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钻井工程是石油企业开展的具备一定隐蔽性的工程,在地下开展施工,只是在实际施工中总是有诸多的因素影响着施工安全性。例如设备的性能、人员的经验、地质环境等,这些因素导致在钻井工程的开展中总是会有一些事故发生。因此如何将这些事故的发生几率降低,是一直以来作业人员关心的问题。基于此,本文详细探讨了钻井工程中的事故分析及安全对策,旨在进一步提升我国钻井工程的安全性。
关键词:钻井工程;事故分析;安全对策
由于钻井工程是一项隐蔽性很强的地下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地质环境、仪器性能、施工技术、作业经验、管理方法等,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各种钻井事故,并且钻井事故的处理不仅持续时间长,而且耗费巨大。因此,如何减少钻井事故发生的概率一直以来都是钻井工作人员关注的焦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各种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以及新仪器不断涌现和使用,提供了很多科学、合理、有效的钻井工程管理方法和施工技术,最大程度的避免了钻井事故的发生。本文主要通过对钻井工程中的常见事故进行分析,然后提出了一系列的钻井安全对策,旨在为今后的钻井工程项目提供借鉴。
1 钻井工程中常见事故分析
1.1 卡钻事故
卡钻是钻井事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危害性极大。卡钻是在钻井的过程中钻具陷在井内不能正常工作的一种现象。卡钻事故的形式主要有以下3 种:吸附卡钻、坍塌卡钻、钻头泥包。引发卡钻主要有以下因素:钻井液性能太差、地层原因、操作不当等。一旦发生卡钻事故,必须针对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通常可以使用倒扣切割和震击解卡的方式来处理。
1.2钻具掉落事故
钻具事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钻井事故,在转盘钻井中极易发生,掉落的钻具俗称“落鱼”。钻具掉落事故的形式有以下几种:掉牙轮,钻杆、电缆、断刀片,测斜仪,钻铤等掉落井下。引发钻具掉落事故主要有以下因素:检查不严、钻具质量太差、操作不当等。发生钻具掉落事故时,如果处理不当,会增加事故处理难度,使事故进一步恶化,严重时甚至使井眼报废,因此在打捞钻具之前,应该仔细分析井下情况,然后再采取适当的措施,一般是使用相应的工具进行打捞。
1.3井漏事故
在钻井过程中出现水泥浆和钻井液进人地层的现象称为井漏事故。引发井漏主要有以下因素:①地层的破裂压力非常小,地层中的孔隙度大、渗透性好,或者有溶洞、裂缝等;②在钻井过程中使用了错误的钻井工艺(如钻井速度太快、钻井液密度太大等),造成井下的压力过大。一旦发生井漏事故,将导致钻井液池面降低,钻井液的返回量变少,井漏严重时会导致钻井液不能进行正常循环,从而形成井喷。通常可以使用以下几种方法来处理井漏事故:提高钻井液性能、采用科学合理的堵漏措施、起钻静置等。
1.4 井喷事故
在钻井的过程中,多种原因造成地层中的流体进人井眼之后,出现连续或者间歇喷出的现象,严重时就会发生井喷事故。引发井喷事故主要有以下因素:钻井密度减小,不易掌握地层压力,起钻液和钻井液注高度下降等。井喷事故不仅会浪费资源,污染环境,而且还会损坏设备仪器,造成人员伤亡,火灾爆炸、油气井报废等灾害性的后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在钻井设计与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井喷事故的预防和处理工作,尤其是在勘探开发的初期和压力较高的油气构造带上。井喷失控时可以采用以下2 种措施:①打定向井救援压井;②在地面进行灭火压井。
2 钻井工程安全对策
2.1 完善技术管理制度
这是钻井标准化队伍建设的重要基础,制定统一的责任制度,要求每个人都要严格落实,保证井队施工实现规范化、标准化以及科学化的转变。钻井队员要相互之间紧密配合,这是圆满完成钻井任务的重要基础,同时要提升队伍的建设,防止发生各类钻井事故,保证钻井操作的安全性以及整体质量。
2.2 加强人才引进培养
要想保证钻井工作能够有效地实现,需要进一步加强在技术水平方面的强化效果。通过建立专门的队伍,保证这一工作所获得的实际效果。在施工之前,需要进行员工的培训工作,并对员工进行考核,了解员工对专业知识与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借此保证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完成自身的工作,通过这一方式可以有效地减少工作人员出现违规操作的问题,保证钻井工作可以完全按照施工步骤进行。在实际施工中,需要对各个环节进行监督,保证施工操作的实际效果,并保证其具有更好的规范性,使其质量进一步的提升,所有的施工队员都应按照相关操作规定的内容完成属于自身的工作,借此有效地减少事故出现的可能性,保证钻井工作可以更好的完成。因此,不断提升钻井队员的专业素质,加强技术水平上的强化。要建立专门的监理队伍,不断对监督机构进行完善和建设,在施工中可以对各个环节实施监督,保证施工操作的规范性以及质量,每个施工队员都能严格依据相关标准操作,同时避免各类安全事故,让钻井作业可以安全正常地完成。
2.3 规范钻井行业市场
国内的钻井市场还是不够规范,如今工程项目的数量比较少,但是钻井的队伍并不少,因此这个行业的竞争是比较激烈的,竞相压价是比较常见的现象,甚至会出现暗箱操作,这些竞争行为明显是不规范的,对钻井质量也会造成一定的威胁。因此要逐渐对行业进行规范,石油企业要维护公平竞争的机制,保证将钻井工程交给专业优秀的队伍来完成。
2.4 建立事故处理中心
配备专门的人员以及设备,让工作人员可以对各类钻井事故进行有效处理,在发生钻井事故的时候,要依据相关的原则,结合施工的安全性以及经济性,让事故处理更加规范。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故,要及时做好总结以及分析,找出真正的事故原因,这样可以避免日后发生同样的事故。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在钻井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影响因素众多,导致钻井工程事故的发生概率很高。一旦发生钻井工程事故,会给作业人员和油田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在处理钻井工程中的事故时,一定不能仅凭个人主观的意向判断事故的故障情况,而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及时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处理事故,确保钻井工程项目可以按时完成。
参考文献:
[1] 屈正斌.浅析钻井工程常见事故及机理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31(01):76.
[2] 刘继明.钻井作业中事故的预防与处理方法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5,41(Z1):14-15.
论文作者:王志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1
标签:事故论文; 发生论文; 工程论文; 井喷论文; 作业论文; 操作论文; 因素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论文;