创作理论上提出了“形象思维”,实际上也是要解决诗词艺术同视觉艺术相结合的问题。毛泽东在这方面提出的理论和创作实践,是对中国旧体诗词艺术理论的重大突破和发展,也是毛泽东诗词打通旧体诗词同新诗的严重隔膜,造成诗苑中兴的一个重要原因。文章对于毛泽东诗词在诗词艺术和视觉艺术的结合上表现出来的特色也作了探讨。认为这些特色主要是:具有博大宏伟的视野和波澜壮阔的全景画;给人以视觉上的强烈动感和跳跃感,从而产生心灵的震撼感;将全景大写意和局部特写结合起来,产生一种时代精神与个人情感的交融,体现出作者对民族命运的共鸣、思索和追求;追求哲理性和直观性的统一,易于在情感和视觉上同时产生联想和共鸣,从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文章认为,毛泽东是一位具有广泛人民性的不朽的诗词艺术大师。他的成功之处,正是在于善于把握时代与人生的交汇点,善于同时把握时代与民众的脉搏,通过情感体验和视觉体验两条途径,把他深邃的思想、情感和理想融入其中,从而起到反映这个方面国际交流的开始。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毛泽东诗词更广泛的传播和广大研究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将来这一领域的交流必将更加频繁,更加富于成果。

毛泽东诗词国际学术讨论会是一次成功的会议,也是充满国际友情的会议。来自国内外的学者和专家进行了亲切的交流和热烈的讨论。大家就毛泽东诗词的美学体系、文化内涵、思想价值、艺术特色、人格表现以及版本考订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比较深入地交换了意见,从而加深了对毛泽东诗词的认识、促进了对毛泽东诗词研究的更好开展。会议得到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华全国文学艺术联合会和中国作家协会等单位的关怀,得到国内外诸多朋友和北京国际饭店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尤其是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进行了一年多的筹备,为会议的召开作出了辛勤的贡献。我代表会议组织委员会感谢大家的通力合作,希望下一次国际学术讨论会能再次相会!

为祝贺会议的圆满成功,我以毛泽东诗词《念奴娇·昆仑》作为送别的表示:“衡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标签:;  ;  ;  ;  ;  ;  ;  

第一届毛泽东诗歌国际研讨会--第一届毛泽东诗歌国际研讨会综述_诗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